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同志们:刚才刘老讲的很好,对我的启发、教育很大。学习十二大文件,第一,一定要联系实际,联系自己的思想、王作实际,联系自己认识的水平来学。第二,一定要解放思想,发扬民主、畅所欲言。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根据十二大文件的精神,进行恰如其份的,实事求是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只有用这样的办法来学习,才能加深对文件的理解。九月二十七日,省物资经济学会成立大会结束的时候,他们要我去讲一下如何坚持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重要原则的问题,这也是十二大文件中提到的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2.
一目前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处在一个向纵深发展的转折阶段。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突破口的第一步改革,已取得了成就,并使我们的认识有所提高。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村集体所有的合作经济,采取所有权和使用权的适当分离和巧妙结合。过去很长时期延续下来的观点是: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劳动组合也应该是集体的,经营也应该是集中统一的。现在,把家庭经营这一方式引到合作经济内部来,所有制是公有的,经营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这就更适合当前的生产力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这个讨论会,时间很短,但开得很好,同志们提交的论文有64篇之多,是在江苏省历次经济学专题学术讨论会中,比较踊跃的一次。更可贵的是同志们在有些学术问题上提出了不同观点,彼此展开了有益的研讨,思想比较敞开,讨论有一定深度。这方面的成果已集中反映在各个小组的综合汇报中。我讲讲下面几个问题。第一,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统一。 相似文献
4.
5.
6.
各位老师:我爱辞典编篡小组同志的委托在大会上汇报一下我们小组讨论的情况。词典组到会的有二十多位老师,几天的分组讨论中,讨论了大会老辈专家的学术报告,以及成立大会上的有关问题,交流了词典编篡工作中心得体会。由五省一市协作编写的《汉语大词典》在我们江苏也有一支不小的队伍,我们徐老是《汉语大词典》的副主编。江苏有十一个组,一百多人参加了这项工作,我们到会的同志表示尽心竭力把这项工作做好,首先要向语言学界的老前辈、专家、学者学习,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学习语言研究的最新成果,所以我们搞辞典的能够参加语言学会都感到非常高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 相似文献
7.
<正> 当前,我们国家正经历着由自给半自给的经济向着大规模商品生产转化的伟大变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方针指引下,广大城乡有计划的商品生产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但是,由于长期受自然经济、产品经济和主要是“左”的错误思想以及相的传统观念和习惯的影响,人们对商品生产的认识,还存在不少偏见、疑虑、戒心。妨碍着商品经济的顺利健康发展。对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如何组织好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8.
回顾南京市社联的发展过程大致上有三段。头一段主要是摸索社联工作的规律,研究它的特点,研究它的工作方法,这个时间大约有半年左右。那时我们归纳了12个字,三句话。一句话叫“求实创新”。这实际上是个指导思想的问题,也是我们工作的方针性问题。南京社联成立时市委向我们提出要两立,两当,即立足当前,立足当地,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求实创新也是从这个指导思想考虑提出来的。第二句话叫“主动积极”。因为 相似文献
9.
10.
11.
如何联系实际,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关系到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关系到对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等等一系列根本问题的认识。为此,我想就理论和实践的一些问题,对蔡馥生同志的《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并与卓炯同志商榷》一文提出商榷意见。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要符合什么样的实际?蔡文说:“就我国经济实际情况来看,说它是商品经济吗?但农村生产的粮食四分之三是农民自己消费掉的,国防工业企业的军用物资,说它是商品也说不通,同谁交换,交换什么,这一矛盾三十多年来经济学界争论不休,没有一个统一意见。”这里提出一个尖锐问题,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这个概念和社会主义实际矛盾吗?什么是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2.
卓炯对马克思《资本论》的研究,尤其是把《资本论》的原理应用于社会主义经济方面,突破了传统的理论观点,作出了贡献。卓炯同志的经济理论是多方面的,可说自成体系。这里只对他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观点作些简要的介绍。1.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卓炯是我国最早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经济学家,1962年,他就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的商品经济。他说:“在公有制度下,不论是全民所有制的产品也好,集体所有制的产品也好,只要有社会分工存在,产品就要进入交换过程,就要成为商品。但这种商品和私有制下的商 相似文献
13.
一、对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两种不同的理解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一个好文件,它把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同我国当前国民经济的实际结合起来,总结我国三十多年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针政策。《决定》中未提共产主义,也没有提产品经济。为什么不谈共产主义呢?我想这是因为,共产主义社会距离我们这个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极低的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很遥远。不管当今科学技术在突飞猛进,一日千里,但何时可用产品经济去代替商品经济?何时可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谁也不敢下判断,判断了也等于空谈。为什么不谈产品经济,只谈商品经济呢?我想,作为一个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 相似文献
14.
大家都很关心价格问题,可以说这个问题牵连着我们每个人的神经。我们小组的同志要我汇报一下有关价格改革中的一些理论和实际问题,首先声明,我这里讲的只是我个人的看法。下面我想讲四个问题:一是价格改革的地位问题,二是价格改革的目标和步幅问题,三是价格模式问题,四是价格双轨制的利弊及其出路。 相似文献
15.
16.
读了本刊第四期发表的赵德麟同志撰写的《也谈商品经济与不正之风》一文(以下简称赵文),很有启发。但该文将当前出现的不正之风归结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本身,提出“不正之风等消极现象与商品经济同步发展”、“社会主义还存在商品拜 相似文献
17.
《经济研究》1979年第四期刘明夫同志所写的《社会主义经济的经济形式问题》(下简称《经济形式》)一文,比较集中地论证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这一观点,认为“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经济规律来管理好整个国家的生产与流通”。这篇文章也代表了当前不少同志对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的地位及作用所作基本估计的观点。我以为,这一观点还需要认真加以探讨,愿根据“百家争鸣”的精神提出一些看法。《经济形式》是从社会主义企业间的经济联系,提出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问题的。这里的“经济形式”,本来应是指的“经济联系形式”或“交换形式”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着 相似文献
18.
于凤村同志就商品經济問題写了不少文章,其中《申論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和《論商品經济》两篇文章,强調了必須很好地利用商品生产为社会主义建設服务的意见,我基本同意。但是在这两篇文章中提出的关于社会分工是商品生产的唯一条件、“商 相似文献
19.
我们文史组对评奖建议的讨论稿进行了热烈讨论,对提出的三个选择方案进行了一些比较,一致赞同第一个方案,认为第二、第三方案还有些弊病。总起来说有二点,即第二、第三方案评奖范围太窄,不利于全面调动本省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也不利于贯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具体理由有: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实践与理论的关系上,我感到有一种现象值得研究,即社会主义的理论对于社会主义的实践,有超前、同步、跟踪三种情况。所谓超前,就是指在社会主义实践达到一定阶段之前,其理论就已形成监指导着社会主义的实践,如我们一直实行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就是马克思恩格斯早在社会主义在俄国、中国胜利之前就设计好了的,这是一种超前现象。所谓同步,即是指一边进行社会主义实践,一边形成社会主义理论。所谓跟踪,是指社会主义理论落在其实践之后来论证社会主义的实践。我们现在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