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公路学报》是中国公路学会主办的,长安大学承办的权威性学术刊物(ISSN 1001-7372,CN 61-1313/U),主要刊载道路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交通工程、汽车与汽车运用工程、物流、经济与管理、工程机械等领域的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2.
《中国公路学报》是中国公路学会主办的,长安大学承办的权威性学术刊物(ISSN 1001-7372,CN 61-1313/U),主要刊载道路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交通工程、汽车与汽车运用工程、物流、经济与管理、工程机械等领域的学术论文,主要读者对象为公路交通领域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经济管理人员及大专院校  相似文献   

3.
《中国公路学报》是中国公路学会主办的,长安大学承办的权威性学术刊物(ISSN 1001-7372,CN 61-1313/U),主要刊载道路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交通工程、汽车与汽车运用工程、物流、经济与管理、工程机械等领域的学术论文,主要读者对象为公路交通领域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经济管理人员及大专院校的师生。《中国公路学报》为双月刊,大16开,160页,每期定价25元,全年共150元,国内邮发代号:52-194,  相似文献   

4.
《中国公路学报》是中国公路学会主办的,长安大学承办的权威性学术刊物(ISSN 1001-7372,CN 61-1313/U),主要刊载道路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交通工程、汽车与汽车运用工程、物流、经济与管理、工程机械等领域的学术论文,主要读者对象为公路交通领域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经济管理人员及大专院校的师生。《中国公路学报》为双月刊,大16开,128页,每期定价12元,全年共72元,国内邮发代号:52-194,  相似文献   

5.
《中国公路学报》是中国公路学会主办的,长安大学承办的权威性学术刊物(ISSN 1001-7372,CN 61-1313/U),主要刊载道路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交通工程、汽车与汽车运用工程、物流、经济与管理、工程机械等领域的学术论文,主要读者对象为公路交通领域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经济管理人员及大专院校的师生。《中国公路学报》为双月刊,大16开,192页,每期定价30元,全年共180元,国内邮发代号:52-194,国外发行代号:BM7917。  相似文献   

6.
《中国公路学报》是中国公路学会主办的,长安大学和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共同承办的权威性学术刊物(ISSN100-7372,CN611313/U),主要刊载道路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交通工程、汽车与汽车运用工程、物流、经济与管理、工程机械等领域的学术论文,主要读者对象为公路交通领域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7.
《中国公路学报》是中国公路学会主办的,长安大学承办的权威性学术刊物(ISSN 1001-7372,CN 61-1313/U),主要刊载道路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交通工程、汽车与汽车运用工程、物流、经济与管理、工程机械等领域的学术论文。《中国公路学报》为月刊,大16开,128页,每期定价30元,全年共360元,国内邮发代号:52-194,国外发行代号:M7917。《交通运输工程学报》是长安大学主办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评议组、西南交通大学、  相似文献   

8.
《中国公路学报》是中国公路学会主办的,长安大学承办的权威性学术刊物(ISSN 1001-7372,CN61-1313/U),主要刊载道路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交通工程、汽车与汽车运用工程、物流、经济与管理、  相似文献   

9.
《中国公路学报》是中国公路学会主办的,长安大学承办的权威性学术刊物(ISSN 1001-7372,CN 61-1313/U),主要刊载道路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交通工程、汽车与汽车运用工程、物流、经济与管理、工程机  相似文献   

10.
中国目前已步入世界工程大国的行列,甚至在许多工程领域已经成为头号工程大国,但从总体上还不能称为工程强国,从我们的最大的工程量中并没有产生出最大的价值或财富,工程的效益与工程的数量之间极不相称,其原因主要在于我们工程的创新水平、技术水平、质量水平、效益水平普遍较低,此外工程的生态和环境效应、人文和社会效应等方面也不理想。要走向工程强国,必须在技术努力、观念更新和制度与文化建设上进行全方位的社会建构。  相似文献   

11.
当代工程观与工程方法论是科技哲学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工程本质论、工程观的基本思想、工程活动论、工程的社会评价;工程系统分析方法、工程决策与设计方法、工程综合集成方法、工程价值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探讨,从专业教学培养目标出发,确定了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原则,阐述了专业基础课实验教学模块、专业课实验教学模块和实训与创新教学模块构建与实施办法,并通过对比实验教学体系优化前后的主要变化,论证了实验教学体系优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现代公路建设发轫于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初期,20世纪30年代公路建设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国道、省道、县道建设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1927-1937年的公路建设,河南形成了国道、省道和县道相互交叉的公路交通网络.随着河南公路的兴修,汽车运输事业也随之兴起和发展,抗战爆发前夕,河南开辟汽车运营线路22条,运营里程达2800多公里,设置车站110多处,河南省大部分县城和重要市镇开通了汽车运输.公路建设和汽车运输业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变化,使人们的交往更加快捷和出行更为方便;物流方式随着汽车运输业的兴起逐渐发生了变化;随着公路建设和汽车运输业的出现,一些新的行业也随之出现.因此,公路建设与汽车运输成为继铁路之后河南在运输业上发生变革的主要事件,也引起了河南社会的变革,尽管这种变革是缓慢的,但在河南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4.
哲学视野中的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历史唯物史观的考察来看:工程是在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的一项基本实践活动,工程在不同历史时期一直是直接生产力.工程活动是先于科学活动出现的.有关自然的知识和活动应分为科学、技术、工程三元,科学活动的主要特征是"探索"、"发现",技术活动的主要特征是"发明"、"创新",工程活动的主要特征是"集成"、"构建".从现代知识意义上看,"科学-技术-工程-产业"之间存在着相关的知识链(知识网络),工程与产业的关系更直接、更紧密.工程是人类为了维持生存、繁衍和发展,为了建设"家园"及美好地"生活"而进行的实践活动,是人类智慧的凝聚和所追求"理想"的一种体现.从哲学视野看,工程活动的成果往往体现为构筑一个新的存在物,即在一定边界条件下优化构建起来的集成体.工程集成包涵了诸多技术要素的集成,也包括了技术要素与经济、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要素在一定条件下的优化-集成.在21世纪的背景条件下,工程是创新活动重要领域,也应是哲学思考的新领域,哲学的超越和工程的超越存在着诸多"交集"和"并集",因而,工程需要哲学,哲学要面向工程,工程界与哲学界互动,是中国工程哲学兴起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针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培养目标,确定了以工程训练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并结合汽车工程实验中心和汽车维修检测工程训练中心两个平台确定了实践教学项目、模式和考核方法,并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改革方向,为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良好保障,达到了实践教学改革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科学整理和总结已有研究文献是开展下一阶段研究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为了量化分析天然林保护工程已有研究文献,克服以往文献定性分析过于依赖主观判断和个人经验的弊端,借助CiteSpace软件,以CNKI中1997—2015年的3081篇天然林保护工程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直观展示天然林保护工程研究领域的时间分布、核心学术机构、主要研究学者和研究热点演进,揭示中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研究的整体脉络。结果表明,高校是中国天然林保护工程领域的主要研究机构;其次为国家林业局及其相关政府部门、林业调查规划院和林业研究所,其中东北林业大学发文数量最多,接着是北京林业大学,但是各机构之间的合作很少。中国天然林保护工程领域还没有形成强大的研究团队,大部分都是单打独斗,只有6个由于师生关系或者同事关系形成的小团队。国家政府部门管理人员的论文与高校研究学者的论文相比受到较高关注。研究热点的演进可以根据时间脉络分为三个阶段,近期的研究热点为生态文明、经济转型和碳汇。  相似文献   

17.
资源工程(尤其是矿产资源工程)是人类对自然赋存进行改造和利用的对象性活动。资源工程应成为工程哲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它直接反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根本关系两大基本哲学命题。从工程与自然的根本关系来看,资源工程活动中蕴含资源稀缺性与需求激增性矛盾的本质,资源工程知识的生成、应用与传播,资源开发利用的一般方法论,及其价值诉求等关于本质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等方面的内容。从工程与社会的本质联系看,资源工程哲学还必须研究"四矿"(矿业、矿山、矿工、矿城)问题这一重要领域。资源工程中"自然-工程(或人)-社会"的本质联系,使资源工程哲学研究成为可能,它对促进我国工程哲学的发展和新型工业化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质内容的中国模式的初步形成,不仅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而且提出了社会工程这一崭新的学术研究领域;中国模式提出了区分社会发展规律与社会模式、区分社会规律与社会政策、社会政策设计综合集成等一系列社会工程问题;自觉的社会工程研究为中国模式的继续探索和完善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工程:一种演化论的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工程史的考察,工程的多样性、延续性和创新性揭示了工程的演化本质。从时间-空间、结构-功能,以及过程-结果上看,工程的演化具有社会历史性与地域性、集成性与整体性、形式的渐进性与突变性、过程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等特征,它是一个现实的直接生产力的演变与人之为人的本质的不断展现过程。作为工程哲学研究的拓延与深化,工程演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经过全国广大哲学工作者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们近十年,特别是近二三年来的努力开拓,工程哲学这个哲学新的分支学科和新的研究领域已经和正在成为我国科学技术哲学事业的一个战略重点和重要的学术“生长点”。但学者们对“工程”的认知尚存分歧,多数学者认为工程就是指与生产、建设活动密切联系并运用自然科学理论和现代自然技术原理进行的“造物”活动。本文认为“工程”是一个历史范畴,应当由自然领域逐步扩展到人文社会领域。工程哲学不仅要关注指涉自然领域的工程,即“自然工程”,而且要关注指涉社会领域的工程,即“社会工程”。在人们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中,“社会工程”与“自然工程”同样重要,在人们反思改造世界的伟大实践的认识活动中,“社会工程哲学”与“工程(自然工程)哲学”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