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琼斯是一名报社记者,他和家人一起生活在美国马里兰州.30岁时,琼斯开始从当地的一家银行贷款,由几百到几千,数目越来越大.每次贷款到期,他都会准时归还,从不拖欠. 对于琼斯的做法,妻子一直不理解.家里虽不富裕,可维持生计没问题.琼斯从银行借来的钱,既没借人,也没拿去投资,只是躺在家里睡大觉.“那些钱一点用处都没有,为什么还要白白付利息?”每次妻子抱怨时,琼斯只是微微一笑,回应道:“等着瞧吧,会有用的.”  相似文献   

2.
忙忙碌碌又一年!在这个大吉大利、财旺运旺的狗年,有人炒房赚疯了,也有人做了“幸福的房奴”,每天早上一睁眼就欠银行100元钱;有人升官,有人下岗;有人过得赛神仙,也有人过得猪狗不如……想开点儿,老天爷不赏脸,咱自己心疼自己——开开心心过个年。缓口气儿,天大的事,过完年再说。  相似文献   

3.
谢泽洪 《社区》2004,(9):58-58
上海市民谭先生因4年前一次对自己身份证使用的疏忽,如今给自己带来了大麻烦。近日他在用身份证办理贷款买房时,被银行告知他有“信用污点”,不但贷款办不成,还莫名欠下近1万元的电信费用。今年3月30日,在贷款失败后,谭先生从银行和电信方面得知,自己的身份证曾在2000年登记办理了一个中国移动的手机号码,因当年10月到12月共欠下通讯费两千多元而被停机。如今,加上4年下来的滞纳金7千多元,共将近1万元的欠费使得谭先生蒙上这个“信用污点”。让谭先生纳闷的是,他从来没办过移动号码。经回忆,他终于明白问题出在身份证上。他告诉记者,4年前大…  相似文献   

4.
吴芙来 《社区》2002,(18):26-26
当年,爸爸也曾有过私房钱。不过,仅仅是1元钱。就为那1元钱,妈妈曾狠狠地和他吵了一次。 那时,爸爸在铁力林业局森铁机务段当运转值班员,每月工资只有六十多元钱。全家十几口人,就靠爸爸这点工资。家里的财权,由妈妈掌管。 妈妈虽然没有文化,但非常精于家庭财务管理。每月是大月份还是小月份,爸爸值了多少个班,应该开多少钱,妈妈总能算得分文  相似文献   

5.
赵先生看中了市郊一套总价近50万元的商品房。他到银行申请10年期按揭时,银行要求他购买住房抵押财产保险后才给贷款;求贷心切,赵先生从指定的保险公司买了一份10年期的抵押住房保险,保费达2400余元。赵先生仔细研读保险合同后发现,在合同条款上“第一受益人”竟然不是自己,而是银行。明明是自己交的钱,为什么“一旦发生保险事故,保险赔偿金直接划付到银行指定的账户”?有关人士认为,依据《保险法》规定,受益人应当是由投保人指定。购房者花钱给自己的房屋买保险,而银行是第一受益人,这与法律精神是相违背的。保险公司说,保险受益人定为银行…  相似文献   

6.
1990年前,父亲在街道办的五金厂做临时工,每月120元工资供我和弟妹3人读书。我过年收到的压岁钱都由妈妈代管,自从上了中学,那些钱都归我自己了。住在学校伙食自理,每周父亲给我10元钱,其实那些钱根本花不完的。初中三年我攒了200多  相似文献   

7.
《可乐》2006,(6)
我在一家公司当临时工时,爱上了一个女孩。后来,这个女孩就成了我妻子。婚后,为了兑现当初的承诺,给她一个温暖的家,我咬咬牙,在这个城市买了房子。一个临时工在城里买房,是有很大风险的。很快,我就尝到了苦头。单位破产了,我和妻子都失去了收入来源。每月必还的2000元银行贷款,一下子将我的心悬在了半空。好在妻子是干会计的,很顺利地在一家小单位找到了工作;而我没文化没专业,只好四处打零工。日子过得既快且慢。日历一页一页地撕去,很快就到了月末,我总要拿着从牙缝里省来的钱,去银行还贷。每一次去银行的路上,我都在想,这种苦日子何时才能熬到头?一天夜里,我从睡梦中醒来,见妻子  相似文献   

8.
因为接连失窃了几辆摩托和自行车,大伙们一合计,我们大院终于请了门卫守传达室。来的是一家三口:丈夫小胡、妻子小薛,还有他们的儿子。看门的任务基本由小薛在做,她是个精细的人,院子里很快清静了,有一点很是令我佩服:来了没两日,她就将全院100余户人家的姓名和基本情况全记进了脑子里。他们的儿子在读小学,因是乡下户口,除了学费,每学年还要另交5000元的赞助费,这于他们是一笔极大的开支。我们每家每月出4元钱交他们看门和打扫大院卫生,另外房租、水电不要他们交,加起来也不够这笔赞助费,他们便做了许多副业,例如帮一些人家倒垃圾、订奶、…  相似文献   

9.
《社区》2004,(21):50-50
常律师:你好!金某欠了我母亲一笔债务。后来我母亲去了国外。最近我母亲回国后,得知金某也已出国。我母亲就找到他妻子,他妻子说他们夫妇已离婚,且已做了财产分割处理,称这债务与她无关。请问:在这种情况下,我母亲还能追偿这笔债务吗?舒 宜舒 宜:你好!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对新《婚姻法》做的最新的司法解释(简称“解释二”)的有关规定,夫妻一方婚前的债务,除非债权人能证明这钱是用于婚后家庭共同生活的,否则这个债务就是个人债务,不需要夫妻双方共同偿还。而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夫妻一方的名义所借债务,则是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如果一方能够证…  相似文献   

10.
一八八五年秋,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生在他五年前结婚的妻子美国人芳妮·奥斯本的陪同下,住在汉普郡伯恩茅斯一幢他们叫做“斯开里伏”的漂亮小房子里养病。一  相似文献   

11.
借钱风波     
梅雨 《社区》2003,(13)
我家对门住着一对小夫妻。丈夫小王是个电工,也许是工作不忙的缘由吧,他总能抽出些时间打打麻将,妻子小李是个护士,工作比较忙,有时忙得连饭都赶不回来做,好歹他们刚结婚不久,还没孩子。一天,我正在书房写稿子,“咚咚咚”有敲门声,我连忙开门,一看,原来是小王。只见小王搓着手,结结巴巴地红着脸说:“梅姐,能借三百元钱给我吗?”我一愣,也不知他做什么用,就在一刹那间,我忽然想到小王有打麻将的恶习,而且小李也曾叮嘱过我,不要借钱给小王。“你要这么多钱做什么?”我问。“是这样的,前天我和小李去逛商场,小李看中了一件皮衣,价格挺合理的,明…  相似文献   

12.
金钱和子孙     
大约在1980年前后,我在报纸上看到过这样一篇报道:上海某中学的一位职员,老一辈人曾是资本家,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企业公私合营,家中是拿定息的。“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落实政策,一次性补发“文革”期间停发的定息数十万元。那时,一般工薪人员的收入每月也就三五十元,几十万元在当时可算是一笔巨款了。可是这位职员接到补发定息的通知后,却迟迟没有去领取。上级组织的领导以为他有思想顾虑,于是专门派人找他谈话,做工作。  相似文献   

13.
夏培卓 《社区》2003,(18):56-57
报载:北京某超市开业促销,推出25.9元一桶5升装的“福临门”食用油,比同样的油便宜8元多钱,每人限购1桶,每天限售200桶。岂不料第一天还未开门,就有很多人排队,当然大部分人是拣不到这8元钱便宜的,人潮挤碎了一扇商场的大玻璃门。 我不由得想到了在美国的一次买东西倒找钱的经历。  相似文献   

14.
三个字     
有个英国人到瑞士出差,打算尽快启程回家,当他到邮局给妻子发电报时,身上的钱己花得差不多了。于是他拟好电报给营业员小姐,请她算价。小姐算了数字并报了价,他发现身上的钱不够了,就说:“请把文中‘亲爱的’三个字去掉,这样钱就够了。”小姐却温和地笑了,“不,这三个字无论如何也不能去掉,您妻子最盼望的就是这三个字,请不必为难,这钱我替您出。”  相似文献   

15.
农妇刘巧红在踏进浙江泰隆商业银行(下称“泰隆”)前犹豫了很久。为了贷款10万元,她到处碰壁,几乎已经失去信心。令她没有想到的是,不到3天时间,贷款打入了她的账号。“只找了个担保人,没有要我抵押什么东西。”靠着这笔钱, 31岁的刘巧红和丈夫在台州市路桥机电五金城傲起了电缆生意。刘巧红贷款的这家银行的主要客户是失地农民、创业型小工商  相似文献   

16.
只讲一分钟     
台湾有一位著名的企业家,很小的时候他就明白,一个人的名声是永远的财富。而对一个生意人而言,最好的形象,当然是诚信。一次,他向某银行借了500元,他其实并不需要这笔钱,他之所以借钱,是为了树立声誉。那500元  相似文献   

17.
乞丐的启示     
一位沿街流浪的乞丐每天总在想:假如我手头有两万元钱就好了,一部分钱可以先买点吃穿,另一部分钱又可以作本金到大街上摆小摊,做小买卖度日子。 一天,这位乞丐讨饱了肚子,正在公园的躺椅上打盹儿时,无意中感觉有什么东西在舔他的脸,湿乎乎的奇痒难忍,睁眼一看,原来是只狗,很可爱的一只小狗,用一对水汪汪的大眼睛很善意地望着他。乞丐揉揉眼,发现四周没人,便把狗抱回了他住的窑洞里,拴了起来。  相似文献   

18.
出卖天空     
林雪 《社区》2004,(8):62-62
老赵的儿子阿军读大学,要很多钱。有一个学期,已经开学了,老赵儿子的学费还差500元钱没有筹够。凡是能借钱的人家都借遍了,老赵一时没了主意。妻子说:“屋后的邻居不是很有钱吗?为什么不去问问?”老赵屋后的邻居叫王建发,确实很有钱,但他很少借钱给人,尤其不借钱给穷人。老赵实  相似文献   

19.
佚名 《社区》2009,(29):38-38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钱生钱。”可到了阿拉伯人那儿,最担心的就是“钱生钱”。笔者常和阿拉伯银行打交道,对于他们这种奇特的理财观,着实花了好长时间才适应过来。  相似文献   

20.
买挂面     
今天,家里没有大米了,可做晚饭的时候到了。“妈,用不用买挂面?”“用!”妈妈随手给了我两元钱。我拿着钱,像离弦的箭似的向商店跑去。我推开店门,经理迎过来了。啊!商店的经理是个大胖子,穿着白背心,还戴着一副眼镜。他慢吞吞地问:“小朋友,买什么呀?”我说:“买两包挂面。”他拿出我要的东西,我把两元钱给了他。大概他戴着厚厚的眼镜,也看不清楚,又找了我5角钱。我仔细算了一遍,“不对劲,怎么还找我5角钱哪?”我心里暗自高兴,什么也没说,看看周围没人,就接过钱,脚踩西瓜皮——溜之大吉。出了门,我边走边想:我还是把这5角钱还给他吧,要不,我成什么人啦?可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