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州是主角,他们是记录者。他们是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摄影记者,整天游走在温州的大街小巷,透过他们的镜头,盘点温州的光荣与梦想。温州是一个新闻摄影的新大陆,这里天天上演的事件令他们兴奋、好奇、灵感四溢,并狂按快门。玛格南的一位摄影师说过,中国像一个大工地,古老而新鲜.温州,何尝不是如此呢!  相似文献   

2.
韩眼看温州     
有人说,温州和韩国在很多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历史上一样都是一个面积狭小,交通不便的地方。一样是通过开放,创造一个个经济奇迹。一样是以精明能干的经商才能闻名于世。因此,温州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不少来自不同国家、说着不同语言、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人。在他们当中,韩国人最多,目前人数大约有400多人,主要在温从事温州和韩国间的商贸往来,这些陌生的“北来之客”在温州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生存状况,他们是否已经融入温州人生活的圈子?在他们眼中,温州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为此本刊记者走访了其中的几位,记录下他们眼中的“温州”。  相似文献   

3.
不错,温州有很多老板,大老板或者小老板,他们的不少公司都姓“温州”,但这些大大小小的温姓公司的创办者们,却并非全部都姓“温”。谱写温州财富歌曲的,有相当一部分是新温州人。在很多时候,他们淹没在温州290万平凡的外来务工者人群之中,和大家一样,曾经被称之为“打工者”,当他们说着普通话上街问路的时候,或许还有那么些人带上有色眼镜看他们,是的,“这些没钱的低素质的打工者”。  相似文献   

4.
温州人是不按常理出牌的一群,他们极具雄心、冒险精神,而这些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缺乏的。温州人都是有梦的人,敢于尝试,敢于行动,而今这个群体已经走出了地域的局限,具有了国际视野。温州人所拥有的和海洋有关的开放文化,吸纳,宽容,博大。对中国来说,他们是温州经验,而对世界来说,他们就是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5.
《温州瞭望》2016,(5):58-63
正影像日记1一对小海归的最温州之旅两个从小在国外长大的小海归,对家乡温州没有一点印象,但是却会说一口流利的温州话,这可能是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给他们留下的唯一的对家乡的期许,也许他们都知道,孩子们会代替他们回到家乡找到他们记忆中的温州。  相似文献   

6.
从浙江温州到山西忻州,长长的2000多公里。路的这端,是大量民间游资;路的那端,是丰富的煤炭资源。仅仅去年,从温州金融机构进入山西的资本,就达40亿。这些资本引发了怎样的震荡?山西某县级市领导:“别看温州人有了钱就得意,我要他们停产他们就得停产!”温州商人很委屈:安全事故、煤价上扬,板子能都打在温州人身上?  相似文献   

7.
温州人的创造——挂户经营,很好地解决了家庭工业初创时期遭遇的各种困难。有了这个法宝,温州的家庭工业很快走出家门,走向全国,这是温州崛起的奥秘。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当温州的供销员风起云涌之时,一些具体而迫切的困难摆在了他们的面前,概括地说,他们有四难;  相似文献   

8.
明天是青年的,世界是青年的。未来是属于富有理想的青年的。历史是属于敢于创造的青年的。7月26日,温州的未来博士们——今年高考的文理科前十名,以及去年的五位高考精英,这些温州最富理想奋斗的代表,应温州嘹望杂志之约,欢聚在国际大酒店的一个会议室,畅谈着过去与未来。他们神采飞扬,他们春风得意。这就是我们的“未来博士之约”。尽管在不久的将来,他们未必都会成为未来的博士,但,不可否认,他们都是温州的精英,全国的精英。能成为未来的博士,是我们的期待,也是他们的期盼!  相似文献   

9.
主持语:我们是在央视一套播放"温州一家人"电视剧期间,走进温州的。作为艺术媒体,为了对温州文化有更多的了解,一方面是通过电视感受了剧中主人公不畏艰辛、拼搏奋斗的精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则是通过对艺术家的采访,对温州文化的了解多了一份真切的感受。作为当地美协和画院负责人的张真恺,是我们温州之行的组织者和策划人,根据他提供的《星辰计划》,我们选了十位最具代表的青年艺术家进行访谈,走进画家的画室,看他们的作品,和他们谈人生、谈艺术,他们以各自不同的人文情怀与文化批评,表达着自己的所思所想,真实而平和。这种来自个体生命深处的诉求,凸显了这个精神群体与物质的背离。可以说,他们是温州画界充满活力的一  相似文献   

10.
新温州人是不可忽视的力量。温州有777万常住人口,而外来人口有290万,平均一下,两个与你一同行走的人中,必有一位是新温州人。近20多年来,他们逐渐成为温州产业的最前沿的战斗力,为温州经济的腾飞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温州人与新温州人的关系也日益融合。新温州人是温州不可缺失的一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在这个金色的五月,劳动者的五月,我们策划了此组报道,向新温州人表示真诚的致意。  相似文献   

11.
西进!西进!西进古都西安,西进三秦大地。这是一支令人惊奇的队伍。这是一支令人骄傲的队伍。陕西,这个中华民族的发祥之地,如今到处活跃着温州经商大军的身影,到处留下了温州经商大军的汗水。国家开发西部大战略的实施,进一步加快了温州人西进陕西的步伐。全方位地参与陕西开发,大手笔地参与陕西开发。进入新世纪后,当西部这块神奇的土地成为世人瞩目的热点时,早已在三秦大地上辛勤耕耘多年的温州人,也因为他们业已取得的成就而立刻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政府热切关注他们,百娃双手欢迎他们,媒体时刻瞩目他们,历史必将记载他们。  相似文献   

12.
瑞安招商引资“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将计就计的谋略”,是他们在温州排行第一的奥秘。瑞安要在温州率先实现现代化,开放型经济是一个重要的支撑。  相似文献   

13.
温州人的创造——挂户经营,很好地解决了家庭工业初创时期遭遇的各种困难。有了这个法宝,温州的家庭工业很快走出家门,走向全国,这是温州崛起的奥秘。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当温州的供销员风起云涌之时,一些具体而迫切的困难摆在了他们的面前,概括地说,他们有四难:供销员走遍全国,经历千山万水,他们出门必须携带必要的证件,但他们不是任何机关、企业的工作人员,到哪里去领取证件呢?这是第一难。第二难,他们做成了生意就不能不开发票,他们的发票从哪里来?还有公章由谁给他们盖?他们走到外地,不能不住旅店;可是,他们既没有介绍信,又没有工作证,如何住上旅店呢?这是第三难。第四难呢,就是他们和客户做成生意之后,对方汇款来,哪来的银行账号?所有这些问题都不是个体商贩所能解决的。这样,就有一些乡镇政府和经济团  相似文献   

14.
正3月5日,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在国新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点赞一对在温州防控检查点进行防疫筛查工作的外籍志愿者夫妇,他们分别是来自巴基斯坦的豪孟德和毛里求斯的苏玛。那么,他们与温州有着怎样的故事,又是  相似文献   

15.
<正>温州人,无疑是中国市场经济的先行者和探路人,他们就像一群候鸟,哪里有商机就聚集到哪里。不过,如今的温州也成了世界经济候鸟们的栖息地。据不完全统计,其中在温州生活的韩国人就有四五百人之多,他们主要从事皮革、文具、辅料等轻工产品的出口。酷爱足球的韩国人在温州还成立了名叫"一心"的足球协会,踢足球成了他们经常交  相似文献   

16.
赵璧 《国际公关》2023,(22):24-27
温州是全国著名的侨乡,目前共有68.8万温州人分布在世界131个国家和地区。他们是代表温州走向世界的对外传播形象者,是最能体现新时代温州人精神的群体之一。进入21世纪,温州籍华侨华人在人口规模、经济实力和社会贡献等方面大幅度提升。本文以温州籍海外华侨华人为例,分析温州籍华侨华人移民海外的历史进程以及发展趋势,探讨其对侨居国和祖(籍)国发挥的积极作用,并提出建议和策略,助力新时代温州人精神在海外发扬光大,续写创新史。  相似文献   

17.
据统计:在温州,平均每3个人中就有一个“新温州人”他们占了我市劳动人口一半有余。其行踪遍布皮革、服装、眼镜、打火机、低压电器等行业。可以这么说,他们已经成了温州产业的支柱。  相似文献   

18.
正里约奥运圣火,再次点燃了温州人的奥运热情。盘点过往,你会看到那么多温州人为奥运流下了多少汗水,作出了多大贡献。他们是温州的骄傲,并且最好地诠释了什么是"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  相似文献   

19.
正在腾讯视频播出的《明日之子》第二季中,温州少年池一骋凭借短短的一曲《温州》火了。"我说温州话你听不懂听不懂",先用温州话唱,再用普通话"翻译",博得许多来自温州的观众会心一笑。尽管只是惊鸿一瞥,这却不是温州话第一次出现在选秀比赛的舞台——大概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在这个追求个性的时代,乡土元素似乎特别能拨撩人的眼球。对外人而言,方言是一道屏障,欲拒还迎地遮挡住了一整个世界,难以探索穷竭的秘境之中,充满着俯拾皆是的新奇感。而对本地人来说,方言则是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的隐秘纽带,在短短几句方言之中,他们找回了自己对家乡的眷恋与认同。火的不仅仅只有《温州》。  相似文献   

20.
迪拜,被称为海湾明珠,是奢华的代名词,是富人的天堂,名流的聚集区,也是许多温州人淘金的地方。春节期间,一些温州人在旅游团的带领下,来到了这个神秘的国度,可汗、韩雪就是其中的两位。正月初三,他们从温州出发,历时5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