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杜拉斯创作的内容和文字形式都充满了叛逆的符号。她的反叛是自发的,这一根源来自紧张压抑的家庭气氛和少得可怜的母爱,以及她对过去历史有意识的颠覆,塑造理想镜像自我的渴望。杜拉斯强烈的女性意识、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和独特的叙述风格使她的作品表现出了非凡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小说的“多声部现象”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展现,一方面在故事情节的主题上,小说充满了复调色彩;另一方面在小说的章节安排上,呈现出奏鸣曲式的文本结构。在小说《情人》中,围绕“爱”这一主题而产生的变奏,是衍生出“情人”这一身份的基础;在语言上,用小调的特征来体现小说的语言表达方式,是呈现小说音乐结构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童年经历对杜拉斯的创作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父亲的早逝和母亲的漠视对她作品题材的选取、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作品个性的确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杜拉斯的代表作《情人》为范例,分析了童年经历对杜拉斯与其年龄差异很大的中国情人的异国恋情的影响及对其女性主义书写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玛格丽特.杜拉斯是法国当代最有影响的女作家之一,其作品独特的语言风格尤其为人称道:简洁、流畅而又反复、重叠,潜伏着多重意义,富于跳跃感和张力;优美而极具韵律感的行文,暗含着丰富的意象。其小说语言有着深刻寓于平淡之中,耐人咀嚼、令人回味的诗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从文本分析到镜像分析——精神分析电影理论的分析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分析电影理论是电影理论现代转型之后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电影理论从经典镜头叙事理论向文本符码分析、文化分析转向的一个结果。它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雅克·拉康的镜像分析理论为重要理论资源,根据无意识理论、释梦理论和镜像理论,通过对电影文本的象征分析,来寻找深层的无意识文化心理。精神分析电影理论与意识形态批评密切相关,它对当代文化理论、女性主义批评、观影关系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荣光启界定新诗"自己的传统",就是新诗在多重困境中自觉寻求新的形式秩序,建设汉语诗歌的现代诗形,认为该传统对当下的诗歌写作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7.
"可能的故事"——对杜拉斯《情人》二元对立结构的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情人》文本的分析,认为《情人》是一个由许多代码复合构成的"可能的故事",这些代码包括种族、阶级、性别、性权、年龄、性格等一系列呈二元对立的结构,同时这些结构中的每一个都致力于对其它结构的二元对立关系的消解,并最终致力于对男女主人公二元对立的消解。  相似文献   

8.
霍桑的小说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同时也注重心理分析。《伊桑.布兰德》讲述主人公寻找不可饶恕之罪并最终发现其隐藏于自身心灵之中的故事。本文试图通过雅克拉康的结构精神分析学说来剖析主人公如何从混沌的真实界向灵肉分离发展,并因灵肉经历着不同的想象阶段和象征阶段,最终导致布兰德结束生命之悲剧。  相似文献   

9.
弗洛伊德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其哲学思想十分深刻并且影响极广。在资本主义工业化大生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家庭,到工厂工作,传统的性别角色分配观念与劳动分工不断受到质疑,社会与两性关系被重新整合。面对社会变革带来的自我危机、语言危机与意识危机等问题,弗洛伊德力图从心理学角度寻找解决办法。弗洛伊德对女性的态度有失偏颇,认为男女平等是不可思议的思想,并持有女性在生物、解剖以及心理上劣于男性的观念,其对女性心理的分析暴露出他的父权社会的男性霸权主义思想特征。他蔑视女性的态度体现了他始终摆脱不了男性思维的固有模式,突破不了狭隘的性别自我中心。  相似文献   

10.
寻找飞翔的力量——论曹文轩的儿童文学观及其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曹文轩的儿童文学观及其儿童小说的深入分析后认为,曹文轩在树立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某种典范的同时也暴露出他的创作局限,他对童年生命本质的忽视、对儿童文学美学特质的忽略使他的文本最终无法达到人性幽微的深处.  相似文献   

11.
12.
玛·杜拉和张爱玲都以极大的勇气透视了人类处境的真实状况 ,揭示了人在欲望深渊中的困惑和苦恼 ,对生命与生活的紧张关系 ,各自从自己的文化传统给予了可贵的关注。但遗憾的是 ,她们二人更多的是匠气 ,而缺少大师级的严肃、真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法国新小说派作家杜拉斯的代表作之一《悠悠此情》(李玉民译本)以绝望与爱情为两大主题,以凄美的文字写出了一段灵与肉冲突、爱与欲相分离的绝望爱情,淋漓尽致地阐述了爱情的本质:伤痛、无助、绝望,但也是快乐的,道出了生命的真切存在、真爱的永恒的爱情真谛,并探讨了生命的意蕴,在读者的心灵留下了蓄而不说的震颤波动。  相似文献   

14.
玛格丽特·杜拉斯 (1914 - 1996 )是法国当代著名的女作家。其作品在自由写作、真实与虚构、可读性与耐读性、图像与声音等方面表现出鲜明的特色。这些特色是杜拉斯的写作区别于他人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文化研究视野中,后殖民主义和女权主义都属于反对文化霸权、维护弱势与边缘群体的少数话语。前者从单一的民族文化来反对霸权,后者从单一的性别视角来界定霸权,二者各有侧重,各有局限。赛珍珠、杜拉斯作为具有东西双重文化身份的西方女性作家,后殖民主义和女权主义在其作品中实现了有效的联合,她们的努力无疑也是反对双重话语霸权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6.
玛格丽特.杜拉斯前期作品的风格与后期作品的风格并不一致,但都不同程度地渗透着一种情绪,从而使情节淡化。她用独特的情绪在被异化的世界中追寻人的本真,颠覆现存的状态去寻求真正合理的秩序;同时她又以强劲的笔力与新颖的思想为基础,为创作带来强大的生命力。杜拉斯实际上是用另一种方式追求人性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水意象在文学作品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引发了人们对价值观的于深层思考。在《情人》中,除了河流、冲洗、眼泪这些不同的水的形式之外,甚至作品的风格都能体现出水的流动韵律感。对于水意象的分析,就是为了找出隐藏在这些“水”形式底下的深层意义,详细解读水意象的作用,揭示在循环不止的生命中体现出的人性特点。  相似文献   

18.
玛格丽特·杜拉斯在<情人>中塑造了一个15岁半的小姑娘的形象.一方面,杜拉斯从生理学角度演绎这个角色,在她身上体现出女性和孩子的本能力量;另一方面,杜拉斯从文化构建方面来体现女主角的身份.复杂的家庭关系,周围男性对她的看法,使得她为了寻求解放而勇于挑战世俗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文中围绕玛格丽特·杜拉斯在法国巴黎的生活和写作,以及她对这个世界之都的理解和书写,探究主体与都市历史所共同参与的文化精神建构历程;通过杜拉斯与巴黎的情感交互,指出在都市文化建构中,边缘与中心的想象性转换的文本再现;进一步揭示了杜拉斯在文学文本的抒情呈现中在都市文化建构过程中所彰显的历史反思与文化塑造。  相似文献   

20.
当我们对对象进行观察和思考时,以为自己完全支配着对象却未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如果这个对对象的观察思考画面被一面镜子照到并置于我们面前的话,我们就会觉得自己观察控制对象这个行为本身也作为认识对象被审视着。那么我对他者、对自己的认识也可以被当作对象,从而建立起对对象的认识,形成对认识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