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弼时在直接领导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中,从边区实际出发,提出边区党的工作重心应放到经济建设上,把边区经济逐步纳入新民主主义轨道,以引进外资的办法发展边区经济。同时他还积极探索新民主主义的经济规律,制定大生产运动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2.
产业发展是区域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革命战争时期,朱德非常重视通过产业发展推动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建设。在边区产业建设中,他提出并指导实践了著名的“南泥湾政策”,推动了边区多元产业和优势产业的蓬勃发展。他基于边区革命与建设需要,在探索边区产业发展之道中,形成了以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多元协同和市场导向为内容的区域产业发展思想。这些宝贵的经验对新时代乡村产业发展,推动乡村产业全面振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形成了独特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边区在制定法律法规、边区合作社、剿匪锄奸、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的社会管理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边区社会管理的经验启示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管理的思想基础;坚持从实际出发,妥善及时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是社会管理的根本途径;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优先,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是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由于陕甘宁边区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在边区政治力量的推动下,加之文艺工作者的广泛宣传,深受苏联斯达汉诺夫运动影响的中国共产党在边区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劳模运动;劳模运动经历酝酿、快速发展和全面高涨三个发展阶段;劳模运动为边区群众发挥聪明才智提供了舞台,对边区经济恢复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促进了边区的社会变迁,同时给其它根据地发展也树立了榜样。当前,从政权建设、群众运动以及社会改造等方面探讨陕甘宁边区劳模运动的启示,仍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湘鄂渝黔边民族地区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特色的偏好是市场的天性,湘鄂渝黔边区的经济发展必须立足于区情,走特色经济发展之路,把独有资源、技术、产品等比较优势变为竞争优势,才能实现边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本文基于比较优势理论,以资源为依托,从旅游、农业及加工业三方面提出了边区发展特色经济的构想,以期能为边区经济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石油工业是在经过战争废墟的原有油矿的基础上建立的,也是在边区自给经济建设和反封锁斗争中逐步发展起来的。边区的石油工业成为边区工业建设中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一面旗帜。边区石油工业的建立和发展及其所取得的成就,促进了边区工业经济的建设,为争取抗战胜利创造了物质基础,也为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中共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最成功的局部执政实践是在陕甘宁边区,从政权建设、军事斗争、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入手,中共打造出一个新民主主义的新边区,优化了执政的社会生态环境。但是,在陕甘宁边区执政初期中共却面临着恶劣的社会生态考验:错综复杂的政治形势;四面受敌的军事态势;落后的经济及社会生活。对边区社会生态环境的适应进而优化,为中共革命胜利后执政全国应对更为复杂的社会生态环境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作为中共中央所在地,全国抗战的领导中心,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而这其中最有特色的是边区的民办教育。它从群众的需要和自觉自愿原则出发,从边区的实际情况出发,走群众路线,提出了“民办公助”的政策,因地制宜地发展民办教育,有力地促进了边区文教统一战线的形成,边区的民办教育成为边区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9.
习仲勋的陕甘边区人权保障思想与实践包括保障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人身权利四个方面。在习仲勋的领导下,陕甘边区人民群众积极参政议政、开展生产劳动、享受文化教育,同时享有生命安全和个人尊严的保证。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大大提高,推动了陕甘边区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高度重视交通建设事业,专门设立交通运输局,管理交通运输业,并发动民众参与到交通事业的建设上来。尽管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边区交通建设表现出形式单一、布局不够合理等局限和特点,但这一时期交通事业的发展还是促进了边区经济的发展,巩固了边区政权,支援了抗日战争。  相似文献   

11.
沈鸿在抗战全面爆发初期来到延安,积极参与到陕甘宁边区的工业建设中,利用他所拥有的技术及带来的机器设备奠定了边区工业发展的基础。主要表现在:为推动边区工业的发展努力进行技术创造和革新、为边区工业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创造技术人员和工人密切结合的典范、开创了边区军用和民用工业的新局面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陕甘宁边区的公营工业是在战争环境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抗日战争时期,在全民族抗战高潮的有力推动下,边区公营工业发展迅速,影响广泛。但是,随着公营工业的快速发展,其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针对这些问题,党中央、西北局及边区政府对公营工业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使边区公营工业在效益和效率等方面都得到明显提高,充分发挥了其在边区工业经济中的骨干和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广大妇女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地实践着自己的参政权利,呈现出参政主体多元性、参政方式多样性等特点。边区妇女参政对于促进妇女自身的解放和发展、增进广大妇女对共产党的政治认同感、加快边区民主政治建设的步伐,以及保证边区的和谐和稳定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从自给经济建设和反封锁斗争的实际出发,在工业经济建设中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开展对石油、煤炭、食盐等矿产品的开采和生产加工,取得了显著成效,推动了边区工业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为争取抗战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也为新中国矿业的开发和生产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的陕甘宁边区(以下简称边区)财政,保障了边区的军需民用,成为边区人民坚持抗战的重要条件。边区财政的方针和政策,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而制定并逐步完善的。这些方针和政策不但指导了边区而且指导了其他抗日根据地的财政建设,并且成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仅就边区财政的建立、发展与边区财政的方针政策问题,作一简要论述。一、边区财政的建立与发展边区财政是在复杂的环境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方面,边区处在全国进行抗日战争的环境里,战争是当时的主要任务;日伪及国民党顽固派对边区实行着严密的经济封锁(主要是1939年以后);边区本身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生产落后,又是中共中央所在地,脱产人  相似文献   

16.
湘鄂渝黔边区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产业集群理论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湘鄂渝黔边区发展旅游产业集群具有资源经济优势、规模经济优势、信用经济优势、创新经济优势等,在旅游产业集群环境下,边区旅游企业间要加强合作,在旅游产业集群内要促使企业快速健康成长,同时要大力加强管理和技术创新,不断提升旅游集群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湘鄂渝黔边统一市场建设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湘鄂渝黔边是一个在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特征方面都具有较强同一性的相对完整和独立的地理单元,然而,由于行政界限的分割,导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现象严重,造成地方经济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给边区整体经济发展带来消极影响。为此,应积极消除障碍,建设边区统一市场。  相似文献   

18.
针对湘鄂渝黔边区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现状,建立该区域生态工程建设与经济发展的意义重大,边区生态工程建设与经济发展应跳出生态来研究生态问题的视角,构建社区———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良性互动机制。采取生物、工程、经济、技术等措施来构建边区生态工程建设体系。为此,必须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实施多元化超常规的生态工业化战略,走生态型的农村城镇化道路,推进制度创新,加强政府支持力度,实施区域协作,构建边区生态工程建设的区域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19.
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合作社商业经历了一个曲折而不断发展的过程.在业务经营、人员构成、资金来源,商业活动范围等方面体现出明显的战时特点.边区合作社商业的发展,加强了对敌经济斗争,支持了抗战供给,改善了群众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边区农村生产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由我校政教系汇编的《陕甘宁边区自然辩证法资料》,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努力,编辑工作即告结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的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党中央为了发展边区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军事建设,领导边区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