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和亲"作为中国历史上通用的一种处理少数民族与其他国家关系的特殊手段,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很长时间.而西汉王朝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和亲创始王朝,其和亲政策更能反映出最初的和亲政策对一个王朝社会政治、经济、军事,以及两个民族之间关系的影响,这对我们研究整个中国的和亲史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西汉王朝与匈奴之间和亲的三个阶段来进行简单梳理.  相似文献   

2.
汉武帝出击匈奴 ,与此前文、景两朝奉行积极的防御政策有直接关系。文景时期轻徭薄赋 ,与民休养 ,不仅内地经济得以发展 ,而且对西北边疆也采取了相应措施 :一是徙民实边 ,试图在边疆建立一种以乡党宗族为纽带的兵民合一的屯边防御体系 ;二是入粟拜爵 ,输粟塞下 ,使边地有足资供应的粮食 ;三是设立苑监 ,鼓励养马 ,使军用马匹有充足的来源。通过这些措施 ,后来汉武帝全面出击匈奴才有了雄厚的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3.
4.
汉初,诸多大臣谋反,统治者的苛责、猜忌是最主要的原因,其他原因众多,但是与匈奴的强大亦有重要关系.匈奴的强盛和侵犯引发或刺激了大臣的反叛.  相似文献   

5.
刘宇辰 《西域研究》2020,(4):39-48+168
自汉高祖用娄敬之策与匈奴和亲至汉武帝时北伐匈奴,汉匈间保持了约六十年的相对和平,学者们向来将其作为一体进行研究。但若统计这一时期匈奴南侵的实际情况,可以发现,以文帝十四年为界,西汉前期的汉匈关系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匈奴的入侵规模小,次数少;第二阶段,匈奴的入侵规模明显变大,次数增多,汉匈交恶时间明显增长,和亲政治衰萎。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西汉前期的和亲与后世不同,它建立的基础是匈奴单于的军事优势而非汉王朝的生产力优势,其本身不能起到缓和汉匈矛盾的作用。随着双方矛盾的逐渐加深,汉匈关系走向恶化,战乱频繁,此时的和亲仅成为汉王朝窘迫时暂时稳定匈奴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纪昌学箭     
付丽 《快乐青春》2011,(12):4-5
古时候,有一个叫纪昌的人,他非常佩服一个叫飞卫的射箭能手。飞卫是著名射手甘蝇的学生,后来飞卫的射箭技艺超过了师傅甘蝇。于是,纪昌决定拜飞卫为师,跟他学习射箭的本领。  相似文献   

7.
宋真宗时期,为抵御西夏军事进攻和节省军费开支而建立的陕西路弓箭手组织,由于得到统治者的重视和扶持,在宋神宗、哲宗时期,发展到鼎盛阶段。弓箭手在开发西北土地、巩固北宋西北边疆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北宋后期,伴随封建统治的日趋腐朽,宋政府已无法保证弓箭手身份土地的稳定拥有,弓箭手因身份土地的不断丧失以及其他种种因素的作用,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8.
西汉最初奉行水德,至汉武帝时定为土德,东汉初年才实行火德.这在古代基本没有异议.但自近代以来,则有一些学者提出西汉时曾实行过火德制.笔者以为,此论尚有探讨的余地,西汉末年的确出现了汉为火德说,但西汉朝廷却并不曾奉行过火德制.  相似文献   

9.
马利清 《中州学刊》2013,(1):132-139
匈奴城址中大多数建筑和使用都与汉人密切相关。其中存在集定居的农业、手工业和军事防御为一体的城邑,以人名命名的城,有可能用于安置和亲或投降的汉族上层人物,其性质似乎类似于后世隶属大贵族的私城,并允许部分汉人在城中从事农耕、屯田、戍边;还有一些具有墙壕防御设施的小型城址更像是临时性的军事堡垒,担负着卫律所说的穿井、筑城、治楼以藏谷的功能。蒙古境内多数城址不能排除用作祭祀庙宇的可能性,或许其中可能有类似单于为贰师将军建祠庙一类的宗教建筑;像龙城那样具有诸长大会、祭祀祖先天地鬼神功能的城,则很可能属于最高统治者单于,或许是由穹庐站长组成的逐水草迁徙的城。  相似文献   

10.
匈奴婚姻习俗是匈奴社会习俗的一个组成部分。“妻后母、报寡嫂”是匈奴乃至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一种重要而又普遍的婚姻形式。在这同时,匈奴贵族过的却是一夫多妻制的生活。在历史上,此族与彼族之间、统治阶级内部之间、统治阶级与臣僚之间的婚姻关系从来都是一种带浓重色彩的政治行为。匈奴别种人在婚前的性生活是极为自由的。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民族的婚姻形态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1.
历史上的中原王朝向北亚族群或国家提出和亲时,往往是处于较弱的形势,因此希望通过"和亲"获取和平。以西汉为例,据文献记载可知武帝以前汉匈"和亲"的次数为8次,通过对其内容分析,并结合汉匈双方对和亲的态度,能确定武帝以前和亲的本质为"岁遗"而非通婚。从汉匈关系的转变等视角来看,当时明显存在匈强汉弱的不对等关系。  相似文献   

12.
于匈奴社会性质问题的探讨,以往的学者大多简单机械地套用马克思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或者认为其属于原始的氏族公社制、或者属于奴隶制社会、或者属于封建社会,还有的认为属于几者的复杂的结合体.通过对很多匈奴墓葬材料的研究,并结合文献的记载,对这一问题给以重新检视后可以看出,匈奴游牧社会有着自身独特的发展道路,其社会性质并不适用于五种社会形态理论.  相似文献   

13.
匈奴人的发型与发殉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匈奴墓葬出土的发辫实物以及陶俑、壁画等考古资料的梳理,参照文献中的相关记载,对匈奴人"披发"、"椎结"、"编发"、"索头"等发型的辨析可知,匈奴人的发型包括:披发,又有各种变化;长发后披,尾端扎松松的马尾巴;辫发,有两股、三股之分;盘发,两鬓和脑后披发,头顶结髻.而以头发殉葬是匈奴特有的丧葬习俗,可能与匈奴人的宗教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发现不仅为研究匈奴墓葬制度提供了重要资料,修正了历史文献中相关记载的错误,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为探索匈奴人种问题、匈奴的社会制度和社会性质、思想观念,及其对其他民族的影响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4.
东汉初期,匈奴分裂为南、北两个政权。南匈奴南下,臣属于东汉。北匈奴继续与汉为敌,不断侵扰边境,双方战争频仍。公元91年,北匈奴单于在战争中惨败,被迫挟众西逃,踏上了西迁之路。北匈奴的西迁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既有内因,也有外因。相对而言,外因大于内因。  相似文献   

15.
匈奴以畜牧为业、兼营狩猎已是学术界长期以来不争的共识。但匈奴境内不断发现的城塞和定居遗址也提示我们关注匈奴社会存在的定居生活方式以及有关农业、手工业的经济成分。随着匈奴考古研究的深入 ,对匈奴文化的认识也将拓展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6.
马承源、董珊、陈文革、蔡先金、吴程程、方建军、曹建国、陈斯鹏、陈剑、苏建洲、杨泽生、何有祖、黄鸣、季旭昇、陈思婷等学者的研究成果,使上博简《采风曲目》显露真容,绝大部分文字已经被释读出来.《采风曲目》包含带有贬义色彩、褒义色彩的两类称呼,其中,"子之贱奴"谓"你们这卑贱的匈奴人","子奴思我"谓"你们匈奴人谋害我们","北野人"谓北方的野人,"王音深浴"谓楚怀王之德音深厚宽裕,"苟吾君毋死"谓"怀王如果不死,则痛定思痛,当有以报秦".在这些曲目题目的字里行间,《采风曲目》作者的主要意思已经有所表现,极为强烈的主观感情已经显露无遗,这些曲目背后一段真实的历史故事隐约可见.  相似文献   

17.
关于北匈奴西迁的考古学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古学上划分南、北匈奴文化以公元48年为准。中国新疆地区曾是匈奴活动地区之一。北匈奴西迁后仍保留较多匈奴游牧文化传统因素。从西迁匈奴人的葬俗仍可看到秦汉时匈奴的传统、礼仪和文化特质,但也有变异。  相似文献   

18.
唐人所说“乐府”涵义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唐诗时 ,人们经常使用“乐府”一词 ,那么唐人所说“乐府”涵义为何 ,却不甚了了。经过考察发现 ,唐人所说的“乐府”或是指代朝廷的音乐机构 ,或是指在朝廷演唱的歌诗 ,总是与朝廷有关。这一发现 ,使唐诗研究中的许多问题值得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9.
属部朝贡制度是在西汉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所确立的原则和模式,对后世历代王朝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论述了西汉属部的不同类型和承担的政治义务;探讨了属部“朝正月”制度的源起、发展和具体内容;考察了西汉对属部朝贡的一系列制度性规定。  相似文献   

20.
汪耀明 《殷都学刊》2013,34(2):30-33
西汉中期呈现出鼎盛气象.汉王朝既改良耕作技术,兴修水利,也实行统一货币、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等政策.武帝采用推恩办法,又建立监察郡国制度,还削弱丞相权力.汉王朝用兵南方,出击匈奴,并派张骞出使西域.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有这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富强,实现了高度的中央集权,也使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一般说来,独尊儒学限制当时学术文化发展.不过,实际情况并非完全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