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历史上各民族在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产生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了生物多样性,维护了生态平衡,促进了各民族自身的发展。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威胁。本文阐述了民族传统文化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揭示了民族传统文化发生变化的原因及这种变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产生的影响,提出了民族传统文化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及民族传统文化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发挥作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该文采取实地考察、访谈、文献资料收集分析的方法,以云南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彝族及云南的土著民族佤族和德昂族为研究对象,主要从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习俗,各民族对森林的依赖、利用与保护,继承、发扬、变革传统文化习俗等3个方面,对其与森林资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彝族、佤族、德昂族的传统文化习俗对森林资源具有多方面影响;②某些传统文化习俗在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建议今后探讨山区少数民族对森林资源的影响时,应正确处理现代文明与传统习俗的关系,并关注社会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浅谈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与森林资源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少数民族有大量保护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的传统观念、法制、规定和习俗。这些内容是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生态保护特征,反映了我国少数民族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进行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情况,同时也体现了文化对森林资源保护和经营管理的影响和作用。该文从文化推动社会发展的视角出发,对我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及其与森林资源管理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挖掘和借鉴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促进我国林业建设,是林业工作者的紧迫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4.
"三江并流"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是滇西北"三江并流"地区诞生的一对孪生兄弟,它们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各少数民族在长期艰苦的探索中,不断深化对这一联系的认识。他们不仅在生产活动中以大自然提供的物质为工具,创造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并同时保护大自然,而且在生活中把大自然视为朋友,以淳厚的友情珍爱大自然。发展到精神世界里,他们把大自然尊为心中的神灵,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精神文化。在历史上,各民族在适应自然环境的历程中产生的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了生物多样性,维护了生态平衡,促进了各民族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狩猎文化是整个少数民族文化体系的灵魂所在,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首先应当从复兴少数民族的狩猎文化做起,其关键就是建立少数民族狩猎文化保护区。在保护区内,少数民族居民是主体,积极参与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并可以采用传统方式进行狩猎。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和语言多样性关系的探讨,阐述了海南语言多样性特征形成的历史渊源,分析了现代经济发展形势下海南少数民族语言和海南本地方言所面临的严重威胁,提出了加强海南本土语言多样性的保护与传承措施。  相似文献   

7.
传统知识产权制度在保护传统知识方面存在不足,必须建立特别知识产权制度来保护传统知识。自然权利理论为赋予土家族人民对其传统知识的财产权提供了理论依据,少数民族人权理论所倡导的生存权、健康权、发展权,通过对土家族传统知识的特别知识产权保护得以实现,文化多样性理论的实践也有赖于特别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保护和发展各民族多样性的文化。  相似文献   

8.
这个世界的文化发展是不和谐、不平衡的。弱势文化有自己本身的文化传统 ,我们要像保护生物多样性一样保护文化的多样性。特别是西方文化失落的今天 ,作为东方文化代表的中国文化 ,应该保护汉文化圈中的多元文化 ,以丰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9.
这个世界的文化发展是不和谐、不平衡的.弱势文化有自己本身的文化传统,我们要像保护生物多样性一样保护文化的多样性.特别是西方文化失落的今天,作为东方文化代表的中国文化,应该保护汉文化圈中的多元文化,以丰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化浪潮席卷的当下,为了人类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保护文化多样性保护迫在眉睫。各民族传统文化的衰退对文化多样性造成直接威胁。民族传统文化衰退有诸多原因,而教育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重视和恢复教育的民族文化传承功能,让教育真正担当起民族文化传承历史重任,对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对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发展,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实现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需要提高思想认识,作好制度安排,解决教材编写和教学活动中的民族内容、民族形式等问题,同时,要营造浓厚的民族文化传承氛围。  相似文献   

11.
对2011年召开的全国第四届森林文化学术研讨会进行了综述。将此次会议提交的报告分为两大部分,分别为森林文化的历史研究和当代森林文化研究。各民族人民都在本民族发展过程中继承和发扬了森林文化传统。这些优秀的森林文化传统可以为未来的森林文化研究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与会学者介绍了森林文化在森林文明建设、森林经营与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林业传统知识已经成为自然资源管理、传统文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乡村发展等领域的重要议题。本文以云南省南华县彝族社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从彝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图腾崇拜和原始宗教、节庆活动及民俗礼仪等方面,分析了彝族人民与森林源远而复杂的关系。彝族人民以“万物有灵论”为基石,通过神山、乡规民约、宗教礼仪和习俗、石碑等制度和文化现象,表达了对森林、植物和动物,以及自然环境的尊重,构建了自然与人长期和谐共存的关系,并将其融入彝族人的道德情操和文化、社会、经济及生态活动中。林业传统知识传承了彝族人亲近自然、崇奉万物和敬畏生灵的朴素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自然环境保护观念,以乡风民俗活动为载体,历久弥新,世代传承,凝聚成彝族绿色生态文化情结,客观上起到保护自然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大力开发我国"节庆"和"节文化"旅游资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传统"节庆"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了解各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窗口;现代"节文化"则是市场经济催生下的产物,具有较强的时代特色与创新精神.我国有丰富的"节庆"和"节文化"旅游资源,积极开发这些资源,促进我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融合,必将促进我国的旅游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4.
根据森林文化的产地属性,可将其划分为公共性、私权性和集体性3种,其中私权性文化是一处森林最核心、最本质的文化。基于森林文化的产地属性与类型,我们应转变传统森林经营观念,树立森林文化经营理念;开展森林文化调查,实行森林文化战略管理,建设富有文化特色的森林;充分利用公共性文化资源,努力创造私权性文化,打造森林的文化召唤力。  相似文献   

15.
以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探究森林公园地理位置由城郊入城后所受的干扰形式、强度、频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频繁的休闲活动、不合理开发、快速交通网络的包围、分割及偷猎等人为干扰造成紫金山环境承载压力加大、水土流失、白色污染、交通拥堵、生物多样性降低、声景观协调度减弱。规划将紫金山划分为生态保育区、核心敏感区、智慧旅游区和人文休闲区,通过优化林分结构、保护野生动物、强化防火监查等生态调整,并利用信息技术控制游人量及进山车辆,改善旅游体验,完善便民服务体系,监测林业资源等智慧管控措施优化空间分区管理方式,构建生态智慧型复合发展模式,为森林公园经营管理提供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16.
林业物权的法律定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森林是一种重要的生态资源,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期以来 ,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偏重于行政管理机制。随着国内市场化进程的深入,森林资源的财产 属性日渐突出,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建立以林权制度 为 核心、市场交易规则和相关管理规范为主干的森林资源法律制度,成为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 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障。我国物权法的实施与林权改革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也是进一步深化 林权改革的优先行动领域。当前,要实现林业管理工作与物权法的实施相配合,首先要 明确林权-林业物权-物权的关系,其中最关键的是要构建林业物权体系。  相似文献   

17.
林业碳汇是基于《京都议定书》规定的间接减排温室气体的途径。一方面,林业碳汇交易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满足发达国家对减排二氧化碳的承诺;另一方面,林业碳汇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尤其是生物多样性保护造成伤害。国家必须通过立法规制林业碳汇项目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行为。如何在规制森林碳汇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之间维持一种平衡,成了环境法学界所面临的一个全新而迫切的课题。文章分析阐述了可在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予以规制:在事前用环境影响评价机制审视森林碳汇是否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破坏;在事中监督碳汇对生物多样性的动态影响;在事后救济阶段要建立惩罚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环境善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林保护工程涉及到林业资源、水资源、野生动物保护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我国现有的天然林保护工程主要是由政府集中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易出现不同主体之间利益划分的不一致性,不能从根源上解决天然林保护与保护地经济发展的矛盾,因而呈现出无效化特征。改变现存问题的突破点在于构建基于不同利益主体环境权益的管理制度,让第三方参与天然林管理的环境善治模式,从而实现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