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现中国农村生态经济良性循环,对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具有深远意义。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一些探讨。一、实现农村生态经济良性循环的指导原则马克思曾经对农业生产的本质特点作过这样的精辟论述:“经济的再生产过程,不管它的特殊的社会性质如何,在这个部门(农业)内,总是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他还说:“在所有再生部门都有再生产,但是这种同生产联系的再生产只有在农业中才是同自然的再生产一致的。”在这里,马克思科学地揭示了农业生产领域内的经济再生产和  相似文献   

2.
副业生产是我国农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副业生产的存在和发展,是同农业生产的特点相联系的。马克思说:“经济的再生产过程,无论其特殊的社会性质如何,总会在这个范围(农业)內,与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错着。”①  相似文献   

3.
农业现代化,简言之就是用现代的工业设备和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武装农业。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农业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进行扩大再生产的过程。马克思说:“经济的再生产过程,不管它的特殊的社会性质如何,在这个部门(农业)内,总是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398—399页)农业再生产的这  相似文献   

4.
经济再生产同自然再生产相交织,是农业的重要特征。“经济的再生生过程,不管它的特殊的社会性质如何,在这个部门(农业)内,总是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因此,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综合制约与影响。农作物结构(以下简称作物结构)主要指的是,不同农作物在一定耕地上的播种面积比例。这种比例同样要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综合制约与影响。人们在生产中对自然进行干预和改造,但自然条件难以改变,主要是通过选择适宜的作物来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作物结构的形成,自然条件是基础,社会经济条件的作用也不能低估。无数事实证明,在相同的自然条件下,可以形成很不相同的作物结构,这是由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造成的。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怎样改善社会经济条件,引导农户建立合理的作物结构,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 农业是有生命物质的生产和再生产。有生产过程就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彼此之间的互相关系。生产工具(包括农业机械)属生产力的范畴,是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  相似文献   

6.
闫化川  李丹莹 《唐都学刊》2004,20(6):103-108
农业产业化是解决当代"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历史上重农的传统优势和农业合作生产的已有经验,对指导中国特色的农业产业化具有借鉴价值。王朝佑农业合作社的个案研究,对中国广大农村如何"农业产业化"更具有直接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7.
所谓优势,是指客观存在的对发展生产有利的生产要素。发挥优势则要加入人的主观因素,是指合理地利用并组合诸生产要素。发挥地区优势是指各地区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密集地使田和合理地组合该地区最丰富的生产要素,以最少的生产要素投入量,获得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即在取得同样的  相似文献   

8.
旅游活动就其本身来说是人类社会的一种主要用来满足人们发展和享乐需要的生活消费活动。它在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处于消费环节,对于社会生产、分配、交换以及其它各种消费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仅就旅游消费对现代劳动力再生产的影响作用,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劳动力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和内在要素。物质资料再生产从根本上决定着劳动力再生产,同时又受制于劳动力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物质资料再生产的规模和水平。而劳动力再生产过程实际上就是物质文化生活资料和劳务的消费过程,物质文化生活资料和劳务的数量与质量决定着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随着第三次科技革  相似文献   

9.
流通经济学     
流通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流通过程的经济关系的科学。它是理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一般认为,社会主义流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以生产为媒介的流通过程,即社会再生产的价值补偿和物质替换的实现过程。包括商品生产者之间全部相互关系的总和。具体地说,它要研究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转换;商品从生产转到消费(即再生产)过程的运动形式;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及其实现条件;流通过程的劳动消耗及其效果和对社会再生产总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有机体全面生产理论中,最易被忽视的是马克思的社会关系再生产理论。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的生产是全面的生产,包括物质生产、人的自身生产、精神生产、社会关系再生产和人与自然关系再生产。马克思的社会关系再生产理论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环境思想与"生态环境再生产"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本兴 《学术交流》2006,42(6):64-67
马克思“再生产自然界”思想是建立在科学认识人与自然关系以及人与人关系基础上的,他们认为人与自然本质上是双向依赖、双重建构的物质变换关系,“人化自然”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正和表现,“再生产整个自然界”是“人和自然的统一性”历史发展的必然。生态环境既是消费的对象又是生产的对象。生态环境再生产是人类全面生产活动中一种重要的生产形式。研究并建构生态环境社会再生产理论对于社会再生产理论和生态环境理论的完备,对规范生态环境的治理、开发、改造等工程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经济发展与人口发展的比例关系研究到本世纪末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与人口问题的关系,就必须首先研究国民经济的发展与人口发展的比例关系。国民经济增长与人口增长的比例关系,实质上是指社会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发展速度和人口再生产的增长速度之间一定的数量对比关系。在整个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中,经济发展速度与人口增长速度保持协调发展的比例关系,对国民经济的各种比例关系的平衡和发展速度有极大关系。事实上,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都存在着两种再生产的比例关系问题。因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任何一个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和再生产都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社会生产有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社会再生产也同样有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人类自身的再生产。这两种生产、再生产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关系,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中形成一定的数量对比关系。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人类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年代,各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向可持续发展型转化。与过往单纯追求物质"量"的生产和经济发展速度的能源消费型发展模式相比,更倾向于清洁的、低能耗的、可循环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追求"国家系统"与"地球巨系统"之间的完美协调。知识和信息等无形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在这样的变革中对生产力和经济发展势必会起到重要作用。知识创新就是经过智力劳动的知识再生产过程,一旦这种知识再生产的成果被国家系统所确认,就意味着这种知识再生产的成果将成为某项知识产权权项的客体。确定知识产权的系统属性和资源属性,是知识产权能够成为具有智力劳动能力的社会子系统的核心竞争要素和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竞争优势的关键性理论问题。这个理论问题的解决对于促进知识产权的转化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缩小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虽然没有系统进行过缩小再生产类型同其他再生产类型的对比分析,但马克思已经对缩小再生产的含义和范畴作了科学的界定和说明。在当今世界危机四伏的形势下,各国政府和生产部门迫于各种压力,无论从宏观方面还是从微观方面都作了缩小再生产的无奈选择。因此,当前学习和研究马克思的缩小再生产理论,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商业部门的劳动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劳动?它同一般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有什么不同,能不能说商业部门的劳动都是生产劳动,或者都不是生产劳动?我国学术界已经开始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本文也就这个问题谈一点意见。(一) 商业是在流通领域发挥职能的经济部门,流通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流通一般地仅是实现价值而不创造价值,流通时问是对于生产时间的一种限制,流通时间越长,必然会把更多的资金束缚在流通领域,从而影响生产的规模和效率。如果没有流通,产品的分配和消费就无从实现,社会再生产过程就难以进行,所以流通是社会再生产过…  相似文献   

16.
《社科纵横》2018,(4):21-27
如何理解国家的阶级本质和职能一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探讨的重大问题。经典马克思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国家观认为国家的阶级性表现在国家机关和统治阶级的利益关系上,国家代表了统治阶级的特殊利益。这种观点无法与国家追求统治合法性协调一致,而且受到了以下挑战:国家越来越多承担公共管理、服务性职能,越来越具有社会性、中立性。其实阶级本质是资本和剩余价值相互作用的生产和再生产关系的总和。国家的阶级本质一方面通过国家与剩余价值生产之间的关系得以体现,另一方面通过国家和再生产的关系得以体现。国家的职能、运行功能、性质、运行形式,体现了国家和剩余价值生产,生产资料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社会关系再生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人类学对社会化和教育的跨文化研究张继焦人类学认为个人的受教育能力是具有可塑性的,在学习和传承文化过程中它具有社会性特征,而不具有遗传性特征。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适应、社会化、文化传递、文化和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等。人类学侧重于研究在教育的社会过程中组合...  相似文献   

18.
农业资源的比较优势与我国农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惊波 《学术交流》2005,(4):122-125
在开放市场的条件下,某一产业如何发展主要决定于该产业内的产品质量与生产成本是否具有比较优势,而产品质量与生产成本决定于该产业的资源优势。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与竞争力主要由农业的自然资源、农业劳动力、农业科技水平和农业制度体系等资源的比较优势决定。充分利用农业资源的现有优势,并不断促进新的优势形成,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商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再生产的中间环节,也是联结工业和农业,城市同农村、生产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商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中介地位,决定了商业必然是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的行业。作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商业主体的商业企业,它的一切经营活动,同生产和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20.
韩启民 《社会》2015,35(5):122-141
本文要讨论的问题是,在农业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只有老人和妇女留守农村的情况下,中国农业将如何转型,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服务将如何实现?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与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无疑会促进农业生产服务的规模化,而规模化服务并不以土地的集中和小农经济的消亡为前提。乡土社会网络降低了农业规模化服务过程中的组织成本,在农村乡土社会面貌不变的情况下实现了农业生产服务的规模化,从而建立了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