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主开放的课堂,纷繁复杂的生成信息,冲击着越来越粗线条化的教学预设,考验着教师的课堂机智和预设把握能力。如果教师课堂上能在三维目标监控下灵活机智地抓住生成信息,并巧妙处理,就能优化教学预设,让课堂教学朝着正确有效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教学目标。那么,自主开放的课堂中,教师如何机智处理生成信息,正确把握教学预设,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呢?下面笔者就以几个教学片段为例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传统课堂把生成看成一种意外收获,把处理好预设外的情况看成一种“教学智慧”;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一种价值追求,当成彰硅课堂生命力的课程能力要求。既然是生成的属性是多元的,那么生成的方式也必然是多样的。  相似文献   

3.
当前,和谐社会已成为整个社会的主旋律,和谐课堂理所当然也就成为和谐教育的主阵地。政治课堂要通过课堂情境的精心创设,课堂语言的美化加工,师生关系的和谐融洽与师生的共同合作,课程教学预设与动态生成的和谐统一来谱写和谐曲,以达到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课堂教学正在发生着实质性的变化.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教学过程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实施“的过程.只有高质量的预设,才有精彩的生成;没有对生成心存期待,那么预设必然僵化.重视生成,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灵性、充满智慧、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5.
预设与生成是一对矛盾统一体,“预设”使课堂教学有章可循,“生成”使课堂精彩纷呈,两者是不能分开的。只有将预设和生成结合在一起,课堂教学才能充满激情的言语,才能充满智慧的火花,才能充满数学课所具有的生命的气息与情趣,课堂是师生互动生成的平台,课堂教学的价值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完全预设、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追求生命的意义应成为教学的起点和归宿,在新课程背景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贾爱菊 《新天地》2011,(12):381-382
物理教学中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摸索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就是以知识为主线,不断创设物理情景.以学生能力的发展和创新素质的培养为核心进行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课堂预设与生成的实效上关注三维目标的落实。  相似文献   

7.
教学是动态变化的过程,我们不能过分注重教学过程的预设与控制,我们要充分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通过创建学生联想多、对话交流多、动手实验探究多的"多动"课堂,营造有利于生成的生态环境。构建生成丰富的动态活力课堂。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只有立足本文,明确教学目标,设置适当的对话话题并加以适时点拨,才能使课堂在预设与生成中形成有效的对话,进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动态生成”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教学理念。所谓课堂动态生成就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探究、对话的课堂中即时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的新问题、新情况。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题、学习方式的不同而变化,根据教师的处理方式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灵活的生机勃勃的新特点。在学习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第四节《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课时内容时,本人尝试根据“动态生成”理念设计教学过程,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课堂是开放的,教学是生成的,教学过程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实施”的过程。课堂上学生与教师、同伴之间不断“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合”。因此,教师应时刻关注并及时捕捉师生互动中产生的有探究价值的新情况、新信息、新问题,重新调整教学结构,重组信息传递方式,把师生互动和探索引向纵深。本文通过对几个教学片段的展示、分析、反思和总结,展现“动态生成”的理念在不同问题情境下的运用和体现。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共同探索世界之美的窗口。理想的课堂教学就是在价值引导下自主建构的过程,是真实自然的师生互动过程,是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教师要想拥有一个灵动与精彩的课堂,就要有敏锐的课堂生成意识,在预设中带有明确的目的性,为生成留有空间,用灵巧的教学机智捕捉和利用生长点,灵活驾驭课堂。  相似文献   

12.
生成性教学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其在大学课堂的施行亟待探讨。生成性教学以弹性教学预设为基本前提,需要教学管理理念的更新与教学评价的改善;生成性教学之运行要求注重生成性教学资源开发、筛选及偶发性教学资源的合理处置,也需要多元教学方法的运用遵循动态性原则和综合性原则。  相似文献   

13.
谈谈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我国当前课改工作的精神实质出发 ,阐述教育目的与教学目标之间、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之间 ,以及预设目标与生成性目标之间的辩证关系 ,力求探讨教学目标的本质内涵 ,寻求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正生物活力课堂是以生物课程标准为基础,以学生快乐发展为目标,以优化设计和良性生成的有效教学为过程的充满生机和力量的一个系统整体。活力课堂作为我校"活力教育"的主阵地之一,要求课堂呈现教学内容宜地合时、教学方法灵活启发、教学环节律动变化、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师生面貌热情昂扬、师生关系互动相长、教学过程动态生成、教师语言生动诱人、课堂场面热烈活泼、课堂评价给力助推。  相似文献   

15.
正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行,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新课程理念背景下,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到底该如何认识及把握?"预设"与"生成"是有效的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关注预设,但要留足空间;把握生成,但要适度平衡;预设与生成,共同构  相似文献   

16.
简单性思维视域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滑入二元对立、线性决定及他组织关系中,教学走向僵化和死寂。教学的复杂性使得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得以解构。复杂性理论视域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重构为非线性、融合性及自组织性,让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7.
课程是一种文化,并且是不断变化之中的动态生成性文化。课程文化没有固定不变的、普适性的程式或方法。生成性课程文化是针对预设的课程文化及预设课程在当代所凸显出来的弊端而言的。不断发展变化就是要求动态生成,生成的新课程文化只有放到实践的大火炉里才能历炼出其优劣,才能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生成更新的课程文化。生成性课程文化建设过程要遵循利于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原则。弹性课程计划是生成性教学实现的前提,改革教学评价方式是生成性教学实现的保障,教师素质的提高是生成性教学实现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当前,课堂生成是课程改革的热门话题之一.教师都在谈“生成“,盼“生成“.但是,生成从何而来?生成能够制造出来吗?这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评价一堂数学课的成败,不是看教师如何教,而是看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学.也就是,一堂好课应该是“互动“的,“互动“就会产生问题,就会有课堂“生成“.不管是“预设生成“或是“非预设生成“,离开了“互动“都是不可能的.只有有效的互动,才能有意义的生成.有了这样的认识,对我们平时中的一些教学行为,也就有了评价的方向与标准.我想以自己的两个教学片断,来谈谈自己对以上认识的深刻体会.……  相似文献   

19.
叶澜曾指出:“一个真正关注人的发展的教学设计,会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是认知的)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会促使课堂中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和对及时反馈提出要求。”在一般情况下,教师要做到教学目标、内容、重点,策略,流程基本不变。同时,又必须认识到,课堂是复杂的,教师在预设时,不可能穷尽也不必穷尽课堂的可能的变化,要凭借教育智慧在教学机智中生成。说到底,语文教学重在学生的感受和体会。虽然有老师的事先备课,但随着新课程改革,更多时候教学也应成为一种即席创作…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提倡问题教学,有效提问是指提出的问题使人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里状态,这种心理能驱使个体的积极思维.但目前存在提问高频化、表面化、缺乏逻辑性、缺乏开放性等问题.笔者试图从预设和生成两个阶段来探讨有效提问.预设阶段在考虑目的性原则、针对性原则、逻辑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的基础上,还要注意控制课堂提问的难度、设置课堂提问的梯度、力求课堂提问的精度.生成阶段分创设情境、思考叫答、启发诱导、反馈评价四个步骤有序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