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辉斌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26(2):83-86
周邦彦是两宋词史上具有"结北开南"成就和影响的一位重要词人.周邦彦的"开南"之功,主要表现在"后开姜、史之始"、"以思力开南宋词风"、"和清真词现象"等方面.这些成就,对南宋骚雅词派的形成,以及雅词在南宋的繁荣与发展,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周邦彦的词 ,在词的发展史上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 ,是北宋词风向南宋词风转变的枢纽。在慢词长调中 ,以赋的手法入词 ,一改柳永词的平铺直叙 ,多为转折、跌宕回环 ,结构之法丰富多彩 ;在秦观词情深词雅的基础上 ,更重言情体物 ,向思力精工、缜密典丽发展 ;大量融化唐人诗辞入词 ,使词更加雅化 ,善造深融和雅之境 ,影响波及南宋、明、清 ,成为婉约之大宗 相似文献
3.
陈志斌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1):81-82
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清真词的艺术特征 ,认为周邦彦善于把握景物的个性特点 ;善于刻划人性人情的独特性 ,善于使用多种离合手法 相似文献
4.
清真词的政治抒情问题是学界争议的热点。然论者较少就周邦彦仕宦生活与其词之创作间的关系作深入考察。北宋中后期,党争激烈,党禁严酷,周邦彦本人在新、旧两党间的政治处境复杂微妙。他的词有仕途沉沦的悲叹,政治上无有奥援的“孤苦”及末世情怀的流露。 相似文献
5.
黄桂凤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24-30
周邦彦在词史上有较高的地位,主要是他在艺术上集前人之大成。虽然在内容上的开拓性不及在他之前的柳永与苏轼,但在接受与学习杜诗上却有他的创举:第一,词风的沉郁顿挫明显是学习杜诗的结果;第二,讲究音律与锤字炼句,也是受杜诗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艺术追求的影响;第三,化用前代诗人的诗句入词,本来是宋代词很大的一个特色,但周邦彦化用最多的是杜诗,这也是他有意接受与学习杜诗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周邦彦是宋词雅化过程中一位十分重要的词人.其词艺术风格可用"浑厚和雅"四字概括之."浑厚"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沉郁的情思.清真词表现出了浓厚的感伤沉郁情调,它是宋代以来知识者精神世界和感伤情怀的再现;二是缜密的法度.清真词善于调动多种艺术手段,注重意象的选择安排,努力增加表情的角度和层次,从而实现其抒情的浑厚沉郁."和雅"主要是指清真词的"中和典雅"的气象,其具体表现形式有四一是含蓄蕴籍、怨而不怒的艺术美感;二是溶入叙事这一"第三要素",即采用对话因素及蒙太奇之类的手段来营造中和典雅气象;三是使事用典,句句有来历,增加了词的审美含量;此外还用音律谐美来完善清真雅质. 相似文献
7.
论姜白石对周邦彦苏轼词的继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姜白石词清空高雅风格的形成,当今论者以为主要是由于白石运用了江西诗派笔法入词,同时又受辛弃疾、杨万里、范成大的影响,而不论及姜词对周邦彦、苏轼词的重要继承关系.本文以为这种看法存在着严重片面性。 相似文献
8.
汪昭坤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33(9):125-129
李清照的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貌誉满词坛,宋人对李清照词已有认同,誉其为“易安体”,明代词论家认为她是词之正宗。清代词学复兴,清人对李清照的词也是格外推崇的,词论家们推之为词坛的皇后,婉约派之宗主。从宏微观接受以及传播的角度对李清照词于清代的接受与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李清照词正是在清代完成了由体入宗再到派的历史定位,从而最终确立其在词史上的经典地位。 相似文献
9.
周建梅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27(4):43-47
柳永和周邦彦皆长于羁旅行役词,然彼此风调各异,柳词"奇爽疏快",周词"深静和雅"。柳永秉有宋士林中罕见的"狂放"性格,周邦彦则渐染漆园意趣。柳词在形式上有创辟之功,周词后出转精,而缺乏高远的诗人之致,则是他们共同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王昊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9(1)
王重阳、马钰等皆为读书种子,以诗词修真传教自证度人,游艺不害修道,这是接受柳词的前提.得道后的王重阳对柳词的接受方式,是通过柳词的"象喻性"以隐喻方式言说修"真"悟"道"的体验.其接受的内在契合根据,则在于全真之"心游不离身游"的"游"观,这就使得感性的现象界最终又归宿于内在的体验和开悟,于是"道成肉身"的宗教体验也就有可能契合于审美体验的"主客泯灭"、"物我两忘"."全真乐道"的优游之乐虽不离弃感性之"身",但却是以否定世俗情感价值和世俗之乐为前提,这样,王重阳等对柳词的接受内核实际内在着一种"否定论美学"的指向.金代全真道士词人对柳词的接受,具有揭示金词词史格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曹章庆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32(1):78-82
周邦彦的恋情词可分为寄内词和歌妓词两类。寄内词主要以设想抒情的方法表现其爱怜、想念和羁旅思归之情;歌妓词则主要以追忆抒情的方式表现其爱慕、追寻和眷恋哀怨之意。两类词分别从题材和审美取向上开拓了北宋词坛的情感空间,体现了独特的社会认识价值并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清代黔东南因为林木买卖的繁荣,经济不断发展,民间的纠纷增多,衍生了黔东南独特的纠纷解决过程.以文斗的词状文书为对象的研究显示了在纠纷的解决过程中,有不同的解纷方式,即神明裁判,官府审理,第三方主持下的调解.在纠纷的解决中,不同主体有不同的态度.官府一般将自己摆在一个第三者的地位,不主动插手民间的纠纷,不告不理,且在解决诉讼到官府的纠纷时也依契约与情理结案.民众一般采用调解解决纠纷,即使诉讼到官府也是为调解争取更有利于自己的筹码.第三方则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以及文斗乡间社会的和谐.这些因素共同构建了清代黔东南纠纷解决的真实图景. 相似文献
13.
张悠然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57-62+98
晏殊作为北宋词坛的重要词人,其《珠玉词》以清新流丽的语词、天然华美的意象和含蓄雅致的情思见长,后世词人或取用《珠玉词》中的丽词佳句,或使用其艺术手法,模仿其起承转合以继承晏殊词的创作长处。后世词人对晏殊作品的接受形成主要可分为袭用与截取、改易与增缩、点化与仿写三个部分。而历代词人对《珠玉词》的创作接受,离不开《珠玉词》在词史中的地位与影响力,离不开《珠玉词》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也离不开晏殊令词与文人词创作审美的契合。 相似文献
14.
赵永源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5):65-71
在金词融会北宋词风的过程中,遗山以其在文坛上的领袖地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金词和北宋词的交融是中原地区汉民族的农业文化和北方少数民族的草原文化的交融,遗山以其极高的词创作成就而成为这两种文化交叉点上的佼佼者。遗山推崇苏、辛,词风豪放,对元词的发展走向很有影响。在沟通宋、金词以及在金、元词的延续上,遗山词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遗山还是在具体词学理论指导下进行词创作的金代最重要的词人,其词体制完备;词中尊杜,极善融化唐诗;其词又有明显的“史”意识影响的痕迹;金、元之际文人歌酒狎妓之风在其词中时有反映;清代词论对其词毁誉不一。凡此种种,都体现了遗山词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5.
秦观对东坡词的接受主要表现为:第一,艳情类词作对苏词“雅化”品质的认同,包含内容、表现手段、语言三方面的雅化;第二,词作功能、词学观方面,秦观与苏轼暗合;第三,秦观早期词作对苏轼豪放词有所模仿;第四,秦观对苏词的一些句子、句式和构思也有所取法。秦观实际充分吸收了苏词的一些因素,并结合自己的才情,才最终成了自己独特的词作风格。 相似文献
16.
郑海涛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49-54
文学史的研究包括文学创作史和文学接受史两方面.对文学接受活动的考察有助于我们把握文学史发展的动态过程.而对清代词坛而言.唐宋词选本深刻地影响了清代词学的走向,故本文以<绝妙好词>在清代的接受状况为个案,考察其在清代的接受和传播情况.<绝妙好词>重行于世当是在1678-1684年之间,其在清代接受活动的对象主体主要是浙西词派和常州词派,正是在对前代词学的接受吸取中,清代词家逐渐完善了自己的词学理论,清代成为一个词学空前繁荣的时代. 相似文献
17.
孙克强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1):44-49
清代一些批评家以诗或词的形式表达词学思想或进行词学批评,一些著名的论词诗和论词词成为词论家的代表性的词论文献,成为词学理论的载体,对当时乃至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浙西词派的厉鹗、常州词派的宋翔凤均有《论词绝句》,晚清四大家王鹏运、朱祖谋也写有论词诗词,有些表达了对词体特征、词史发展、词坛利弊的看法,有些评议了历代词人、词作风格特点、渊源、影响等问题,颇具理论色彩。这些论词诗词是他们词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在楚辞学史的学术背景下,对清代《楚辞》文本传播大致情况进行了简要描述。从文人接受的角度,以五家《楚辞》文本为重点考察对象,具体分析清代文人在屈原人格精神、楚辞音义主旨及楚辞艺术美学等方面的接受情况,从而体现出清代文人在楚辞接受史上的突出贡献,总结出清代文人楚辞接受在研究重点、研究方法和研究态度三方面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9.
巨传友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0(1):109-113
江苏在清代词学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论在词人还是词作数量上都占有优势,但在地域分布上它又呈现出南多北少的不均衡性。通过对苏南梁溪等地词学形态的分析可以发现:苏南词学的兴盛与地域的自然环境、教育观念、乡邦文学意识有着密切关系;家族文化对词人群体和词派的形成、对女性词人群的成长起了内在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刘桂华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2(2):58-61
清代词创作与词学理论的关系非常密切。其中又以阳羡词派领袖陈维崧、浙西词派领袖朱彝尊、常州词派宗主张惠言最具有代表性。三位词派领袖,创作各有成就,理论各有建树,体现出创作先行、理论自觉、双向互动、繁荣词派的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