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3 毫秒
1.
目前对输血感染侵权归责原则的讨论大多局限在法律技术层面,即通过对"产品"概念的内涵及外延的探讨,分析输血感染责任是否属于产品责任范畴,从而实现对相应侵权归责原则的论证。然而即使承认血液及血液衍生品是产品,血站和医院仍可依据"发展风险抗辩"而免于承担无过错责任。决定输血感染侵权归责原则的关键应当是:如何在现有法律框架内,通过对输血感染风险的合理分配,实现相应的社会政策目标。根据我国现有国情,对输血感染适用无过错责任更符合相应政策目标,且能够与现行侵权责任法体系平滑衔接。  相似文献   

2.
输血感染的法律认定及慰抚金赔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输血导致受血感染丙肝、艾滋病等疾病已成为全球性的话题。在我国,因输血感染引起的法律诉讼也越来越多。由此导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司法实践中对诸如此类案件的定性、因果关系的判断、归责原则的确立,甚至法律法规的适用等一系列问题都存在不同的看法。目前在审理这类案件时既无明确的法律法规可供道循,也无相应的司法解释可道循,以致相同的案件会产生差距甚远或截然不同的审判结果。本对输血感染疾病纠纷所体现的法律关系性质,尤其对输血感染疾病的法律属性,血站、医院与患之间的法律关系以及对受害的损害赔偿等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临床上治疗和抢救危重症患者,输血是有效的方法之一,有时还是不可替代的[1].但是因输血感染引起医疗纠纷的案例时有发生,因此卫生主管部门日益重视对输血的规范管理,〈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中规定受血者输血前常规检测项目由以前的5项增加为9项[2].  相似文献   

4.
血站在输血感染疾病纠纷中的法律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疗知识的普及以及法律意识的提高,因输血导致受血者感染乙肝、艾滋病、梅毒等疾病的案件已上升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各国已相继颁布相应的法律进行规治。我国司法实践中对此类案件性质的判定、因果关系的推定以及规则原则的确立存在很大的争议,加之法律对这一问题的规定相当不明朗,致使同类案件在不同的法院审理,其结果大相径庭。本文从司法实践的角度出发着重探讨血站在此类案件中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这一世界性难题,台湾地区制定了"全民健康保险法""全民健康保险转诊实施办法""医疗法"等办法,以"分级医疗制"为核心、整合私立医院及私人诊所为医保特约单位,依托社区医疗群提高全科医生的医治水平,引导患者到基层医院就医,成为其他国家和地区解决这一难题的典范。借鉴台湾地区的经验,我们应该将所有医疗机构界定为非营利性质,将其纳入到医保定点机构,通过行政监督、行政审计及第三方监督相结合等措施限定各类医疗机构的利润率,减少各级医疗机构的赢利冲动,鼓励非公医疗机构之间、私立医院与公立医院之间开展业务协作,建立三级医院托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度以及三级医院医生到基层医院坐诊制度,实施住院患者转诊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康复治疗制度,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职能,使之能够承担预防、教育、医疗、康复、护理、理疗等职能,保障社区首诊双向转诊制度的实施。  相似文献   

6.
半个世纪前,格西·帕玛特因为某些原因住进纽约城市医院,直至死去。从1954年的判决看,珀玛特因输血受到血液感染患上肝炎之后,起诉医院要求民事损害赔偿。15年后,1970年,汤米·海因斯在新墨西哥州一家医院接受妇科手术的过程中,进行了一定剂量的输血,感染上肝炎而控告医院和供血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人事制度和绩效管理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实行行之有效的绩效管理,对于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促进血站各项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全国血站的绩效管理体系还属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绩效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对血站在实施绩效工资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科学合理的改进措施,通过不断完善绩效管理机制以推动血站全面管理提升。  相似文献   

8.
针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本文就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医院工作人员感染控制意识淡薄、监测工作开展不理想等方面,探讨了它的对策,以尽快解决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的不足,减少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9.
跨越困境:作为“第三方”的医务社会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协助病人消除因疾病而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在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的港台地区,医务社会工作已得到很大的发展。目前,在我国大陆地区,专业化的医务社会工作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以J市的三所大型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和患者为调查对象,通过对非结构式访谈资料的分析,指出在现行医疗体制下医疗机构与患者共同面对的问题。研究表明:作为“医院一患者”之间的“第三方”,借鉴国际经验,在医疗机构开展医务社会工作,能够很好地解决目前医疗体制中所面临的困境。当然,如何解决具体工作中面临的诸多疑问,还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侵权责任法》实施前,医疗损害赔偿实行的过错责任原则及举证责任倒置规则因课以医疗机构较重的举证责任而饱受诟病。《侵权责任法》意图将举证责任在患方和医疗机构之间进行均衡,但存在矫枉过正之嫌,过错推定责任原则的作用十分有限。为确保公平公正,应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立法例,减轻患者的初步证明责任,以求平衡医患双方利益,缓和医患双方矛盾,更好地解决纠纷。  相似文献   

11.
在欧洲各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中,有一种新的改革设计方案———“管理下的竞争”(managed competi-tion)方案被看好。这套方案主要是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中引入市场原理。它不期待社会保险承办机构和医疗机构从“善意”出发来保护患者利益。而是设计一种制度,促使医疗保险承办机构为患者的利益而行动,这也是一种带有动力机制的制度,促使医疗机构提供既有效率、又有效果的医疗服务。本文在介绍管理下的竞争这一改革方案的同时,分析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不足,提出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总结我国社会资本办医的现状,分析江苏省某市49家民营医院2009~2011年的业务活动情况,揭示民营医院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如对举办医疗机构的社会资本要有所选择,合理设置民营医疗机构,提供民营医疗机构平等的竞争机会,引导民营医院规模化发展,提高市场占有量,提高民营医院管理水平、提升竞争力,对民营医院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3.
突破传统观念构建新型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认为要实现国务院提出的三年基本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目标 ,必须真正突破传统观念 ,从有利于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高度 ,将高校后勤放到社会大系统中去认识后勤社会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此基础上 ,本文试就构建新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后勤保障体系提出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4.
《侵权责任法》“医疗损害责任”一章根据医疗损害责任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归责原则,构建了一个以过错责任原则为基础,特殊情形下的过错推定以及无过错责任原则为补充的医疗损害责任归责原则体系,找到了综合受害患者、医疗机构和全体患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的最佳平衡点,科学地处理了不同的利益关系.但是《侵权责任法》规定的医疗损害责任归责原则体系并不严谨,在规范设计和语言表述等方面也还存在一些问题,缺乏应有的逻辑性和严谨性,可能会影响《侵权责任法》的准确解释和正确适用,所以还需要进一步的规范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0月,中国山东一位孕妇属于稀有血型RH阴性O型,其在清宫手术中需要紧急输血,因前期血型检测错误,后续血液检测和解冻迟缓,家属申请未检测用血失败,最终致使该生命失治而亡。该事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和广泛的讨论。从医学实践来看,这是个医疗事故,血型检测不精确,导致手术准备不足,而后因为输血过迟,稀有血型的检测和冷冻技术时间滞后造成悲剧;从生命伦理的角度来看,既是医生职业道德失落、医患关系紧张的反映,也是生命价值讨论和反思的一个现实例子。本文基于以上讨论,探讨了本案例中所蕴涵的三大风险:技术风险、经济风险和伦理风险,并着重对医疗实践中的生命价值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功利论、义务论、德性论、权利论、契约论等伦理学理论的视角对生命的价值和排序问题进行了伦理拷问和价值探究。  相似文献   

16.
从19世纪末至今,医学史能够且应该作为使现代医学人性化的力量——这一观念在美国医学中是个永恒的话题。聚焦美国,探讨此观念为何恰巧出现在现代西方医学兴起之时。正是在极度信奉科学医学的医疗机构里,一些医学领袖开始告诫,对科学的忠诚在推动医学专业技术和文化成功的同时,也正在威胁着对于职业精神、医学艺术和文化凝聚来说至关重要的人文价值。他们将历史视为使现代医学重新人性化、对抗文化危机的途径。医学的"人文主义"所承载的含义一直以来是变化和多元的。但是,诚如文章所示,将历史作为人性化力量的观念显然在整个20世纪是经久不衰的。这一观念尤其在19世纪70年代得到复兴。当时,由于公认的美国医疗机构"去人性化"受到更加广泛的批评,一些人提倡将医学史作为塑造新型人文医生的工具,并且作为一种解决医疗体制中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指导源泉。一直贯穿于始终的是,历史作为人性化力量这一观念几乎总是在谈论不足——对感知的生物医学、医疗机构和医学职业精神缺陷的响应。  相似文献   

17.
医患关系本质上反映了医疗服务机构的社会责任感问题。医患关系矛盾性的根源是医疗服务机构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广受社会关注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中的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在医疗市场上其实就表现为医患关系。强化医陪服务机构的社会责任感,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根本。  相似文献   

18.
就高校医疗保健机构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适应国家的卫生体制 3项改革、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等问题 ,探讨了高校医疗保健的现状及高校社区医疗保健的任务。从社区卫生诊断角度出发 ,研究了高校社区具有的特点 ,提出了健全高校社区医疗保健机构的对策 ,把高校的医疗机构演变成社会化的公益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9.
医疗机构可以被定位为准经营者和公共场所的管理者,是安全保障义务的主体。医疗机构除了应当与其他安全保障义务主体承担一般的安全保障义务外.还应当承担对患者在诊疗活动外因不具有专业性的辅助诊疗活动行为产生的特殊安全保障义务。对于医疗机构违反安全保障义务,原则上由患方负担举证责任。但当安全保障义务中的“危险”完全由医疗机构控制和避免时,法院应当依据举证责任减轻原理,缓解患方的举证责任,而使医疗机构负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相似文献   

20.
医疗联合体实质上是由政府牵头对医疗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的一种医改方法.文章在分析目前“医疗联合体”模式构建存在的诸如利益羁绊、医疗资源配置、引导患者社区首诊、医疗知识普及、信息平台建设等关键问题的基础上,对医疗联合体的构建提出以下建议,以利益整合为医疗联合体构建的切入点,处理好各医疗机构间、医务人员间的利益关系,整合内部医疗资源,多渠道普及医疗知识,通过利益诱导推进社区首诊,完善医疗信息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