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万明 《领导之友》2012,(10):34-35
曾国藩是儒家文化培育出来的完美典范,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都有令人注目的影响。中国现代史上最为著名的毛泽东和蒋介石都高度推崇曾国藩。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在致友人的信中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后来他还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是一个"办事兼传教之人"。蒋介石说曾国藩"足为吾人之师资"。国学大师章太炎说曾国藩"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  相似文献   

2.
正不少人心中的曾国藩,往往是"权谋"的形象。曾国藩因此也成为官场权谋的代名词。事实上,曾国藩领导力的核心,并非权谋,而是理念。曾国藩"非有超群轶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曾国藩并非天资聪明之人。左宗棠对曾国藩的评价是"才略太欠",是  相似文献   

3.
正曾国藩有个理念特别有意思,那就是"三忌"。天道忌巧。曾国藩一辈子最喜欢下笨功夫。渴盼自己有学问,他每日读书;希望书法好,他天天写字;期待子侄有良好的操守与行事习惯,他为人处事总是以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这个"巧"字是投机取巧。在曾国藩看来,一个喜欢投机取巧的人永远成不了大气候,因为这种人没有耐力慢慢培养自己的操守和才华。  相似文献   

4.
正左宗棠狂,一生以诸葛亮自诩,大话连篇,连左夫人都听不下去而取笑他;左宗棠"二",骂一手提携自己的曾国藩,和李鸿章对着干,连亲家郭嵩焘(晚清外交名家)都要和他断交;左宗棠直,严峭刻深,连曾国藩这样有气度的人都受不了;左宗棠脾气大得不得了,甚至盖过了他的名气和才气,人称"左骡子"。李鸿章小左宗棠整整11岁,自谓"生平不解空言高  相似文献   

5.
1900年中华帝国的大混乱有一 个显著的特点,即:帝国历史上几乎所 有的"造反"都发源于南方,最近的一 次便是发源于广西蔓延至长江下游广 大地区的太平天国运动。而1900年的 农民"造反"却发源于帝国的北方,蔓 延的走向也是一直向北。当帝国的整 个北方都已经混乱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相似文献   

6.
曾国藩最大的特点是内清外浊,内方外圆。如果给清官分类的话,曾国藩应该归入"非典型类清官"。一方面他的"清"货真价实,问心无愧。在现存资料中,我们找不到曾国藩把任何一分公款装入自己腰包的记录。他终生生活俭朴,"夜饭不荤"。晚年位高名重,其鞋袜仍由夫人及儿媳女儿制作。及至身后,他只剩下2万两存银,在晚清时代确实算得上相当清廉。但另一方面,曾国藩的轶事中缺少"囊橐萧然"、"贫不能殓"这样容易涌动人悲情的极端化情节。在中国人眼里,真正的清官,必须"清可见底",一尘不染。曾国藩远没有清到这个程度。海瑞等"典型清  相似文献   

7.
小宝 《领导文萃》2013,(16):75-78
曾国藩是王闿运寄望最深的王闿运的帝王学主要就是"通经致用"之学,改造经学,把经学运用于当下的政治,并非一般意义上所讲的推一个人帮助他做皇帝,当然也有"致君尧舜"的意思,但不是刘伯温这样的,也不是马基雅维利。他和政治人物当然要发生关系,帝王学要行天下,要得人,一定要跟合适的权势人物合作。肃顺和曾国藩是他  相似文献   

8.
<正>识人用人、选贤任能,可谓千古难题。但作为晚清扶危救难的中兴名臣曾国藩,于为官从政之道,识人用人之法,确有独到见解。居官入仕者,倘能思之、鉴之,必能大受裨益。话说,李鸿章曾向曾国藩举荐三个人,恰好曾国藩散步去了,李鸿章就让人在厅外等候。那承想,曾国藩散步回来,从察言观色中已有定论,当李鸿章请他当面考察选用时,曾国藩却直言相告:"面向厅门、站在左边的那位是个忠厚人,办事小心,让人放心,可派他做后勤服务的工作;中间那位阳奉阴违、  相似文献   

9.
虽然曾国藩、李鸿章都是科举出身的仕人,又都是靠从戎为帅的契机联络成各自的派系群体,但其风范表现及对群体的影响有着明显不同。如果说曾国藩素以“儒风”染人,那么李鸿章则惯以“痞气”  相似文献   

10.
慧眼识才     
李鸿章曾带了三个人去拜见曾国藩,请曾国藩给他们分派职务。不巧曾国藩散步去了,李鸿章示意那三个人在厅外等候。不久,曾国藩散步回来。李鸿章说明来意,请曾国藩考察那三人。曾国藩说:不必了,面向厅门、站在左边的那位是个忠厚人,办事小心,让  相似文献   

11.
魏羲之 《领导文萃》2012,(1):98-100
曾国藩对左宗棠有知遇之恩,如果没有曾国藩的提携,左宗棠很可能一辈子终老桑梓,默默无闻。左宗棠在曾国藩麾下的幕府生涯为后来他纵横官场积蓄了足够的资源。说两人有师生之谊并不为过,左宗棠一直把曾国藩当作自己的老师看待,执弟子  相似文献   

12.
曾国藩的修身五字:诚、敬、静、谨、恒。曾国藩的治国三招:储才养望、抓住机遇、屡败屡战。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好的人生。我以为所谓好的人生大致有三个层面。一是平顺的人生,平平凡凡、顺顺当当;第二个层面是快乐的人生,一生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快乐中度过;第三个是成功的人生,所谓成功的人生是指有事业、有成就,能够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点实实在在的东西。曾国藩属于大成功者,大成功是指人和事两个方面的成功。7年官升四级职兼五部曾国藩作为一个政坛上的大人物,区别于其他政治家或者政客一个最为显著的地方,就是他在事功建立的过程中,非常注…  相似文献   

13.
一曾国藩和李鸿章都是晚清政坛上知名度甚高的人物。人们知道这两人都是靠军功起的家,后来又都封侯拜相,在中国近代的  相似文献   

14.
杨建祥 《领导科学》2012,(18):25-27
曾国藩自滚自爬,悟出一套别具匠心的做官秘诀。他仅用一字,作了最富实践性的概括——"熟"。曾国藩对求"熟"深有感慨:"人有恒言,曰‘妙来无过熟’,又曰‘熟能生巧’,又曰‘成熟’,故知妙也、巧也、成也,皆从极熟之后得之者也。  相似文献   

15.
废科举、兴学堂与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废科举、兴学堂与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应星由于土绅在帝制中国的后期具有特殊的社会重要性,所以,从士绅在近代的蜕变来探究近代社会的变迁便素为学界所重视。无论是费孝通、萧公权等人的经典士绅研究还是孔飞力、周锡瑞等人的地方精英研究都是这一思路下的成果。但这些研...  相似文献   

16.
<正>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国人形成了一种中国式思维,它有优点,也有弊端,是个中性名词。中国式思维重体悟,尚直觉,善类比,轻逻辑。不过,历史上也有与这些特点背道而驰的人,比如晚清重臣曾国藩。直觉思维重综合而轻分析,曾国藩通过实践却发现了仔细分析的重要性。1860年9月,英法联军攻占天津,直逼北京城下,咸丰皇帝在逃往热河途中命孤驻祁门的曾国藩派湘军精锐鲍超部北上救援。曾国藩的同僚胡林翼告诉他:"疆吏争援,廷臣羽檄,均可不校;士女怨望,发为歌谣,稗史游谈,诬为方册,吾  相似文献   

17.
正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权力争斗史上,在一个政权保持相对稳固较长时期后,能以藩王身份造反成功而博取上位的案例,仅有明成祖朱棣一人(燕王朱棣起事时,明朝已经在太祖朱元璋的统治下延续了30多年),这个极低的成功率,也说明面对藩王造反、地方实力派的犯上作乱,居于正统地位的皇帝在道义和综合实力上是拥有绝对优势的。那么,当"靖难之役"爆发后,居于绝对优  相似文献   

18.
正1867年六月,赵烈文在与曾国藩谈话时预言:不出50年,清朝必亡。44年后,清朝果然土崩瓦解,接踵而来的混乱局面,也为赵烈文所言中:"必先根本颠仆,而后方州无主,人自为政。"从现存的文献资料来看,赵烈文大概是第一个准确地做出这种预见的人。"不出五十年清朝必亡"同治六年六月二十日天黑后,曾国藩到赵烈文处聊天,忧心忡忡地说:"得京中来人所说,云都门(京城)气象甚恶(形势不  相似文献   

19.
正左宗棠与曾国藩、李鸿章并称晚清三大中兴名臣,三人同朝为官,为人处世和行事风格却大不相同。曾国藩立德立功立言,处世圆融,严于律己,近乎完人。李鸿章善于投机钻营,适应能力极强,左右逢源,太后喜欢他,洋人也喜欢他,屡战屡败,依然屹立不倒。曾国藩和李鸿章都特别会做人,谙熟官场潜规则,不轻易树敌。左宗棠却是个直性子,眼睛里容不得沙子,敢于直言,动不动就得罪人。曾国藩权势如日中天之  相似文献   

20.
曾国藩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位政治上有争议的人物,但是,曾国藩的人品,人格,远见卓识,治国之策,治军之术,治人手段却被公认为指导做人的智慧金典。为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我刊将从本期连续《曾国藩十二策治人治国金典》,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