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据《觉囊派教法史》载:“佛陀二转法轮主要讲自空,末次转法轮讲胜义他空”。该书还称,无著论师在鸡足山苦修弥勒法十二年,“尤其是对弥勒佛主要钻研末次转法轮经义,……获得了各种不同门类的禅定。弥勒法是从究竟佛义,不退还了义教法著成的,非常明确地提出了他空大中观的见修。无著论师掌握了弥勒佛的全部精神,证得菩提之后返回了人间,善为开示了义大中观之轨辙”。继无著后,历经世亲,恒河弥底尊者,阿哇达底巴大德,窘乃喜哇,瑜伽自在婆罗门萨杂杂纳等不懈努力,显教他空思想得到进一步充实完善。  相似文献   

2.
藏传佛教觉囊派现今流传于四川省壤塘县一带藏区,以他空见闻名。何谓他空见?刘立千先生所著《印藏佛教史》引用土观·洛桑却吉尼玛的《宗教教派镜史》说,觉囊派所谓“他空者,他法为空,然一切法之本性即胜义谛,常住不变”;《宗教词典》说,觉囊派认为“事物本真是‘自’,加在事物上的虚妄分别是‘他’,性空义只能是‘他空’,不能是‘自空’”,《藏汉大辞典》说,无分别智“不染其他  相似文献   

3.
觉囊派是藏传佛教史上一个特殊的教派,主张"他空见",在佛教思想方面与藏传佛教其他教派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本文在研究觉囊派教法"他空见"的基础上,对该派与其他教派之间在见解方面的差别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觉囊派在藏传佛教史上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试论多布巴的《了义山法海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布巴喜饶坚参是14世纪著名的觉囊派大师,在藏传佛教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他“广引教理证成,遂立他空胜义见宗”。在主持觉囊寺期间修缮寺庙,建塔立像,使觉囊派出现了创宗以来的第一次兴盛局面,赢得了地方势力的支持.他的代表作《了义山法海论》无论从深度、广度以及内容的丰富、语言文字的精炼来说,在整个觉囊派历史文库中都是无与伦比的.在今天看来,这本书对中观他空思想、乃至觉囊派历史的研究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重要著作.下面就多布巴的生平事迹和《了义山法海论》的基本思想作一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史达 《西藏研究》2006,(1):46-52
觉朗派是在藏传佛教历史以及西藏和其他藏区历史上产生过相当大影响的派别。“他空见”是觉朗派的独特教义。“他空见”不是印度外道思想,而是正宗的佛教如来藏义理。觉朗派用大乘有宗的“三性”来解释“他空见”:1、遍计执性:事物和概念之间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 但人们认为概念表达了事物本身。2、依他起性:一切现象为阿赖耶识种子的变化。3、圆成实性: 去掉遍计执他就能显出诸法的圆成实性。觉朗派在许多方面对佛学提出了新的解释,对藏传佛教的主流思想中观应成派见提出了挑战和质疑,丰富了藏传佛教思想。  相似文献   

6.
觉囊派他空思想浅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觉囊派是我国藏传佛教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教派,它的正式形成是以十三世纪末叶觉囊寺的建成为标志,但渊源可以追溯到十二世纪初的域莫·弥觉多杰。如果把十七世纪后半期作为觉囊派在西藏绝传的时间计算,觉囊派在西藏的历史有五百余年。其间曾出现过两次兴盛时期,从第一次开始向外传播,传到与西藏毗邻的川青两省藏区,形成了以中壤塘寺为中心的觉囊派寺院集团。至今这两个地区仍有党囊派寺院三、四十所,分别分布在四川的阿坝、马尔康、壤塘三县和青海果洛州的班玛、甘德、久治三县,在当地拥有一定的势力。觉囊派对佛教“性空”义的解释和所采取的修炼方法与藏传佛教其他各派不同,  相似文献   

7.
觉囊教派起源于域摩弥觉多吉。其生卒年不详,大约是生活在公元十二世纪初叶北宋时期。此人原系一在家的瑜伽行者,后出家,改名为召巴吉波,曾向多人学“时轮金刚法”和“密集”等法。后修法获得证悟,悟解了后被觉囊派奉为其教义核心的“他空”之义,并著书阐述,创立了“他空”的见解。域摩弥觉多吉的五传弟子衮邦突结尊追(1243—1313)在今西藏日喀则西拉孜县东北建立了觉摩囊寺,简称觉囊寺,这一教派即因此而得其派名。到衮邦突结尊追的再传弟子笃补巴喜饶坚赞,该派才兴盛起来。  相似文献   

8.
中壤塘寺庙位于四川省阿坝州壤塘县中壤塘乡政府所在地的东头,北依壤巴娜山,似金虎横卧;南临自东向西北境蜒流淌的则曲河,形如青龙游于前。中壤塘寺庙由藏洼、确基、藏迪、泽曲四大寺所组成,是我国目前藏传佛教觉囊派的根本道场,素有“小西藏”之称。觉囊派的正式形成是以13世纪末叶更邦·图杰尊追大师在西藏拉孜县那加吉祥山腹地建成觉囊寺为标志,其渊源可以追溯到12世纪初叶解开他性宗金刚乘斯芬克斯之谜的域摩·弥觉多吉上师那里。据记载,弥宽多吉上师宿智颖悟,通达一切显密诸明,他在详学《时轮根本续》的疏解要门以及《集密》…  相似文献   

9.
藏传佛教各派的判教大体上分为两个系统:第一个是由《解深密经》"三时判教"所激发出来的判教系统,这包括宁玛派、觉囊派和格鲁派;第二个是比较独立的萨迦派的判教系统。文章对藏传佛教各派的判教观作了一个较为详细的解析,并进行了简略的比较。  相似文献   

10.
文章将笃补巴·西饶坚赞所引用的佛教藏译经论的内容与相应的汉文译文进行对照、校勘,指出其异同,并对所引用的重要经论《大般涅槃经》不同版本的引文和《楞伽经》不同版本的引文作了具体分析,指出了其与藏传佛教觉囊派思想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11.
宗喀巴是我国藏传佛教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是藏传佛教的集大成者。他所进行的整饬宗教和创立的格鲁派佛教,不仅对藏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有重大影响,而且还传播到其它地区。宗喀巴一生从青海到西藏刻苦钻研显密经论,著书立说,建立了自己独特的佛教思想体系。他的著作全是用藏文写成的,目前见到的汉文译本还很少。他著的《中论广释》是依据印度佛教后期中观随应破派(应成派)佛护、月称的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安多藏区寺院林立,现存藏传佛教寺院以清代寺院为主,有格鲁派、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和觉囊派等.寺院类型也较为复杂,有一般性寺院,也有形成区域性政教合一统治的寺院.形成过区域性政教合一统治的藏传佛教寺院与地方信众通常结成牢固的供施关系,在“供”与“施”的交换模式中将社会生活编制在一张无形的权力文化网络中,对所在地区的宗教、文化、政治、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觉域派产生于公元 11世纪 ,由女密宗大师玛久拉仲创立 ,该宗派以自己独特的教法义理和别具一格的修持方法 ,成为藏传佛教中独树一帜的宗派。它不仅对藏传佛教诸宗派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而且曾几度风靡整个藏区。本文对觉域派的历史渊源、形成、修行方式、组成形式、教法仪轨和特点 ,以及该派的创立者玛久拉仲大师的生平事迹 ,均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在《山法了义海论》之"道"篇章中笃补巴·西饶坚赞首先引用《大般若经》等佛教经论中的相关话语,深入论证觉囊派独特教义"他空见"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以及其合理性和经典性。最后以《大涅檠经》等经论相关话语为取向,提出中道佛性论与常乐我净"涅槃四德"是"他空见"的最高境界和最后归趣。由此观之,笃补巴既尊《般若经》为最有理,又推《涅槃经》为最高。两经成为觉囊派的理论源头和思想库藏。  相似文献   

15.
《山法了义海论》所引佛教经论藏汉译文比较研究之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笃补巴·西饶坚赞所著《山法了义海论》分体、道、果三编,每编中引用了大量的佛教经论来论证觉囊派的根本教义"他空见",以此实证"他空见"的经典性和正统性。文章将这部经典"三编"中所引用的佛教藏译经论的内容用相应的汉文译文对照校勘,以此试图勾勒出藏汉佛教经论译文的特点及各自的译文风格。  相似文献   

16.
藏传佛教觉域派羯磨会供仪轨,在觉域派教法仪轨中处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乃修持法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本文尝试着从宗教人类学的视角,将其作为文化时空中的人的宗教实践活动和过程,来解读和阐明会供羯磨仪轨的象征意义及其文化意蕴和功能的同时,还关注羯磨会供仪轨在觉域派教法中的运用及其变迁.  相似文献   

17.
藏传佛教觉囊派是12世纪末在西藏日喀则境内兴起,并具有独特的佛教哲学见识的宗派之一.该教派在近600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既有辉煌亦有惨重衰败的经历.对该教派的历史兴衰过程,独特的哲学见识和密宗修炼要点,以及现实状况等问题做比较客观详细全面的论述,将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该教派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18.
文章紧承对《山法了义海论》上编:(体)的研究,开始对该论中编:(道)中笃补巴·西饶坚赞所引用的佛教藏译经论的内容与相应的汉文译文进行对照、校勘,指出其异同.这一部分内容笃补巴引用佛教经、论很多,且极具特色.具体讲,笃补巴通过引用印度佛教的《央掘魔罗经》《大般涅檠经》中的相关话语,直接论述了“他空见”的思想内容.通过引用《般若经》中“十八空”之“他性空”直面点出了“他空见”的概念.这说明,觉囊派的“他空见”从思想内涵到明相概念均有印度佛教的经典根据.  相似文献   

19.
在藏族地区,觉域派教法得到了民间信众的注重和传习.根据笔者多年的田野凋研个案资料和数据显示,在藏族民间,觉域派教法不仅是在家男女修行者崇奉的教法,而且也是民间群落或宗教社团奉持的法门.因此,不论在信奉藏传佛教的区域,还是信奉传统宗教苯教的地方,觉域派教法却占有一席之地.从肃穆的天葬场,或令人恐惧的坟场墓地,到空旷的山野,僻静的修行地,或者庄严神圣的道场、清静的田园、茅屋僧舍、民居家园,悉皆乃觉域派教法之存在空间.  相似文献   

20.
《萨迦格言》哲理三题黄得莲萨班·贡嘎坚赞是藏传佛教萨迦派第四代佛祖。他一生除从事宗教活动和政治活动外,还写下了许多关于佛学、伦理学、哲学和逻辑学方面的著作。其中影响最大,流行最广的当首推《萨迦格言》(以下简称《格言》)。《格言》不同于萨班的其他佛学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