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当代学术史"作为一个问题突显出来时,其自身便包含着许多无法克服的难题.比如"学术史"问题,当我们视学术史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时,它是学术、思想与文化的模糊指涉;而当我们视学术史为"研究之研究"时,它则更多地指单个的学科史、问题史的梳理.那么,我们对"学术史"的研究如何才能在这种"总体性的学术史"和"部门性的学科史"间保持应有的张力与平衡?这是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刘理 《社会科学论坛》2009,(11):152-157
每个读书人大都会有自己的读书习惯。多年的读书经历,我养成了“以貌取书”的习惯:先看出版社和书的印制以及著者和书名。余三定主编,六十七位学者合著,洋洋六十七万字,装帧考究印制精美的《当代学术史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一下子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3.
余三定讲话我补充三个方面的意思。第一,《云梦学刊》关于“当代学术史研究”的界定。我在《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发表过一篇文章《学术史:“研究之研究”》,其中说学术史是关于研究的研究,或者说是关于学术研究的学术研究。“当代学术史研究”还有一个“当代”的时间限定。《云梦学刊》的“当代学术史研究”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当代学术发展的宏观研究。包括对学科发展、学术思潮流变、学术现象等的整体研究和描述。这是精确意义上的当代学术史研究。二是学者个案研究。学者个案研究就是选择一些当代著名的有成就的学者进行…  相似文献   

4.
简单谈谈个人关于学术史研究的不成熟的想法。主要谈三点。第一,要正确处理学术史研究和具体学科学术史研究的关系。我想二者应该是一般与具体的关系、宏观与微观的关系。我非常赞同陈平原教授的观点,即学术史研究应以问题的研究为中心。因为学术史研究是研究的研究,好比哲学相对于具体科学,应该是高屋建瓴的。所以,不能把学术史研究与具体学科学术史研究等同起来,应当突出和加强学术史上重大问题和范畴的研究。但是,我想强调的是,在突出问题和范畴研究的基础上,学术史研究还必须关注各个具体学科的个性特征,要总结出各个具体学科的学术范式…  相似文献   

5.
非常荣幸地参加这样一个很有学术含量,也非常有价值的高规格的学术会议。作为报纸理论版的编辑,我们一般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参加学术会议的,很少发言,几乎是“带着耳朵”来的。前两天,我和余三定老师联系的时候.余老师说让我说几句话,我以为是一个玩笑,一点准备都没有。今天一来就看到议程表上有这样一个安排,觉得很惶恐。因为在座的很多都是我的学长,也是老师级的人物。而且我对学术史也没有研究,真是一个外行。作为这阶段的第一个发言者,我感觉很没有底气。不过,中国有句古话叫“抛砖引玉”。第一个是砖头的话,多少会给我自己减轻点压力,希望能引出后面更多精彩的有价值的演说。  相似文献   

6.
许有攸 《云梦学刊》2006,27(4):41-42
学术史研究,本身是一个大问题,各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学术史,都有自身的学术成果的积累。但是,就宏观角度而言,学术史单独作为一个问题,大致有二种“写法”,或者说,根据目的、方法、所收集运用的材料等的不同,可以分成而二种不同的取向。  相似文献   

7.
曾军 《云梦学刊》2006,27(4):14-16
当“当代学术史”作为一个问题突显出来时,其自身便包含着许多无法克服的难题。比如“学术史”问题,当我们视学术史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时,它是学术、思想与文化的模糊指涉;而当我们视学术史为“研究之研究”时,它则更多地指单个的学科史、问题史的梳理。那么,我们对“学术史”的研究如何才能在这种“总体性的学术史”和“部门性的学科史”间保持应有的张力与平衡?这是一个问题。与此同时,在当代学术发展中,科际整合、学科互涉而带来的学科边界的模糊进一步加强了“学科史”研究的困难。正如朱丽·汤普森所说的,“传统的学科研究已经导…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我国学术史研究的范式和领域较之清代大有扩展,既出现了梁启超、钱穆等学术史家,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成果.民国时期是我国学术史研究的承前启后、贯通中西的重要阶段.但由于时代的局限,学术史研究也受到了一定的制约.总结民国时期学术史研究的得失,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弘扬学术史研究的优良传统和促进新时代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余三定 《学术界》2004,(6):235-251
当代学术史著作是指以“当代学术史”为研究对象的著作。主要包括下列 4个方面的内容 :关于当代学术史的宏观研究 ;关于几个主要学科学术史的研究 ;“学案体”的当代学术史研究 ;关于当代学术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薄洁萍 《云梦学刊》2005,26(4):17-18
“当代学术史”作为一门学科来建设,我以为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既然冠之为“史”,就应该有一个时间上的起止,但我们可能会有一个起始时间,却不可能有终止时间。也就是说,“当代学术史”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时间过程,当代人看当代人、评当代事,可能更多的是提供一种总结,而下结论却不容易。比如,有些文章现在看来可能较有价值,而若干年后再回头看,可能就没什么价值了;而有些文章,一时看不出什么价值,但经过长时段的历史发展后,却发现颇具价值。“当代学术史”怎样处理这种情况,值得认真思考。再如,当代人研究前代史,有一个超越…  相似文献   

11.
王玮 《云梦学刊》2006,27(4):16-16
学术史研究有自己独到的价值,也有许多优秀的学术成果出现,但对“当代学术史研究”来说,情况却有所不同,供研究者施展身手的空间很不充分。由于当代学术是正在进行中的事情,对于研究者而言,缺乏必要的积淀、观察、体会,因而难有成熟的作品出现。此外,对于当代学人的研究,因是师长、同行、同事或朋友,还会受到种种限制而无法客观评判、畅所欲言。至于当代学术与当代政治的关系,研究者更不易把握。所以,当代学术史研究在我看来,难度挺大。不过,这一学科又是当代学界、当代学者不应回避的。今天的学术活动必将地成为后人研究的历史,而今天的研…  相似文献   

12.
作为学者,我见证了“学术史”从一个简单的“随想”走向拟想中的“学科”这一全过程。我说的“随想”,是指我1991年6月写的那篇《学术史研究随想》,更指诸多友人发表在《学人》第一辑上的那组“学术史研究笔谈”。从那以后,我和我的同仁一起,积极推动学术史的研究。当初的“随想”,十五年后,竟然变成了声势浩大的“课题”,甚至有了今天相当夸张的说法,叫“学科建设”,这让我感慨良多。今天,每一个从事专业研究的人,大概都免不了要跟所谓的“学术史”打交道。从研究生撰写论文时的“文献综述”,到专门家刻意经营的专著、杂志开辟的专栏,有关…  相似文献   

13.
余三定 《云梦学刊》2005,26(4):31-33
笔者在近3万字的《当代学术史著作评述》(载《学术界》2004年第6期,《社会科学总论》2005年第1期转载)长文中指出:所谓当代学术史著作,“是指以‘当代学术史’为研究对象的著作,或者说是研究当代学术史的著作”。该文分为四个方面对当代学术史研究著作作了评述。透过该文的评述  相似文献   

14.
聂付生 《云梦学刊》2007,28(4):29-30
因为《云梦学刊》的缘故,我对学术史研究动态有了一定的了解,也产生了一定的兴趣。正因为对当代学术史的这一点兴趣,我更加关注起《云梦学刊》“当代学术史研究”栏目的学术动态。两年前我曾经就《云梦学刊》“当代学术史研究”栏目的办刊特色写过一篇文章(《学术界》2005年第2期),觉得还有些话没说。这次承蒙《云梦学刊》编辑部的邀请,  相似文献   

15.
关于“当代学术史”学科建设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曙光 《云梦学刊》2005,26(4):9-11
“当代学术史”中的“当代”,如果从新中国成立算起,才五十多年的时间。到目前为止,当代学术史研究,无疑已经涌现出相当多的成果,但是,无论是作为通论的“当代学术史”,还是作为学科史的“当代学术史”,把它作为一个学科来建设,条件是否具备,时机是否成熟?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  相似文献   

16.
仲伟民 《云梦学刊》2005,26(4):16-17
学术史研究一个很重要的功能是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然后告诉人们哪些问题已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哪些还有待深入研究;哪些是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哪些还没有解决;哪些是新的研究成果,哪些是已经过时的或被淘汰的研究成果。其实。每个学者在开始进行课题研究的时候,都需要有一个学术史的回顾,因为如果你不知道别人的研究成果,很可能会造成重复、无效或低效的劳动,别人也无从了解你研究的源头和所要准备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余三定 《云梦学刊》2006,27(4):31-33
笔者近几年来主要致力于当代学术史的研究,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辑集并评述当代学术史研究的著作,此前已发表过2篇文章,分别是《当代学术史著作评述》(载《学术界》2004年第6期,《社会科学总论》2005年第1期转载)、《当代学术史研究的学术积累——当代学术史著作评述之二》(载《云梦学刊》2005年第4期,《社会科学总论》2005年第4期转载)。现将上两文发表后收集到的当代学术史著作,按上两文的分类方法评述如后。一、关于当代学术史的宏观研究1、《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报告2004:问题意识和超越情怀》(刘大椿主编,中国人民大…  相似文献   

18.
宋悦 《云梦学刊》2012,33(4):37-38
因为我是办学报的,就谈一点对《云梦学刊》及其特色栏目的认识. 一、关于《云梦学刊》"当代学术史研究"栏目的评价 大家都可以看出,虽然是一个地方高校主办的学术刊物,《云梦学刊》的目标却是希望打造一个全国性的、同时又有自身特色的高端学术平台.其中"当代学术史研究"无疑是期刊界的一个精品栏目,一个学术品牌.能够做到这个层次,其实是我们很多主编、编辑所追求向往的.  相似文献   

19.
先秦是学术史的萌芽期,也是学术史方法论的开创期,这一时期的学术史方法论可归纳为宏观把握学术整体发展规律、派分学术思想并概括其特点、历史地考辨学派学术源流、评价各家学说长短得失等四个方面.对这四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探寻传统学术史方法论的原始形态,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同时对中国哲学史领域的研究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舒习龙 《河北学刊》2013,33(1):6-12
重写中国近代学术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体例、方法、思路等诸多问题。重写近代学术史首先在于体例之确定,借鉴中西史书体裁的优点,采用综合创新体裁撰写学术史,应当成为重写学术史题中应有之义。而在方法论方面,应当淡化所谓的范式之争和意识形态考量,建立相对客观的学术史叙事模式。近代学术史研究应当从学术自身出发,摒弃预设的"范式"和观念,用恰切的体例编纂出具有时代特色的近代学术史,这是建立相对客观的学术史叙事模式在方法论方面自觉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