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确立,我国的就业制度改革也不断深化,社会为我们大学毕业生的求职与择业,以及施展才华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求职者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活动状态,是影响其正确求职和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大学生应当充分认识心理调适的作用,提高自我调适的自觉性,选好择业活动中的心理方位,立足于通过自身的努力使自己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以利于合理择业、顺利就业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合理的用人机制正在逐渐形成,从而给大学生们提供了用武之地,自主择业使毕业生谋职手段频频出新。登报招聘人才的比比皆是,而登报求职的不多见,大学毕业生做广告“推销”自己却是新闻,哈尔滨工业大学广告专业3名应届毕业生自费登报求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3名毕业生的自我推销广告得益于自己的专业优势,广告进行了精心独到的设计,赢得了择业的自主权,有了很大的选择余地。 许多城市的电脑网络开通人才信息库,供用人单位与求职人才双向选择,一些大学生捷足先登,敲动计算机的键盘,上网求职。一位即将毕业的博士研究生,通过“上海热线”的人才信息库栏目,发布了自己的求职信息,不到半个月就有多家公司请他去面试,很快便顺利地选中了适合自己的工作。网上求职,对于有联网的人才库来说无疑是明智之举快捷而方便。 赶集求职更受大学生的青睐。一是因为其所需费用少,二是供求双方可以面对面地交流。赶集是人才市场的借用词,指的是参加各种人才方面的供需见面会,双向选择,最后找到中意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日前,著名的人才招聘网站前程无忧发布了针对全国各地高等院校2002年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状况的调查报告,从求职前期和求职后期两次跟踪调查的结果来看,在 “漫长”而曲折的求职过程中,大学生们的择业心态和求职期望发生了很大变化,经历了一个从理想回归现实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刘强 《人才开发》2007,(5):49-49
“求职包装”已经是个不太新的名词。花钱将自己的求职介绍信和简历精美地装订成册,这已经是每一个求职者的起码装备。今年,在一些求职的大学毕业生中,又有了更新的“装备”。为了在求职应聘中增加取胜筹码,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开始在原来仅仅“包装”简历证明信件的基础上,真正大把大把花钱“包装”自己了。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有其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在就业结构发生变化的今天,高职毕业生更应该通过自身的努力最大程度发挥这一优势。高职毕业生只有进行了必要的就业准备,才有可能产生正确的求职择业行为,作好了充分的就业准备才能选择一个理想的、合适的职业,实现就业目标。  相似文献   

6.
成功路上     
杭东 《人才开发》2005,(11):48-49
求职屡受挫,名牌大学毕业生当起了送餐员2002年7月,21岁的何咏仪从浙江交通大学通信专业毕业了。此前,她已经与一家公司签订了就业协议。然而,她还没工作两个月,该公司便因负债累累破了产。当时何咏仪想,自己是名牌大学毕业生,找份工作应该不会太难。但事与愿违,她找了很久,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下家”。很快,她身上只剩下不到500元钱了,不仅没找到工作,而且还面临着生计问题。一天中午,何咏仪去一家快餐店吃饭,女老板看到她放在快餐桌上的求职简历,就问她是否找到了工作?见何咏仪直摇头,女老板笑着说:“姑娘,现在大学毕业生太多了,求职要求…  相似文献   

7.
在江苏东台市一次人才招聘会上,某工业专科学校的17名东台籍应届毕业生,在双向选择中无一例外地全部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双选”协议,并当场办理了鉴证手续。而不少院校的本科毕业生却求职无门。 择业和就业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对莘莘学子来说,成功地择业就业,是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创造美好生活的关键一步。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当  相似文献   

8.
“自主择业,双向选择”使每一个大学生从幕后走向前台。大学生作为人才,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是优是劣要在市场上接受检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和人事制度的改堆加大,毕业生求职压力逐渐增大。大学生想在求职中获得成功,他们就主动出击,于是,就出现了如下求职现象—— “外部包装”越来越显。常言说:人有衣裳马有鞍。就像商品注重包装一样,学子们非常清醒地认识到“原装出售”的局限性,便不遗余力地对外部形象进行精心包装,从穿衣打扮到个人材料都非常讲究,力求给用人单位一个好的第一印象,这几乎成为大学生走向人才市场的“必修课”。某学院一学生家境拮据,但在择业时他却从亲朋好友那里借了1000多元,从头到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如何正确看待职业生涯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每年都有千千万万的大学毕业生从校园走向社会,求职择业就成了首要问题。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大学生们有时会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尴尬,面对现实,正确认识和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则成了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一年一度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高峰又要到来了,280万莘莘学子即将涌入求职“择嫁”的大潮中,与往年没有找到“婆家”的大学生共同再分就业市场的一杯羹。为确保今年28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或高于2003年的同期水平,国家新出台一系列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措施,以期缓解扩招为就业市场带来的压力。四年前,许多新被录取的大学生因为扩招而进入了自己喜欢的大学,高兴地对母亲说:妈妈,  相似文献   

11.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下岗职工或一些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虽然也多次往返于各个人才市场,也许参加过无数的招聘会,或许还参加过一些单位的面试,但始终没能找到一个合适满意的职位,于是,有些人只好先在某个单位“干着”,等有机会再寻求新的职位。也有些人开始怀疑自身的能力和素质,甚至抱怨自己生不逢时。究其原因,关键在于他们缺乏正确的求职方式。要成功择业,首先要了解用人单位究竟需要哪种类型的人才。从报刊上刊登的招聘启事和笔者接触的一些单位来看,他们对人才的需求一般都表现为三类:一是经营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又是大学毕业分配时,每年的这个季节,对于寒窗苦读了十几载的学子们来说,是最紧张忙碌的时候,因为他们就要走向社会了。在充满憧憬与惶恐的同时,他们最关心的莫过于如何能找到一个“我爱你,你也爱我”的单位了。当然,仅靠大学生自己是不够的,还要有社会各个相关方面的努力。国家人事部强调“要引导毕业生进入人才市场择业”,一些企业争夺人才也直奔高校……高校人才资源是富矿,看来,建立高校人才市场,科学引导毕业生择业,已成为一种可能。大学生就业币场是大学生找工作、用人单位选人才的场所,是毕业生就业所涉及的各…  相似文献   

13.
赤山     
大学生择业时如何自我定位■赤山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自我定位是成败关键。自我定位越客观,择业过程中效率越高;反之往往导致失败。我遇到过这样一位毕业生,化工专业、名牌院校优秀学生。择业一开始,只追求一流大公司,其他企业不屑一顾,却因为住房或专业情况,...  相似文献   

14.
美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过程美国高校同样存在着大学毕业生的知识技能、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同样会遇到缺乏有效的信息和必要的求职技巧等困难。高校也同样肩负着解决这些问题,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的责任。近年来,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和人才培养,关系到社会稳定。对于即将面临就业的衡水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而言,就业心态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因此,本文通过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使衡水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能够全面地了解就业现状,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各自的就业计划,并用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参与求职择业活动,从而找到最能发挥自己才能的位置,达到人才资源合理配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赵畅 《人才开发》2006,(10):40-40
前些天,有几位大学毕业生家长找到我。谈到择业的问题,便哀怨声声。他们告诉我,辛辛苦苦把孩子培养成大学生,可毕业后竟难以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面对对口专业自由就业职场出现的“僧多粥少”、供过于求的境况,只能望洋兴叹!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广大高校进行扩招,学生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使得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并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在大学毕业生就业、择业时对其进行就业指导,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使得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调整好学习的时间、了解应聘技巧、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提高就业求职的成功率。因此,在大学生中展开就业指导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主要阐述就业指导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首因效应在求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一现象是由多种原因引发的。既有工作岗位的供给与需求比例失调的原因,又有毕业生自身择业观念上的原因,还与毕业生在求职时缺少技巧有关。因此,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学生共同努力。就学生自身而言,掌握求职中的方法和技巧,给用人单位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从而提高求职的成功率,是毕业生接受就业训练的内容之一。由此可见,社会心理学中的首因效应对毕业生求职具有可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据报载,四川省有位家境贫寒的大学毕业生,为找工作先后花去3000多元,超过他父母亲在家一年的种田收入。而广东某外语院校2006届本科毕业生小林求职半年末果,却花掉了4200元。大学毕业生为找到一个工作岗位,竟花去三至四千元钱,这样的例子在现实中也许并不具有普遍性,却是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矛盾的真实  相似文献   

20.
根据这几年的调研显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在于,大学生的自身和社会需求的人才不相符合。当前社会需要的是高端的技术性人才和低端的体力劳动者。而大学毕业生,没有足够的能力胜任高技术含量的工作,自身也不愿意从事体力工作,造成大学毕业生和社会需求脱节,在这种社会就业形势下,大学生要想快速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就应该在校的时候就做好自我营销的准备,在毕业的时候根据社会的需求把自己营销出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