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哲学在今日国内越来越受到重视。不但理论家重视,许多从事实际工作的人也非常关注。对于从事实际工作的人来说,应用哲学这个名称本身就比理论哲学更有诱惑力。因为他给予人的指导更直接,接受起来更容易。然而目前我国应用哲学的发展远远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1999年,辽宁大学应用哲学讨论会曾提出了几个难点问题:第一,国内外许多重大实践课题,需要从哲学层面上加以研究和回答;第二,在几年来的哲学应用过程中,人们力图使用联姻方式而形成部门哲学,但出现了哲学与具体学科简单相加倾向,解决具体问题似乎与哲学无缘;第三,哲学不能反映群众的呼声,其间缺乏沟通两者关系的转化机制。直至今日,这些问题的研究仍没有取得引人注目的进展。这些问题不解决,应用哲学最终或变成脱离实际文不对题的空论,或蜕变为随意缘饰附会的庸俗哲学。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用是社会系统工程,它需要诸多条件的相互配合和支撑。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冲破教条主义的羁绊,是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条件。把握和研究实际中提出的重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的关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认识和把握实际问题的科学方法。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是认识和把握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形成制度化的程序和规范、建立和完善体制和机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的根本保证。只有努力创造并完善这些必备的条件,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才能保证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这项系统工程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3.
1992年7月28日至8月2日,在辽宁省营口市举行了由63个单位联合发起的全国第三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研讨会。现将会议讨论的关于哲学应用和应用哲学问题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哲学应用研究的含义和内容1、哲学应用研究的含义主要见解有:①哲学应用的实质在于理论和实践的内在统一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这个意义上研究哲学的应用,其成果就是应用哲学。②以特定实践领域为对象,运用哲学原理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③以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认识世界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为指导,以具体领域及其事物为对象,揭示具体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理论界(包括哲学界)逐渐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其中哲学的研究和讨论是特别繁荣的领域之一,它不但吸引了众多哲学工作者的关注,而且引起了各门学科研究者的兴趣;不但出现了大量关于哲学应用的论著,而且出现了把哲学应用于各门学科而产生的各式各样的应用哲学。例如,应用于自然哲学而产生的天文哲学、物理哲学、生物哲学等;应用于社会科学而产生的经济哲学、政治哲学、文化哲学等;应用于人的学而产生的人的哲学、教育哲学、领导哲学等,几乎是有一门科学就有一门相应的应用哲学。这种应用哲学还有另外一种称呼——部门哲学或分支哲学。  相似文献   

5.
应用哲学讨论会于1985年4月22日至27日在武汉举行。与会的150多位代表就应用哲学和哲学应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现将讨论中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关于加强哲学应用研究的必要性与会同志一致认为,加强哲学应用研究是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第一,这是四化建设的需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迫切要求哲学工作者深入实际,从世界观和方法论上进行具体指导。第二,这是哲学发展的需要。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要丰富,要发展,必须回到实践中去。第三,这是清除“左”的影响,克服经院式研究方法的需要。在“左”的思想影响下,哲学研究中引经据典、闭门造车的现象较为严重;还有将哲学原理标签化,随意上纲,败坏了哲学的声誉。只有加强应用研究,才能根除这种恶习。二、关于是否建立应用哲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由上海市哲学学会和上海交大、化工学院、纺织大学、市委党校、机械学院等单位联合发起的“哲学应用与应用哲学研讨会”日前在上海交大召开。会议就应用哲学的含义、特点、存在意义及哲学应用与应用哲学的关系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现把讨论情况作一综述。 一、改革实践呼唤“应用哲学”  相似文献   

7.
试论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用韩永荣,沈跃春哲学应用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途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邓小平是哲学应用的典范。他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刻地...  相似文献   

8.
《学术研究》连续编发了关于“应用哲学”的争鸣文章,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借此机会,我也发表下列看法,以就教于对这些问题有兴趣的同志。一、应用哲学不是哲学应用学一般认为,专门研究如何将哲学这最一般抽象的理论应用于人们的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便构成为一个单独的学科,即哲学应用学。它所揭示的是哲学应用于人们的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活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的具体哲学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殊形态,是从哲学的高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规律、道路等问题所进行的理论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是一种客观存在。实现由文本形态的建设哲学向叙述形态的建设哲学转变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0.
6月底到7月初,“全国马克思主义应用哲学研讨会”在安徽屯溪举行。会议除了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以及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应用上的经验教训外,着重研讨了三个问题。一、关于“应用哲学”概念能否成立,及“应用哲学”与“哲学应用”属于什么性质。其区别是什么等,是这次会议争沦的热点问题。一种观点认为:现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研  相似文献   

11.
十多年来,我国哲学界十分重视哲学应用问题的研究,在努力联系和概括当代科学和社会实践的新情况、新成就,新经验,结合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际,使马克思主义哲学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等方面,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然而,在我们探索哲学应用问题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简单化和急功近利的倾向。“应用哲学”“部门哲学”的说法就是这种倾向的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12.
在哲学应用中提出创立应用哲学始于80年代初期,1985年召开第一次全国应用哲学研讨会,经过近二十年的研究特别是在学科应用哲学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获得了较普遍的认识。但应用哲学是否能够成立却歧义丛生,对世纪之交应用哲学的走向仍然是大家关注的问题。一、应用哲学何以可能应用哲学在我国的崛起不是少数人心血来潮和一部分人起哄的产物,而是由制约哲学发展自身规律和实践的因素改变的结果。它的产生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它是应用哲学传统在现阶段新的发展。应用哲学古已有之,现今更加突出。早在哲学作为“科学的…  相似文献   

13.
哲学以自觉的形式关注着时代精神。现时代的哲学主题从总体说来,就是由哲学知识、哲学理论的功能向哲学思维、哲学能力功能的转移。这决定了哲学应用的基本特点——哲学并不是直接去改变世界,哲学所改变的主要是主体的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际是哲学应用问题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4.
关于哲学应用问题的几点浅见*章玉钧一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所决定和要求的,是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实的服务和导向功能的中心环节,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和繁荣的必由之路。这在哲学应用经过多次研讨,并取得不少成绩...  相似文献   

15.
由上海市哲学学会、中共上海市建设党校、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哲学部、社会科学报、上海交大人文社会科学院共同组织发起的“长江流域应用哲学学术研讨会”2 0 0 0年 11月在上海举行。在历时两天的学术研讨中 ,与会代表围绕应用哲学与哲学应用、应用哲学与基础哲学之间的关系 ,经济哲学、法哲学、文化哲学、教育哲学、价值哲学、发展哲学等部门应用哲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应用哲学如何应对新世纪的挑战、更紧密地结合时代发展和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等研究热点、难点问题 ,进行了多视角、多层面的深入探讨和交流 ,取得了多方面的共识。尤其…  相似文献   

16.
全国第六次哲学应用研讨会概述朱恪钧胡斌如何看待和解决改革与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若干社会重大矛盾问题,今年7月中旬在成都召开的“全国第六次哲学应用研讨会”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热烈的讨论。这次会议是由全国哲学应用研究会、四川省哲学学会、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  相似文献   

17.
关于哲学的应用问题,可以说一直是近些年来哲学界的热门话题之一。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在近六、七年国内公开出版的哲学文献中,在学科或某一问题后冠以“哲学”字样的所谓哲学应用问题学科的提法已超过60种。经济哲学、教育哲学、管理哲学、法哲学、艺术哲学、技术哲学、数学哲学、物理哲学、化学哲学……直至经商哲学、绿化哲学、统计哲学、赛场哲学等等,不一而足。哲学家族成员之众,蔚为大观。一方面,这些“学科”在继续发展;另一方面,在这门学科的名称、对象、性质等问题上一直存在较大分歧。甚至这门学科存在的根据,人们也一直在怀疑。本文拟就哲学应用问题研究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作一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18.
由上海市哲学学会、中共上海市建设党校、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哲学部、社会科学报、上海交大人文社会科学院共同组织发起的"长江流域应用哲学学术研讨会"2000年11月在上海举行.在历时两天的学术研讨中,与会代表围绕应用哲学与哲学应用、应用哲学与基础哲学之间的关系,经济哲学、法哲学、文化哲学、教育哲学、价值哲学、发展哲学等部门应用哲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应用哲学如何应对新世纪的挑战、更紧密地结合时代发展和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等研究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多视角、多层面的深入探讨和交流,取得了多方面的共识.尤其在以下几个关系上形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探古今之通玄 阐儒释之会融──《佛学与现代新儒家》评介李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方克立、李锦全两教授主编的《现代新儒学研究丛书》之一《佛学与现代新儒家》,南开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卢升法著,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中国哲学和佛教哲学...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30年来国内哲学发展态势主要表现为:哲学研究从体系本位逐渐走向实践本位,哲学教育开始从灌输式转向启发式.哲学研究的当下关注,凸显了现实基础上的跨学科研究趋势,其中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之间的对话与融通,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研究中形成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张力,伦理学、逻辑学、科学技术哲学中现实关注与应用研究的兴起,美学与宗教学研究中审美取向与超越情怀的提升等.未来的哲学发展,可期望在问题意识的引导下,从学科的分化走向整合,并结合实际进行文本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