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当代学术史的非政治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玉立 《云梦学刊》2008,29(4):15-17
同以往学术史相比,当代中国30年学术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具有改革意识和开放意识.这是因为3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主要成果离不开学术界的影响.离不开广大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贡献,学术在一定程度上自觉不自觉地推进了改革开放.但与现时代要求相比,学术上的贡献显得不足,主要表现是学术研究还不能深度介入改革开放,不能深入改革开放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深层结构.这不能说不是改革开放30年学术史的一个弱点.  相似文献   

2.
沈玲 《学术界》2013,(1):227-236,288
余三定主编的《当代学术史研究八年论坛》一书以年为序,以活动主题为纲,收集整理了包括开、闭幕式发言等在内的多篇文章,配以历年各次论坛的会议照片,忠实地保存、记录了八年论坛活动的重要事件与学界动态,是余三定及《云梦学刊》八年来为中国当代学术史研究所作贡献的最佳见证.当代学术史研究论坛举办八年来,集聚学界研究热力,汇集学界精英,聚焦学术热点,共诊当代学术问题,论坛议题凸显了当代学术史的学科特色.《当代学术史研究八年论坛》一书的出版给研究者考察当代学术史、研究当下的学术时代产生的问题提供了进一步思考的空间与研究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各位同仁:大家好! 在此,我首先代表《云梦学刊》对各位拨冗光临本次论坛表示热烈欢迎!对河北省社科院及《社会科学论坛》杂志社给予的支持和帮助表示由衷感谢!借这个机会我讲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关于"当代学术史研究"的命题."当代学术史研究"是由两个要素组成的.第一是"当代",指1949年至今;第二是"学术史研究".我们对"学术史研究"最简单的界定就是"关于学术研究的学术研究".学者本来是研究学术的主体,但在学术史的视野之下,学者变成了学术研究的对象,即学术研究的客体.当代学术史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关于当代学术发展的宏观研究.比如说研究当代学术发展的基本规律、当代学术发展的基本脉络和大致阶段等等.二是关于某一学科发展的学科史研究.如研究当代历史学学科史、文艺学学科史、鲁迅学研究史等等.三是关于学者的个案研究.  相似文献   

4.
<当代学术史研究>是从<云梦学刊>2003年至2007年"当代学术史研究"栏目中精选出来若干论文组成的一部论文集.该书对"学术"、"学术文"、"学术成果"、"学术史"、"当代学术史"等基本命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界定,对当代学术发展史中的重要现象、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展开了对当代著名学者的个案研究,深入论析了若干当代著名学者的治学历程、治学成就、治学特点、治学经验等.所收论文以内在的逻辑关联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具有了比较完备的体系性.  相似文献   

5.
余三定 《学术界》2004,(6):235-251
当代学术史著作是指以“当代学术史”为研究对象的著作。主要包括下列 4个方面的内容 :关于当代学术史的宏观研究 ;关于几个主要学科学术史的研究 ;“学案体”的当代学术史研究 ;关于当代学术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张国春 《云梦学刊》2005,26(4):15-16
开展当代中国的学术史研究,总结学术发展的经验教训,对进一步繁荣发展学术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当代学术史研究,固然需要从学科、学人、学案做起,这也应是当代学术史研究的主体,但我们不能因此忽视学术发展政策方面的研究。从某种角度看,当代中国的学术政策对学术事、IP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尤其是建国初期的学术政策对当代中国学术事业发展起了奠基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余三定 《学术界》2008,(2):129-132
<云梦学刊>的"当代学术史研究"是适应时代需要和学术发展需要开设的重要特色栏目.该栏目围绕主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有成效、有影响的学术活动,取得,了较多学术成果.该栏目编辑较好地做到了研究、编辑、教学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8.
余三定讲话我补充三个方面的意思。第一,《云梦学刊》关于“当代学术史研究”的界定。我在《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发表过一篇文章《学术史:“研究之研究”》,其中说学术史是关于研究的研究,或者说是关于学术研究的学术研究。“当代学术史研究”还有一个“当代”的时间限定。《云梦学刊》的“当代学术史研究”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当代学术发展的宏观研究。包括对学科发展、学术思潮流变、学术现象等的整体研究和描述。这是精确意义上的当代学术史研究。二是学者个案研究。学者个案研究就是选择一些当代著名的有成就的学者进行…  相似文献   

9.
董京泉 《云梦学刊》2009,30(4):11-13
为什么要研究中国当代学术史?这当然有一个文化传承的问题,因为今天的中国当代学术史,在一百年之后也许会变成中国近代学术史或中国古代学术史。我想更重要的原因、更重大的意义是通过对中国当代学术史的研究。回顾新中国建立以来学术发展的历程,通过总体的和个案的研究,纵向的和横向的研究.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探索中国当代学术的发展规律,为现在的以及今后的学人提供借鉴.促使中国今后的学术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我国学术史研究的范式和领域较之清代大有扩展,既出现了梁启超、钱穆等学术史家,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成果.民国时期是我国学术史研究的承前启后、贯通中西的重要阶段.但由于时代的局限,学术史研究也受到了一定的制约.总结民国时期学术史研究的得失,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弘扬学术史研究的优良传统和促进新时代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当代学术与当代学术期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龙协涛 《云梦学刊》2005,26(4):28-28
研究当代学术不能脱离对当代学术期刊的研究。当代学术期刊是当代学术的晴雨表。当代学术期刊的成就决定了当代学术的成就。无一流的学术期刊,断然无一流的学术。观察、研究学术期刊是观察、研究学术史的一个重要视角。研究学术史,其对象自然是学人、学术著作、学术论文。学术期刊是学人发表学术论文的园地,学术期刊所反映的学术观点、理论思潮同学术著作相比,更具有快捷性、前沿性。  相似文献   

12.
蔡觉敏 《云梦学刊》2009,30(6):25-29
《当代学术史研究》一书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一、旁搜远绍,觅当代学术史研究之路径;二、以问题为中心的独特研究方法;三、点面结合,扫描当代重要学术现象与个案研究并存;四、尚学术争鸣,辨证“当代学术史”学科特点;五、铁肩道义.显学者之视野与良心。  相似文献   

13.
余三定的《新时期学术发展的回瞻》(以下简称《回瞻》)已经由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无疑对新时期学术史研究起了一个重要的推动作用.从"文革"结束到现在,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作为我们这个学术时代的基本语境不仅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被人"习以为常"以至淡忘了.但只要我们稍微拉开一点历史距离便能够清醒地意识到,所有这一切都来之不易.作为新时期学术史的参与者和反思者,余三定的这种学术努力足以唤起我们尘封已久的学术记忆.  相似文献   

14.
当"当代学术史"作为一个问题突显出来时,其自身便包含着许多无法克服的难题.比如"学术史"问题,当我们视学术史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时,它是学术、思想与文化的模糊指涉;而当我们视学术史为"研究之研究"时,它则更多地指单个的学科史、问题史的梳理.那么,我们对"学术史"的研究如何才能在这种"总体性的学术史"和"部门性的学科史"间保持应有的张力与平衡?这是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学术界》2006,(4)
5月27日,由湖南理工学院土办的“当代学术史研究”论坛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来自国家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上海大学、《光明日报》、《人民政协报》、《中国教育报》、《文艺报》、《社会科学报》、《学术界》、《云梦学刊》等单位共3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与会学者就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学术史的关系、政治与学术史的关系、学术史研究的基本界定、当代学术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学术评价、学术与学术规范等当代学术史研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参加论坛的专家学者有…  相似文献   

16.
宜用新的研究方法研究“当代学术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继元 《云梦学刊》2005,26(4):18-20
尽管目前学界对“当代学术史”的有关概念、研究对象尚有不同认识,但是对于研究“当代学术史”的意义已没有太多的异议。在我看来,“当代学术史”就是研究近50年来学术活动或整个学术系统运行的经验与教训,总结、评价和分析学术流派、大师、名著、研究方法产生的内外原因及对社  相似文献   

17.
学术的发展推动学术史研究的发展,中国史学学术史具有多种撰述方式,如果把那些不同时期学者撰写的史学家传记汇编成书,也是一种中国史学学术史.其特点在于不仅传主所在时代的跨度很大,撰述者所在时代的跨度也很大,这给后人留下了极大的思考空间.在那种为史学家立言、以“对话”形式撰写的访谈著作中,史学家用自己的语言准确表达其学术思想和治学特点,也具有很重要的学术价值.总之,史学学术史应当把史学哲学、史学方法、史学学术成果的价值估量以及史学成果与其他史学成果的关系等诸多方面都考虑到,并作系统的考察,逐步摸索出各不相同的、但行之有效的专门领域学术史的撰述途径.  相似文献   

18.
宋悦 《云梦学刊》2012,33(4):37-38
因为我是办学报的,就谈一点对《云梦学刊》及其特色栏目的认识. 一、关于《云梦学刊》"当代学术史研究"栏目的评价 大家都可以看出,虽然是一个地方高校主办的学术刊物,《云梦学刊》的目标却是希望打造一个全国性的、同时又有自身特色的高端学术平台.其中"当代学术史研究"无疑是期刊界的一个精品栏目,一个学术品牌.能够做到这个层次,其实是我们很多主编、编辑所追求向往的.  相似文献   

19.
教科书一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思想在场的主要方式.教科书改革范式的出场,旨在打破前苏联和中国几十年来用僵化和教条化方式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科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以解放思想和改革精神重写教科书.教科书改革的动力主要来自三个因素:一是重写新的时代精神;二是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和体系;三是重建学科体系.经过包括张一兵《回到马克思》一书在内的诸多学者的努力,实现了学术史范式图谱的格式塔转换,并极大地影响了整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的发展.概括地讲,改革开放以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形成了四大轴心范式,并对应生成四个坐标和四个理论学术图景.轴心—坐标—图景转换形成构变,变化整体构成范式图谱,这些便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史创新的谱系.  相似文献   

20.
王玮 《云梦学刊》2006,27(4):16-16
学术史研究有自己独到的价值,也有许多优秀的学术成果出现,但对“当代学术史研究”来说,情况却有所不同,供研究者施展身手的空间很不充分。由于当代学术是正在进行中的事情,对于研究者而言,缺乏必要的积淀、观察、体会,因而难有成熟的作品出现。此外,对于当代学人的研究,因是师长、同行、同事或朋友,还会受到种种限制而无法客观评判、畅所欲言。至于当代学术与当代政治的关系,研究者更不易把握。所以,当代学术史研究在我看来,难度挺大。不过,这一学科又是当代学界、当代学者不应回避的。今天的学术活动必将地成为后人研究的历史,而今天的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