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使动式与兼语式的分工王力先生在他所编著的《古代汉语》中说:“使动用法是古代汉语的语法特点之一。它实际上是以动宾式的结构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使动式既然可以表达兼语式的内容,那么在古代汉语中还存在不存在兼语式?不言而喻,是存在的,而且存在的量也很大...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使”字句与一般兼语句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字句的句法、语义结构不同于一般的兼语句,主要表现在"使"字式与兼语式结构不同,"使"字句与一般兼语句在句法要求,语义结构及特点三个方面存在区别.  相似文献   

3.
汉语歧义语用价值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歧义是指一种语言形式的语义模棱两可,有两种或多种意义解释。它虽有阻碍信息交流、影响交际顺利进行的不利一面,但歧义并非总是消极的。在许多特定的语言场合中,人们有意地利用歧义以达到某种特殊的语用目的,显示出歧义在语言使用中的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轻动词句法理论是近年来生成语法在原则和参数框架下提出的一个新理论,"轻动词"也是近年来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我们采用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在此基础上对汉语方言中的"使感结构"这一句法现象做一重新审视,从语义表现上,它应是一种"使役结构",而不是前人所说的"动宾结构",它的"使……觉得"的附加含义来自于句法生成时深层结构的轻动词.  相似文献   

5.
赵克 《北方论丛》2001,(2):107-112
王安石一生只曾于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春作为"送伴使"伴送契丹使者还而至宋辽边塞,往返途中写有<伴送北朝人使诗>纪其行.王安石虽然也曾两次被命出使契丹,但皆辞行,改命他人代往.王安石"使契丹"并写有"使北诗"即"使辽诗"一说始自南宋李壁,纯系误解,然却一直沿袭至今.  相似文献   

6.
7.
8.
"尚贤使能"是荀子人才观的核心,其主要内容涉及人才的重要性、人才标准、人才选拔、人才使用和考核等,作者就这些内容作了评述,并分析其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小光 《理论界》2004,(3):61-62
产权明晰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特征,围绕明晰产权的思路,国有企业的改革沿着两权分离的道路进行,即国家作为出资人享有所有权,而企业作为法人实体依法行使经营权。然而,从实施的效果看,这种两权分离的改革并没有使国有企业完全走出效率低下的困境,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的原因在于:在明晰物质资本产权的同时,忽视了人力资本产权制度的建设。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建设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忽略人力资本产权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残缺不全的,企业改革也难以成功。一、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建设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国有企业的改革是我…  相似文献   

10.
“想必”是表示揣测的语气副词,与其他语气副词在用法上有些差异.在语义上不仅具有[+高确信度]语义特点,还具有[+强主观性]的语义特点.同时在语用上“想必”具有传信功能、委婉功能及焦点功能.  相似文献   

11.
韩冉使魏是在孙权袭取荆州,蜀吴联盟破裂,刘备准备东征收复失地的背景下,秘密交通曹魏的军事外交。韩冉使魏成功,刘备东征免于两线作战,在以后六七年间蜀魏道路开通,双方展开互使和商贸往来以及书信对话等活动。可见韩冉使魏是蜀魏关系史上有过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在三国时期激烈复杂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斗争中,不但蜀吴、吴魏有过合作,而且蜀魏间也有过修好往来,所谓蜀魏无交、绝交,只有对抗的蜀魏关系是根本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2.
尹德翔 《北方论丛》2008,(1):100-103
在《初使泰西记》中,最醒目的是关于西方科技和制器的记述。志刚的洋务派的政治意识,使他对西方科技做了注重实用的考察,但是,由于中国传统思想的干扰,他对西方科技发生了种种曲解。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志刚缺乏接受西方科学的知识框架,同时又受到了同治时代中西关系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宋金对峙百年,使节往来络绎不绝。使金文人固守着“文化正统”这块阵地,以文化中心意识来对抗女真人的金戈铁马,是一种具有浓郁悲剧色彩的抗争。在宋弱金强的对峙格局中形成了宋代士人特有的心态。使金诗是特殊时代、特殊文化背景、特殊创作主体的文化产物,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4.
制置使之设始于唐代,到宋代成为一个普遍设置的重要职官,其发展变化经历了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通过厘清制置使的发展脉络,可以深刻地了解两宋时期职官制度的若干特点,制置使性质的变化也从侧面反映出北宋与南宋不同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5.
范长征 《理论界》2005,(9):200-200
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所犯的错误,不论是在发音、词汇,或是语法方面,多半是有规律性的,而不是漫无条理的。这种现象给我们带来一种“挫败感”,同时也带来一种处理的方便。学生错误的规律性和固执性的最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学习外语中,总免不了要受母语的干扰。如果一个大学生到十八岁都没学过任何一种外语,他的母语已在他脑子里成了唯一的一套习惯的语辙。在学第二种语言的时候,很自然地就会把它硬塞入这套习辙中,成为外语中相当严重的干扰。这也就是为什么成人学外语比小孩子难得多。我们在美国教英语的同仁中有不少认为教英语的关键并不在教…  相似文献   

16.
英汉语用的差异与英汉语言所处的文化背景密切相连 ,只有了解了语言中的文化因素 ,才能消除跨文化交际中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语用障碍和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17.
李军 《人文杂志》2003,(5):126-132
三司使是唐末、五代、宋朝地位显著的财政官员 ,它正式形成于后唐 ;它是统治者基于五代经济、政治形势进行探索后设立的 ;它的任职者权高位重、职掌全面 ;它的任免有一定程序 ;它也有局限性 ;它对宋及高丽王朝多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仝建平 《兰州学刊》2009,(9):195-198
宣徽院是中国古代一种专门性的宫廷服务机构,长官称为宣徽使。宣徽使最早设置于唐代,是一种使职,大致为后代各朝沿用。唐代宣徽使的权力职能前后有一个发展变化过程:中唐时宣徽使初设,仅仅是内诸司使之一种,与其他内诸使分担宫廷内外事务,只任用宦官;唐代后期随着宦官专权愈演愈烈,宣徽使逐渐权力壮大;晚唐时宣徽使进入权力中枢行列,与两中尉、两枢密使成为北衙诸司使之首,而宣徽使是诸司使庞大系统的总管家,权力达到顶峰。唐亡前夕不再任用宦官,地位重要,但权力不及晚唐,逐渐步入衰落的轨迹。现在可以考知姓名的唐代宣徽使、副使共有21人。  相似文献   

19.
北宋频繁派遣使臣前往辽国,部分使臣将出使期间的见闻与感受形诸歌咏。使臣们出使途中情绪往往恶劣,诗歌中表现为对于异乡的气候风景、异族的民俗风情的排斥不接受,愁苦落寞的意绪成为使辽诗的主旋律。他们在诗歌里要追究五代割让土地与北宋不能收回失地的原因,检讨现实的对辽政策。他们到达辽国之后,通过实际的接触,对待异乡异族的情感往往会有相当的转变。往往从拒斥转向适应,从陌生转向友好。他们或者将这种交往的过程与感受形诸文字,甚至能够产生更加广泛的良好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例证法在现代汉语教学中运用的相关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