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一首歌     
王宜振 《新少年》2011,(7):55-55
有一首歌,在大地上传播;有一首歌,在阳光里穿梭;有一首歌,在脉管里流淌:有一首歌,在心里头铭刻;这首歌的名字叫做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相似文献   

2.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他辛勤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火星同志写的这首歌,我们大家都会唱,但对它产生的背景不一定都清楚。1943年,国民党又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3月蒋介石出版了《中国之命运》,提出“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宣称“没有国民党就没有中国”。中央社公然叫嚣“解散共党组织,放弃边区割据”,胡宗南则撤消黄河抗日防务,集中16个师,准备进攻陕甘宁边区。7月9日,延安三万余人集会,纪念抗战6周年,号召“紧急动员,制止内战,保卫边区”。12日,毛主席发表了《质问国民党》一文。7月21…  相似文献   

3.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红歌,可是在它问世之初却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谁是给这首歌加上这个新字的第一人?其中又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4.
诗词三首     
梁祥济 《中华魂》2013,(21):64-64
采桑子·纪念曹火星谱写《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70周年 井冈星火燎原广,遵义雄关,宝塔延安,西柏坡村灯火燃。  相似文献   

5.
杨火根 《老友》2021,(4):14-14
时间的流逝总能冲淡脑海中的许多记忆,但有些事却历久弥新,永远不能忘怀,我的入党故事就是这样的。我出生在普通工人家庭,父亲是一个搬运工,新中国成立前被压迫在社会最底层,被人轻蔑地称作"挑脚子"。父亲不是党员,但对共产党、对新社会有着深厚的感情。我童年时,经常听到父亲哼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社会主义好》等歌曲,那情真意切的哼唱声。  相似文献   

6.
《山西老年》2014,(8):F0002-F0002
"七一"前夕,山西省委老干部局汾东公寓管理处举办了"与党同龄、与党同心,汾东公寓老干部集体政治生日庆祝活动"。省级老领导李修仁、王绣锦及30余名住寓老党员、老同志及遗属参加了此次活动,省委老干部局副局长郑兰珍出席仪式并致辞。庆祝活动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嘹亮合唱声中拉开序幕。住寓老领导代表老党员、老同志表达了对党和国家的祝福;老党员佩戴"与党同龄、与党同心"绶带,面对党旗重温了入党誓词。活动中,工作人员还为老党员献上蛋糕和鲜花。  相似文献   

7.
《共产党宣言》中“工人没有祖国”这一基本真理容易引起普通读者对于马克思主义祖国观的困惑。因此,如何正确理解这条社会主义的基本真理,对于正确理解《共产党宣言》、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及当前树立正确祖国观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共产党宣言》为文本,在前人论述、解读此原理的基础上,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对这一原理加以分析,以图科学理解这一原理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祖国观的基本精神:即“工人没有祖国”既是一个事实,也是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斗争的需要。工人阶级沿着“没有祖国———有祖国———没有祖国”的斗争轨迹,最终实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8.
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参加今天会议的,有老一代共产党员,也有中青年和新入党的同志,此时此刻,我们大家有着共同而强烈的感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自己解放了自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辟了幸福美好的新生活,是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新纪元。《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  相似文献   

9.
今年已78岁高龄的作曲家曹火星,是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词曲作者。1943年,19岁的曹火星在晋察冀边区抗日救国联合会群众剧社任音乐组组长。为了反扫荡,群众剧社化整为零深入到群众中宣传抗日。这时,曹火星看到了蒋介石写的一本名为《中国之命运》的书,书中提出“没有国民党就没有中国”的观点,面对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和共产党领导人民奋起抗战的局势,年轻的曹火星心中忿忿不平。于是,他利用当地流行的一种叫“霸王鞭”的表演形式编写了5首歌曲,其中  相似文献   

10.
2009年10月,我们大同煤矿集团公司四老沟矿成立了老年大学,我受聘担任老年大学歌咏班的音乐教师。既然是歌咏班,除了学习乐理知识和演唱技巧外,主要是唱歌。开始时,我带大家唱的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支山歌给党听》《人说山西好风光》等人人皆知、耳熟能详的老歌,可是时间久了,大家的兴趣就不如从前了。  相似文献   

11.
“没有……就没有……”句式表达何种假言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没有”后面不是一个判断时,它只表达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当“没有”后面是一个判断时,既可表达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又可表达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即如果把“没有”当作前后件的一部分,把“如果……就……”作为联结词的语言表达形式,则该判断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如果把“没有”后面的判断分别作为前后讲,把“没有……就没有……”当作联结词的语言表达形式,则该判断就是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相似文献   

12.
李锐 《延边大学学报》2010,43(3):31-35,79
人们对《共产党宣言》的"真正创作者"历来众说纷纭:一是"马恩合作"说;二是"马克思独创"论;三是"恩格斯主导"说。其实《共产党宣言》同其"前身"《共产主义原理》最根本的差别是前者娴熟应用和阐述了唯物史观,据此唯物史观的创立者便是《共产党宣言》的真正作者,即马克思恩格斯合著。可以通过解析首次公开论述唯物史观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来回答《共产党宣言》创作史中的"创作者问题"。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及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三个“没有变”,即中国的基本国情(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国际地位(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都没有变。三个“没有变”其内部和整体都构成了语言表达精准、思想内涵丰富、传播使用广泛的命题。在“没变再(新)解论”看来,只有既赋予“没有变”新解释,又认清细微“变化”新特征,才能深入理解这一用中国现实制度管长远的论断。我们应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理论工作者的研究、中国共产党的文献来全方位考察三个“没有变”的提出历史,根据时代条件、中国实际、认识发展,对其具体内涵加以宽领域诠释,并将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相联系,才能多层次地剖析三个“没有变”的理论价值、实践意义、国际影响。  相似文献   

14.
台湾歌手齐豫,她的成名代表作是一曲《橄榄树》.那朗朗上口的歌词,优美的旋律,在海峡两岸经久不衰.她也因为这首《橄榄树》而蜚声歌坛. 《橄榄树》的词作者是台湾著名作家三毛.其实,这首歌原名叫《小毛驴》,并不叫《橄榄树》.齐豫在唱这首歌时,总感觉效果不怎么好,唱不出那种深邃、宽广的意境来.于是,齐豫找到三毛,忐忑不安地跟三毛商量:“能不能将《小毛驴》修改下?” 三毛听了,一下子愣住了.没想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歌手,竟向自己提出修改歌词,这种情况,自己过去还从来没有遇到过.三毛看着齐豫,疑惑地问道:“你想改成什么?”  相似文献   

15.
《山西老年》2014,(10):12-13
6月23日,《中国保监会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以房养老"政策7月起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4个试点城市落地,试点时间为2年。这一备受争议的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日前有了实质性进展。与此同时,我们收到许多老年朋友来信或电话咨询,这一"保险版"以房养老究竟是怎么回事?它将给百姓带来怎样的养老新选择?购买这一保险是否存在风险?《山西老年》特别就几个普遍性问题,根据相关政策给予解答。  相似文献   

16.
张资平的长篇小说《冲积期化石》,曾经长期被现代文学界称作"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其实,这并不合乎历史事实。沈阳出版的《盛京时报》前此就已发表了穆儒丐的白话长篇小说《女优》、《梅兰芳》、《香粉夜叉》,以及冬斋的白话长篇小说《糊突谈》等。这几部长期被人忽略的作品,其水平绝不在五四以后逐渐成熟的不少白话长篇小说之下。因此,我们虽不敢也无意断言它们才是最早问世的所谓"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但是,这顶"桂冠"也决不该归属于《冲积期化石》。  相似文献   

17.
《人生与伴侣》2011,(6):50-50
据我认真观察,有些人脑子不好跟脑萎缩一点关系都没有。有段时间,我都开始怀疑我的大脑上有没有褶了,经常话说到半截,忽然忘了要说什么了,得站那想半天。有时候要拿件东西,挑帘栊的工夫,就给忘了,干呼“我那个那个那个哪儿去了?”有人搭茬儿,哪个啊?而我得从为什么会站在这儿开始倒着往前想。  相似文献   

18.
《共产党宣言》作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伟大实践纲领,不仅对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新历史观等进行研究,还从经济之人、政治之人、自由之人三方面对人进行了详细而又深刻的研究,阐明了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及其状态,以及达成这一目标的路径选择,从而论证了科学发展观这一科学构想的实践合理性。因此,《共产党宣言》中"人"的研究应该而且必须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9.
贯穿于《共产党宣言》中的"人的解放"这一重大历史命题,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最终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为最终目标和理想指引着全世界共产党人为之奋斗。马克思的人的发展思想内涵丰富深刻,精髓是主张人的全面发展是自由发展的前提,自由发展是全面发展的目的,自由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重要历史时刻,认真解读研究《共产党宣言》中关于"人的解放"这一重大历史命题,全面分析和揭示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对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历史工程,实现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飞跃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坛上掀起了一股"非虚构"文学之风,以《中国在梁庄》为代表的一批"非虚构"文学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仅仅依靠"非虚构"文学就能应对纷纭复杂的现实吗?"非虚构"文学存在的单向度摄取,无法深入人物内心,简化生活等弊病限制了其对现实的深入反映。"非虚构"文学的成功,尤其是《中国在梁庄》的成功给予文学的启示,不是"虚构"文学没有价值,而是"虚构"文学选材上必须要贴近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