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本论文主要围绕《桂花连锁集团》中“说谎”这一主题 ,从商品社会利益、社会逻辑力量以及人类生存境遇的身不由己等方面 ,分析了谎言存在的理由及其荒谬性 ,同时也揭示出这些理由和荒谬性背后所影射出的寓言色彩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4.
“学术”谁来“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这些年,原清华校长梅贻琦关于“大楼”与“大师”的名言广为传播,且日益深入人心。于是,国人好像得了大师饥渴症,到处寻找、拼命发掘,甚至无中生有地制造出各种“大师”来。说句不好听的,只有在极端封闭且缺乏自信的时代,才需要如此“造神”。眼看着这把“虚火”越烧越旺。把好些好人也给烤糊了,我不得不反其道而行之,大胆断言:大师其实不太重要。 相似文献
5.
6.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9,(6):F0002-F0002,F000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浙江树人大学建校25周年。25年前,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在王家扬先生的带领下,一批忧国忧民的老干部、老教育家在钱塘江畔创建了浙江树人大学。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我国许多民族中的婚俗中都流行“哭嫁”,土家族的哭嫁活动最为隆重、最典型、影响最大。“哭嫁歌”哭”的缘由,一是对婚姻不美满,悲愤流露,新娘哀叹自己命运之凄惨;二是亲情难舍,自然流露,对父母的依恋、对亲朋好友的依恋、对乡土的依恋自然涌现,有离别之痛;三是习俗约束,处于无奈,作为一种传统的“摆设”,是仪式的需要,也是祈祷祥瑞的象征,所以不哭不行。探析女性在喜庆仪式上的“哭”对于研究土家族民族民间文化,推动社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史记》所记人物中,弱者哭,强者也哭,失败者哭,胜利者也哭。通过对种种人物哭相的分析,使读者对众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认识和了解更为全面、深刻、对《史记》的写人艺术成就有个更为深切的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13.
语言的诗性能否真实记述生活的羞涩,汪曾祺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启示.汪曾祺对现实主义有着自己的看法,因为诗性书写的充分展开,表面看来近似于浪漫主义,这是他自己所说的为人的不说谎的浪漫主义.单单把生活和情感诗化确实包含着一种危险,因为不论诗意由之出发的心灵历程怎样在文学经验和想象中得到扩充,诗情与诗怀终究只能包含在一个现实的事件中所能有的东西.汪曾祺朴实再现生活的艺术追求,对强烈的戏剧化情节的回避,或许我们可以将这些视为他不说谎的浪漫主义. 相似文献
14.
女友发现,自从婆婆来了之后,老公就成了"宝贝"。宝贝永远不知道自己该睡几个小时。每天晚上10点钟,老妈就开始叫:"该睡觉了!"11点又叫:"怎么还不睡?"终于到了正常就寝时间——12点,老妈那边简直天塌了,"哎呀,我的宝贝,怎么受得了!"宝贝在外永远吃不好。每天下班, 相似文献
15.
16.
巴金走了.“讲出了真话,我可以心安理得地离开人世了“的巴金走了,但公众对巴金的议论还在继续,议论之焦点在于巴金是20世纪的良知符号.……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史料和历史故事的梳理分析,对"夜哭贴"的由来做了初步探讨,并对其实践操作进行了简单描述,认为:"夜哭贴"作为文本来看是一种诀术歌;而作为一种行为叙事,张贴"夜哭贴"实是一种模仿巫术。作为一种民间俗信,研究者应对其予以历史认知和深层挖掘。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红楼梦>语料库为基础,采用定量、定性的研究方法对<红楼梦>中人物的"哭态"作了全面、系统地分析统计,探讨了影响作者选择不同"哭态"的因素及"哭态"描写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20.
经济资源除供给侧的劳动、资本、土地、技术、信息等物质生产要素外,还有文化、传统、道德、环境等隐形要素。需求是最宝贵的资源,市场配置资源没有揭示资源配置的本质,价值规律也不能有效配置资源;不存在"看不见的手"配置资源,价格从来没有真正配置过资源,创新导向成为资源配置方式的理论空白;资源配置都是人完成的,但有且仅仅只有那些以各种权利方式控制资源的人,才能实现资源配置。权利配置主导资源配置,行使权力、动用人财物的官员和企业经营者是不同体制下资源的真正配置者,要不拘一格用人才,让各行各业的企业家人才高效配置经济、军事、政治、外交、文化、思想等各领域的资源,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切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