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要深刻认识和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衡量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性质、方向和水平的根本尺度。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 ,必须坚持理论创新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上下功夫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必须坚持先进性 ,在代表“发展要求”和“前进方向”上下功夫 ,使理论研究始终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头 ;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在落实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上下功夫 ,全力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必须坚持牢记宗旨 ,在代表根本利益上下功夫 ,把科学回答广大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必须坚持面向社会、推动普及 ,在促进领导干部掌握基本知识、增强执政能力上下功夫 ;必须坚持贯穿全部、统筹全局 ,在全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中充分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 ,必须牢牢把握四个突出 :突出现实 ,贴紧要务 ;突出重点 ,破解难题 ;突出优长 ,打造精品 ;突出创新 ,繁荣学术 ,在理论创新中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孙应帅 《创新》2012,6(5):12-15,126
近几年,中央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作出了很多重要指示,这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从某种角度理解,其具体涵义可以理解为是中国实践、中国话语、中国立场的哲学社会科学。在新的历史时期,推动创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也就是中国实践、中国话语、中国立场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应当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以中央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有关指示精神为指导,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3.
阎书忠 《探求》2006,(1):14-15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党的为人民服务宗旨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精神实质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长期重视思想理论建设,坚持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4.
认真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开创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局面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院长高起祥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为党和政府决...  相似文献   

5.
《社科纵横》2016,(7):7-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全面阐述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地位、重大作用、光荣历史使命,科学分析了哲学社会科学事业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讲话是一篇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纲领性文献,为做好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  相似文献   

6.
《社科纵横》2016,(7):9-10
<正>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肩负着用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去揭示社会实践的本质与规律、总结提升我们党治国理政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经验与理论创造的重大使命。这样的时空境况与责任担当,决定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的"5.17"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  相似文献   

7.
苏戎安 《探求》2008,(5):4-7
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深化的新高度体现在:认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发展是社会主义的第一要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深化的新高度体现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抓好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深化的新高度首先体现在三大思想解放与思维创新,其次突出体现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提出关于当代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规律的新理论。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现观系统地回答了我国经济社会为什么发展、靠什么发展和怎么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新境界。它是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新发展,促进了执政理念的整体跃升,推动了根本宗旨的充分展现,体现了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是我们党指导思想、立党宗旨和执政理念的发展创新成果。党的先进性建设作为党的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主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科学发展观赋予党的先进性建设以新的时代内涵,科学发展观明确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时代主题,规定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历史任务,揭示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内在规律。我们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党的先进性建设全局,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选人用人,建设能推动科学发展的基层组织,健全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用科学发展观来检验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用的充分发挥,不仅有赖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入,而且有赖于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从根本上说,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普及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哲学社会科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建构确立了历史起点,也开启了其百年建构的历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战略部署就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百年建构历史逻辑发展的必然。在各个历史时期,党团结带领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科学地回答和解决了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产生了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创造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取得了系列重大成就,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战略部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1.
孙德江  吴柏岑 《社科纵横》2010,25(10):1-2,8
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落实这一决策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文章提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统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是坚持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不断繁荣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坚持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领导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关心和支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加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胡锦涛同志多次就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同志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性质和地位、指导思想和指导方针、职责和功能、人才队伍建设、党的领导等方面的论述,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和把握党关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要求,增强对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和规律性的认识,推动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社会的发展首先是要确立一种适合于时代需要并具有超前性的理念.19世纪以来形成的发展现是片面的,是一种物化的发展观.而人的发展才是全面的本质的发展观.反观中国学科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本身,也受制于这种片面与物化的社会发展观的影响.重理轻文的学科价值观是近代意义的社会发展观在中国学术史上片面性理解的直接反映.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一种思想、道德与情感的力量,与科学精神应该是同质的.要想确立科学的社会发展观,就必须在思想和学术领域调整学科价值观.科学发展观不只是针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一种反思,更是对于发展理念的反思.应该深入到对近代以来支配中国社会发展实践的传统的学科价值观的反思当中.中国物化的现代化的理解和实践、人的变革和制度变革的缺失,是与"重理轻文"、重应用轻原理的学科价值观有着至关重要的深层联系的."重理轻文"价值观形成的背后,包含有中国当代哲学社会科学欠缺学术理性和研究者脱离实际,甚至没有学术操守的现实原因:学术思想的"失语";学术道德的"失贞".坚持学术研究独创性原则和保障学术研究的自由环境,是成果产生和价值评价的重要前提.当前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原则,"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前沿的意识形态,不仅具有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同时也具有人类性意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的空间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价值认识.对于文史等人文学科的重视和投入还必须加强,应该再进一步认识到第二层次的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等重要",即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同等重要,要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人文学科的发展.要完成学术价值观的转变,应尽快确立适应哲学社会科学本质特征的评估体系,尽快完成价值观念的转变:由注重外在评价转向内在评价,由注重结构评价转向功能评价,由注重量化指标转向价值指标,以适应未来文化发展和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引起各方面的热烈讨论,理论界及国家相关部门也在为落实这一重大战略构想而努力。落实科学发展观与近期引起普遍关注的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息息相关。因此《学习与探索》就科学发展观问题组织进一步的讨论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它所体现的是中国未来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首先,它是关于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是硬道理,也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经济的长足发展,没有强大的物质基础,一切都无从谈起,这是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的,也是为实践所证明的。所以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其次,经济发展的目的应当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以人为本,也就是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三,是强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所强调的实际上就是要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包括发展过程中的城乡关系、区域关系、经济与社会、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人与自然、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等等,以保持经济  相似文献   

15.
高度重视人均GDP 1000~3000美元关键阶段的稳定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引起各方面的热烈讨论,理论界及国家相关部门也在为落实这一重大战略构想而努力。落实科学发展观与近期引起普遍关注的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息息相关。因此《学习与探索》就科学发展观问题组织进一步的讨论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它所体现的是中国未来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首先,它是关于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是硬道理,也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经济的长足发展,没有强大的物质基础,一切都无从谈起,这是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的,也是为实践所证明的。所以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其次,经济发展的目的应当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以人为本,也就是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三,是强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所强调的实际上就是要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包括发展过程中的城乡关系、区域关系、经济与社会、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人与自然、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等等,以保持经济  相似文献   

16.
《社科纵横》2017,(6):96-101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的讲话中提出要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对此我们要坚持三个根本导向。首先是坚持人民为主体的价值导向,其次要坚持在生动实践中开掘新理论空间的问题导向,最后要坚持以学术思维凸显民族气质的话语导向。遵循三大导向,有助于我们以时代高度和理论深度统一为视角努力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让世界知道"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和"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启迪认知作用、引领指导作用、前瞻预测作用、决策管理作用和规范矫正作用。作为一个既高度分化、又高度融合的庞大系统,哲学社会科学不同学科和知识建制之间又呈现出复杂多样的交互作用与协同效应。哲学社会科学的价值体系决定了它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效能。因此,大力开展推广普及工作,既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也是加速实现构建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充分保证。为使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取得实效,转变观念是前提,密切协作是基础,健全机制是关键,肯于投入是保证。在此基础上,加大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力度还应采取一系列举措:一是组建普及队伍。通过选拔骨干、培养梯队、壮大队伍、激励人才,组建一支思想好、专业精、作风硬的普及队伍,使普及工作从无序走向有序。二是拓宽普及领域。要改变目前普及工作集中于繁华都市的现状,着力覆盖盲点,尤其要向农村倾斜,以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城乡良性互动,共同发展。三是打造普及品牌。根据普及品牌的载体形象的标识性、文化内涵的先进性、受众群体的广泛性的特征,通过设计品牌标识、明确普及理念、策划普及方案,培育品牌附加值,延伸品牌价值链。四是探索普及规律。普及是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价值转化的手段与中介,对其规律的总结与深度探索,必将促进普及事业的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发展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准确把握和认识上的升华,已形成比较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的发展逻辑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发展力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它强调以人为本,把人的全面发展与科学发展统一起来,把发展为了谁和发展依靠谁统一起来,把党的领导作用与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战略是全方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它强调在创新发展模式中求发展,在统筹发展布局中求发展,在统一发展进程中求发展,从而成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9.
蔡晓云 《探求》2005,(Z1):86
一、在理论上,必须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我党一贯重视理论指导,善于进行理论创新,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作出新的理论贡献,产生新的理论成果.尤其是党的十六大召开以来,我们深刻认识到,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定为我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又一次实现了我党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20.
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低估的战略地位和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因此必须大力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地方社会科学院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创新的重要基地,能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提供思想理论资源,能对地方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发挥思想库作用,也能对各地人文社会科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坚持正确办院方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科研工作,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科研人员队伍,从而充分发挥地方社科院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