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贫而求富,人之常情,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早在2000年前司马迁就说过:"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他还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于是为致富,人们"猪往前拱,鸡往后刨",各使各的招数。然而,金钱或财富是否能当作一个人幸福的主要表征?视贪财为产生社会邪恶的人,答案必然是否定的。如果人们以财富为生活目的,个人成了财富的工具,为财富所奴役,他会逐渐失掉正当使用金钱的能力。一个被财富所束缚的人,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幸福。本期刊登的几篇文章就是围绕"富贵"话题阐发的各种见解与主张,文笔犀利,见解深邃,可为同学们提供思考与写作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由贫而求富,人之常情,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早在2000年前司马迁就说过:"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他还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于是为致富,人们"猪往前拱,鸡往后刨",各使各的招数。然而,金钱或财富是否能当作一个人幸福的主要表征?视贪财为产生社会邪恶的人,答案必然是否定的。如果人们以财富为生活目的,个人成了财富的工具,为财富所奴役,他会逐渐失掉正当使用金钱的能力。一个被财富所束缚的人,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幸福。本期刊登的几篇文章就是围绕"富贵"话题阐发的各种见解与主张,文笔犀利,见解深邃,可为同学们提供思考与写作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富人的义务     
由贫而求富,人之常情,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早在2000年前司马迁就说过:"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他还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于是为致富,人们"猪往前拱,鸡往后刨",各使各的招数。然而,金钱或财富是否能当作一个人幸福的主要表征?视贪财为产生社会邪恶的人,答案必然是否定的。如果人们以财富为生活目的,个人成了财富的工具,为财富所奴役,他会逐渐失掉正当使用金钱的能力。一个被财富所束缚的人,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幸福。本期刊登的几篇文章就是围绕"富贵"话题阐发的各种见解与主张,文笔犀利,见解深邃,可为同学们提供思考与写作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恭喜健康     
新春佳节,互相祝福,过去说得最多的是“恭喜发财”,而今却演变为“恭喜健康”。实在令人清心润肺,耳目一新。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正如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所说:我们的幸福十分之九是建立在健康基础上的,健康就是一切。”现实也正如此。健康可以创造物质与精神的一切财富,而财富却未必一定能换取健康。一位西方哲人也说过:人的财富第一位是健康,第二位才是财富。”真正的富人,不是财富最多的人,而是拥有财富且身体健康的人。我们时常听到人们说:金钱有价,健康无价。说得很是实在。一个人只有拥有了健康,才能拥有快乐,拥有幸福,才能成为最“富…  相似文献   

5.
黎霆 《社区》2009,(17):58-59
某位高人曾夸耀道:“到了一定份儿上,你不用去找钱,钱自然会来找你的。”这话颇为新奇,却是他自己的经验之谈,因而值得我们思考。《史记·货殖列传》里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表述,可见人们对钱的追逐已绵延了几千年。但很少有人知道,与此同时钱也在苦苦地寻找着自己心仪的主人。  相似文献   

6.
天下熙熙 皆为利来天下壤壤 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先后爆发了两场货币大论战:“金块论争”与“货币论争”。两场争论的实质都涉及到了这样一个问题,物价水平(或币值)究竟是由货币数最决定的,还是由真实经济活动决定的。每次论争结果均以货币数量论者的胜利而告终。  相似文献   

7.
高新贞 《社区》2004,(12):11-11
“天下熙熙,皆为利趋;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太史公司马迁的这段至理名言,简约地揭示了追求物质利益是人们行为动力的道理。然而,是否追求功利、功名就是人们行为的全部动力呢?我们看到事实并非如此。许多人扶贫助困,既不想得利,也不想扬名;许多人献身公益事业,不但花钱费力,可  相似文献   

8.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高度的文明是支持你有些许隐私的,但你要是在大街上逮着人就问收入几何,赚的什么钱?我看八成你得提前准备安全头盔,挨不上板砖也得提防口水。  相似文献   

9.
全人教育的探讨和落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春秋时代的齐国政治家管仲在他的著作《管子·牧民篇》中说 :“仓禀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主旨是在说明经济和教育同样重要 ,物质生活和人格修养不可偏废。当今全球各国的教育政策都在致力于科技的研究和经济的发展 ,以提高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生活享受 ,这原是一种自然的趋势。但是我们不能忘记物质生活之外的人格修养 ,不能忽略经济活动以外的教育事业 ,否则会使整个社会朝向“天下熙熙 ,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 ,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的畸型状态发展。宋儒朱熹有一首《观书有感》的诗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  相似文献   

10.
我昔年沦诗,曾提出过一种见解,大意是说: 吾国古人之诗,或出于《庄》,或出于《骚》。盖诗以情为主,故诗人皆深于哀乐;然同为深于哀乐,而又有两种殊异之方式,一为入而能出,一为往而不返,入而能出者超旷,往而不返者缠绵,庄子与屈原恰好为此两种诗人之代表。……庄子虽深于哀乐,  相似文献   

11.
说闲     
理洵 《社区》2014,(32):54-54
有关于闲与忙的理论,一直就觉得玉茗堂说得好,那时他的《牡丹亭》成书不久,他写了篇《临川县古永安寺复寺记》的文章,里边说,“何谓忙人?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此皆天下之忙人也。即有忙地焉以苦之。何谓闲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此皆天下之闲人也。即有闲地焉而甘之。”罢官家居,一时轻松得不行,通篇文字读下来,是能感觉到他的闲适心情的。  相似文献   

12.
人穷志短,马瘦毛长。人穷志气就不足了,马瘦毛长的就长了。因穷而自甘堕落者有之,不甘穷而奋起拼搏者亦有之,不可统而论之。"评析自家心里急,他人不知忙。贫无达士将金赠,病有高人说药方。自己遇事心里焦急,别人照样不慌不忙。贫穷时没有好心人赠送金钱,患病时却有能人告诉药方  相似文献   

13.
掌管智慧,财富、幸福的三神仙,原本是很要好的朋友。有一天,他们为争谁的本事最大而争吵起来。幸福说:“当然是我最重要啦,如果一个人智慧如海,财富像山,一生却多灾多难,没有一天幸福的日子,那又有什么意义呢?”财富说:“反过来说,如果贫穷到连一口饭都没得吃,光有满肚子的智慧,幸福又在哪里?当然是我最重要啦。”智慧说:“你们两个都很重要,但是如果一个人家财万贯、无难无灾,却是一个没有智慧的傻子,他就比那些平平凡凡、充满挫折的人可悲得多,所以,还是智慧最重要。”他们各说各话,一时分不出高下,突然看见地里有一位农夫在种地,财富就说…  相似文献   

14.
《史记·高祖本纪》中记:“高祖置酒洛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知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建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相似文献   

15.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初中《语文》第一册《为学》末句说:"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其中的"如"字,课本未注,不少人把这个"如"解作"及"。粗看起来,这似乎也讲得通。那个贫僧有志竟成,确实为许多人所不及。然而,这是经不起推敲的。文中提到的"蜀鄙之僧"有二人,一贫一富。贫者想干就干,仅靠一瓶一体,已"自南海还",令人敬佩。富者则不然。他只想不干,"数年来欲买舟南下,犹未能也",让人为他脸红。怎么能笼统地说人们不及四川边境的和尚呢?再者,《为学》一文是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立论的:"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  相似文献   

16.
为天下而教化:儒家教化说之精神再检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教化说为近代以来的知识分子诟病者多,这些批评与诟病不少就值得再商榷、再检讨.孔子以前的中国社会,是一个"治教官师合一"而以"教"化天下的社会.孔子开出诗书礼乐教化传统的价值理性的人文基调,强调教化培植人的价值理性而"成人".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儒家教化说的真义乃在"为天下而教化"而不是为"一家一姓"而教化,它的强固存在正是孔子教化为天下为人的理性启蒙之精神不灭的见证.  相似文献   

17.
姚燕玲 《金陵瞭望》2007,(21):44-44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有时候官员也不例外。关键词:“敬”、“仪”、“规”清末官场上所谓的“敬”、“仪”、“规”,其实质就是贿赂。之所以加上“敬”、“仪”、“规”之类的字眼,目的在于使其带上“合法”的性质,送受双方都心安理得。归纳起来,大概有这样一些形式:一是别敬,也称别仪,  相似文献   

18.
财富,多么诱人的字眼!男青年的意中人是"白富美",女孩子的意中人是"高富帅",都有一个"富"字。是的,在当今时代,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每天,每个人,每一件事,都涉及到财富。柴米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玩乐学,哪一样与金钱无关!围绕着财富的话题、谈判、吵闹、手段、方法、谋略、阴谋、诉讼、争夺、战争……五花八门。得来的财富,使人兴奋、使人恐惧,使人幸福、使人烦恼,使人受益、使人受伤,使人安逸、使人劳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道在何处?三千六百行,各有财富道,大道在哪儿?这些问题都在挑战着人类的思维与智慧。中共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自然规律的论述,给了人们一双慧眼!  相似文献   

19.
禹的预言     
能够不占而卜,是因为懂得变易的道理,牢牢地守住天理人情,所以大禹知道了一个后人觉得幼稚的普遍道理:酒会亡国大禹是集巫、王一身的人,是教主型的统治者。涉及到人事,禹是非常理性的。禹安排人事,选定自己的接班人益。但他知道,在当时的条件下,家天下比起公天下组织化程度更高,依附和忠诚的动员机制更有效,共同体更有力量,更能积累财富;他不得不按照尧舜们的模式去指定接班人,但他知道自己的儿子将会打破"禅让"制度。后来人推测说,禹参与了让儿子获取天下的努力,但禹肯定预知了事态的必然结果。这一事实大概只有文王、曹操、蒋介石等人可比,而后三人跟禹一样,有着先知之能。  相似文献   

20.
“享”“饗”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享”和“饗”是古书中常见的两个字。清代小学家对这两个字的训释意见分歧,例如段玉裁说:“小戴记用字之例,凡祭言,饗燕字皆作饗,无作(?)者;左传则皆(?),无作饗者;毛诗之例,则献于神曰(?),神食其(?)曰饗……各经用字,自各有例。”阮元则说:“有同字义别而相因者,如献神为享,神食其所献亦为享是也。此等在训诂中盖未可枚举,后儒曲为分别,乃以献之作享,神食所献作饗。”他的结论是享、饗本为一字,“断非有二形也。”马瑞辰也说,献神及神食所献通作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