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导入是教师采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或辅助动作拉开一堂课的序幕,随之进入课堂教学主体的过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课堂导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成功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对知识的迁移作很好的铺垫,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相似文献   

2.
魏继新 《新天地》2011,(11):290-290
对于英语教学而言,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即导入环节是转换学生的语言思维,辅之以易于接受的感性材料,把学生引入特定的英语环境之中,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完成对新知识的感知。导入技巧在成功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正所谓“万事开头难”,“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恰当的导入技巧是成功英语教学中的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师生共同演奏一个教学乐章的前奏。好的导入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在师生心灵深处架起一座方便彼此交流互动的桥梁,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对教与学基本概念的形成和对教师的基本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3.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如同一出戏的"序幕"。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金钥匙,因此,应追求导入艺术化,为课堂教学整体创造一个良好开端。  相似文献   

4.
达维多夫说:“要解决现代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归根结底要通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计而改变思维类型。”而启发探究教学模式能较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达到内容、形式和目标的有机统一。启发探究式教学首先是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揭示该课知识的社会实践意义,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这一阶段可直接作为新课导入,也可以设计在新课导入和进入新知识学习之间,它是直接激发学生发现、探索问题的兴趣的一个阶段。它从教育教学目标上,否定了以传授知识为目标的注入式教学,变教师讲授知识为学生探求知识,把教学的基点…  相似文献   

5.
梁方健 《新天地》2011,(5):93-93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任何一个有经验的教师一定不会忽视课前几分钟。导入语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一个好的导语可以使教材中看似独立的章节有机地联结起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导语运用得当,既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又使教师讲课水到渠成,轻松自如,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小学英语的教学对象是儿童。他们好说好动,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因此教师教学中的新课导入就显得很重要。好的导课方法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入到新知识的天地里。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新课导入要根据所学教材的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生理特点及生活经验而定。在课堂教学中我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英语教学改革首先应抛开“填鸭式”的传统教学,让学生也动起来,通过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维的习惯,使他们达到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在课堂上不活跃。如何激发学生参与意识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关心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英语教师应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要扮演好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创造一种合作学习的环境。课堂教学是外语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同时…  相似文献   

8.
1 问题的提出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思维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学好数学的内因。因此,教学活动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和点拨学生进行积极思维,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主要来自于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情感和学习兴趣。学习动机能引发学生的学习活动,维持、增加学习活动的力量。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之一认知内驱力,多数是从求知欲、学习兴趣、好奇心等派生出来的。在教学活动中,如果我们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好奇心,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内驱力,在认知内驱力的推动下,学生就会主动地去了解、研究、探索、汲取新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情感过程总是伴随着认识过程进行的,它起着加强信息、优化信息、调  相似文献   

9.
一段好的课堂导入好似一首歌曲优美的前奏,它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使学生能在课堂上做到眼、耳、手、脑并用,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这样教师就能抓住主体,发挥主导作用,带领 学生到知识宝库中去自由地吸取新知识,使导入真正起到师生间的沟通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导入是指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时,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方式。常言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导入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新课程改革要求,要最大限度的开发课程中的资源,使学用渠道得到拓宽,主要倡导讨论、合作以及实践的学习方式。对于初中英语教师来说,要想通过课堂教学这一渠道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重视新课导入。运用科学的导入方法能迅速吸引学  相似文献   

11.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进行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发展而服务。以问题为思维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动机;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体,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问题的分析、解决,培养探究式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运用学习的知识、动作技术去解决实际问题,让知识、动作技术在实践的过程中延伸,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张昭贤 《新天地》2011,(12):431-431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导入教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新课导入得好,往往能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并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关键要素。在高职高专英语课中尤其如此。课堂导入是教师引入新课的第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好的导入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那就需要教师提高新课导入的艺术。下面笔者以本院学生的英语教材《新编实用英语》为例,对多种英语课堂导入方法进行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导语,是语文教师运用语言这一主要手段,引导学生进入新课文学习的“开场白”。好的导语能激起学生学习新课文的极大兴趣,吊起学生强烈求知的胃口;能有利于学生对新课文的理解,有利于课文的重点、难点的突破;能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储备,有利于学生记忆的保持;能有利于训练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训练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能有利于学生由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以达到让学生创新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质疑是根据教材或课本的要求提出疑问,依据事实来问明或辨别是非。质疑有教师问,学生答;也有学生问,教师答。无论是哪一种,但目的只有一个,诱发学习兴趣,牢固掌握知识,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教师应该把质疑看成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教师作为“指引者”,应启发诱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立志”、“存疑”、“精思”、知行并重。我们过去在教学中,往往只注重教师的质疑,而忽视了学生的质疑。因此,重视学生的质疑,应是当前教学改革,教学法研究中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创情激趣,启迪思维--课堂艺术教学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讲究新课的引入技巧 ,重视“首因效应”。在每一堂的开始 ,就要给学生创造一种新鲜、好奇的情境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学生愉悦的情感 ,使学生以高昂的情绪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之中。心理学家认为 ,好奇心是人们积极探究新事物的一种倾向 ,是人的天性 ,是兴趣的先导 ,创设新奇的问题 ,可以达到诱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一、以“奇”入境 ,激发兴趣。好奇是学生探索心理的推动力 ,以“奇”导入 ,以“新”摄取学生的注意力 ,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去揭示“奇”的奥妙 ,激发学…  相似文献   

17.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教师要把握好课文特点,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创造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导入方式。激发兴趣导入、提问导入、情境模拟导入、抒发情感导入等是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几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处在学习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施行者,因而必须时刻使自己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始终注意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收到预想的教学效果,完成预定的教学目的。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关于“导”的几点做法。一、关于新课的导入俗话说,有了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课堂教学也是如此,恰当地导入新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动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就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经。本文介绍了气象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不同授课内容所选择的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趣味点,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了经验,将有利于学生对气象知识的掌握,有利于气象学教学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读——培育学生的阅读习惯;导看——培养学生的观察品质;导议——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导练——强化学生的知识掌握;导结——帮助学生的知识梳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