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举考试思想是科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是科举制度日趋完善、走向成熟的时期。相应地,科举考试的相关理论和思想较之前代也更为丰富、深刻。具体言之,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科举考试的主导思想,在科举考试的实施过程中,为保证其公平公正和实效性,分地选拔、职前培训、立足实用综合考核,科举与学校一体化、科举必由学校以及反舞弊等一系列规章、举措得以实施,在人才选拔上,明代科举考试坚持宁缺勿滥,不以一试定优劣的原则。总之,明代科举考试思想在选拔标准、选拔途径、考试内容、取录方法诸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2.
北宋时期的于阗,尽管臣服于黑韩回纥,但仍作为一个相当自治的城国而活跃在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上,与宋王朝的往来至为亲善,在其携带的黑韩王的国书中,仍沿用唐代和亲称谓,称北宋皇帝为“汉家阿舅大官家”。北来前期,于阗朝贡使团由“回纥路”入贡;宋仁宗明道元年(1  相似文献   

3.
北宋有一套用人制度,选拔、推荐人才,是宰相的主要任务之一,别人推荐或毛遂自荐的,皇帝一般都要征求宰相的意见,然后任命。宋真宗赵恒的宰相王旦,长于知人用人,他当大臣十八年,其中当宰相十二年,经他推荐的国家大臣十几个,其中未当上宰相的仅李及、凌策二人。  相似文献   

4.
从人才培养选拔看科举考试的得失程有为科举考试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选拔人才充任官职的主要途径,从隋唐时期产生,到清末废止,前后实行达1300年之久。它不仅对当时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盛衰起到了某种促进或阻碍作用,影响到中国历史的发展进...  相似文献   

5.
北宋以文治国,文官身份的士人具有空前绝后的地位。较之于魏晋隋唐的门阀士族,北宋士人大多出身庶族,经由科举考试跻身仕途。因此,出于维护、发展自己政治理想的需要,普遍有好贤荐才的特征,欧阳修在这方面是一个典范。不仅通过个人发现、推荐贤才,而且通过诸多政策影响,培养更多的人才。欧阳修一生荐才无数,而且推荐的人才如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人成为此后北宋政坛的主宰者,尤为重要的是,这些人大多继承了他的政治人格。在此意义上可以说,欧阳修的"好贤"对于北宋此后的政治走向具有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6.
李昌舒 《中州学刊》2023,(3):156-162
北宋文化的繁荣与科举密切相关,科举出身的士人博学多识,“文”是他们跻身仕途的基本工具,这导致文艺的兴盛。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儒家思想,士人因此具有强烈的济世热情,文艺表现出浓厚的道德色彩。相同的身份使士人在教化、共通感、判断力和趣味上表现出一致性,凭借雄厚的文艺才能,他们在诸多方面均创造出影响深远的审美范式。改革是庆历以后北宋政治的主题,为了推行政治改革,不断强化君主集权,科举考试开始走向专制,这导致北宋文艺的枯萎。  相似文献   

7.
传统中国社会的教育,以科举考试为人才选拔方式,以培养社会精英为目的,以儒学经典为核心内容,目的在于通过教育培养行政管理人才。而针对普通民众的社会教育则因缺乏体制与经费的支撑十分不发达,更多的是通过乡绅等民间办学、官学和书院的途径,普及文化和进行道德传播,  相似文献   

8.
宋代殿试评卷制度包括阅卷考校、评定等级和皇帝裁定名次三个部分。宋代殿试阅卷采用三级考校定等制度,宋初仅有一次考校,宋真宗时期开始实行二级考校,并由二级考校发展为三级考校,宋仁宗时期创立了别立等第法;评定等级在宋初变化不定,至宋真宗朝逐渐成型,进士分为五等,诸科分为三等,宋仁宗以后基本上继承和完善了这一制度;皇帝裁定名次主要集中于状元和前数名进士,裁定标准往往出自己意,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总之,宋代殿试评卷制度草创于宋太祖、太宗朝,成型于宋真宗朝,并在宋仁宗以后不断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王照年 《东南学术》2011,(6):227-234
试除之法是宋初以来选拔和任用馆阁文士主要途径,并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渐成定式,表现出了朝廷试除馆职文士的不同对象、标准、部门、地点、内容等较为确定的基本特征。试除之外,北宋在馆阁人员的选拔和任用中,还存在异恩、功伐、清选等较为个别的特殊情况,这是由皇帝直接任命的、并不一定要通过正常试除的、当属选任馆阁职官的次要途径。而馆职的选拔和任用之途,又进而影响到了宋朝科举制度、用人体制等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文娟 《兰州学刊》2005,(1):305-308
北宋建国以后,为了选拔人才,专重科举,教育不兴.中期以后,面对内忧外患,一批士大夫纷纷提出变法革新,范仲淹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登上历史舞台的.他一生勤于教育,兴办学校,创建书院,为统治阶级培养了大批经世治用的人才,并开北宋一代兴学之风,他对我国古代教育所作的贡献,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东亚科举考试文化圈的一员,模仿唐朝制度的日本科举考试经历了古代的贡举制、江户后期的"学问吟味"与明治初期的"进士及第之法"提案三个阶段.但是,受到政治体制与历史条件的制约,日本的科举制度并没有真正地发挥出公平竞争、选拔人才的功能.贵族色彩浓厚、注重汉文"素读"的日本科举制度只是游离在政治体制的边缘地带,潜移默化地发挥着文化传承与教育普及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宋朝是中国封建时代科举制度的重要转折时期,已然变化了的社会政治、经济情况,对科举考试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宋朝科举考试打破了门第限制,以个人才能为录取标准;同时,考场规则进一步完善,考试内容更关涉治国安民之策,以便于选拔到真正有用的人才。科举制度的这些变革,对当时社会的价值取向也产生深远影响,形成公正平等、崇文重学、经世致用和忧国忧民的价值观,并以此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3.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种考试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科举观即对科举制度的认识和看法.陈夔龙是清末贵州籍进士中的国家重臣,深受科举教育影响,他亲历清末科举革废之变,反对科举革废,对科举制度高度认同,综观其一生与科举相关的言行,可以看出:陈夔龙认为科举考试神圣非常,科举制度是立国安邦的根本典章,也是关乎国家发展与社会稳定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他高度认可科举制度在教育、选材等方面的功能;认为科举考试的组织与管理严谨而规范.  相似文献   

14.
李觏,字泰伯,北宋建昌南城(今江西省南城县)人。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卒于宋仁宗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南城位于旴江边,故学者称李觏为旴江先生。李觏是我国北宋中期一位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倾向的  相似文献   

15.
狄青是北宋历史上的一代名将,在抵御西夏和平定南疆侬智高叛乱的战争中功勋卓著,是当时颇有作为的军事将领。但由于北宋统治集团长期奉行“重文轻武”、“以文驭武” 的政策,特别是到宋仁宗朝这一做法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因此,狄青屡遭压制和打击,最终被迫害致死。透过狄青的种种遭遇,可以窥见北宋中叶武将的社会地位急速跌落的境况。  相似文献   

16.
北宋武将群体素质的整体考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陈峰 《文史哲》2001,(1):116-121
北宋时期 ,在统治集团的刻意压制下 ,出现了武将群体素质明显下降的趋势。作为群体的北宋武将队伍 ,不仅缺乏以往历史上军事将领的用兵谋略 ,而且普遍弱化了果敢顽强的基本品质 ,呈现出怯懦萎靡的精神状态。这种趋势在宋太宗以后愈演愈烈 ,在宋仁宗时代达到了顶峰 ,从而直接影响到国防能力 ,是造成宋王朝“积弱”的直接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薛向是王安石变法时期的重要人物、均输法的主要参与者和直接实施人,但他的主要贡献是在王安石变法之前的宋仁宗时期,对陕西、河北边疆的治理整顿,特别是对河北边籴和陕西盐政、马政中的弊端进行改革,对巩固北宋西、北部国防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深远影响。薛向是北宋一代边疆大吏中的佼佼者,是一位值得肯定的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18.
一提起包公,人们就会马上想到戏曲舞台上那个铁面无私、为民除害的清官形象。在戏曲舞台上,不但关于包公的剧目很多,而且还专门为他设计了独特的舞台形象:蟒袍、玉带、纱帽、朝靴,同时勾着日月阴阳脸的“包黑头”。因此,包公成为一个为广大人民所熟悉的人物。这小说、戏曲和民间传说中的艺术形象,脱胎于历史人物包拯,而且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包拯清廉正直、无所阿私的品格。包拯,字希仁,北宋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政治家。他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卒于宋仁宗嘉祐七年(公元1062年)。宋仁宗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考取进士,做了知县,以后又做过知州、监察御史、转运使、天章阁待制(皇帝的顾  相似文献   

19.
宋太祖加强中央权威的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匡胤在社会动乱之际,登上皇帝宝座,急须树立威信,稳定社会。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用儒、道、释统一全国臣民思想;加强中央军事权威;改革科举考试制度,广泛吸纳人才;改善民族关系;妥善安排流民,稳定社会秩序。由于这些措施的认真执行和贯彻,故达到了预期效果,使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得以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了杜绝科举考试过程中出现的舞弊行为,维护科举考试的公正原则,选拔优秀人才;也为了缓和权贵势要与普通士人的矛盾,宋朝统治者在开国之后逐步对科举考试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些改革所体现的维护国家考试之公正原则的意向值得肯定,并且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为后世考试制度的完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丰富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