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正蒙》是他的主要哲学著作。他提出“太虚即气”的唯物主义气化学说,在中国哲学史上,明确地把“太虚”即虚空和物质性的元气结合起来,指出元气是虚空的本然状态,“知太虚即气,则无无。”这就从根本上排除了虚空的非物质性。他的“一物两体”的朴素辩证法认为太虚之气始终处于浮沉、升降、絪緼、相荡之中,“一故神,两故化”,这就有力地批判了玄学“有生于无”、佛教“虚能生气”的唯心主义本体论。张载作为一个思想家,十分注重自然科学的研究。为了论证他的唯物主义元气本体论,他曾深入地研究过天文学,形成了很有特色的宇宙结构思想,而《正蒙·参两》篇是他在这方面思想的结晶,也是研究张载的天文学思想的依据。然而,长期以来,对《正蒙·参两》篇望而生畏。近代学者,阐释甚少,力作不闻于世。本文想通过《正蒙·参两》篇,对张载的宇宙结构等天文学思想作初步探索,错误之处,请专家学友指正。  相似文献   

2.
张载是宋明理学的一个奠基者,也是理学中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打头人物。他的唯物主义哲学,承上启下,标志着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北宋之后,虽然关学式微,程朱理学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但在其后历时七百年间相继出现的著名唯物主义哲学家,如王廷相、王夫之、戴震等,对张载哲学,总的来说,采取了肯定的态度,都直接继承并且发展了张载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这是  相似文献   

3.
<正>王夫之与费尔巴哈是中西哲学史上两位集唯物主义之大成和划时代的著名哲学家。王夫之以其气一元论终结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并以其情欲主义人性论和公欲目的论的道德学说,开凿了中国近代哲学之先河。费尔巴哈则由于其唯物主义无神论及其人本主义思想终结了德国古典哲学和欧洲近代哲学。“近代哲学”这一概念,把代表中国近代哲学之开端和代表欧洲近代哲学之终结的这两位哲学家联系到了一起。由于两者分属于“近代哲学”的两极,加之历史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因而王夫之哲学不可能具有费尔巴哈哲学的顽强战斗性和鲜明的资产阶级立场,费尔巴哈哲学则不仅达到了近代哲学的顶峰,而且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但尽管如此,两者的思想也还是不乏可比性。  相似文献   

4.
<正> 王夫之,字而农,号船山,我国明清之际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的唯物主义思想散见在浩瀚的著述中,最精采,最富有特色的部分,集中体现于《张子正蒙注》、《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老子衍》、《庄子通》等著作中,特别是《张子正蒙注》一书,其坚持唯物主义立场的作法和思想观点,在中国古典哲学史籍中是罕见的.本文就《张子正蒙注》一书对船山唯物主义的特色作一些剖析.一、坚持唯物主义旗帜鲜明,不含糊其词,不调和折衷.船山其时,程朱理学居于正统地位,并杂以佛教唯心主义、老庄唯心主义、陆王心学.船山面对形形色色唯心主义,不为错误观点、思潮所左右,而是奋力举起唯物主义旗帜.他无视程朱,大力推崇北宋唯物主义者张载,从经、史、子、集中,挑选其《正蒙》一书作注.认为《正蒙》一书,“如皎日丽天,无幽不烛”,是“匠者之绳墨,射  相似文献   

5.
张载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认识论是他的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张载认识论的核心是关于两种知识的学说,一是“见闻之知”,一是“德性所知”。张载的认识论上承前人的思想成果,把以前的朴素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许多重要思想进一步明确了,启发了后来的哲学家深入探讨,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并提出了新的创见,在历史上产生了较深的影响;而他的认识论局限性的一面,则被唯心主义哲学家所利用。可见分析研究张载的认识论,从而做出恰当的评价,对于研究中国哲学的认识论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就张载认识论的主要贡献和历史影响,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沈云波 《兰州学刊》2007,(11):15-17
张载哲学之出现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尤其是在天道观方面.这种哲学史上独特的天道观在张载晚年的著作《正蒙》中得到了集中的阐述.文章以一种论证的形式重新陈述张载哲学之天道观,并把其中隐含但却没有直白的思想显明.这样一种陈述之所以可能也正因为《正蒙》一书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7.
在理学体系的建构者中,张载以“气”范畴而独树一帜。张载的“气”究竟是什么?目前学术界的普遍看法是:从哲学性质上说它是唯物主义的;从哲学思维方式上说它是“体用不二”的;其哲学意义是对佛、道唯心主义本体论的彻底批判并是奠立其理学体系的基石,等等。 细细思索这些评价总觉得有点人为地抬高张载哲学。因为,第一、张载的哲学体系并不是  相似文献   

8.
<正> “诚”是王夫之哲学的重要范畴,目前学术界理解也不尽相同.本文据王夫之的具体论述.粗略地区分其对“诚”的不同哲学规定,探讨其“诚”论的逻辑结构。以就教于学术界的老师和同志们.在中国哲学史上,《中庸》最早从天、人、物三个方面对“诚”作出哲学和伦理学的规定.《中庸》而后,许多思想家都谈到“诚”,特别是在宋明哲学中,“诚”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被多方面地加以规定和论述.王夫之的“诚”论总结了前此“诚”论的发展而直接继承了张载。张载把“诚”规定为“实”,又释之为“有”,王夫之则把“实”和“有”结合起来规定“诚”。“实有”是对  相似文献   

9.
<正> 宋明时期,几乎所有的哲学家都讲“本体”。程朱讲“以理为本”,陆王讲“以心为本”,张载讲“以气为本”。王廷相在同程朱、陆王的斗争中继承和发展了张载的气本体论,认为“横渠此论阐造化之秘,明人性之源,开示后学之功大矣。”(《横渠理气辨》)他在张载的气本体论的基础上,立足于当时的科学成果,进一步论证说: 两仪未判,太虚固气也;天地既生,中虚亦气也,是天地万物不越乎气机聚散而已。是故太虚无形,气之本体,清通而不可为象也,太和氤氲,万物化醇,生生而不容以息也。其性命之本原乎! (《慎言·乾运篇》) 气至而滋息,伸乎合一之妙也;气返而游散,归乎太虚之体也。是故气有聚散,无灭息。雨水之始,气化也;得火之炎,复蒸而为气。草木之生,气结也;得火之灼,复化而为烟。以形观之,若有有无之分矣,而气之出入于太虚者,初未尝减也。譬冰之于  相似文献   

10.
张载的自然观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气本体论性质和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但是,张载自命儒者,他将唯物主义自然观最终纳入儒学以等级观念为特色的唯心主义政治伦理学说之中,这就形成了张载哲学体系内部不可解脱的矛盾。笔者认为,儒学从孟轲、荀子开始,以其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分成两个对立的哲学派别——“正宗”和“别  相似文献   

11.
王夫之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集大成者,在批判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以朴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结合为特色的哲学体系,尤其是他关于矛盾问题的思想,无论在其辩证法思想还是在其整个哲学体系中,更是占有突出的地位,本文仅就王夫之关于矛盾问题的思想做一初步探讨。王夫之从气一元论的唯物主义本体论出发,阐述了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以及矛盾运动形式的多样性等思想。王夫之关于矛盾普遍性的思想,首先表现在他对“太极”概念的新的解释之中,“太极”是易学中的一个传统概念,以前的思想家,包括一些具有辩证法思想的思想家,都…  相似文献   

12.
儒家哲学在汉初成为中国的官方哲学之后,随着道教的成立和发展以及印度佛教的传入,在中国的哲学史上逐渐的形成了儒释道并行发展的现象。由于佛教哲学和道教哲学在本体论上的地位高于儒学。为了儒学的复兴,张载建立了他的太虚即气的本体论。本文通过对探讨儒家本体论在隋唐之后的缺失,以及张载在本体论方面对《周易》和佛教思想的学习进而审视其在儒学复兴中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 荀子是先秦最博学的哲人,他的学说遍涉哲学、政治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名学(逻辑)、法学、历史、军事和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对先秦诸子几乎都作过批判,又有所吸收,立足于儒道,汇通百家之学,成为先秦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荀子博而据要,他最最突出的贡献仍然是在哲学方面,是先秦最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惯于运用“本来相顺,终始相应”(《礼论》)、“物各从其类也”、“物类之起,必有所始”(《劝学》)、“凡物(事物)有乘(根原)而来”(《大略》)的本体论思维方式,追根求源、清枝理蔓地建构了自己的学说体系。表现出一种鲜明的超迈旧说、刻意求新的战斗精神与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14.
戴震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他的自然观继承和发展了张载、王夫之的气论,吸取了当时自然科学的新成果,对气化之“分理”作了更为细微的考察,强调不同的过程有不同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张载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他不仅以气一元论的唯物主义思想著称于史,而且创立了“两端”说,把我国古代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张载认为,天地万物无不存在着“两端”;“两端”之间,无时不在“相感”“相求”,“相兼”“相制”,从而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他说:“天包载万物于内,所感所性,乾坤、阴阳二端而已”(《正蒙·乾称篇》。下引此书,只注篇名)。又说:“天地变化,  相似文献   

16.
<正> 王夫之是明清之际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思想家,他在心理思想方面也是“推故而别致其新”,达到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阶段。王夫之的遗著中涉及心理学问题较多的有《张子正蒙注》、《读四书大全说》、《尚书引义》、《思问录》、《俟解》和《四书训义》等。本文试从心理学角度,对王夫之关于“心”、“性”、“知”与“能”、“情”与“欲”、“意”与“志”等方面的论述作一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太虚始造化,一气判两仪。万形从此出,厥理亦随之。 耳目既已形,聪明乃因依。不有天地气,覆载安附诸? 理先气乃后,兹论委支离。习识痼真鉴,昏老尤难移。 知道古来寡,吾将铸钟期。(《王氏家藏集》卷九《咏怀》) 以上是明代中期杰出的气论思想家王廷相的一首唯物主义哲理诗,诗中表现了他坚持元气本体论的哲学立场,不以时论相转移,独自探索真理而寄希望于将来的高远情怀。王廷相的气论思想上承张载,但在心性论、认识论上与张载和程朱陆王的思想皆不相同。在宋明道学的泛道德论主导中国文化的发展时,他独到而深刻地指出:“世儒专言理一而遗理万,偏矣!天有天之理,地有地之理,人有人之理,物有物之理……各个差别。”(《雅述》上篇)这在中国哲学史上  相似文献   

18.
本体论是当前研究张载哲学中的主要范式,但仍未能消除持续已久的“虚气相争”现象。通过对这一范式运用中所存在诸问题的检讨可以发现,张载的哲学体系是由天人、性气两条线索经纬交错而成的理论整体,“气”是张载哲学中标志着宇宙统一性的哲学范畴,“太虚”是“气”散的本然状态,依托于“太虚之气”的“太虚之性”则是张载哲学中的本体,标志着张载哲学宇宙论和价值论的“天人合一”性质。  相似文献   

19.
<正> 张载是典型的理学家,与他同为唯物主义哲学阵营又同守儒家传统的王夫之有可能是反理学家、早期启蒙思潮的代表人物吗?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可避免地要弄清船山横渠之异。笔者认为,要辨明一个思想家是否为  相似文献   

20.
张载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认识论在他的哲学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对张载认识论的研究中,学术界分歧较大,本文试从张载认识论基本观点的阐述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 张载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分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