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改革高师声乐教学组织形式 ,增设声乐综合理论内容课程 ,优化选用适当教材 ,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中小学音乐教师 ,为基础教育改革提供原动力。 相似文献
2.
殷炳江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1985,(3)
改革是当前我国各条战线所面临的共同课题。高等师范院校的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高师改革要有成功的把握,首要的问题是必须抓住改革中的主要矛盾。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因此,“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3.
谢树棠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1988,(2)
教育实习是高等师范院校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巩固专业思想、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性实践过程。通过教育实习,学生能受到教育和教学实践的锻炼,增强对社会、国情、民情和教育现状的了解,还能加强学生对基础教育的责任感,培养优良的师德,深化对人民教师这一神圣职业的理解和感情。 地区性师专的培养目标是本地区合格的初中教师。他们直接担负着贯彻和实施国家进行初中义务教育的重任。这个层次教育实习的效果,将直接关系到师专本身教育的质量和本地区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对完成和普及初中义务教育的教育质量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为适应现阶段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和国家实施《义务教育法》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高静芳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5)
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育实习可以检验高师生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通过教育实习加以巩固和提高,锻炼他们从事教育教学的工作能力,树立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思想。本文通过几年来实习工作的总结,及学生在教育实习中暴露的问题,就如何改革高师英语专业教育实习提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对几年来教育实习工作的回顾 相似文献
5.
教育实习是高师院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通过教育实习,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教育教学的初步训练,从中了解中学实际,充实教育理论,掌握教育规律,培养为师意识和教育教学能力;另一方面,教育实习也是检验高师院校办学思想、教育措施和人才质量的重要尺度.教育实习可以反映高师院校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和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的成绩与不足,为高师院校教育与教学改革提供依据.另外,教育实习也为高师院校深入了解中学实际、研究中学教育教学提供极好机会。所以,高师院校都十分重视教育实习工作,把教育实习作为高师… 相似文献
6.
马驰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4)
教育实习,是高等师范学校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实践课。它对培养学生专业思想和提高学生教学能力和班主任工作能力,是任何课程都代替不了的,具有它独特的效用。但目前高师的教育实习,存在一定问题,应有所改革。 一 时间短,次数少,是当前高师教育实习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这种情况,对培养学生热爱党的教育事业,从事教师工作,对训练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和学会做班主任工作受到了限 相似文献
7.
高师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伟建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及问卷调查 ,结合教改实践 ,探讨了新时期我国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规格及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 . 相似文献
8.
高师本科化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hi Jun-ling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8,(3)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教育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武汉市十所中学化学教师综合素质的现状调查,分析了目前高师本科化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和构建了新的课程体系,以期为高师化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提供提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
钟吉昌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3)
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我校从一九八0年到现在,已经分配了六届毕业生。几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毕业生分配工作是同我国整个改革形势相联系的。只有从实际出发,立足改革,才能不断开创毕业分配工作的新局面。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我们对毕业生分配工作作了一些探索性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一、认真做好思想疏导工作近几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不少大型厂矿企业,国营农场急需教师,但这些单位大多在山区或农村,学生一般都不愿去。怎样使学生服从国家需要,愉快地到这些地方去呢?这就需要认真做好学生的思想疏导工作。据我们了解,新生中有一部分学生并不热爱教师职业。他们认为当教 相似文献
10.
张德厚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2)
党中央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建立一支足够数量的、合格而稳定的师资队伍,是实行义务教育、提高基础教育水平的根本大计。”并强调说:“师范院校要坚持为初等和中等教育服务的办学思想”。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教育改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胡耀邦同志对教师提出三项要求,一是要努力学习和掌握比较渊博的知识,二是要认真研究、掌握教育科学、懂 相似文献
11.
张世俊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1996,(4):63-65
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教育和教学能力训练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合格中学教师不可缺少的环节。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如何进行改革?这是摆在我们高师院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办学近20年来,我校教育实习先后采取了专业集中实习、分散定向实习和毕业后预分顶岗实习三种方式。实践表明,这几种教育实习方式,对培养学生教育教学技能起了很好的作用。但也存在不少急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教育实习时间短,专业训练不充分;二是大多数中学解决不了食宿问… 相似文献
12.
李文霞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63-65
课程改革是高师院校在新形式下,面向新世纪,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而主动寻求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措施,它的成败关系到高师院校未来的生存与发展。教育类课程改革又是高师课程改革的焦点之一.本文仅从高师公共教育类课程的属性出发,围绕高师人才培养核心目标,分析我国现行高师教育类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从而试图构建公共教育类课程体系,以推进教育改革实质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当前语文教师专业化课程还存在许多不足,要培养新型的语文科教师,高师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应该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科学规划课程设置;强化基础教育工作母机的职责,实现师范性与学术性的有机统一;开发潜在课程,培育教师精神;创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4.
姚达三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1)
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奠基工程,而师范教育是发展基础教育,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在各级师范教育中,高师教育又处于关键地位。因为它培养的是中等教育师资,其质量的好环直接影响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提高,从而也影响到高等教育的招生质量。所以,高师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中心环节,起着教育工作“母机的母机”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孙广凯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6)
高师体育专业教育教学系统是由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思想教育、体育学科教育、体育科研、教育实习等要素组成。这些要素有各自的功能,但是为了实现系统的总目标,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形成一个完整、协调的有机整体。教育实习能否取得最优化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协调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6.
教师教育素养与高师教育类课程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卫红 《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3)
高师教育类课程的结构单一、内容陈旧、实践性不足 ,是造成高师毕业生不能胜任中小学教育工作的主要原因。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育类课程的结构和内容、加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是体现高师“师范性”特色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王为华 《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
高等学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而校广播台作为高校重要的宣传舆论工具,担负着传播精神文明的神圣使命。努力办好校内广播,做好广播台工作,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5,(6)
中国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内在逻辑,是"统一"与"多样"的辩证关系。没有"统一"无所谓"多样",而没有"多样"也构不成"统一"。民族地区呈现"集这么多的‘区’于一身"的"家底",是中国的"家底",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家底"。所以,做好民族工作,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认同中华文化本身也包含了"统一"与"多样"的关系,中华文化同样是多元一体的文化。理解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需要把握两个关键词,一是"中国特色",二是"正确道路"。"中国特色"具有历史意义,它代表了中国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就是"中国特色"。因此,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标志。 相似文献
19.
怎样更好地适应当前教育体制改革,如何进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改革,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最大作用,是当前需要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对此,本文立足于当前教育特征,就如何深化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试论我国高师教育课程设计模式的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秋衡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
试论我国高师教育课程设计模式的改革史秋衡我国对高师教育的研究和争论,在综合性的京师大学堂首设优级师范之前就已开始,但一直主要集中在高师教育模式的宏观分析上,强调国家对高师教育的需要和控制,而较少从高师教育的核心问题,即课程设计模式来考虑高师教育的办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