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民生看点     
《社会工作》2008,(11):59-60
我国城镇五年新增就业岗位超过5100万个;西藏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安徽率先允许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参加中考;新疆百岁老人多数为农牧区女性  相似文献   

2.
民生看点     
高校毕业生将达559万人就业形势严峻又是一年毕业季,又一批创纪录的高校毕业生涌入劳动力市场,加之受到灾害和国际经济环境影响,我国的就业形势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统计数字显示,2008年上半年,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40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的64%;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282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77万人。  相似文献   

3.
十年来,浙江省安置城镇新就业的劳动者累计达142万人,平均每年安排14万人左右,城镇待业率从1978年的7.2%下降到1988年的1.6%。现有城镇劳动者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在近十年走上就业岗位的。就业问题的较好解决,使城镇新增劳动力大部分得到安排,保证了社会安定团结和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也为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创造了必要的社会条件。但是,近几年来由于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劳动力的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如何有效结合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就业的宏观管理中还存在某些环节和某些方面的混乱,以及随着第二次就业高峰的到来,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重又非常突出。据有关部门的分析,浙江省城镇待业率1988年为1.6%,1989年已上升到2.1%。1989年末待业人员  相似文献   

4.
中国就业问题的现状及就业增长战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伴随经济体制转型 ,我国开始进入高失业率阶段  自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中国经济进入了大规模产业结构调整期 ,与此伴生出高失业这一极难解决的负面现象。在“九五”期间 ,我国城镇在职职工人数由 1 .4 90 8亿人减少到 1 .1 773亿人 ,净减少 3 1 3 5万人 ,下降幅度为 2 1 .0 % ,其中国有单位净减少 2 689万人 ,集体单位净减少 1 43 5万人 ,合计净减少 4 1 2 4万人。尽管同期全国城镇私人企业就业增长了 1 1 7.1 % ,个体经济就业人数增长了 54 .7% ,三资企就业人数增长了 1 9.5% 1 。但大部分新增就业岗位吸纳的是新生劳动力、大中专…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本:城镇再就业工程的内在动力贺雄随着经济转轨进程的深入,我国城镇就业压力日益增大。每年不但新增就业人口数量庞大,而且急需重新就业的失业人员日趋增多。巨大的城镇就业压力已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新瓶颈。当务之急便是加紧实施城镇再就业工程,妥善解决城镇失...  相似文献   

6.
民生看点     
《社会工作》2008,(13):57-58
全国党员总数达7415.3万名,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640万人,东莞派发“千元红包”,百万奥运志愿者陆续上岗  相似文献   

7.
根据1985-2008年的统计数据,利用协整理论,对我国对外贸易与劳动就业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我国出口、进口和城镇登记就业人口之间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表明我国对外贸易与城镇就业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出口对城镇就业的拉动作用显著,而进口对城镇就业有抑制作用,并且出口对城镇就业的促进作用远大于进口对城镇就业的抑制作用.从短期来看,进口对城镇就业具有促进作用,而出口对城镇就业则产生负向冲击.研究结果还表明,进口与城镇就业增长之间仅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8.
天下看点     
《东西南北》2014,(7):4-5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报道,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2012年在中国人陆(除港澳台地区以外)就业的外旧人超过24万,比2007年增长了17%——并且仍存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40年来,逢"8"一个周期、每次间隔10年的外部冲击对我国就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首先,来自城镇登记失业率、就业总人口、三大产业就业人口等五个方面的分析得知: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89年经济封锁、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这三个重要事件对我国就业产生了周期性影响。其次,这三次外部冲击的周期性特点对我国经济和就业产生了具体影响。应对中美贸易战,我国就业政策应在扩大开放、优先就业、扩大内需、振兴乡村、加强培训等方面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实现就业再就业115万人,在继续巩固已经上岗的20.3万大龄就业困难对象的基础上,再安排6万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6%以内;培训下岗失业人员3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0万人,培养新技师1万人;城镇企业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720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到820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达到600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力争达到500万人,纳入社会化管理的企业退休人员达到290万人。这些数字表明,辽宁省政府为巩固劳动保障成果又立下新的标高。辽宁在中国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中有三个第一:国有企业职工数量第一,…  相似文献   

11.
一劳动就业制度改革十年的基本估计经历十年的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确实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首先,从数字上看,到1988年底全国就业人数已达1.46亿人,相当于1949年的9,3倍。近十年全国城镇就业达7888万人,城镇失业率由5.4%下降到2%。其次,对多年实行的“统包统配”就业制度有较大的突破,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三结合”就业方针拓宽了就业渠道。以劳动合同制为核心的劳动就业制度改革使“统包统配”的范围日益缩小,就业刚性开始变软。第三,劳务市场的开放为企业和劳动者双向选择就业,搞活劳动力流通,实现生产要素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就业难,都是扩招惹的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是我国高校扩招后的第一个毕业生高峰年,共有212万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与上年相 比增幅达46%,规模之大是史无前例的。大学生就业形势趋于紧张的问题,在许多地方凸显出来。保守 估计,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加上2003年沉淀的一部分,2004年要找工作的大学生将突破300万人,每一个毕业生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3.
济贫五策     
勿庸置疑,中国现实中的贫困状况是十分严峻的。刊载:在我国农村,还有约6500万人尚未脱贫,这些人主要集中在老少边穷地区;在城镇,家庭年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贫困户约占总户数的4%。主要由经营状况不好的企业职工家庭、停产半停产待业职工家庭、部分离退休职工家庭,就业人口少家庭人口多的家庭和有特殊困难的居民家庭构成。贫困与就业状况息息相关,在我国农村,由于人多地少,农民隐性失业率高达31%,绝对总数为1.38亿;在城镇,隐性失业率为18.8%,绝对人数为3161万。可以断定,就业难的问题还将长期困扰着我们。据预测,“九五”期间,我国城镇5年内需安排5400万人就业,而同期可提供的就业岗位约为3820万个。若不采  相似文献   

14.
非线性规划分析表明,最低工资管制的就业后果不仅取决于最低工资管制本身, 还取决于外部监管环境,当监管环境强化到一定程度时,最低工资管制的就业冲击会扩大。基于粤闽两省439家企业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2008年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对农民工的就业冲击明显强于2007年,但对城镇劳动力没有造成明显强化的冲击。进一步分析证明,农民工就业冲击的扩大主要源于《劳动合同法》引起的监管环境的强化,而城镇劳动力就业冲击没有扩大主要源于二元就业制度对城镇劳动力利益的优先保护。这提醒我们,《劳动合同法》对就业的影响很可能会通过强化最低工资管制等其他管制措施的效果来间接实现。  相似文献   

15.
以全国第六次和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准数据,结合CLHLS微观数据库,对2050年以前城镇失能老年人口养老服务需求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中国城镇老年人的失能率不断提高,其中在65岁以上、80岁以上及10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中,其平均失能率分别为28.98%、42.12%和76.04%;未来城镇重度失能老年人口规模将不断扩大,2050年以前其所占比例会超过城镇总失能老年人口的25%,而且男性重度失能人口规模始终低于女性重度失能人口规模;未来城镇重度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人员需求数量处于上升状态,预计2050年以前其每年需求的平均规模会超过500万人;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未来城镇失能人口将高于农村失能人口。因此,应尽快建立覆盖城镇居民的长期照护机制;针对不同的城镇失能人群构建差异化的长期护理模式;加快建设针对城镇失能老年人的专业照护人员队伍;完善失能老年人养老服务规制。  相似文献   

16.
80年代中后期,我国乡镇企业的高速增长扩大了对农村剩余劳力的需求,1984—1988年短短4年间乡镇企业新增就业人数达4341万人,年均递增1085万人。这一时期,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大大加快了农村非农化的进程,二元经济结构下形成的城乡就业结构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然而,好景不长,自1989年始,乡镇企业就业连续两年呈现负增长,到1991年底,就业虽略有回升,但仍远未达到1988年的水平。乡镇企业就业增长徘徊的局面,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拟对此进行若干实证性的理论分析,以探求加快我国乡镇企业就业增长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温家宝总理在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截至2007年,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突破2亿人,比2002年增加5400多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突破1.8亿人,比2002年增加1倍多;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积累4140亿元,比2002年增加2898亿元……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企业作为主要的用人单位,自觉承担社会保险法定义务,对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险体系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仍有一  相似文献   

18.
1982年到2007年,我国老年人口平均每年增加近302万,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75%。200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53亿,占总人口的11.6%。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预测,未来几十年内,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9.
探究中国的反贫困与返贫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反贫困工作取得很大进展,解决了两亿多人的温饱问题。但近几年贫困人口减少的数量呈递减趋势,出现大量的返贫困人口。2003年我国贫困人口新增80万,引起社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我国返贫困人口的产生主要有环境、文化、制度三个方面的因素。我们应加大反贫困力度,减少返贫困人口。  相似文献   

20.
从长期来看,我国对外贸易与城镇失业之间存在均衡关系,进口贸易对城镇就业的拉动作用显著,而出口贸易对城镇就业则具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注重协调三者间的关系、积极寻找出口贸易模式与劳动就业的平衡点、鼓励和引导进口贸易的发展,对实现对外贸易与城镇就业之间的良性循环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