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理教学要注意把教材的科学内容和政治思想教育的内容紧密结合起来。用科学史料,发明史,科学家政治生涯等对学生进行教育,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开阔视野,启发思想有重要意义。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是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反映,它既受辩证唯物主义制约,又为辩证唯物主义提供了丰富的实例。把科学内容和思想教育密切联系,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过程中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无产阶级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我以前对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得不多,下面谈谈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2.
当前学校的基础教育已从“应试教育”逐步转向“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四个方面。我们在进行化学教学的同时要加强思想教育。结合教材的不同内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做到教书育人。在教学中用辩证唯物主义阐述化学知识,使科学知识教育与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的运动是永恒的。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  相似文献   

3.
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既是中学化学教学目的之一,也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辩证唯物主义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尽管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本身的掌握并不是每个学生在以后一生的具体工作、具体生活中都十分需要的,然而掌握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和思想方法,却能使每个学生终生受益。因此,通过化学教学,使学生领会并初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是十分重要的。中学化学教材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基本理论是学生接受辩证唯物主义的好教材。在化学教学中运…  相似文献   

4.
中学物理教学要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在教学各个环节中,要有意识地渗透创新教育思想;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实现物理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各种功能。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物理教师,要在物理教学中开展德育渗透,必须认识物理德育渗透的重要性,运用我国物理学的成就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利用物理教材中蕴含的浓厚哲理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并结合教学灵活穿插一些科学家的故事,培养学生健全的科学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相似文献   

6.
自然科学史是关于自然科学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是综合地了解自然科学知识发展的最好形式。解决学如自然科学史的两个难题的办法,一是要把注意力放在科学开拓者身上;二是要以教学对象为准、因人制宜。对哲学专业的学生讲授自然科学史,一定要把介绍发明发现的认识论与方法论作为中心线索。要精选教学内容,少而精,通过教学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本身要不断充实自己。  相似文献   

7.
寓辩证思想于解析几何教学之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要求 :在中学教育教学过程中 ,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渗透在各章节教材中都有所体现。本文就辩证法中的“联系”、“发展”和“矛盾”的观点在解析几何教学中的培养略谈几点看法 ,供读者参考。一、联系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 ,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解析几何与立体几何、平面几何、代数等都具有广泛的密切的联系 ,与现实生活也有密切联系。有目的地沟通它们之间的联系 ,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巩固知识等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1 .与立几、代数的联系例 1 盛满水的圆柱形…  相似文献   

8.
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隐性素质的培养和开发,是化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组成部分,也是开发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通过开发学生的思想品德,审美等隐性素质,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化学学科的教学真正起到提高学生素质的作用。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青年早期是学生初步形成世界观、人生观的关键时期,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全面心理准备时期。因而在化学教学中,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素质教育和开发 (1)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物质的构成因素与反应过程都有力地证明世界是物质…  相似文献   

9.
一、培养正确的教育观念和心理观点、意识的重要性 教育学科教学主要有双重任务:一是向学生传授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以培养师范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初步能力,二是帮助学生在掌握教育学科理论,掌握教育规律、心理规律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和心理观点。当然这二者并不是毫无联系的。教育观、心理观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教育学科基础知识。但两者并不是一回事,教育观、心理观是在反复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认识和对待教育、教学工作的稳固态度和行为方式。形成这种观点就是善于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善于从宏观的高度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侧重于学生正确的教育观和心理观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普通中学化学教学的德育渗透应以教材为主体,要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1.
有些哲学教科书和论文常常把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表述为“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并认为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其实这是旧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都是从本原去认识世界,企图寻找一个万事万物的本原。辩证唯物主义则是从世界的共同本质去认识世界,这就是恩格斯所指出的:“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才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正确表述。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是地理教学中渗透科技教育的主渠道,要遵循科学性、兴趣性、实践性、综合性等原则,在讲授中有意识渗透科学知识、科学观点、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密切关注地理信息科学与现代信息技术对地理科学发展及对地理课程内容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 历史课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认识、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能力的培养是长期锻炼的结果。因此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在不断的反复锻炼中提高自身的能力,这就是“参与教学”。  相似文献   

14.
物理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师若能用“红线串珠子”的方法把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的方法贯穿于教学始终,不但能准确地揭示物理学的本质,使学生深刻而非肤浅、本质而非形式地学好物理,更有助于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围绕三个基本观点和三条基本规律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争取最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哲学证明,一向是我们哲学教学中的难点之一。现行的哲学教材,大都局限于通过哲学史上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即唯心主义和二元论(也包括多元论)否认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观点不断受到实践和科学的驳难,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不断为实践和科学所证实,来作为哲学的证明。这不能令人满意。 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不断地证实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这是容易被人理解的。但实践和科学所涉及到的毕竟还只是整个世界的一部分,而在这之外的那部分世界是否也统一于物质,就不是它所能回答的了。唯心主义和二无论却往往从这里出发,对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进行种种驳难。教学过程中,同学们也常常在这里提出问题。因此,不说明  相似文献   

16.
著名教育家乌中斯基指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这一观点高度地。概括了“比较法”在人们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教育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有计划地、科学地运用比较法,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开拓学生的智力、增强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比较法的天地是极为广阔的。比如讲授《复杂单句》这篇知识短文,要讲的内容很多,学生很难接受。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比较法教复杂单句,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哲学范畴是发展的 物质世界是发展的,这种发展是无止境的。它从无限的过去至现在,再到无限的未来。这一点已为宇宙发展史所证实了。由于近年来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和广泛传播,这一物质世界是无穷发展的观点,不仅辨证唯物主义者承认,而且一些具有一定自然科学素养的人也赞  相似文献   

18.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数学与哲学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数学学习有利于帮助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解数学系统关系的整体性、对立性与统一性.客观地认识与探讨数学哲学观,不但有助于获得哲学观点和数学知识,也是发展思维结构整体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在批修整风运动推动下,校党委组织我们理科教师认真学习《自然辩证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发展教育革命大好形势的需要,是加速我们思想改造的需要,是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需要。通过《自然辩证法》读书班一个多月的学习,使我们初步体会到: 一、我们理科教师一定要学好用好自然辩証法恩格斯指出:“辩证法不过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通规律的科学”。恩格斯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深刻地揭示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事物内部矛盾对立和统一的斗争是事物运动和发展的真正原因。这些光辉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最锐利的武器。  相似文献   

20.
充分运用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性和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