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品牌收购之所以吸引眼球,不仅如《大预测》作者阿文德·萨勃拉曼尼亚所言,来自“世界”处于“中国经济”阴影下的焦虑,更关键是全球资本主义劳动分工制造的“幻觉”:“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导致“创意产业”横空出世,“金融资本”翻云覆雨,直至宣称“非物质劳动”在数字资本主义时代的霸权地位,仿佛“全球经济”处于“失重”状况,既可以完美地分离,又能够自由地漂移。  相似文献   

2.
瞿秋白冤案     
雷颐 《领导文萃》2010,(17):96-100
<正>"瞿秋白冤案"的"起源",或说认定他是"叛徒"至少是在1964年底,此时"文革"尚未开始,"四人帮"远未形成。胡耀邦批示:要给瞿秋白一个公正的评价1979年3月,《历史研究》第4期发表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  相似文献   

3.
程冠军 《领导文萃》2011,(21):79-82
1976年10月6日,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此后的一段时间内,全国全党上下虽然都在深揭猛批“四人帮”,但康生问题一直没有被揭露,这就给彻底否定“文革”、实现拨乱反正带来了一定障碍。  相似文献   

4.
李雪峰 《领导文萃》2009,(19):105-107
突出林彪时,毛泽东依然紧握军权 1965年12月7日,接通知要我到上海参加中央的会议,我参加的那个组是总理主持,有贺龙.还有叶群等人。  相似文献   

5.
要带头树立“清简务本、行必责实”的工作作风。抓好“本”,务好“实”,就是要多干多数人受益的事,多干群众最急需的事,多干打基础的事,多干有利于发展的事。  相似文献   

6.
"分(fèn)"指成分、限度、人与人的情感。常用词有水分、盐分、养分、本分、过分、名分、恰如其分、非分、安分守己、分内、分外、分量、分子、成分、部分、情分、缘分等。  相似文献   

7.
杨树森 《秘书之友》2006,(12):39-42
实地遵守保密纪律,不向造反派提供“走资派”的“罪证材料”而被作为“保皇派”,受到打击迫害。说到文革期间秘书人员受到的冲击,不能不提到文革初期被迫害致死的田家英。田家英自1948年10月至1966年5月任毛泽东一、“文革”对秘书工作的冲击秘书,长达18年之久。毛泽东与田家英  相似文献   

8.
徐强  郑义 《领导文萃》2006,(2):133-135
我出生的时候,“文革”已经接近尾声。我对这“四人帮”在历史上所犯下的罪恶,只能通过书本来了解。2005年5月10日,新华社电讯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主犯张春桥因患癌症,于2005年4月21日病亡。”魏明伦先生说,有大学生听到消息后,茫然而问:“张春桥是哪里的歌星啊?”时间的作用真是奇妙。它可以淡化人们对历史的记忆,使那些曾经的伤痛,渐离渐远,仿佛从来未曾存在过。就像我现在翻阅蓝苹的文章,竟然看不出里边的“反革命本质”,也读不出什么“野心”与“阴谋”。我把这些文字编织成的“蓝苹形象”,称为“纸上的蓝苹”。也许郁风说得对:…  相似文献   

9.
成功的秘密     
崔鹤同 《决策探索》2005,(10):72-72
一张报纸有时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有人在报纸上寻找就业信息.找到理想的工作;更有人在阅读新闻时,从字里行间“抠”出商机,成为商业成功人士。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中山圣雅伦有限公司创始人梁伯强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0.
余玮 《决策探索》2005,(7):74-75
在开国元勋陈云早期的革命生涯及“文革”期间,也曾多次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先后在不同的特定环境中使用过同的化名,在这一个个化名的背后,其实有着一个个不为人知的革命轶事。  相似文献   

11.
1959年,金庸在香港创立《明报》。“文革”期间,邓小平被流放到江西农村。金庸在《明报》上为邓小平打抱不平,强烈抨击“文革”的不合理,并且不断地支持彭德怀等人,赞扬周恩来倡导的“四个现代化”。由此,他成了林彪、“四人帮”眼中香港的头号“反动文人”。  相似文献   

12.
“文革”后的复出 胡乔木得到邓小平重新起用之后,成为邓小平身边的“笔杆子”。往日,胡乔木为毛泽东起草文件,如今胡乔木为邓小平起草文件。  相似文献   

13.
《领导文萃》2008,(5):155-155
“五七干校”是“文革”中的一个“新发明”,就是将有问题的干部和机关、学校、科研单位的知识分子,以“工作单位”为“单位”集中到农村,进行长达数年的劳动改造。  相似文献   

14.
历史的细节     
尹韵公  洪滔 《领导文萃》2006,(2):166-169
一去南昌考察,热情的东道主为我们准备了一席难得而丰盛的精神佳肴:参观南昌陆军步兵学院的邓小平故居。这是邓小平“文革”期间的虎落平阳之地。虽然我们未曾来过,但从毛毛的《邓小平“文革”岁月》一书中,这里的“将军楼”,这里的“邓小平小道”,这里的小院等等,我们早就耳熟能详。原以为游览参观,不过是将旧时的碎影与现实的场景一一重叠,对号入座,便于记忆更加深刻罢了。谁料到,有好几个历史的细节,却是以往不知,书中也语焉不详的。细节之一:乒乓球台。故居一层门厅摆着一张乒乓球台。女解说员说,这是为了邓小平锻炼身体而安放的。毛毛…  相似文献   

15.
嵩山巨变     
《领导文萃》2009,(20):10-11
1500年前,第一批和尚来到这里。在嵩山上建立寺庙。它也成为华夏最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之一。“文革”中,少林寺遭到破坏,和尚们被驱散。在它几乎被遗忘时,1999年,年轻和尚释永信成为负责人。他让少林寺一下闻名世界,把少林寺从废墟中建设为经济帝国。  相似文献   

16.
学习,从未都不是件小事。还记得当年开展领导干部“三讲”活动时,“讲学习”就是对领导干部的第一项要求。学习之于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一把手”,不是个简单的志趣习惯问题,而是一种责无旁贷的责任。  相似文献   

17.
贝璐瑛 《领导文萃》2008,(24):68-73
刚解放的时候,我父亲龙潜在湖南省革命大学当过一段时间的教务长,胡克实当时任副教务长。他们算是同事。后来我父亲和胡克实都调到北京工作,相互来往也并不多。“文革”时,作为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的胡克实也不能幸免,靠边站了。我当时无所事事,加上在湖南时就熟识,于是就去看望他。  相似文献   

18.
张广敏 《领导文萃》2010,(8):144-145
无论何时何代,最“劳”心的当属女人,最让男人心“动”的也是女人。 女人是什么?一百个女人有一百种表现,一百个男人有一百种答案。  相似文献   

19.
湖南,红色收藏的资源库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红色收藏自然也在随之升温。湖南是革命摇篮、伟人故里,红色资源十分丰富。在全国红色收藏领域,湖南占有极为重要的一席之地。以毛泽东文物为主的红色收藏广受青睐,如毛泽东像章、毛泽东著作为主的藏书、“文革”瓷、战争系列和红色油画等红色专题藏品,广受各路藏家追捧。  相似文献   

20.
描写湖南小镇“文革”的《芙蓉镇》中的“运动根子”的王秋赦,是历届运动的积极分子,每次运动都会有收益,至少是吃几天好饭,“文革”使王秋赦到达人生的顶峰。可是运动终于结束了,他像普希金《渔夫和金鱼故事》中的老太婆,复归原位,不再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