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2006年深市中小企业板102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绩效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托宾Q与股权结构没有很明显的相关关系;EPS和托宾Q则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正相关,即提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将有助于公司绩效的提高.同时结合委托代理理论对分析结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公司内部治理框架,运用2004-200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考察盈余管理风险对于审计定价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当存在其他变量时,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比例、企业的股权集中程度和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设置情况对审计定价存在显著影响,这一结果表明,在公司内部治理治理中,独立董事制度、高管层持股对于公司内部治理具有积极意义;加快董事长和总经理的两职分离有助于降低代理成本,降低企业风险,节约审计费用,改善公司内部治理.  相似文献   

3.
总经理年度报酬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以我国上市公司为例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本文试图通过在综合模型中同时考察可能影响我国上市公司总经理年度报酬的不同变量,从而全面地描绘出我国上市公司总经理年度报酬决定的现状。研究结果表明,公司规模、绩效、内部所有权、独立董事比例、多元化、总经理年龄与报酬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国有股、无形资产比例、公司风险、两职兼任、年龄的平方与报酬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其中对报酬具有显著影响的变量为公司规模、国有股比例、无形资产比例和绩效。此外,本文还发现,统计上的影响点是造成报酬实证研究出现矛盾结果的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基于锦标赛理论讨论了中国高管团队薪酬差距的影响因素,高管薪酬差距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并利用2006年我国440家沪市A股上市公司年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兼任会显著扩大高管团队薪酬绝对和相对差距,国有股比例的提高会对高管薪酬绝对与相对差距产生显著抑制作用。企业绩效、企业规模对高管薪酬绝对差距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但对相对薪酬差距的影响并不显著。分析结果发现高管团队薪酬差距对公司绩效的正向影响作用显著,锦标赛理论得到支持。本研究同时显示,团队薪酬水平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大于团队薪酬差距的影响,体现出目前高管更为关注的仍然是薪酬水平,这也为高管薪酬设计提供了新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5.
代理成本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公司治理对代理成本的影响。得出结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代理成本负相关;股权制衡度与代理成本负相关;管理层持股比例与代理成本关系不显著;董事会规模与代理成本关系不显著;董事会会议次数与代理成本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股权分置改革下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192家上市公司3年的面板数据,对股权分置改革下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通过因子分析确定公司绩效指标.接着分别从股权构成、股权集中度及股权制衡度3个方面考查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公司绩效与国有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呈显著的U型关系,与流通股比例负相关,与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制衡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李云鹤  李湛 《管理评论》2012,(7):117-131
通过建立企业生命周期新的划分指标,从企业发展的动态层面研究管理者代理行为与公司过度投资之间关系随企业生命周期的演变,并检验公司治理机制随企业生命周期的治理效果。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代理行为随企业生命周期动态变化,其对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随企业生命周期发展不断减弱。不同公司治理机制的治理效果随企业生命周期也发生变化,其中董事长总经理兼任在成长阶段能够有效抑制公司过度投资,而独立董事在成熟阶段及大股东在衰退阶段均显著没有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成长阶段中的公司监事会能够对代理行为引致的过度投资起到显著的监督作用,而董事长总经理兼任则显著加剧代理行为引致的过度投资,成长阶段中管理层持股、成熟阶段中独立董事与外部机构持股以及衰退阶段中大股东均显著没有起到应有的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8.
公司领导权结构反映董事会与经理层关系的重要制度安排。在现有研究框架的基础上,对四川省上市公司的公司领导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经验分析表明:内部董事比例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不显著,法人董事比例和专家董事比例与公司绩效呈正相关关系,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否对公司的绩效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以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 2001 年为数据来源的窗口期,实证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结构改革对高管薪酬水平及薪绩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比例、薪酬委员会设置以及董事长与总经理二职兼任对高管薪酬水平有显著正影响.进一步的分析还发现,独立董事制度建设与董事长总经理二职兼任均显著提高了薪绩敏感性,薪酬委员会的设置对薪绩敏感性也有一定的影响.通过一系列公司治理改革可以有效抑制行为人的机会主义倾向,提高上市公司高管薪绩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资本结构如何影响代理成本是资本结构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以2000-2005年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实证分析发现,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民营上市公司代理成本负相关,而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代理成本正相关;第二至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代理成本呈负相关,对民营上市公司代理成本的影响效果要好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管理者持股比例与代理成本正相关;社会公众股比例与上市公司代理成本不存在相关性;债务总体水平与代理成本正相关,但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的程度要大于民营上市公司;银行借款比例对代理成本的影响要好于商业信用比例.这两种债务比例对民营上市公司代理成本的效果影响要好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流动负债比例和长期借款比例与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正相关.总之.民营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要低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是造成这种差异的重要因素.这一结论的政策意义在于:完善资本结构有助于我国上市公司改善治理结构、降低代理成本;我国政府要进一步推进民营化改革,以不断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质量.  相似文献   

11.
公司治理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002-2007年的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检验公司治理机制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影响,发现:提高公司高管人员的持股比例、增加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适当的董事会会议强度可以减少信息披露违规行为;上市公司所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越高、政府干预程度越低、法治及中介组织发育水平越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越合规;审计意见为标准无保留的公司有更高的信息披露质量;两职兼任、独立董事比例、委员会数量对公司透明度均为无显著影响;会计绩效越好、资产负债率越低,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越规范。  相似文献   

12.
公司控制中的董事会领导结构和公司绩效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本文针对公司控制中存在的不同的董事会领导结构,分析了董事会领导结构的不同形式和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鉴于传统的绩效指标体系的缺陷,采用了EVA评价体系来分析董事会领导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了以控制权比例和EVA为指标的数据库,实证分析了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状态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探讨了公司绩效的决定因素,得出了两职合一与公司绩效负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李晓燕 《经营管理者》2014,(28):108-109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运用2012年深市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考察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透明度的相关性。研究表明: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两职合一、资产负债率与会计信息透明度负相关,其他股东对第一大股东的制衡、无限售条件股份、监事会规模、高管持股比例与会计信息透明度正相关,董事会规模与独立董事比例与会计信息透明度无显著关系。提出改善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薪酬制度考虑外部监管了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以中国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高管薪酬契约与外部监管的关系,结果发现,外部监管对高管薪酬有显著的影响,但与最优契约论不完全相符.研究发现,高管薪酬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负相关;由于所有者虚位,国有企业的高管薪酬敏感性较高;由于远离管理者,外资控股的公司高管薪酬敏感性较高;独立董事占董事会总人数的比重与高管薪酬正相关而与薪酬敏感性负相关;较高的银行借款/总资产比率对高管薪酬有抑制作用;处于垄断地位的管制行业高管薪酬敏感性较高;高管持股对薪酬的敏感性不影响.最后,在控制了外部监管因素对薪酬敏感性的影响后,高管薪酬与公司下年度的业绩增长显著正相关,表明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制度基本上具备了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公司治理研究将处于不同组织环境的企业等同对待,造成了研究结论的较大分歧.本文依据投资机会集(IOS)理论,运用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在设定投资机会集的条件下,考察了不同成长性的企业其公司治理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成长性较高的公司,其经营绩效的改善与独立董事比例、高管层的持股比例显著正相关,但与高管层年薪相关关系不显著;成长性较低的公司.其经营绩效的提高与独立董事比例和高管层的持股比例相关关系均不显著,但与高管层年薪存在弱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魏锋  薛飞 《管理学报》2008,5(6):862-870
在考察多元化经营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制度-行为-绩效"分析框架,以寻求董事会制度安排对这种关系的解释。结果发现:多元化经营导致公司价值折价,但这种价值折价在各年的表现形式不一样;董事会会议频率、独立董事比例以及二职合一与多元化经营决策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董事持股比例与公司进行多元化经营的概率呈负相关关系。进一步的解释是,董事会会议频率和独立董事比例是通过影响多元化经营决策,从而影响多元化经营公司绩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大股东持股比例对代理成本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2  
本文以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1080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管理费用率、总资产周转率计量代理成本,采用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反映大股东持股比例。对代理成本与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代理成本与股权集中度显著负相关,与股权制衡度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本文借鉴已有的公司治理结构中高管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发现,以中国沪深两市的中小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学的相关技术对公司中高管的不同特征和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经过对总计139家中小上市企业2006年的业绩和高管特征进行了一系列统计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在这些上市的中小企业中不同学历的董事长在选择执行高管即总经理职位的人选时,有一定的偏好,高学历的董事长更愿意选择与自己教育程度相一致的总经理;其次,本研究发现中国中小型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与其所在企业的财务绩效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管控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董事长控股与董事长的学历对公司的绩效存在着交互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9.
传统代理人激励模型建立在参与人自利性假设基础之上,本文引入"不公厌恶"和"风险厌恶"因素,由浅入深地研究激励因素、风险厌恶和不公厌恶三者对经理人最优持股契约的影响。发现经理人的风险厌恶倾向导致其减低持股比例,激励因素倾向于使经理人增加持股比例,而不公厌恶使得经理人持股比例在1/2左右。当经理人努力是不可缔约的且经理人是不公厌恶和风险厌恶时,为激励经理人进行智力投资,必须赋予其一定比例的股权,使委托人与代理人利益趋于一致,以降低由经理人不公厌恶产生的效用损失,进而降低委托代理成本。  相似文献   

20.
我国家族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利 《管理学报》2005,2(6):721-727
从获利能力、公司规模、公司成长率、家族因素、股权集中度、股权离散度、区域因素和上市方式等方面对我国146家家族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说明上市方式对资本结构存在显著影响;企业规模与资本结构正相关;经营绩效与资本结构负相关;家族持股比例与资本结构成反比,表明家族企业倾向于保持家族控制权,与债权融资正相关,与股权融资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