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真柏  小朱  小李  小金  陈晋生 《社区》2002,(17):54-55
作为城市人,你是否理解并包容生活在我们周围的那些被叱为“盲流”的民工?他们怎么想?他们怎样生活?他们的感情世界又如何?你是否意识到你在城市的生活便利有很大一部分是他们提供的?当你外出工作,又是谁在为你看守家园的?下面我们真实记录下生活在我们周围的几个“乡下人”——社区保安的所思所想,你会理解他们吗?  相似文献   

2.
我国设立沉默权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默权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今天高度民主?文明的社会里它显得更加的重要。它在许多国家都得到了确立,那么正在走向法治化的我国沉默权又作了哪些规定呢?“沉默权”的起源是怎样的?我国“沉默权”的现状如何?我国是否也确立了“沉默权”制度?究竟我国是否要设立“沉默权”制度等问题都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索的。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我们要在这里讨论“重新考虑美国经济”这个命题呢?我们要“重新考虑美国经济”是不是表示对美国经济的不满呢?如果我们的经济不能令人满意,那么应该怎样进行改革呢?我们要有的是何种经济呢?它同我们现在的经济又有些什么不同呢? 今年早些时候,乔治·古德曼(GeorgGoodman)写了一本名叫《纸币》的书,  相似文献   

4.
我们师专的学生,都来自中学;毕业之后,他们又要回到中学去任教。师范专科学校的性质和培养对象的特点,决定我们必须与中学保持密切的联系,必须热切关注中学的教学情况和教改动向。为此,我们商定设立“中学教师论坛”专栏,企望透过这个“窗口”,能经常看到来自中学教育实践的新信息。 《满腔热情开发差生智能》值得一读。校园里,有学生,就会出现好、中、差。一个人民的教师,应该怎样对待各种类型的学生呢?这不单纯是个认识问题,首要的是实践问题。差生,也是学生,是母亲身上的“一块肉”,教师没有理由歧视他们、抛弃他们。让“爱”的春风,去温暖那颗受到损伤的心;让“爱”的力量,把那些暂时落伍了的差生迅速拉回来。  相似文献   

5.
“嘻嘻——哈哈……,快点儿,快滑下来。好爽,好刺激!蒋琬,加油!”“来了,我要准备‘飞’了!”我站在沙坡顶上高兴地挥手大喊,“来——啦”“嘻嘻——哈哈……”咦,我这是在哪儿呀?刚才不还在滑沙吗?现在怎么……噢,原来这是一场梦啊。梦里我又回到了我那日思夜想的故乡——宁夏。回到那既好玩又美丽的地方——沙湖。在梦里,我又痛痛快快地爽了一把。每次提及故乡,同学们总会问我那里有什么好玩的,我总是回答一个答案:沙湖。虽然宁夏还有好多好地方,如西夏王陵,影视城,沙坡头等,他们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我认为,最好的还数沙湖。沙湖位于宁夏平…  相似文献   

6.
在一次工作检查中,一位老板询问一个雇员对与同事合作是否有问题,“绝对没有!”雇员回答说,但他却无意识地表露出有问题,老板担忧地皱起眉。为什么呢?“当人们不知道是否要相信他们所听到的或看到的一切时,他们便结合身体语言——它显示出真相,”加利弗尼亚州议会的管理顾问奥斯汀(N.Austin)说。“你可以在语言上出尔反尔,但在动作上这样做就难得多了。” 有位妈妈发现她两岁的女儿爬进她放化妆品的抽屉中,浑身涂满了眼睑膏。“你再也不许玩这个东西了!”妈妈宣布说,但她忍不住要笑出来。  相似文献   

7.
说“心眼”     
想起“心眼”这个词,是因为读到了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幼儿园阿姨在休了一段时间的病假后回到工作岗位,心血来潮地要班里“想她”的孩子举手。见只有几个小朋友举手,阿姨显然不满意,就启发孩子:你们这么长时间没见到我,怎么会不想我呢?如果你曾经想过我,就把手举起来吧!这回,除了一个小朋友外,其他小朋友都举了手。阿姨就去问那个没举手的小朋友:“你真的没想我吗?”那个孩子肯定地点了点头。阿姨又问:“为什么没想我呢?”孩子说:“我想我姥姥和我姥爷来着,他们把我的‘想’都用完了,我没有地方想你了!”当天,这个孩子是哭着回家的,因为阿姨罚…  相似文献   

8.
我们靠自己     
小蜗牛有一天问他的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这个又重又硬的壳呢?真是累死了!”“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é)的支撑,只能爬,爬又爬不快。”妈妈说。“毛虫姐姐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重又硬的壳呢?”“因为毛虫姐姐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  相似文献   

9.
最近希望工程在实施“助学进城”的公益活动.这为进城民工的子女们又办了件实事,每个受助的学生一年可获得600元学费资助,这对生活在城市边缘的农民工家庭无疑是雪中送炭。这些资助是不是基本解决了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呢?经过认真调查和观察后,我们发现农民工子女在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上,最大的难处不在学费,而在于“身份”——他们没有城市户口。  相似文献   

10.
公关公司就是一个小“江湖”,各路人马可以来自不同的职业背景,无论是媒体的采编人员,还是甲方的市场人员,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一处“用武之地”。但面对公关公司的日常业务,“半路出家”的公关人是否都能够应付自如呢?在“转身”的过程中,他们的困惑在哪?优势又在哪?之前的职业经验在他们身上打下了怎样的烙印?通过下面两篇文章,就让我们一同来看看这群半路出家的公关人是怎样走过那段“转身”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1.
公关公司就是一个小“江湖”,各路人马可以来自不同的职业背景,无论是媒体的采编人员,还是甲方的市场人员,都可以在这里找到一处“用武之地”。但面对公关公司的日常业务,“半路出家”的公关人是否都能够应付自如呢?在“转身”的过程中,他们的困惑在哪?优势又在哪?之前的职业经验在他们身上打下了怎样的烙印?通过下面两篇文章,就让我们一同来看看这群半路出家的公关人是怎样走过那段“转身”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2.
正确认识和理解钱钟书“忧世伤生”的思想,是正确评价钱钟书作品思想内容的基本前提。忧世伤生是黑暗窳败社会中的一种爱国主义思想,“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诚然,爱国主义有着历史的继承性和发展性,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有着不同的爱国内容,即使是同一时代、同一社会的爱国者,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也不可能是等量齐观的。饯钟书“忧世伤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有何独自的特色呢?  相似文献   

13.
教育界奇谈怪论制造者攻击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新生事物——开门办学,给它捏造的公式叫“实践——实践——实践”。意思是开门办学只搞实践,学不到理论。因此,他们要“扭”。既然他们提出认识论的问题,那就辩论清楚:开门办学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相似文献   

14.
党和国家多年来开展五爱教育: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后来提出弘扬主旋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党的十六大报告讲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时,又强调“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进而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这是为什么呢?西方有人把这曲解为马克思主义“不灵”了,社会主义“不行”了,只好“求助”于民族主义了。还有人担心一讲民族精神,就不要国际主义了。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当怎么看呢?培育民族精神绝非搞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15.
儿童本来是喜欢玩的,古人有云:“童子之趣,乐嬉戏。”可是,现在不少儿童竟不乐意玩,不愿意参加诸如参观、游览之类的活动。为什么呢?——怕回到学校写作文。有些老师,在学生活动前,活动中,总是提出“认真观察,回校作文”一类的既不能激发儿童兴趣又不能使其掌握观察要领的话。这就难怪儿童要害怕了。  相似文献   

16.
“海市”被禁锢已十几年了。粉碎“四人帮”以后,文艺园地又迎来了百花吐艳的春天。“海市”又回到了中学教材中,师生们高兴地喊起来:“出海市了。”的确,在这春色满园的大好时光里,我们能够重读脍炙人口的著名散文《海市》,怎能不叫人倍感亲切,高兴万分呢?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指出:“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 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作文教学中,我们曾为学生无“米”下锅而犯愁, 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我们又为学生有“米”,却不知道怎么下锅而着急。如何做到让他们变成“让我写”为“我要写”呢? 如何贯彻落实课标精神,激活孩子们的个性化感悟, 引导他们抒发个性化的情感?笔者就这谈些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正> 吴敬梓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青年时代曾经热衷于科举功名,而晚年却写了尖锐批判科举制度、揭露封建社会腐朽黑暗的《儒林外史》。有的同志说:“吴敬梓晚年的思想和他早年的思想,从这些留存下来的二十三首诗看(指《金陵景物图诗》——引者注),可以说是没有什么变化或者变化不大”。①果真如此的话,那么,吴敬梓怎么会从热衷于科举功名而又对科举制度进行无情的批判呢?怎么会由信奉正统儒家思想而又能够对那个被封建史学家称誉的“太平盛世”进行深刻揭露呢?这不仅关系到对吴敬梓这样一位伟大作家的正确认识和评价,而且关系到作家的世界观和他的创作是否必须具备基本的一致性。这是对于我们整个文艺创作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问题,有必要通过讨论,加以澄清。  相似文献   

19.
感谢     
记得读过的一篇文章中说,日本人每餐前都要说上一句:"感谢用你的生命延续我的生命",就如同欧美的人们每餐前要说"感谢上帝赐给我们食物"一样。也许你们觉得这种做法没有必要,而且有点近乎可笑。那么,当你每天吃着妈妈给你做的可口的饭菜的时候,当你玩弄爸爸给买的玩具的时候,你是否想过应感谢他们呢?当你在节日里接受亲朋好友送的礼物的时候,你是否想过要感谢他们呢?  相似文献   

20.
杜元琮 《社区》2011,(2):7-8
2011年钟声敲响之时,我们把目光对准一群平凡人——社区工作者。他们的故事时常让人心里为之一暖,他们的热情曾帮很多居民驱走了冬日数九天气的严寒。这群平凡人的春节生活是怎么样的呢?是否仍会忙碌,是否与家人朋友欢聚,让我们听听浙江省杭州市长征桥社区干部们的讲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