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改革开放 2 0年来 ,广东公有制企业改革经历了一个从“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错”阶段到全面制度创新阶段的转变 ,出现了深圳“三级授权经营”模式、顺德“整体转制”模式、肇庆“注资经营”模式等公有制企业制度创新模式。文章在对广东公有制企业改革历程的纵向回顾和上述不同制度创新模式的横向比较的基础上得出了几点重要启示 ,并由此提出了进一步深化企业制度创新的一些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特有现象。“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不是商品。”①这是由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所决定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肯定了“劳动力市场”这一概念之后,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是不是商品,这一原本很明确的问题开始有了不同的争议。其中,主张劳动力是商品的人认为,“劳动者是主人与劳动力是商品二者是统一的,并存不悖;劳动力必然成为商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企业集团化是现代企业的最优选择,企业集团化是振兴我国民族工业的必由之路。政府应当在公有制实现形式、完善资本市场、帮助组建企业集团诸方面“牵线搭桥”,并要防止步入混合购并和经营多元化的误区。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方针已深入人心,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作为国民经济细胞的企业,其外部条件逐步得到改善,越来越好,企业的机制得以增强,活力越来越大。但是,在企业机体中的一些组成部分和环节上,在推动企业生产经营的方式上,还存在一些缺点和弊端,制约了企业机制的正常发挥。就全民所有制企业而言,最为突出的问题是现行的劳动工资制度,它是破除“铁饭碗”和平均主义的一道屏障。改革企业现行的劳动工资制度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机制得到进一步改善,从根本上活起来。一、改革用工制度,让企业根据商品生产经营的变化,自主的对劳动力进行灵活调节首要的问题是政府让企业自主决定对劳动力的需求。历史形成的劳动力“统包统分”和“能进不能出”的制度不改变,企业在劳动力的调节上就无自主权可言,推行满负荷工作法和优化组合也就困难  相似文献   

5.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所有制问题,是生产关系的核心。以完善生产关系为目的的经济体制改革,要求对社会主义劳动力的所有制问题重新思考和认识。这里想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已的看法。一、劳动力个人所有制的现实分析长期以来,我国对劳动力管理特征是高度的集中和统一。这种体制既抑制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又泯灭了企业对劳动力使用的具体选择。从理论上考察,形成这种体制的根据是“社会劳动力论”。而“社会劳动力论”的起源是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的分析和设想。马克思认为,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后,劳动力就成为“社会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是不是商品?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如果继续否认其滴品性,公有制经济的劳动者能否进入劳动力市场,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又该如何建立;如果承认其商品性,劳动者的收入是不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按劳分配又该如何进行。显然,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它关系到企业的深化改革,关系到市场体系尤其是要素市场的培育,关系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劳动用工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的确立,等等。我们认为,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的商品性是有客观依据的。一、在现代商品经济中,商品价值构成…  相似文献   

7.
研究劳动力个人所有制与按劳分配,必须以生产关系的核心和基础——即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劳动力个人所有制为依据,才能追溯其源,彻底揭示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客观必然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劳动力个人所有制是一个客观经济范畴,任何社会进行物质生产都离不开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两个要素。事实上,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劳动力个人所有制是同一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生产中,人作为主体始终处于中心地位。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人力资源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对企业盛衰成败至关重要。国有企业是公有制经济的脊梁,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骨干和主导作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程度较低,管理也欠科学,人浮于事现象较为普遍,造成严重浪费力o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是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步骤,也是企业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战略任务。一、深化企业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充分发掘劳动力资源的巨大潜力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和集约化经…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一,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方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十五大报告深刻地分析了公有制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区别联系.充分地肯定了股份制在公有制经济改革中的重要作用.这不仅在理论上有重大突破。而且在实践上对公有制经济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一、股份制在…  相似文献   

10.
在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格局条件下,公有制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之间的竞争是必然的。公有制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之间的竞争有三个后果:一是相互在竞争中增强活力,竞争促进了公有制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的共同发展;二是在竞争中有的公有制企业或非公有制企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有的公有制企业或非公有制企业则经营不景气,甚至面临破产,因而竞争使公有制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之间发生了企业兼并现象,即优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源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商品性。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关键在于解决公有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伍现实现形式。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搞市场经济,不仅一般地要求卢权关系明确,而且要求公有资产产权归属主体的分散和所有权主体的多元化,实行“多层次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是必然选择。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并存,以全民所有制即国有制为主导的多层次、多形式公有制并存,以公有制为主体、以混合所有制为基础的公司制企业和其他类型企业并存,构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所有制结构特色和微观基础。  相似文献   

12.
王颖 《中文信息》2013,(10):21-21
在《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本文在接下来的内容,以努力探索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为研究切入点,详细分析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有效性,为探索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途径产生理论上的共鸣。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按劳分配不仅是相容的,而且可以相互结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经济领域的劳动力成为联合劳动内部群体与个体层次上的特种劳动力商品.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主人,从而也必然是企业的真正主人,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最深厚的经济根源.按劳分配规律和劳动力价值规律是两个规律,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是在按劳分配规律和价值规律,尤其是劳动力价值规律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14.
从劳动力商品论及劳动力市场朱国清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关于劳动力是否商品的问题,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虽然越来越多的学者承认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劳动力是商品,但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劳动力不是商品的仍大有人在。就是承认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5.
股份合作制是在改革过程中由劳动者创造的一种新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在这种新的企业组织推式中,建立公平合理的内部分配关系,对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调动集劳动力资源所有者与资产所有者于一体的职工的积极性,是十分重要的。一、确定股份合作制企业分配方式的依据马克思指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①在这里,物质条件的分配就是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按照马克思的本意,在新的社会形态下,随着“剥夺者”的被剥夺,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直接所有者,…  相似文献   

16.
现在,我国企业的经营方式或者说经营形式具有多样性。全民所有制企业由原来的国家所有国家经营,发展到国家所有“集体承包或个人承包、租赁经营”以及股份经营等。集体所有制企业由企业所有企业经营,发展到企业所有个人承包和股份经营等。目前,两种公有制形式下的企业的经营方式相互交叉,有同有异。这是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一个新现象。本文主要就这个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公有制的基本特征?传统的公有制观念是把资产的公共所有权看作公有制的唯一标志,认为企业的公有资产愈多,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就愈牢固、愈雄厚,劳动者所能享受的社会主义福利和生活水平也愈高。虽然改革的实践正在逐步否定这种理想化模式,但是,传统公有制的观念在思想意识领域里的影响依然存在,有时甚至还在统治着我们的经济行为和改革措施。股份合作制企业中的公有股(包括国家股。联社股和集体积累股等)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这种观念遗留下的“病根”。一方面,企业改革需要向纵深发展;另一方面,传统公有制的“病根”却在时时…  相似文献   

18.
“计划经济的国家大工厂”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特殊的起始模式,科学公有制思想的本质规定在其中得到有限的实现。倪学鑫的《“国家大工厂”公有制模式的历史定位》一文,对这种公有制模式进行了阐释,认为这种公有制模式的产生有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性,但不具有社会发展的一般必然性,人类不可能由这种公有制模式过渡到共产主义自由个性杜会。文章强调,人们不得不放弃这种公有制模式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以国家组织的行政性联系取代了现代社会化生产的全面联系,这既是它能够在生产力相对落后国家的特定时期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原因,又是它无…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劳动者收入分配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者个人收入分配的原则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者收入分配的原则是按劳动力要素价格分配;另一方面,在公有制企业内部,劳动者收入分配的原则是按劳分配。由市场经济所决定,劳动力可以在劳动力市场上自由流动,并且以劳动力市场为媒介,在企业之间自由转移,因而,按劳动力要素价格分配原则与按劳分配原则两者之间是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20.
一、“一主多元”的格局:改革韧显成效的标志改革10年来,我国所有制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或最大成功之处,就在于突破了传统的单一公有制结构,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所有制结构,也就是“一主多元”的结构模式。所谓“一主体”,包括两大类(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多形式的公有制。所谓多元,主要包括所有制形式多样化,也包括经营形式多样化,如联合经营、承包经营、股份经营和租赁经营等,如国营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可采取两权分离的原则,私人企业经营可采取雇人经营的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