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进行了五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之后,笔者认为要让作文教学红火生动起来,必须做到两点:内容求新,形式求活.1 内容求新 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每天都是新的,写文章怎样篇篇出新意呢? 首先,拟题要新.如果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仍随意命题,将历年的陈题、旧题拿出来,学生自然会感到索然无味,必定敷衍了事,定势成文,这怎么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写作欲望,写出有创意的佳作呢?因此,教师要多采用一些富有创新特色的作文命题,命题多贴近学生的生活.例如《现在的我》、《同桌的你》、《窗内的世界很精彩》等.拟题,必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所拟题目新鲜、活泼、有趣,才可以给学生带来新奇的刺激,从而诱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交流,表现其个人生活积累和言语能力。生活是作文的来源。生活分为外在生活世界和内心生活世界两个层面。学生缺少将外在生活世界转化成内心生活世界的意识与能力。教师的作用在于解读好生活的内涵,引领学生回归生活世界,优化作文教学。其中要注意:积累素材的关键是"观察"而不只是"看";打通读写通道,以读促写;创设情境,激发情感,激活思维;培育学生健全的心灵世界是提高作文教学水平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3.
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而学生作文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的全过程应该是生动活泼、自然有趣、情韵十足的。学生学识、生活积累、思想情感贫乏造成不会写作,认为写作是苦差事。究其原因是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没有激活学生潜在的知识储备,没有打开学生自己生活的宝库,没有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作为教师应该让学生享受到真正的作文生活,给他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自然舒爽的作文环境,使他们的创作天赋得以痛快、潇洒地施展。这样,我们就要改变长期以来习以为常的命题——写作——上交——批阅——发还的作文教学程序,代之以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生活化”作文教学法。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中,由于老师在命题时偏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或者命题过于笼统、过于平淡,造成学生怕作文,不愿写作文。而巧用教材文本命题,合理采用一课一题式、一课多题式、多课归纳式等命题方式,则可激发学生写作激情,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5.
“写作,是对生活的审美。”在作文教学中,就应是激发学生丰富的审美情感、审美感悟与审美想象.让学生诗意地审视与品读生活,这不仅为丰富文章的审美价值,更是为培养其蕴蓄生活激情的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学的也是作文。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绞尽脑汁,下笔艰难。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关键在于应当紧密地依附生活,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观察生活,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性实感。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怕作文,原因诸多:一、生活枯燥,每天两点一线,从家到校,从校到家,每天除了作业还是作业;二、不善观察,许多可写的素材,在学生眼里熟视无睹;三、命题单调,自然还有其他种种原因,不做细谈。许多教师也讨厌作文课,认为学生没生活不好命题。其实,在学生教材、教学实践、生活实际中的作文素材实在是太多了。  相似文献   

8.
作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向是最难、最令人困惑、最令人头痛的内容。现在还有教师仍然采用“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习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改进小学作文教学,全面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已是一些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了。  相似文献   

9.
按照生活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的理论,作文命题在内容上应努力寻求学生在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之间的张力,使学生在抒写生活真趣的同时,对实然存在状态的生活又具有适当的批判性和超越性;在观照现实生活的同时,又在积极地建构应然存在状态的生活,从而提升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作文命题形式与命题质量也有内在的联系,作文题型、文体要求、语言表述等都会对命题价值构成强有力的影响。认识作文命题的现存形式,并积极寻求更完美的可能形式,应是建构作文命题形式的主要思路。  相似文献   

10.
作文命题研究一直是作文教学研究的话题。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有些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随意性命题的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写作篇数虽多,但教学效果很难令人满意。因此,在作文命题设计中,要有科学的方法:1.要切合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征;2.要贴近初中生的生活实际;3.要把真实健康的思想感情结合起来;4.要新颖、灵活、富于启发引导;5.要与中考命题设计趋势结合。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作文教学存在作文教材本身缺乏连贯性和序列性、学生写作缺乏兴趣、作文教学效果低下等问题,提出作文教学要注重序列性的教学策略.分析了序列性策略要真正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能解决教师教学生学的问题.具体落实措施为编写具有科学、合理序列的作文教学教材;贴近学生生活,建立写作综合化训练序列;改变作文评价模式,体现科学序列评价梯度等,以期改变作文教学的现状.  相似文献   

12.
近两年,高考作文命题开始重视学生的自我体验、自我审视、自我生活了。这是由于这几年作文命题趋势与考生作文的“光写名人”倾向引发的。2008年第五期《人民教育》发表了江苏特级教师王栋生的文章《作文教学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封面用大字特意推出,在全国引起了轩然大波。这是一个转折,也由此,全国及各省市高考作文命题,都不约而同地重视了现实生活的命题,开始拒绝光写历史文化名人的作文。  相似文献   

13.
石磊 《新天地》2011,(9):178-178
在高中汉语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原则。兴趣的培养应该是和作文能力的培养密切结合的,贯穿于作文教学全过程的。汉语老师应该在作文的命题、辅导、评改、讲评等各个环节把培养兴趣和提高能力结合起来,以提高作文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最头痛的问题,学生写作文难,老师改作文难,到头来,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传统作文教学无论是老师命题、学生写,还是学生写、老师改,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欲改变现状,实施作文教改,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是关键。那么,怎样才能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本文将就这个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写作素质最能反映学生的语文素质,写作教学水平最能代表教师的语文教学水平,如何进行作文教学呢?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我常常感到学生作文难,究其原因,我认为有师生双方的责任:一是教师期望值过高,又限制得太死;二是学生的知识面窄、  相似文献   

16.
作文是衡量一个学生语文水平及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作文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研究中的热门话题。教者无不渴望能从根本上解决作文教学中的“少、慢、差、费”现象 ,并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 ,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心理学家告诉我们 :兴趣是获得知识 ,形成技能技巧 ,开发智力的动力。兴趣引人入胜。在作文教学中 ,只有当学生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 ,我们的作文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怎样才能对作文这种运用语言进行创造的艰辛劳动产生兴趣呢 ?教育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 :在作文教学中 ,牢牢地抓住审美能力培…  相似文献   

17.
马凤艳 《新天地》2011,(12):278-278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以其人文性、工具性、审美性和创造性,在创新能力培养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而作文教学更需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下面,笔者就如何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求异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进行创新作文教学,谈以下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8.
情感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不可或缺。调动学生情感的途径很多.其中好的命题能唤起学生的写作欲望.作文批改在坚持方式多样化的同时可以还学生主体地位。能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下水文写作可充分树起榜样的力量。周记交流是连接师生感情的纽带,赏识教学与公平教学是保护学生写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作文是一种表达,一种交流,是学生精神生活的反映。作文是学生的自我升华,在作文里他们不断审视自己,校正自己精神的航向,从而使自己的精神健康发展。作文是学生自己的精神家园,是自己人生的“史记”。如何让学生写出文质兼美、富有个性,具有创意表达的文章,是语文教师探索的重要课题。既然如此,那么怎样才能搞好作文教学呢?我想就此从作文的命题、批改、讲评三方面谈起。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原则.兴趣的培养应该是和作文能力的培养密切结合,贯穿于作文教学全过程.教师应该在作文的命题、辅导、评改、讲评等各个环节把培养兴趣和提高能力结合起来,以期提高作文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