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灵剪纸题材广泛、寓意深刻、样式众多,且流传久远,具有粗犷、简练、明朗的特点,是中国北方剪纸的典型代表。与中国剪纸有着密切关系的日本剪纸,在充分借鉴吸取中国剪纸的技法和特点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文化特点不断发展,逐渐呈现出与中国剪纸不同的异域风采。此外,传统与现代艺术的结合,为广灵剪纸和日本剪纸在当今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民间剪纸艺术种类丰富,欣赏性极强,在中国动画舞台上曾独树一帜。透过对剪纸艺术的研究,分析剪纸动画的形成、发展以及独特优势,提出对剪纸动画的创新以及与数字信息技术的结合,取其精华,不仅可以极大地丰富中国剪纸动画的表现力和独特的艺术文化,使其得到延续和发扬,还可以让人们在现代化的生活中感受到最纯粹的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间剪纸历史悠久 ,绵延不绝。古典文献中很早就有关于剪纸的记载 ;名人诗作中亦不乏剪纸的描述 ;历来各地城乡多有剪纸佳作行世。民间剪纸传布甚广 ,风格多样 ,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艺术形态和自足的造型表达系统 ,具有持久的艺术魅力。民间剪纸蕴含民族审美特质 ,具有美育价值 ,是民间美育之花。  相似文献   

4.
荆楚巫术信仰剪纸在中国剪纸艺术中源远流长,具有最为神秘奇特的生存空间。林世柏剪纸艺术创作继承荆楚剪纸艺术传统,以其个性鲜明的艺术世界彰显着荆楚剪纸艺术的文化意蕴,折射楚图腾信仰和儒道思想,反映三国历史,展示荆楚传统民俗,表达楚人对自然美与人文美的追求,蕴含吉祥的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5.
民间剪纸艺术的语言与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民间剪纸语言符号的研究,努力寻找民间非物质文化———民间剪纸艺术与现代设计艺术的对话。从民间剪纸语言符号的角度来讨论现代设计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契机。  相似文献   

6.
剪纸是我国非常传统的民间艺术,它是由中国劳动人民在民俗生活中的创造、流传、享用的一种意象造型民间艺术。生肖剪纸在民间剪纸艺术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十二生肖成为传统剪纸创作的题材,具有纪年的意义,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生肖剪纸是民间剪纸艺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生肖与民间剪纸的结合,更好的促进了生肖文化与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剪纸,是以中国亿万劳动人民为主体而创造的一种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它的群众性广泛、地域性明显、造型特征强烈,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千百年农耕文明下形成的艺术体系,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封闭而内敛的农耕经济条件下,剪纸也是属于一种满足自给自足生活并达到自我精神延续的“绘画型”经验图像.剪纸意象是剪纸民俗的物质载体,剪纸符号则是剪纸意象的灵魂.  相似文献   

8.
立足于亳州剪纸艺术特征,运用文献资料法,从剪纸艺术题材和表现手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亳州剪纸艺术吸收我国南北方剪纸艺术之精髓,经融合形成阴阳互补,画剪结合;阴阳交替,虚实并生;粗细线对比,线面结合;刚柔相济,朴实优美;构图饱满,自由夸张等特征。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间剪纸的艺术特色和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我国民间艺苑中的一朵奇葩.文章从民间剪纸艺术的题材、内容和表现形式入手,探讨了它的艺术特色和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0.
剪纸看蔚县     
正对于爱看戏的蔚县村民来说,窗花变成了凝固在窗户上的演出,天天坐在自家的炕头上就可以看到。剪纸艺术和戏剧演出的联袂、贯通,将这两种民间艺术形式珠联璧合地统一起来,充满了浓郁的本土特色。剪纸是中国最普及、最古老的民间装饰艺术之一,是中国人祈福与祝福的符号,是劳动人民口传心授、约定俗成的文化史。纸发明并普及后,剪纸就出现了。技艺、材料、工具是构成剪纸艺术的三大要素,它们的传承、发展和创新,贯穿于剪纸的整个发展史。  相似文献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通过口传心授、世代相传的无形文化遗产,而博物馆是对其保护传承的重要路径之一。广灵剪纸艺术博物馆通过对广灵剪纸历史、剪纸技术、剪纸内容的展陈,不仅有效传承保护了广灵剪纸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目前广灵剪纸艺术博物在传承方面还存在着活态展示不足、剪纸创新人才缺乏,产品题材单一等问题,为此建议博物馆以“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为原则,在展陈中以实物制作再现、文创产品创新、剪纸素材扩大、品牌效力增强等方式,切实推进广灵剪纸艺术博物馆非遗文化传承能力。  相似文献   

12.
南方各民族民间剪纸是中国民间剪纸的一大分支,它在丰富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表现主题和题材样式、改变早期剪纸以女性为主体的创作格局,造就技艺精湛的庞大剪纸队伍、改进民间剪纸加工工艺、扩大民间剪纸的应用领域、证明中国民间剪纸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中国剪纸文化交流等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云南民族剪纸是流行于云南各民族民间的手工艺品及美术品。这类艺术作品反映了云南民族的生活情趣、宗教理念、思想情感,通过这种艺术形式寄寓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云南民族剪纸实质就是云南的民间剪纸,它如同中国其他地区的民间剪纸一样具有民俗性、实用性以及变异性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4.
剪纸是我国一种典型的传统民间艺术,且各地的剪纸艺术都各具特色;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剪纸艺术家们意识到传统剪纸艺术的局限,纷纷求变,打破传统观念和创作技法,创作新时代的剪纸艺术。采用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从剪纸形态与绘画语言相融合、剪纸艺术借鉴装饰语言以及运用多种技术营造新型剪纸视觉效果三方面.对安徽阜阳的新型剪纸艺术进行了研究,认为安徽阜阳的剪纸艺术家们另辟蹊径、大胆创新,借鉴他种艺术的表现手法,运用设计、绘画的理念与技法,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剪纸艺术。这种新型剪纸在理念和形式上的突破创新,对民间文化的繁荣发展起到一种抛砖引玉的作用,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创新提供了可能,为更多的民间艺术家们提供了灵感。  相似文献   

15.
2002年,彭粉女获得“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大师”称号.她的剪纸艺术也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综观彭氏的剪纸作品,无论是沟通天地的抓髻娃娃,还是表达生命意识的生命之树,无不具有丰富而独特的审美意蕴,而生存环境、地方风俗、生活态度、个人性格等方面因素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剪纸艺术是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的民间美术之一,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的实用艺术。它不受功利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制约,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剪纸艺术是创作者思想感情、审美心理的直接体现,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率真至美的艺术形式。论文主要从剪纸艺术的寓意之美、技艺特点、构图特征、造型艺术、色彩之美等角度对剪纸的形式美进行论述,体现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7.
青岛剪纸是山东省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之一.它常常取材于现实生活、寓意吉庆的事物、戏曲以及传说故事和新生事物等.它与民众生活联系密切,在传统社会被经常用于岁时节日、人生礼仪等场合.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随之会发生诸多的变化.在当前市场经济的严峻挑战情况下,民间剪纸艺术受到极大的冲击,面临着青黄不接的不利局面,也很容易渐渐失去其生存的空间.文章从民俗学的视野对山东青岛民间剪纸艺术进行整体挖掘,探索其民俗意义和用途,并对剪纸的发展之路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南都学坛》2016,(5):58-61
唐诗对剪纸艺术有较多描述,有关诗句表明,唐代剪纸艺术已趋于成熟,且用途广泛。唐诗中的剪纸题材较多,常见有植物、动物、人物、文字等。唐诗所描述的剪纸艺术,在色彩和技艺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发展。通过唐诗的"以诗证史",有助于我们对唐代剪纸艺术有更加深入透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间剪纸作为民间美术的主体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传统剪纸到新剪纸的演化过程表明:在商品经济与现代思潮的冲击下,人们的文化心理与审美标准发生了巨大变化,包括剪纸在内的一切民间美术形式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因此,对民间剪纸变迁、发展的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不仅有利于民间剪纸本身的发展,而且对整个民间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百姓生活》2013,(8):47-48
作者简介:韩靖,中国剪纸艺术家、研究专家,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艺术委员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剪纸学会会长、中国剪纸网主编。自幼酷爱中国画、剪纸与文学,曾拜中国民间剪纸大师库淑兰为师,潜心学艺12年。在剪纸创作实践中,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力求创新,将民间文化和人文历史有机结合,创作了一系列反映秦、汉、唐文化的大型剪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