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馋嘴女的美食探索之旅
  陈筱棋1990年3月出生在南京。她从小就特别能吃,而且对美食没有任何抵抗力。有时候明明刚吃过饭没多久,看到好吃的还会嚷嚷着要买,父母为此不知说了她多少次,可她就是改不了,还经常跑到街上去买小笼包、鸭血粉丝汤或者鸭油酥烧饼,吃得不亦乐乎。那时,家人为这个“小馋猫”伤透了脑筋。  相似文献   

2.
她还记得男人给她讲稻草人的故事。稻草人穿着色彩艳丽的衣裙,忠心耿耿地守护着金灿灿的乡间田园。那时他们还读大学,晚上,有月亮的时候,校园的草坪上,她依着男人的肩膀,想着稻草人虚张声势地驱赶馋嘴的麻雀,偷偷地笑。  相似文献   

3.
凭借天生敏感的味觉,中国女孩郭蔷在瑞士拥有一份人人羡慕的美差:她每天只是坐在舒适的工作室里,惬意地品尝各种新鲜巧克力,却能拿到10万瑞士法郎的年薪(约合人民币60万元)。她是如何成为巧克力品尝师的?又是怎样用一张“馋嘴”在异国打天下的呢?  相似文献   

4.
喜欢猪肉卷、喜欢意大利面,还有冰激凌、巧克力、奶糖、薯片、火锅、牛排……嘘!我说的可不是加菲猫,而是我们的馋嘴猫MM——永远不能对美食说“NO”,  相似文献   

5.
饮食对糖尿病的控制极为重要,遣方用药都要兼顾到它。然而在临床上,会经常遇到一些“馋嘴”的患者,对医生谎报饭量,使得对血糖的控制难上加难。  相似文献   

6.
不少绍兴特产小吃,堂而皇之地打着“鲁迅最爱”的旗号。可见,鲁迅的吃,是大大有名的。一个时刻准备举起匕首、投枪的战士,一个经常怒发冲冠的英雄,居然也是个馋嘴?这不禁让人好奇也倍感亲切起来,印象中笔伐的先生不苟言笑不易接近,相比起来,爱吃的鲁迅可不就是个邻家大哥么?  相似文献   

7.
外婆和她的馋嘴孙文武在父母的眼里,我们姐妹俩从来就是个不好吃的乖孩子;而在外婆眼里,我们实在是只永远的小馋猫。因为只有在宽厚慈爱的外婆跟前,我们才可以任意地使那点小性子。隐约记得那时父母正忙于参加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无暇顾及我们的生活,乡下的外婆家就...  相似文献   

8.
贺冰新老师是著名艺术家、音乐教育家、海归博士。央视当家花旦主持人朱迅、影视明星刘亦菲、歌舞明星李玉刚等都曾是她的学生。她善良豪爽、乐于助人,学生们叫她“贺妈”、“靓妈”,很快就会成为她的死党、铁杆儿粉丝,她的“冰丝闺蜜”队伍浩荡,从4岁到80岁,堪称“中国闺蜜之最”;她有着30岁的身姿、20岁的心态、15岁的天真,她说,50岁以后,心中有爱有梦,可以把青春唱回来!  相似文献   

9.
一舞成名60岁的她跳起了“钢管舞”。喜欢她的人叫她“红牡丹”,不喜欢的人管她叫“老妖精”。爱红衣也爱跳舞一头金发、大红上衣、黑色紧绷的长裤,过膝的高跟长靴,孙凤琴让人无法与她的真实年龄——60岁,联系到一起。  相似文献   

10.
舒展 《老人天地》2010,(9):27-27
我的孙女乳名叫阿琳娜,今年11岁,这孩子是个性格开朗、天生爱笑的小妮儿。她自称是“半个老外”,因为她妈妈是俄罗斯人。她看了电视航天节目之后,突然问我:“爷爷,考你一个问题:什么船永远不下水,也不着地?”我想了半天说:“旱船!”她哈哈一笑说:“宇宙飞船!”她又问我:  相似文献   

11.
没有人喜欢雷梦佳。 高年级的男生听到她的名字会露出发怵的表情,因为这个初一女生“打起架来比男生还厉害”;曾经的中学校长叫她“惹事妖精”,并且没过几天就开除了她;老师对她很“无奈”,家长说她很难管,连亲弟弟在讲起她时,都是一副害怕的表情,因为“姐姐总打我”。  相似文献   

12.
有一种女孩,从十来岁就散发出吸引异性的能力,她声音像软糖,身体特别柔,像日本人时兴的宠物──水母,适时低眉浅笑,适时抽身而去,歪歪斜斜地小跑,像是慢镜头里的那种 当然,她必须漂亮,是 “班花”、“段花”、“系花”,甚至“校花”;还有一个条件是,她家境殷富,或有个体面的父亲……如果她有外号,一定是“公主”、“宝贝”或“甜心”什么。 她有一种特别的磁场,吸引一拨又一拨前仆后继的进攻者或围观者。读书时代,她的情书不断,她常把来信用一个非常精致的炉子满面桃红地烧掉,还噘着小嘴,像是生气,并不忘百媚千娇地说…  相似文献   

13.
一位从农村考上大学的女生,对网络充满了兴趣。因为在这之前她还没有接触过电脑。网络让她丰富了很多知识,开阔了视野。此后,在和朋友交谈、或做事情时,有人提出意见,她都会振振有词地说:“网上就是这么说的!”俨然网上说的信息,就是指导她工作、生活的“准则”、“标准”、‘嘬高指示”!  相似文献   

14.
安妮小姐是一家外企的行政总监,与她严肃的职业身份形成很大反差的是:她酷爱玩具,是一位超级Teddy发烧友。安妮收藏有20多只Teddy熊,有的坐在她沙发上,有的趴在她的电脑旁,有的蹲在她的书架上……她还根据每一只Teddy熊的“气质”,分别给它们取名为“老派绅士”、“花花公子”、“后街男孩”、“超级拳王”、“灌篮高手”、“憨豆先生”……每逢到国外出差或旅游,安妮总忘不了搜集各种版本的Teddy熊以及以Teddy熊为主题的周边产品(比如钥匙扣、咖啡杯、橡皮、笔盒、贺卡、发饰等)。在闲暇的时候,安妮的一大乐趣是为这些Tedd…  相似文献   

15.
参军 《老人世界》2010,(11):18-20
信不信?六旬老太创业也“疯狂”。她从当初的“战癌老太”,跃身成为今日的“网店达人”!她的网店开业一年,生意出乎意料的红火。她的网名叫“马列主义老太太”,她怀揣创业梦想,称网络不仅仅是年轻人的地盘儿,老年人也应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6.
刘砾遥 《职业》2010,(7):52-53
她28岁与花结缘,专事批发,人比花娇;她29岁大胆创新,携花入主超市专柜,独具慧眼;她历经十余年商场打拼,成功垄断济南市各大商场超市鲜花专柜,花界“小白”变“花王”。是什么成就了她的“鲜花王国”?是什么助她成功走上了“垄断”的康庄大道?本期《职业》为您揭开“济南花王”——郝俊美的神秘面纱,告诉你一个“花颜巧语”的创业法则。  相似文献   

17.
何立伟 《老年人》2008,(3):30-30
老婆的朋友比我多,平日家里头电话十有八九是找她的。铃声一响,我若起身,她那里就叫:“我的我的!”一脑壳头发夹子冲过来。这个家也仿佛是“我的我的”,因电话是打到“她家里”,而非“我家里”。她要在沙发上坐出武则天的式样来也只由得她。电话,没有二十分钟以上断断收不得场。找她玩,  相似文献   

18.
微子的理想     
微子有一个理想,她想卖掉一双鞋。微子说,等她卖掉那双鞋,她就去亳州。亳州在哪儿,那里环境好吗?微子对那里其实没什么概念,她的向往如此坚决,完全是因为这座城市的名字。她说她第一次见到“亳州”这个词的时候,显得特没文化,把它读成了“毫州”,等到弄清楚“亳”比“毫”少一笔后,她便爱上这个城市名。  相似文献   

19.
语文闲谈     
中古汉语里第三人称代词出现“伊、渠、他”。现代普通话里只保留了“他”,至于“伊、渠”只在某些方言里使用。王力《汉语史稿》:“第三人称的性别区分,最初由少数人提倡,始于1917年;本来希望在口语中造成一种分别,后来失败了”。“五四”前后,文学作品中用“伊”,后来都改为“她”。这个“她”字是刘半农在1926年的创造。可是,这只是书面语的视觉区分,不是口语的听觉区分,在口语中“他”和“她”听起来仍旧没有分别。“文法”改了,“语法”未改。  相似文献   

20.
今年47岁的吴玉英陪伴“万人坑”的冤魂白骨已经24个年头了。她把青春、美丽、健康和一切都献给了“万人坑”。她每天的工作是给“万人坑”里的死人骨头防腐,目的是不让它们腐烂、风化。而更让她难以随的是惟一的儿子因为她而患有多种先天性疾病。没有人愿意冒着损害健康和生命的危险,整天跟死人骨头打交道,所以,吴玉英成了惟一与“万人坑”死人骨头相伴的人。吴玉英的公公和丈夫都有能力给她换轻松工作的人,可她坚持留下来陪伴着“万人坑”里的死人骨头,她说:“那些冤魂都曾是我父亲的工友,我要让他们的骨永存,这些就是侵略者永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