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0 毫秒
1.
我家的窗户损坏,很可能会脱落。我找物业要求其维修,物业说我家的窗户不属于公共设施,让我找开发商。我认为,按月缴纳物业服务费,  相似文献   

2.
问:王某是我家邻居,王某住一楼,我家住在二楼,平时相处还算不错。去年,王家进行住宅装修时安装了窗户护栏,护栏不仅超出墙体三十多厘米,而且高出窗户上框很多。长期以来,我家人一直担心有盗贼沿王某家的护栏进入我家盗窃。我们白天上班不安心,夜里睡觉还得紧闭窗户。我要求王某拆除,他又不同意。请问,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3.
毒药     
《快乐青春》2009,(4):16-16
阿凡提在学校读书时,有人给老师送来了一碗蜂蜜。老师用一张纸把蜂蜜盖上,放到讲台上,对阿凡提说:“这是一碗毒药,千万别动,它的气味也能把你毒死。”说完,就出去了。  相似文献   

4.
李家欣 《江汉论坛》2007,(12):127-130
1965年,我从学校毕业分到汉口崇仁路中学工作,大约一两个月后,张正明先生也来了.那一年,武汉市初中生源爆增,我们这所不大的学校陡然间增加了十几个班,新来的老师也不下20人,人气大旺.我和张正明先生同在语文组,但一则组内人多,各人又都忙于应付工作,二则我们年龄有较大差距,起初交往并不多.只是听人说,学校在安排课程时,他曾表示语文、历史、英语都能教,听凭安排.我那时已被学生闹得焦头烂额,连做个合格的语文老师也深感不易,内心自然钦羡他"工夫了得".  相似文献   

5.
温馨的诀别     
那时候,父亲患了癌症,我又不得不赶时间修改一部剧本。我将一张小小的桌子从阳台搬到父亲床边,目光稍一转移,就能看到父亲苍白的脸。而父亲稍微一睁眼,就能看到我和他对面养着十几条金鱼的大鱼缸。这是父亲不能起床后我为他买的,十月的阳光照耀着我,也照耀着父亲。他已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世,只要我在他身旁,他脸上就呈现出对生死的镇定和对儿子的信赖。  相似文献   

6.
任何一个人的知识范围都是有限度的,任何人都会面临有所不知的困惑和迷惘。当面临这样的困惑时,是诚实地承认自己不知,还是闪烁其词地回避,就能看出一个人的修养和度量。尤其在学校里,当自己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向老师提问,没有学生会想到老师也有答不上来的时候。因为在学生心目中,老师几乎是全能、无所不知。可我却遇到过明确承认自己“有所不知”的老师。  相似文献   

7.
开心果     
《快乐青春》2010,(7):159-160
超过老师 几位母亲聊天。 “你们知道吗,我家冯笛弹琴的水平已经超过老师了……” “真的吗?” “是真的。昨天他和老师在钢琴上演奏,我听到老师说:‘冯笛,你比我整整快了4拍!'”  相似文献   

8.
一天,苏格拉底和弟子们聚在一块聊天,有位家庭相当富有的学生趾高气扬地向所有同学炫耀道:“我家在雅典附近拥有一块一望无际的肥沃土地!”苏格拉底想了想,拿出一张世界地图,问他:“麻烦你指给我看看,亚细亚在哪里?”“这一大片全是。”那位学生指着地图扬扬得意地回答。“很好!那么,希腊在哪里?”苏格拉底又问。  相似文献   

9.
闹钟     
上床的时候是晚上11点,窗户外面下着小雪。我缩到被子里面,拿起闹钟,发现停了——电池没电了。天这么冷,我不愿意起来,就给妈妈打了个长途电话:“妈,我闹钟没电了,明天要去公司开会,要赶早,你6点的时候给我个电话叫我起床吧。”妈妈在那头的声音有点哑,她说:“好,乖。”  相似文献   

10.
《快乐青春》2010,(7):36-37
夏天的夜晚,阵雨过后十分凉爽。独自在街上悠闲散步,不知不觉来到了我上小学时的学校。走进校内,静静地看着幽静的校园,还有那颗老槐树。  相似文献   

11.
为谁当会计?     
我学的头一篇毛主席著作,是《纪念白求恩》。因为认字不多,还是请夜校的老师张尚高给我讲的。听了之后,很受感动。前几年,我担任生产队的会计工作不大安心。工作拖拖拉拉,别人提意见我受不了。记得有一次公布队里的帐目,有个社员建议我把发票贴出来,我一听就发火,大声嚷道:“你要查发票就到我家去查,把发票贴出来丢了谁负责?”我这一  相似文献   

12.
1975年以后的一个夏天,我到我们单位一名小青年家去玩,他家住八百均,是一名钻井指挥部副指挥的孩子。在翻看他家的像册时,让我惊喜万分的是一张铁人照片。铁人──我心目中的偶像:头戴前进帽,身着中山装,胸前有一枚纪念章,这张照片是看了颜色的。经他同意,我珍藏了这张英雄人物的肖像。一个偶然的机会,《大庆社会科学》杂志编辑部的编辑,同我谈起关于“铁人和我”专栏的征文,他说:你就从这张照片谈起……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几乎吃饭睡觉和工作之余,每天都想了解这张照片的来历。我参观过铁人纪念馆,但没有关于这张照片的记…  相似文献   

13.
正讲述人:胡鹛,男,65岁,退休教师我老伴5年前去世了,孩子们都已成家立业,独自一人在家的我倍感寂寞。在亲友的撮合下,我和同单位的张老师互生好感,相处一年后就结婚了。张老师比我小两岁,丈夫前两年因病过世。我比较随和,张老师也知书达理,大家都十分看好我们这段姻缘。相处1年多来,我们相互照顾、感情稳定,但也有自己的烦恼,而这种烦恼又无法诉说。结婚都3个多月了,我们还没成功地"圆房"。  相似文献   

14.
谷苞:引我进入科研殿堂的导师纪大椿1957年,我从大学毕业后被分配来新疆工作。从此我踏入了社会,在这陌生的地方、陌生的单位,开始了新的生活。生活一下子都变了,学校里老师系统的讲授,没有了;不懂的东西全靠自己去询问、去钻研。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师...  相似文献   

15.
那年我16岁,在一家大商店绸料专柜做学徒。一天下午,一位漂亮的女孩来到柜台边,向我打听各种布料的价格及特点。最后,她告诉我她想买某种特定的料子。“对,非常特殊的料子!”她肯定地说。她的话语温柔而甜蜜。她非常年轻,有一张活泼可爱的脸庞,双眼闪烁着期待的目光,小嘴像一朵含苞待放、娇艳欲滴的红玫瑰。“我要一种做裙子的绸子,每走一步它都要发出响声。”“那你最好买这种绸子,这是杭州出的名牌产品。”我向她建议道。“我们进了许多这种五光十色、艳丽多彩的绸子。颜色也要特别吗?”  相似文献   

16.
朱军 《快乐青春》2014,(8):31-33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期末考试,我考了全年级第一名。一阵大张旗鼓的表扬之后,老师派班长、学习委员到我家给家长报喜,我欢天喜地地领着同学,一路上说说笑笑。在学校,我属于不善言谈的,家境不好让我始终有自卑感,这次我拿了全年级第一名,立刻有了自信心,性格一下子变得活泼开朗了。七拐八绕到了我家门口,我忙不迭地冲屋子里喊:“妈妈,我同学来了,我考了第一名!”  相似文献   

17.
4年前我大专毕业,来到北京找工作。北京人才济济,我这个专科生奔波了一个月,才在一所私立中学找到一份行政工作。所谓行政工作,其实就是给老师排排课程表。有时候,某个老师临时有事情来不了,我便及时联系其他老师顶替。薪水只够活命的。但是,我很珍惜这份工作,好歹可以让自己在北京待下来。这所学校里的一些老师是名校毕业的,例如杜若就来自复旦大学。她人很不错,精明、能干,心  相似文献   

18.
幸福的等待     
正小时候,我时常见母亲在家门前的小路口等待父亲回家,那情景让我终生难忘。在秋天的季节里,一层厚厚的落叶,铺满了无限延伸的小路,哗啦啦地响个不停,像一首忧伤的曲子,母亲每天都徘徊在这条小路上,不停地向路的另一头张望。傍晚时分,家门前昏暗的灯光下,映出母亲焦急等待的一张脸,虽然母亲的头发被风吹起,凌乱地飞舞着,但她眼望路  相似文献   

19.
马琳 《快乐青春》2005,(8):13-16
一 韩小小总跟我吵架,她总是喜欢趴在她房间的窗子上笑话我生气的样子.她会笑得眯起眼睛,用手指着我说:"夏远,你为什么那么笨?居然连架都不会吵."她的笑声像铃音一样在我们之间传递着.我住在她家对面,我们的窗户只隔了不到两米.有时候,我觉得仿佛一伸手就可以把她抓过来,然后将她暴打一顿,以证明我男子汉的尊严.但是我没这样做,因为我更喜欢在窗户前看她趴在桌子上午睡的样子.隔着纱窗,我看不到她的睫毛,但却分明看到她微微翘起的嘴角.她是个很容易哈哈大笑的女生,我想在梦里也一样吧.快到上学的时间,我会往她的窗子上扔小纸团叫醒她,然后跟睡眼惺忪的她一起走.  相似文献   

20.
<正> 夜已经很深了,我在认真地阅读着经典作家们的有关哲学著作。联系与区别、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等范畴,弄得我的脑袋有些发胀。一面读着经典著作,一面思考着长期不解的问题。不知什么时候,我乘着宇宙飞船忽忽悠悠地飞向茫茫太空。飞呀,飞呀,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轻轻地停落在一个仙境般的地方,一所高大的建筑,闪烁着灯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