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1949年美国关于承认新中国问题“共同阵线”政策,包括其内容、本质、出台背景、执行情况和失败原因。认为美国在1949年企图联合西方国家采取国际行动,以“承认”问题为杠杆,向新中国施压,迫使新中国调整内政外交,其本质与不承认新中国无异;此政策始作涌者是司徒雷登,自1949年5月6日开始推行到年底失败,共历时8个月;“共同阵线”政策之所以失败,一是美国的盟国不合作,二是中共外交起了分化作用,三是美国政策有诸多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2.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三个半月以后的1932年1月7日,美国政府发表了“不承认主义”。“不承认主义”究竟是不承认,还是承认了日本侵略所造成的既成事实,学术界对此很有争论,但“不承认主义”是否承认了日本对中国进行侵略的这一简单事实,却似乎未引起人们的重视。“不承认主义”没有阻挡住日本对中国东北的独占,它的失败是否就能证明这只是它对日本的妥协抑或绥靖;“不承认主义”是美国对中日两国的表态,那么,它对中国的意图又是什么?本文试图结合“不承认主义”和美国制订“不承认主义”的过程,对上述问题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以就教于史学界。“不承认主义”承认了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合理性”“九·一八”事变以后的一个阶段,美国事实上默认了日本的行动。随着日本侵略步伐的加快,美国逐渐对日不满,但它对日本的不满并不是出于对中国的同情,“不承认主义”并没承认日本的行为是对中国的侵略。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使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战后出现了以雅尔塔体制为基础的苏美两大阵营对峙的国际政治格局。新中国的成立,击碎了美国战后亚洲新秩序规划,使美国的“中国蓝图”成为泡影。对1949年10月1日诞生的新中国,美国采取了强硬态度,即“不承认、不接触、不通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阵营采取了经济封锁,对包括新中国在内的国家实行“禁运”。中国政府随即展开了机智、灵活的反“禁运”斗争。  相似文献   

4.
不急于取得美国等西方列强的承认 1949年初,毛泽东已在通盘考虑新中国的对外方针。 为了彻底清除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控制权及其影响,维护新中国的独立自主地位,毛泽东在1949年1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现在帝国主义在中国没有合法地位,不必忙于要他们承认。我们是要打倒它,不是承认它。但政策不乱,侨民要保护。将来要通商,可以考虑,但亦不忙。忙的是同苏联及民主国家通商,  相似文献   

5.
在 2 0世纪 ,美国对中国西藏问题的政策大体经历了从追随英帝国主义“西藏宗主权”理论 ,到侧重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 ,再转变到支持西藏叛逃分裂势力分裂中国 ,炮制“西藏民族自决”论和推动“西藏问题”国际化的过程。美国奉行的西藏政策是实用主义原则和双重标准。在其需要遏制和分裂中国时才利用“西藏问题”这一工具  相似文献   

6.
1942~1951年美国在西藏问题上的政策转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1942年至1951年美国政府的西藏政策,大体经历了一个从侧重“承认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转变到支持西藏上层分裂势力,秘密参与谋划制造“西藏独立”的过程。这一过程反映了美国干涉中国“西藏问题”日益强化的趋向。影响美国在西藏问题上政策转变的重要因素是:二战之后世界和中国局势的变化,美国全球战略原则和亚洲战略原则的调整,以及美国政府的冷战思维方式和对西藏问题奉行的实用主义双重标准。这种局部政策的转变,主要服务于美国的亚洲总体战略利益和对华政策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1949年底,美国政府从对苏遏制的战略角度出发,基本确立了准备承认新中国和放弃台湾的对华政策。然而,在此关键时期,美国的战略指导思想发生变化,美国国内以“麦卡锡主义”为代表,掀起了反华反共的政治思潮,国内政治环境严重恶化。这使得美国不得不改变艾奇逊现实主义的对华政策。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开始了对新中国的全面封锁与遏制。  相似文献   

8.
1964年 1月 ,法国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这一事件对美国的对华政策产生了很大影响。它导致美国盟国在中国问题上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引发美国政府内关于对华政策的大讨论 ,促使美国重新审视其对华政策 ,1 966年约翰逊政府提出的“遏制但不孤立”中国政策与此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9.
日本借卢沟桥事变开启了全面侵华运动,美国对日本的外交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美国利益的变动而变化着。 卢沟桥事变后,美国的态度从积极到消极再到半积极,从“不承认主义”到严守“中立”直至对日制裁,究其转变的原因为美国崇 尚的利益至上原则、国内长期盛行的和平主义、孤立主义思潮、美日经贸关系更为重要。美国该时期对日政策,客观的说,是一 次失败的外交,既打击了中国抗日的行为,也助长了日本侵华意图。  相似文献   

10.
从1948年底决定"在中国门内留一只脚",到1949年底决定予新中国以法律承认,历时整整一年。其间英国政府的决策取向经历了从力图与中国共产党政权建立事实联系到走向事实承认再到法律承认的递进过程。而推动英国政府决策递进的主要因素是中国内战局势的发展所引起的英国国内舆情的变化。英国外交部在对新中国承认的决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而驻华外交官、在华商团及其在伦敦的代理人则是推动承认的急先锋。除殖民事务部外,英国政府其他各主要部门都不同程度地支持承认新政权。另外,英国公众舆论、议会下院,甚至是当时在野的保守党领袖丘吉尔等都在其中起了一定的作用,说明英国对新中国的承认政策经过了充分的酝酿并有着广泛的民意基础。在形势推动下不断调整对新中国外交决策也体现了英国现实主义外交的基本属性。  相似文献   

11.
美国为什么打破了16年来不允许台湾高级官员访美的承诺悍然同意李登辉以“私人身份”访美呢? 美国的国际总体战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要“独霸世界”。从根本上来说,美国最怕中国实现统一,最怕东方巨人强大起来,所以对中国分化和西化是其主要图谋。二次大战后,美国曾以两次战争遏制中国,均以失败告终。 迫于世界政治现实,美国不得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存在,但仍动辄以政治干预、经济制裁胁迫中国。他们利用达赖等  相似文献   

12.
和世界其他地区一样,在东欧、苏联共产主义失败和美国为首的联盟对伊拉克的海洛战争结束之后,中东民主化问题越来越引人注目。阿尔及利亚的政治动乱又使这一问题更趋突出。此次政治动乱是由为阻止“原教旨主义”的伊斯兰拯救阵线夺取政权而中断民主化进程所引发的。  相似文献   

13.
最近,美国《时代》杂志刊登了一篇题为《中国:一个新王朝的升起》的文章。文中说了一些“好听”的话,如:承认中国的“崛起”,承认  相似文献   

14.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里侵占了中国东北三省。紧接着日本在1932年又一手炮制了伪满州国傀儡政权,妄图为其侵占中国东北三省的政策披上合法的外衣。日本独占中国东北的举动引起了其他列强的不满,尤其是遭到了一向推行“门户开放”政策的美国的反对。作为对日本侵略政策的回应,美国抛出了“史汀生主义”,对九一八事变后造成的中国东北形势,尤其是伪满洲国不予承认。值得探究的是,虽然美国一直都没有承认伪满洲国,但是对日本的侵略政策也没有作出实际行动来加以制止,相反,为了更好地执行“门户开放”政策,美国与满洲的经济联系并没有因此中断,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41年的太平洋战争。  相似文献   

15.
1950年1月5日,杜鲁门政府首次明确表示美国将遵循历次有关台湾问题的国际协议,不干预台湾事务,不卷入中国内争,不给在台湾的国民党提供军事援助或军事顾问等。此举是美国当局从中国大陆“脱身”政策及其对台分离政策失败交互作用的产物,而旨在离间中苏的考虑、英国对美对台政策的影响,也是导致杜鲁门对台政策声明出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30年代前,是美国对中国西藏政策实施的初期阶段.此间,美国把对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逐步扩大到中国的西藏地区.美国对中国西藏门户开放政策的具体内容是:反对列强瓜分西藏,承认中国对西藏的主权统辖;与此同时,美国又"模糊承认"英国提出的中国对西藏的"宗主权"理论.美国对中国西藏地位这种"双重承认"的政策,使美国既没有得罪英国,又讨好了中国,从而使美国在中国西藏进一步扩大了影响.20世纪初期美国的西藏政策,反映了美国这一政策的实用主义原则和为其国家利益服务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1949年至1972年,美国对华政策经历了从“脱身”、观望到孤立与遏制,再到接触与对话的巨大转变。孤立和遏制中国给美国造成严重损失,与中国接触和对话、开展互利合作,是美国唯一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台湾问题是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一个重大的原则问题。 5 0年来 ,美国对台湾政策对中美关系产生了深刻影响 ,特别是给中国人民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带来了许多变数。只要中国没有实现统一 ,台湾就会被美国作为“一张牌”在中美关系中长期打下去。美国从战略全局出发 ,虽然不得不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但任何时候都不会轻易放弃台湾 ,台湾问题仍是中美两国关系中最具潜在爆炸性的问题。中美关系的发展前景 ,仍将会是起伏不定的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诞生后,如何对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是持友好、承认、支持的立场,还是采取反对、不承认,甚至敌视的态度,这是当时世界各国在对外政策上需要认真抉择的问题。作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第一强国的美国,对中国的态度怎样,取何政策,关系重大。研究和探讨这一问题,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美国对华政策的历史,从而正确把握和处理中美关系,不被一时的现象所迷惑。本文拟就新中国初期美国的对华政策作一论述,以就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20.
杨佐熙 《中华魂》2020,(2):40-42
1949年8月5日,美国国务院发表了题为《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白皮书。在编好白皮书之后,艾奇逊于7月30日写信给杜鲁门。白皮书的正文分为八章。叙述从1844年美国强迫中国签订《望厦条约》以来,直到1949年中国人民革命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基本胜利时止的中美关系。白皮书详细地叙述了抗日战争末期至1949年这五年中间,美国实施扶蒋反共政策,千方百计反对中国人民,结果遭致失败的经过。杜鲁门、艾奇逊等人之所以要编制这部白皮书,其目的是回应其统治阶级内部的另一派对他们的指责。公开一部分真相,以表白他们自己是做得对的。之所以失败,是蒋介石国民党政府不中用。从总的方面看,白皮书和艾奇逊致杜鲁门的信,都是以颠倒是非,隐瞒和捏造事实的手法,表现对中国人民的污蔑和极端仇恨。对此,毛泽东先后写了《别了,司徒雷登》、《为什么要讨论白皮书》、《"友谊"还是侵略?》、《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以及为新华社写的评论《无可奈何的供状》等,予以批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