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教师资格证考试制度逐渐从"省考"转变为"国考",这一制度变革改变了十多年来师范生获取教师资格证的方式,对师范教育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保证师范教育的质量,转变师范教育的理念并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成为当前师范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结合教师资格证考试制度改革的实际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养提出的要求,对榆林学院师范教育专业教育类课程的改革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怀智兴教:对中国大陆教师培养中一些问题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笔者旨在探讨本科师范教育在中国大陆的一些重大发展性问题.讨论的中心将围绕本科师范院校所处的学术与行政环境、师范教育课程改革等问题展开.文章将会关注有关师范教育的三方面问题:(1)师范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角色;(2)师范教育的课程改革及其重点;(3)师范教育的管理.通过分析相关师范教育改革措施,认为改革一方面要考虑到师范院校在高等教育机构中所面临的困境,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到其自身从课程设置到计划管理中产生的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师范教育的核心就是建立和实施"活的师范教育"。当前中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进行,师范教育必然对此作出反应,陶行知关于师范教育的地位作用、培养目标、办学方向、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思想和观点,至今对中国的师范教育改革和发展以至对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仍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壬戌学制"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三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制,中国近代师范教育体制也是伴随着这三个学制的颁行而建立、改革和发展起来的.论文通过对"三个学制"及相关文献的研究,分析了中国近代师范教育体制形成与发展的脉络,并对当前师范教育体制改革提出了兴办教育,"首重师范";师范教育,德育为首;突出师范特点,提高教育类课程比例,注重师范生从教能力的培养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把师范教育视为重要的精神国防,为了大力推进师范教育,专门设立师范教育运动周。这是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第一次在国家层面制定并实施的以"师范教育"命名的活动周。通过座谈会、演讲、广播、宣誓、颁发奖学金、刊发专号等活动,在国统区掀起了大力推进师范教育的热风。师范教育运动周及其所开展的活动表明,抗战时期为了激发青年学生报考师范生的热情、提高教师职业的吸引力,采取了诸多实际措施。运动周期间,对战时师范教育的研究和讨论主要集中在三大问题上,即推行师范教育运动,重视教师职业价值,物质和精神奖励并举提高教师待遇。对师范教育问题的集中研讨促进了师范教育学科的建立。运动周作为战时一项重要的师范教育应变和改善措施,配合其他师范教育改革举措,使得师范教育在战时极其艰困的条件下取得了较大发展。通过大力举办师范教育运动周活动,发出"当教师是神圣的事业"的时代强音,以精神动员的方式来提高教师职业的影响力,加深社会对师范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师范教育运动周在民国时期教育活动史上写下了浓重一笔。  相似文献   

6.
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已经启动 ,这对教师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师范教育要适应时代的要求 ,就必须及时调整思路 ,培养出适应课程改革需要的人才。本文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育者教育观念的更新、心理素质的提高、知识结构的调整等方面的要求 ,探讨师范教育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我省师范教育结构从"三级结构"向"二级结构"转变过程中资源优化配置的问题,并对今后十年我省中小学教育发展以及师资需求作了预测分析,进而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高等师范院校招生计划等提出建议,可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8.
师范教育的体育在学校体育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师范教育中的体育是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重要内容,师范教育的体育改革是学校体育改革的前沿阵地,师范教育中体育的特殊性和师范院校培养目标决定了体育在师范教育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师范教育的观念、培养模式等方面产生了很大影响。师范教育要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就必须从教育理念、培养目标、组织建构、专业设置、课程结构、课堂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建立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认知心理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在教师研究中的应用,教师认知研究已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教师研究范式。教师认知研究主要包括教师信念、教师知识和教师反思三个主要研究内容。当前师范教育改革正在实现由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的转型,教师认知研究对师范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教师认知研究和师范教育发展的有效结合,将会为师范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开辟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除少数发达地区外,多数地方高校教育经费水平很低,生均教育经费不足部属高校的一半,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投入不足。转制是地方高校摆脱困境的出路之一。高校转制是高等教育体制的根本性改革,实际操作中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只有改革才会有出路。高校转制可考虑从五个方面推进,一是从政府到高校提高对转制的认识;二是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试验;三是明晰转制高校产权;四是允许转制高校营利;五是加强对转制高校的监管。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管理的发展与改革走过了曲折的前进历程。学习高等教育管理学 ,必须认识和了解不同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背景 ,权变各种管理因素 ,既要研究高等教育管理理论 ,又要对高等教育管理现象进行经验性研究。而案例教学是学习高等教育管理学简单、实用、高效的速成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对管理人才的素质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进一步暴露了我国工商管理本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国家应从宏观政策中指导工商管理本科教育改革,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4.
独立学院面临的主要矛盾及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独立学院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矛盾中产生,在公办和民办之间呈现出若即若离的特点。当前,独立学院面临的主要矛盾是:教育公平的矛盾、独立程度的矛盾和教育经营的矛盾。对此,本文认为:教育的公平以社会的公平为基础;独立是相对而不是绝对;教育经营中的合理回报并不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1977年以来在基础教育领导管理体制方面先短暂推行党委统一领导下的以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为主的体制,接着进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或“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改革与调整,后推行“以县为主”、“管办评分离”的改革。这些改革特别是1985年到2000年间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出现的问题比较严重、留下的教训比较深刻。根据其中的经验教训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中国未来还需要按照以下思路来进行基础教育领导管理体制改革:辩证地认识改革及相关问题;遵循教育领导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进行分类改革;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管理环节;适度分权,将该下放的责权下放给相关的管理主体:给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直接管理全县教育的责和权;给学校较大的管理权力特别是办学自主权;进一步加强民主管理。  相似文献   

16.
我国素质教育改革面临的主要困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实施素质教育改革面临的主要困境有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实质没有最终界定,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研究和实践的进展;教育理论界关于素质教育改革理论先行还是实践先行的争执直接影响素质教育改革的进程;对素质教育改革困境的系统性、社会性认识不足;社会条件准备的程度从根本上制约着素质教育改革的进度;建立社会对教育公平的信心,逐步消除社会对改革现行招考制度后能否保证考生升学机会公平的顾虑是困扰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也是教育部门,更是社会管理机构必须攻克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综合性大学发展师范教育的困境及其解决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高校合并的浪潮,在此次浪潮的影响下,各综合性大学纷纷建立教育学院、师范学院、教育系或开设教育类课程,承担起为中等教育培养师资的重任,为师范教育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但是,在综合性大学开展师范教育也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完善、师资力量不足、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僵化等缺陷,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加强综合性大学中师范教育的“师范性”,就必须在推进制度化建设、优化教师队伍、促进师范专业学科建设、创新培养模式、开设校本化课程等方面下功夫,以适应高教改革,推动师范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高等教育是从体制改革入手的,而后逐步过渡到课程、教学改革。改革的前提是增加投入,关键是体制改革,核心是教学改革,其中必须认识“关键”与“核心”的辩证关系。在教学改革中,要辩证地处理好教学过程中知识与智能的关系;专才与通才的关系;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等几对关系。除关注学习国内外的先进教学方法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教学面临许多新的难题,还需要不断改革探索。大学教学管理制度方面的改革目前主要应在修正学分制和构建内外结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制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时代高等学校财务管理改革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经济时代,高校财务管理改革方向应面向市场广泛筹集办学资金,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保证提高教育质量,改进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向高校管理要效益.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我国教育界对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教育变革提出的对策 :就应对外部直接挑战而言 ,多数论者认为全球化背景意味着教育应加大国际理解和全球意识教育的力度 ;就应对外部的间接挑战和教育内部变革而言 ,教育要系统地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改革管理体制、革新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加强教师培训等 ,以提高培养的人才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