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律价值概念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律价值是指法律对主体的效应,即法律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与不同层次的所有主体发生关系时,其属性对主体之生存、发展、完善所产生的各种效应的总和。这些效应在于能为主体创造一个井然有序的社会环境,从而给主体能直接满足其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活动与行为以保障、促进和指导。由此可见,法律价值具有主体的自为性和“法”效应的普遍性两个特点。法律价值在着眼点或出发点和内容的广泛性上,与法律作用有重要区别。  相似文献   

2.
财税行为是财税主体实施的,能够产生财税法律效果,且需要财税法进行评价的行为.从主体上看,它涉及国家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行为,以及国家机关与国家机关之间的行为;从性质上看,它包括财税执法行为和财税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制定行为;从范围上看,它涵盖财政基本行为、收入行为、支出行为和管理行为,但不纳入财政监督行为.经由“主体-行为”范式,财税行为可以提炼出“决策行为-对策行为”的基本类型,前者指决策主体依法作出和执行财政决策的行为,后者指对策主体参与财政决策和应对法律规定的行为.决策行为和对策行为都需要接受法律评价,但二者在评价标准、重点及后果上存有不同.  相似文献   

3.
法律信仰:历史、对象及主观条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人类史上的法律信仰经历了习惯法信仰、宗教法信仰和世俗(国家)法信仰三个历史时期。并非所有的法律都被信仰,唯有具备规律-科学性、人道-正义性、方便—效益性三要素的法律才有可能成为主体信仰的对象;而且由于现代法律既具有被主体普遍信仰的价值基础、真理基础、行为操作基础和道德基础,又在确立法治原则的现代社会显得更加突出,因而使得法律作为最权威、最首要、最基本、最普遍的信仰对象具有了现实性。当然,主体信仰法律还需要具备从利益感受、价值认同到法律信念之三个主现条件。只有主体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运用权利、遵守义务,才能把内在的法律信念与外在的法律行为完善地结合起来,形成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4.
徐贵香 《学习与探索》2023,(10):88-95+180
探究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守法意蕴,是将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贯彻于我国法治领域中的应有之义。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守法之间具有内在的关联性:两者的主体具有同一性,两者的价值追求高度契合,两者的运行机制具有同构性。这决定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丰富的守法意蕴。其守法主体意蕴是:全过程人民民主促进守法主体范围的广泛性,拓展守法主体参与的全面性,强化守法主体精神的真实性;其守法价值意蕴体现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化守法的工具价值生成,助推守法的目的价值实现,优化守法的整体价值协调;其守法机制意蕴呈现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有助于丰富守法机制的层次性,增强守法机制的科学性和提升守法机制的有效性。这三种意蕴之间紧密相连、相互作用,构成了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守法之间的多重意义关联样态。这种意义关联样态生成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整体框架之中,由此决定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守法意蕴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5.
法律运行的道德保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区别于道德的特征在于强制性,而守法本身却无强制性,守法需要自觉的道德认同。法律贵在运行,而法律运行主体的道德水平是法律得以正确实施的基本保证。法律道德的生成需要经历道德服从、道德情绪和道德意志等复杂的过程。只有充分理解道德对法律运行的保证作用,正确分析法律道德的生成过程,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法律道德的生成环境,才能使社会主义法律得以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6.
法律权利作为人类特定历史阶段调控社会、确认和维护特定主体的某些自由和利益的一种必然手段,其功利价值是不容否定的。事实上,近年来我国法学界对此给予了较多的肯定和褒扬。然而笔者认为,法律权利作为调控社会、实现主体自由和利益的一种手段,也并非是完美无缺和全功全能的。对法律权利作辩证的、多视角的认识,有助于对其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和定位。本文试图从两个特定的视角,剖析法律权利的惰性与局限。一、调控机制方面的惰性从调控机制的角度看,法律权利对主体行为并不积极地干预,而是一定范围的消极放任这种放任,虽然是主…  相似文献   

7.
孙绪兵 《学术交流》2012,(7):219-222
为了切实提高大学生法律信仰水平,必须深入分析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应有要求。法律信仰要求的实质就是大学生是否形成法律信仰以及确立法律信仰是否完备的衡量标准。法律信仰应包括大学生"法律至上意识"的确立、大学生对法律价值的高度认同、大学生积极守法精神的形成、大学生对法治的积极参与意识这样四个方面。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完备性,表现为法律信仰的坚定性、专一性和非盲目性。  相似文献   

8.
金成 《社会福利》2012,(4):61-61
“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为提高广大妇女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维护广大妇女同胞的合法权益,吉林省图们市民政局通过各镇街民政办组织召开纪念“三八”妇女节102周年暨婚姻家庭法律知识讲座。向社区妇女同胞宣传法律知识,强化妇女同胞的守法维权意识。  相似文献   

9.
李二曲对“人心”有着极为深刻的研究、认识和体悟,他倡导“悔过自新”说和“明体适用之学”,对于培养和弘扬现代人的道德意识与主体精神,以及寻找人的终极价值具有不可忽视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0.
法实现的若干问题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的运行目的是为了法的实现。法的实现应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法实现的过程就是法的运行与操作的过程。法实现的动作与立法、执法、司法、法律监督、守法紧密相关。法实现的途径既要立足法自身状况因素,也要从经济基础、文化、社会等广阔背景审视。  相似文献   

11.
原魁社 《社科纵横》2007,19(10):47-49
权威评价活动是社会评价活动的现实形式之一。个体评价活动的评价主体和价值主体是同一的,在评价活动中不会发生价值主体的错位。权威评价活动的现实主体是权威机构,价值主体是权威机构所属的社会群体。权威机构应该从社会群体的需要出发进行评价,如果它从权威机构本身的需要或权威机构的组成人员"官员"的需要出发,这就是权威评价活动的价值主体的错位。民主机制对于防止权威评价活动价值主体的错位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道德准则是以遵契守法为前提的自利行为。这种道德准则既是有效配置稀缺资源的需要,又有助于降低交易费用。遵契守法的道德行为是买卖双方在竞争条件下进行博奕的结果。在培养遵契守法道德行为的过程中,政府负有重要责任。政府通过改变交易双方的博奕得分情况使人们被迫放弃欺诈行为。当前我国需要推进财税、司法、银行等方面的制度改革来限制欺诈行为。  相似文献   

13.
论法律意识现代化的标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律意识现代化的标准是评价社会主体对现代法律和法治主观把握状况的标尺,包孕着法律形式观现代化和法律价值观现代化的标准,而公民对法律的信仰状况则是评价社会主体法律意识现代化程度的综合性指标.法律的形式合理性观念是现代法律形式特质的主观心理确证,它包括法律规范的形式严整性观念,法律体系的完备、和谐的观念,法律的程序化观念和法律的效益观念;而法律的价值合理性观念是现代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内在法权关系和现代法的价值理念的体现,它包括自由追求与理性自律相统一、个人权利主张与社会利益维护相统一、人格平等和坦然面对差别相统一以及法律是维护合法权威与防止、制约权力滥用的统一的观念等具体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14.
在价值哲学与宗教哲学的对话中,拉德布鲁赫提出了“超越制定法的法”。相对主义对于任何见解都是宽容的,但是,对于妄称自己系绝对真理的观点,则是不宽容的:法律的理念乃是正义,而正义则是实现人类的平等。在制定法律之时,如果完全没有追求正义,并有意识地对构成正义核心的平等予以否认,这样的法律就只不过是一部恶法。对存在于“超越制定法的法”的背后的自认为的“神法”,是允许存在怀疑和信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纳粹法、日本殖民地统治法等都应被评价为“制定法的不法”。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以来,人们的法律价值观念正在发生重大变革。法律价值观念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必然要随着社会客观经济条件的变革而变革,这是匆庸赘言的。但是,作为变革主体其变革的动机是什么?变革的目标和方向又是什么?这却是着实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特别是鉴于法律价值和法律价值观念问题长期以来遭受冷漠和忽视,这一研究就更显其必要。一、变革动机:明确法制理想和确立理想的法制法律价值观念是关于法律价值的意识形态,而法律价值又从属于哲学的一般价值范畴。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价值’这个普遍…  相似文献   

16.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我国新时期一项战略任务,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内容是依法办事,要求有完备的立法,严格的执法,系统的有效的法律监督和公民自觉守法。这一切都离不开人的能动活动,离不开人们的法意识。本文仅就我国的法意识状况、法意识的核心内容以及提高全民族法意识的途径等问题谈些认识,以求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预防违法犯罪的发生,青少年要学习法律知识,树立守法意识;要时刻告诫自己,主动地担负起社会责任;要适时地进行挫折教育,增强自身的挫折容忍力,磨练坚韧的意志。  相似文献   

18.
张载的“横渠四句”震烁千古,“为天地立心”的价值观、“为生民立命”的责任意识、“为往圣继绝学”的使命担当、“为万世开太平”的宏阔愿景,对培养高校学生服务国家需求意识具有重要价值和启示意义。“横渠四句”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在于:精神价值具有时代特征,要培养与特定发展阶段的社会价值相契合的人的精神价值;生命的核心意义是服务国家,要将仁孝之心升华为家国之忠,弘扬服务国家需求的爱国主义精神,继承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勇挑重担。“横渠四句”对高校学生服务国家的启示意义在于:涵养与祖国融为一体的大我人格,树立服务国家需求的强烈使命感;关注民生并树立命运与共意识,涵养敢于担当人民命运的意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意识、革命文化中的报国情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爱国价值观;为中华民族开辟长期繁荣昌盛的国运奠定基础。“横渠四句”对高校培养学生服务国家需求意识的启示表现在:进一步确立服务国家需求的根本性精神价值,构建个体与家国融为一体的主动型道德涵养机制;强化与人民融为一体的共同体意识和服务理念,构建震撼心灵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脉融为一体,培养...  相似文献   

19.
刘敬爱 《社科纵横》2008,23(1):113-115
自我评价活动就是主体对作为客体的主体的评价活动.对自我评价的研究离不开对自我的理解.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活动要考虑主体需要和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两个因素.正确的自我评价活动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意识是主体人与其网围世界的关系。它是人的主体作的流露.又是对世界情景的总体性统观。意识发缘于主体人及其世界,但又超出二者向实践逼近。其所以如此,是由于意识的超越性。一、意识的超越性马克思说过:“我对我环境的关系,是我的意识。”①这句话言简意赅,道出了意识的本质,是指主体人与其环境的关系。它是主体人在存在优先性的基础上,把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统一起来,对主体与其环境之间关系进行确证的理念行为。主体的对象世界,作为意识的原始材料,是意识所采摄和对应的原型。意识是人的一种功能,它包含着人的行为目的性。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