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城市带状公园绿地规划设计原则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带状公园绿地是城市公园绿地的一种类型,是城市绿地系统中颇具特色的构成要素,其线性带状的形态使其不仅承担起城市生态廊道的职能,而且在城市绿地网络化系统中成为点与点相互连接、点与面相互渗透的桥梁。带状公园绿地对美化城市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带状公园绿地的设计概念、特征、分类及规划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呼和浩特市中心城区及其周边的自然绿地及人工绿地以及山体、水体为研究对象,引入城市绿色开放空间概念并运用城市绿道规划、城市风道规划理论,对呼和浩特市绿色开放空间进行布局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建设城市北侧大青山生态屏障、构建中心城区边缘的生态绿楔、规划五横五纵带状生态通廊、设置三条环状生态绿道、拓展城市绿地、丰富景观文化内涵,可以增加市区的氧气量,改善市区的通气状况,提升城市景观效果,为城市的生物迁徙和能量的流动提供通道,增加各类绿地斑块的连接度,方便市民游憩。  相似文献   

3.
为大连以及气候类型相近城市的绿地规划和植物多样性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对105个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的大连城市绿地样方内植物群落的树种组成、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样方共有植物种类262种,其中乔木类115种,灌木类50种,草本类97种.乔木与灌木树种的比例约为1.0∶0.43;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的种类比例约为1.0∶4.3.在五种绿地类型中,总体物种多样性表现为公共设施绿地、居住绿地和公园绿地较高,道路绿地次之,其他绿地最差.  相似文献   

4.
无序扩张和环境质量恶化是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重要挑战,研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有助于提高城市生活品质,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健康发展。利用城市化水平较高的杭州湾滨海城市慈溪市为研究对象,并运用绿色基础设施理论及GIS技术,分析了城市绿地现状及其空间分布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先保护城市生态的目标,规划了城市绿地连接通道,整合非线性绿地网络中心,全面提升了城市保障与生态环境维护的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5.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多元化与城市特色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分析和阐述了城市绿地系统布局应因地制宜地与城市特有的风貌、自然环境相适应,列举了我国不同的城市规划的绿地系统布局形式,说明了城市绿地系统布局多元化与城市特色形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与自然共存,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谋求城市与环境共同发展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方向。城市绿化是城市文明程度的象征,从开始的环境美化到生态城市建设,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在逐步提高。城市绿地能否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已经成为绿地建设的主要衡量标准。作者从自然与人两个方面,将城市绿地景观的功能划分为生态与社会两大功能,并阐述了它们对种植设计的限定作用,对城市绿地建设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城市灾害往往会给人们带来深重的灾难和巨大的损失,而城市防灾公园绿地在避难疏散、防灾减灾、信息传递、医疗救护等方面能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然而,我国目前在城市防灾公园绿地规划中并没有引起重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今后应该结合防灾减灾从公园绿地设施、入口交通系统和植物配置三方面进行规划,以期为城市防灾减灾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8.
居住区绿地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居住环境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而居住区绿地能保护居住区环境 ,美化居住区面貌 ,以它的自然性、艺术性、科学性在自然系统和居住区健康发展之间起着协调、均衡作用 ,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一、居住区绿地的分类依照居住区绿地的组成可分为公共绿地、宅旁及庭院绿地、专用绿地和道路绿地四大类。1 公共绿地指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组团绿地及防护绿地 ,是居住区居民公共使用的绿地。这类绿地常与老人、青少年及…  相似文献   

9.
铁岭凡河新城规划鸟类多样性保护的限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生物多样性是提高城市绿地生态功能的前提,也是衡量城市生态环境水平的重要标志.鸟类是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物成分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规划人员缺乏对鸟类多样性保护的意识,造成城市鸟类栖息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从铁岭市鸟类的组成、地理区划以及迁徙路线入手,对凡河新城的城市规划提出了限定条件.在绿地系统规划方面,提出在新城北侧建立生态隔离带以保护候鸟的迁徙与栖息;限定城区内最小公园面积为1hm2,以保证常见留鸟的短暂停留;建议把凡河河滨绿地和天水河绿地建设成柄息地复杂的绿色生态廊道,以保证某些鸟类在城区内的通行;建议城市绿地的植物配置要模拟阔叶混交林,以提高城区森林鸟类的多样性;推荐了12种鸟类食源树种用以城市绿化,以招引城市鸟类.在建筑高度控制方面,提出在新城北侧一带不要有过高的建筑物,以避免阻碍候鸟向湿地的迁徙降落.在照明规划与灯火管制方面,提出限制过强的光线以防止造成鸟类的眩晕;在候鸟的迁徙高峰期进行灯火管制,以确保候鸟的生态习性不被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现代都市的飞速发展和城市范围的迅速扩张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希望生活在蓝天碧水的环境里。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净化空气,改善环境方面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被称为城市的"绿肺"。本文应用环境心理学知识对公园进行调研、分析,解析公园绿地空间在环境心理学方面的设计以及人们对于公园环境心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精明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文章将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思路视为规划的基本策略之一,提出建构绿色基础设施维度的战略性引导:从规划层面统筹城乡发展,尝试建立统一、完善、多层面的国家空间景观规划体系;技术层面则针对城市建成区提出基础建设方式由灰色向绿色的转型。并将研究成果探索性地应用于城市河道景观规划的相关实践,以期实现“人-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共融共生。  相似文献   

12.
城市绿地系统的结构规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绿地系统结构是系统规划建设的基础框架,对城市绿地形成完整有机的系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城市绿地系统结构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内涵特征和系统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力图探讨较为系统的现代城市绿地系统结构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城市道路绿地作为城市园林绿地的一部分,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起着很大的作用,是城市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综述道路绿地对城市整体环境的影响与联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园林与生态安全园林的概念,总结了城市道路绿地的功能及生态作用,从植物景观、开放空间、种群多样性、可持续设计几方面论述了城市道路绿地生态安全设计的方法,并提出相应对策。生态安全园林的建设是城市生态安全建设的重点,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这不仅是人类社会的需求,也是设计者的社会责任的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铜陵市绿地规划充分利用城市自然山水的地理条件、江南沿江的地域特色和铜陵铜文化,同时紧紧把握城市历史“文脉”,从地区特点和地域文化出发,保持与发展城市特色,将铜文化融合于绿地系统规划之中。  相似文献   

15.
由伊朗巴姆大地震引发的巨大的灾害损失,促使人们必须反思当前城市防灾绿地建设中存在的误区。防灾绿地作为“柔性”空间,在城市防灾、避灾、减灾及灾后重建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城市防灾绿地建设中必须化被动为主动,健全相关城市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结合城市绿地系统布局,构建具有合理的层级结构和均衡分布的城市防灾绿地网络,建立城市防灾绿地的补偿机制,从而在根本上有利于城市的防灾与减灾。  相似文献   

16.
根据北仑港城的地理环境特征,其绿化体系是由五大分系统组成的立体形态,即单位绿化的基础普及部分;道路、公共绿化和花园为主的街景绿化系列;沿河、江、海岸、快速通道管线走廊布置的大型绿化带;以山丘、山地、海滨、海岛构成的风景系列;还有亟待改造的各种宜林山地。  相似文献   

17.
绿色交通和低碳交通是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两种形式,绿色交通侧重于生态环境,低碳交通强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绿道规划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态势,较好的实现了绿色低碳的结合。长株潭绿道规划体系的构建可依托生态绿心区的形成和系列绿色低碳的服务配套,从区域和城乡规划层面对绿道的选线和定位进行构建,从生态修复和规划控制对绿道的选线和定位进行构建,从绿色低碳交通构建对绿道规划进行功能拓展。  相似文献   

18.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应珍惜绿色价值,搞好城市绿化,大力推进城市绿色生态住宅区建设。本文在城市绿化和居民住宅区绿地建设,居住室内环境质量和室内无害化装饰材料的采用及屋顶自然光源的利用等三个方面,对建设绿色生态住宅区有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