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洞庭湖是湖南的母亲湖,环洞庭湖是一个天然的经济区域,其区位优势突出,资源丰富,开发价值大。由于受行政区域体制影响,各自为政,缺乏整体观念,过度开发,搞短期行为,从而影响了资源优化组合,降低了区域整体效益,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因此,需要实现环洞庭湖经济一体化,形成整体聚合效应,推动区域整体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西洞庭湖湿地是洞庭湖区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许多重要的资源。本文系统地论述了西洞庭湖湿地的概况、湿地资源的特征,西洞庭湖湿地资源保护所面临的现实威胁以及湿地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西洞庭湖湿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3.
洞庭湖区旅游资源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洞庭湖区现有旅游资源的开发,大部分集中于以岳阳为中心的东洞庭湖风景区,而以益阳为中心的南洞庭湖和以常德为中心的东洞庭湖区域的旅游资源的开发非常有限。故从“大洞庭湖”的角度出发,应以整个洞庭湖区旅游资源为对象,综合考虑湖区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对整个洞庭湖区旅游资源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综合评价,同时提出优化空间布局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洞庭湖湿地资源间接利用价值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资源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针对洞庭湖湿地资源的特点,对洞庭湖湿地资源的间接利用价值进行货币化评估,得出湿地资源的间接利用价值为567 445.5×104元/年,其中调蓄洪水的价值为37.12×108元/年。评估结果表明,洞庭湖湿地的资产价值主要表现在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只有合理开发洞庭湖湿地资源,保护好湿地生态环境,才能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湖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补偿投入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六大林业生态工程的推进、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的建立已成为湿地生态补偿的先声。资金来源单一,资金不足已成为影响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补偿实践开展的最大障碍。本文主要运用实地调查与文献研究法,在实地调查了解洞庭湖湿地资源利用、保护与生态补偿现状的基础上依据生态补偿的三大原则,探讨了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补偿的投入机制,尝试解决补偿资金不足、资金来源单一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资源承载力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和资源相对于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的重要指标.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方法,以湖南省作为参照区,计算2000~2008年环洞庭湖地区的岳阳、常德和益阳三市基于生态农业发展的相对耕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资源承载力、相对耕地和经济资源综合承载力及其变化过程表明:环洞庭湖地区相比湖南省的相对耕地和经济资源综合承载力都处于可承载状态,保护耕地、发展生态农业、加强农业人才的培养是实现环洞庭湖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7.
洞庭湖湿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洞庭湖湿地农业开发历史悠久 ,农业生产水平较高 ,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商品基地。分析洞庭湖湿地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湿地农业开发的现状 ,指出湿地农业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湿地农业开发利用构想 ,对实现洞庭湖湿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保护和改善洞庭湖流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为子孙后代造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历史使命,根据流域(或区域)生态学系统原理,结合洞庭湖流域存在的生态及环境问题,提出了流域生态环境、生态资源保护和改善的初步设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湖区水域辽阔,水系复杂,水生物种极为丰富。以地处洞庭湖区的湖南省湘阴县为例,全县水域总面积98.6万亩,其中可养殖面积35.5万亩。境内共有鱼类108种,水生植物数十种,洲土林木十余种,珍贵野生动物近40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中华鲟、中华秋沙鸭、黑獾、白獾、丹顶鹤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大天鹅、小天鹅、江豚等。近几年来,湖区各地着力开发利用和保护水域资源及水生物种资源,依靠湖区资源发展经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从目前情况看,仍存在几个主要问题:一是物种数量减少。据调查,洞庭湖的鱼类已由160多种减少到108…  相似文献   

10.
环洞庭湖旅游区空间结构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环洞庭湖旅游区的提出是区域经济结构演进的产物。环洞庭湖旅游区结构体系主要是由旅游资源结构体系、客源市场结构体系、旅游交通结构体系综合组成。为促进环洞庭湖区旅游业的发展和结构的优化升级 ,有必要提出优化环洞庭湖旅游区空间布局的构想与举措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洞庭湖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人类水利工程建设等活动给洞庭湖湿地带来的影响,探讨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洞庭湖湿地资源退化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洞庭湖湿地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湿地生态系统之一 ,湿地资源十分丰富。由于人类过度地开发利用 ,湿地生态系统严重退化 ,湿地生态功能价值受损 ,对湖区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制约了湖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有恢复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环境 ,保护好湿地资源 ,才能实现洞庭湖区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保证湖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长江经济带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的实施,洞庭湖流域保护的立法问题更加凸显。现行的洞庭湖流域保护立法存在水事法规体系结构性缺陷,水生态和水污染防治的法律制度不健全,立法统筹性不足等问题。在洞庭湖流域保护立法中,我们应依据可持续发展,优先保护、预防为主,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等原则,对洞庭湖流域开发与利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洞庭湖流域保护综合管理制度、生态环境监测预警和监察制度、洞庭湖流域水资源开发许可证制度、洞庭湖水污染防治制度、洞庭湖流域湿地生态自然保护区制度、洞庭湖流域生态补偿制度和洞庭湖流域保护中的公众参与等制度进行建构或完善,为洞庭湖流域综合治理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滨湖地区有着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但对其开发还不够深入,旅游在湖区经济发展中还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西洞庭湖常德旅游区的实际情况来看,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皆比较明显,树立新观念,强化特色,保护资源是该区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5.
从洞庭湖区域经济与区域生态的关系出发,阐述了洞庭湖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的指导原则,通过洞庭湖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类,确立其建设的指标体系,进行洞庭湖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动态择优,探讨了洞庭湖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的实证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洞庭湖区具有丰富的生态体育旅游资源;如何进一步利用湖区独特的民俗体育旅游资源的优势,克服湖区民俗体育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寻求具有湖区特色的旅游业发展道路,对促进环洞庭湖经济圈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洞庭湖区域是长株潭城市群经济中心的经济腹地,对长株潭城市群经济中心的发展极其重要,具有农产品供给、生产要素供给、资源供给、承接产业转移和对接产业分工、提供工业产品销售市场等功能.洞庭湖区应实施绿色涉农消费品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建设专业化基地农业、标准化品牌农业和工厂化制成品农业,打造肉制品、米制品、油制品和果蔬茶制品的涉农消费品产业集群,申请创建国家级"洞庭湖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相似文献   

18.
洞庭湖区是我国历史上水灾频繁的地区之一,也是目前受洪水威胁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正是历年来对水的恐惧与担忧,催生了洞庭湖区复杂多元的水神信仰,也催生了具有水的灵性、水的忧患的洞庭湖文明。洞庭湖水神信仰是一种集体创作的象征意象,以口头、行为等传续的方式在洞庭湖区世代传承,并以深入的思维定势对洞庭湖民众产生影响,反映着他们的集体意识,浸润和抚慰着一些信众的心灵,并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丰富和更新。  相似文献   

19.
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处长江之中游,上承大武汉城市圈,下接长株潭城市群,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自古就有"鱼米之乡"、"天下粮仓"的美誉。借鉴国内外大湖流域综合开发治理的经验教训,从打造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理论依据、现实条件、战略重点和政策建议四个层面,对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思路、重点和对策进行了系统研究,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0.
洞庭湖“四水”中上游水土流失及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概括了洞庭湖水系湘、资、沅、澧“四水”中上游自然特征、资源利用等主要情况 ,分析了“四水”中上游水土流失现状及成因 ,全面提出了综合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