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中日钓鱼岛争端由来已久,实质是中美日三方博弈问题。从能源地缘政治的视角来看,中日钓鱼岛之争背后闪现的是能源资源之争。日本挑起这一事端,还有着"围魏救赵"的图谋——将中国拖入东海争端,分解中国在南海的影响力。美国对钓鱼岛问题一直高度关注并操控事态发展。中国在钓鱼岛主权归属及其海域权益问题上始终保持着克制和冷静,以务实态度对待钓鱼岛对峙局面的发展,为了防止事态的进一步升级,静观其  相似文献   

2.
方可成 《领导文萃》2013,(2):116-120
南海问题为何重要?与东盟国家的领土争端何解?美国高调宣布“重返亚太”是准备遏制中国?带着这些广受关注的中国南海安全议题,记者专访了三位身份各异的学者——  相似文献   

3.
闻航 《领导文萃》2011,(9):41-44
一个时期以来,我国南海、东海频起波澜。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被不时提起并引发了诸多争论。早在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就系统提出了解决海洋争端的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4.
南海争端中的海洋法适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海争端中的海洋法适用顾德欣一.南海争端的现实冷战结束后,世界的基本趋势是向和平与协调的方向发展,但南海的风浪却不平静,南海争端正逐渐成为东亚地区新的热点。南海争端集中在领土要求和划分大陆架与专属经济区诸问题上。在历史上,南海是一处较为平静的海洋,几...  相似文献   

5.
海洋争端是全球性难题谈到海洋战略,必然涉及海洋相关的主权权利。而南海争议的核心,就是部分南沙岛礁主权争议和管辖海域的划界争议。此前,总部位于布鲁塞尔的欧洲智库"国际危机组织"发布的一篇报告中声称,"中国尚没公开阐明,地图上九段线所包含南海海域的法律地位",这一说法被不少外媒引用。对"主张模糊"的指摘,几乎变成了国外研究南海问题八股式的说辞。  相似文献   

6.
岳巍 《领导文萃》2012,(8):7-22
2011年,对于中国的周边地区来说,确是多事之秋,美国高调"重返"与强势"崛起"的中国的正面相撞,南海问题争端激化,美国强化与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的安全关系,以及美国抛出TPP倡议,如此等等,使得人们对于中国周边环境,甚至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局势格外关注。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南海有艘"经济航母"叫"深圳号",东海有艘"经济航母"叫"浦东号",而渤海的"经济航母"就是"滨海号"。深圳的发展体现在一个"特"字,特区、特殊政策;浦东的发展着重在一个"聚"字,聚华东二省一市十五城市之力。那么天津市滨海新区发展的着力点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8.
韩章 《领导文萃》2012,(20):45-47
美国国内的许多防务和安全专家预测,中国军队在"反进入"与"区域拒止"武器系统方面的发展,将会使美国向中国东海和南海地区投送军力的能力陷入险境,美国决策者届时只能将该地区的主导权拱手让与中国。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美国提出了"空海一体战"构想。但是,这一构想遭到了美国空军战争  相似文献   

9.
正日本、澳大利亚、印度三国副外长级磋商2月26日在东京举行。据日媒报道,三国对中国在南海的动向表达了"强烈关切",并就强化三方海洋安全合作达成一致。几乎同时,2月26日至27日,东盟外长非正式会议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十国和东盟秘书处的外交代表们重申了维护和促进南海地区和平、安全和稳定并致力于和平解决争端的共同承诺,强调了全面和有效履行《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重要意义,呼吁尽早达成"南海行  相似文献   

10.
岳巍 《领导文萃》2014,(21):7-22
<正>钓鱼岛、东海争端及历史问题导致目前中日两国政治关系紧张,甚至带来双方在军事上的不确定因素。作为亚洲两个最重要的国家,中日关系出现问题不仅仅涉及亚洲的安全与稳定,甚至威胁世界和平。就像120年前的甲午战争一样,当前中日争端并非仅仅是中日两国之间的事。1894年中日之爆发甲午战争,如今过去了120年,整整两个甲子,期间,中国与日本都经历过太多的重大事件,包括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  相似文献   

11.
陆涛 《领导文萃》2011,(4):27-29
美国总有一些“高人”胸怀全球,甚至对南海问题“念念不忘”,近来又出怪论,打出捍卫“全球公域”的旗号,攻击中国在南海的权利主张。  相似文献   

12.
"问题教学法"是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以"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合作解决问题"为目标,以"激趣性提问——迁移性提问——铺垫性提问——探究性提问——发散性提问"为途径,分别阐述"创设问题"的技巧性。该文从"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这一教学理念出发,阐述问题教学法的必要性,论述了问题教学法的主要内容、模式及方法,并以教学实例佐证。  相似文献   

13.
面对中国迅速崛起,美国假借重返亚洲之名,厉行决战亚洲之实.它先是把军事重心由柏林移至关岛,竭力拼凑美日韩澳"亚太版北约",接着又拉拢越南和菲律宾,将南海变成东海之后又一冲突热点,继而另搞一套"亚太经济合作协定",妄图从经济上挖空中国墙角,左手政治军事战,右手经济金融战,重拳不断,狠招频出,紧锣密鼓,其战略用心之险恶,其战术组合之机巧,均堪称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14.
年轻干部从最底层进入,在单位领导新老更替轮回中,每个人一生都会遇到几次在官位面前的抉择。在机遇面前,年轻干部是"争",还是"让",抑或是被动地顺其自然呢?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勇气、智慧和耐心。一、积极寻找组织需要和个人理想的契合点,要主动"争"现代社会对年轻干部的竞争意识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近年,中央进一步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要求各地到2015年,厅局级以下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15.
“人商”     
正朋友跟我说他领导的种种恶行劣迹,我说:"这人情商有问题啊!"朋友说:"不是情商有问题,是‘人商’有问题。"朋友所说的"人商"和智商、情商属于一个语义系统。我试着给"人商"下一个简单的定义:"人商"即做人的水平和能力。如果说智商低叫"笨",情商低叫"傻",那么"人商"低可以叫"劣"。曹操的几个儿子争嫡。曹植智商极  相似文献   

16.
应不应当恢复"五一"长假?围绕这个问题的争议始终不断,并从今年两会以来愈争愈烈。广东、海南、新疆、重庆等省市的有关部门还正式向上级提出了恢复"五一"长假的请求。随后,广东有关部门提出了拟采取双休日调休结合集中安排带薪年休假以实现实际上的"五一"期间可连休七天的方案向公众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17.
中国南海政策刍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南海问题”的由来与现状所谓“南海问题”,指的是南海周边各国在南海岛礁归属与海域划分上存在的分歧与争端。[1]20世纪70年代前,除个别国家(如南越、菲律宾)对西沙、南沙提出过非法的主权要求外,基本不存在什么“南海问题”。中国对南海诸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等)拥有的主权是得到包括南海周边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承认的。如后来侵占南沙岛礁最多的越南,1974年以前,从官方声明到地图、教科书都承认南海诸岛归属中国。[2]“南海问题”的突显始于20世纪70年代,与两大因素有关。一是2…  相似文献   

18.
有效控制原则是近年来在国际审判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项领土争端解决规则,本文通过分析该规则的具体内容,进而论证了该规则不应适用于解决我国南海岛屿争端。  相似文献   

19.
苏力  杨阳 《领导科学》2020,(1):36-38
"贵公正而贱鄙争"是中国古代君子政治的价值取向,但实际上公正问题颇为复杂。如果当前领导者"贵公正而贱鄙争",就可能坠入程序公正绝对化、工作评价单一化、组织人际关系模式化等理想化陷阱,并生成相应的不良后果。领导者要规避"贵公正而贱鄙争",必须遵循公正的规律,发挥领导艺术;注重活的方法,在管理中将公正与竞争结合起来;在做人际型领导和做任务型领导之间寻求平衡。  相似文献   

20.
王鼎杰 《领导文萃》2012,(15):47-50
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亚太地区再度成为全球的一个热点地区,而南海则堪称热点中的焦点,无论是越南还是菲律宾,都积极邀请外部国家,尤其是军事强国介入南海争端。大国盲点的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