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1)
<正> 《安徽大学学报》一九八四年第三期发表了笪厥来同志的文章《天柱山辨识》(以下简称笪文),对现在通行的天柱山为“南岳”之说进行一番考证与辨解。看完此文,笔者觉得其中有些不妥,特撰拙文,与笪厥来同志商榷,以期共同探讨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安徽境内有无两个两个天柱山?笪文认为,今安徽省霍山县境内的霍山是汉武帝时封的南岳,今潜山县境内的天柱山,绝不是汉武帝封的南岳。然而《史记·封禅书》讲明,汉武帝“登礼潜之天柱山,号为南岳”,因此不得不创造出两个新名词——“老天 相似文献
2.
天柱山旅游文化的审美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章沧授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5(2):111-115
安徽天柱山 ,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 ,因汉武帝的尊封南岳而名传千古 ,又因宗教的介入和文人的登临而享誉中外 ,更因雄奇秀美的山水景观而引来四方游客。它以丰厚的旅游文化和特有的审美价值 ,成为当今安徽的游览胜地、皖西南旅游开发的龙头产品。鉴于此 ,很有必要从旅游审美的角度 ,对天柱山旅游文化的内涵及其价值进行理论探讨 ,本文试图从石刻、宗教、山水、史迹、民俗诸多方面予以观照 相似文献
3.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
从天柱山旅游工艺品的现状来看,其工艺品种、特色以及工艺水平和艺术性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不足,亟需进行创新开发。文章着重研究了天柱山旅游工艺品开发的可行性,具体表现为当地拥有悠久的文化史迹、良好的工艺传统、丰富的物质资源和庞大的市场资源;提出了天柱山旅游工艺品创新开发的途径,即:理念上强调特色性、内容上丰富文化性、形式上追求创新性、市场上强化品牌性。 相似文献
4.
周向荣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5)
对用期性参数ARMAX模型系统提出了二种不同的参数估计算法,由此提供了对该类系统实施自适应控制的新思路、这二种算法是基于适时分时处理和批处理分别构造的。在一定条件下均能证明估计的收敛性以及自适应跟踪性。这些条件大多是与线性定常系统的通常假定相当的。 相似文献
5.
许静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1):83-85
对天柱山景区旅行社人力资源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对天柱山风景区2010年旅行社人才需求进行合理预测,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及具体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6.
7.
阐释了园林构成要素中的必然性要素和偶然性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与运用意义;以昆明世博园中"齐鲁园"为例,辩识了"齐鲁园"中必然性与偶然性园林要素,分析了诸要素在特定园林环境布局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阐释了园林构成要素中的必然性要素和偶然性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与运用意义;以昆明世博园中“齐鲁园”为例,辩识了“齐鲁园”中必然性与偶然性园林要素,分析了诸要素在特定园林环境布局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谭厚锋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7,(1)
贵州天柱县地处黔东南;东抵湖南省会同县、芷江侗族自治县;西连三穗县剑河县;南临锦屏县和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北界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由于同一文化渊源,同一形态,接壤的毗邻侗族地区自然形成了一个氛围浓厚的“侗族文化圈”,天柱侗族作家群具有代表性。这一作家群不仅在全国侗族文学圈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国共有10位侗族作家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其中天柱就占了6位),就是在全国新时期文学发展的总体格局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北有天柱,南有三江”,指的是北部侗族地区贵州天柱侗族作家张作为、粟周熊、谭良洲、藤树嵩… 相似文献
10.
11.
本刊编辑部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6)
正善于譬喻的韩非子用盖房子与制弓箭两则故事形象地说明了论证不可脱离实事的道理:范且、虞庆之言皆文辩辞胜而反事之情(《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现观教育研究的学术论文,大都按照西方思维范式的三段论哲学逻辑来阐述研究成果,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在矛盾就是,从现实中抽象出概念后,按忽视质变的形式逻辑推演开去,最后导致某些理论本身远离实际,以至于面对大量的教育学难题出现了文辩辞胜而专家失效的现象。最近我国学者翟玉忠先生提出复兴中国古典名学,并将这一重 相似文献
12.
《扁鹊见蔡桓公》是一篇著名的寓言故事,出自《韩非子·喻老》篇,也是中学语文课本的传统教材.然而,关于扁鹊其人,却打了一两千年的笔墨官司,至今聚讼纷纭, 仍未定论.这桩公案的焦点是,扁鹊是战国时人还是春秋时人?目前的《辞源》、《辞海》都认为是战国人.中学语文课本的注解里也采用了 相似文献
13.
李晓健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6,(2)
现代汉语中的"浪漫"一词派生自"浪漫主义"。在日本汉字中,"浪漫"被用来翻译Romantic,后来被中国知识分子借用,用作相同的西方词语的标准译名。但其实,"浪漫"作为一个固定的词语搭配,在中国宋代之时已经出现。本文将追踪"浪漫"一词的历史轨迹,试图通过此一溯源,来指出在现代中国的话语及其所构建出来的"现代"的想象中,西方与中国过去等的各种资源都被充分地调动起来,而并非是绝对而单面的。 相似文献
14.
15.
16.
王开岭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11):1-1
住海淀时,最常去的是北京动物园和香山随物园。迷恋动物园,因为它帮我确认一件事,它反夏地、…遍遍向我证实:生命是丰富的,物种是多样的……否则,我直怀疑世上只剩下人了。 相似文献
17.
周国荣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4)
先秦大学者杨朱,一直被人们视为最腐朽的剥削思想的代表,极端利已主义者。究竟应当如何评价杨朱,本文试图依据有关载录,对之作一实事求是的探讨。由于本人水平低下,乖舛之处定然不少,祈请同志们多予指正。 相似文献
18.
刘晓华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8(3):31-35
生态文明是一种特定的人类活动方式,或是一个大时空跨度的人类活动的结果形态,同时也是人类特定时代文明的特征性事实的表征或指代。生态文明的内涵,包括维持、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和促进地球生态环境的改善普遍成为人类个体活动的目标,生态化的生产方式,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政治制度与体制,生态科学、环境科学、生态环境技术的充分发展,传统生态文化资源的积极弘扬,与生态文明相应的价值观、发展观、道德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得到普遍的大力提倡与实现,各地区的原生态状况得到最大可能程度的恢复、维持与保护等。 相似文献
19.
荀德麟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4)
韩信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是西汉王朝建立过程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历史上围绕韩信的谋反问题和其悲剧结局,众说纷纭,褒贬未定(“四人帮”们的“定论”是不值一驳的,故不值一提)。现把自己近年来,在读史过程中偶得之管见,笔录出来, 相似文献
20.
雷文学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4):173-175
在中国山水诗的发展历史上 ,王维以“诗佛”著称。认为 ,这种说法有失偏颇。尽管王维以禅入诗 ,开拓了山水田园诗的表现领域 ,打造出山水田园诗空明净逸的境界 ,但王维一生不离官场 ,执着现实 ;又由于王维人格上的矛盾 (即在自我理想与龌龊的现实之间动摇、徘徊 ) ,造成王维诗歌思想上的不纯粹、艺术上的不混成。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重人事轻学问的观念是形成王维人格上矛盾的重要原因 ;而王维崇高地位的形成 ,又与中国哲学的贫困导致的对哲学的渴求的人文心理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