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实际上却有不少学生害怕写作文,特别是命题作文.再说,一个学期只写七八篇作文,也无法提高写作水平.面对这种情况,要想办法,找准突破口,调动学生的兴趣.把作文本撤掉!换成精美的笔记本,随时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即本文所说的"随笔".随笔不限范围、内容,可写自己爱写的内容,学生有了试一试的兴趣.时间一长,要想有内容可写,就必须留心观察身边发生的事,学校里发生的事,家庭里发生的事,社会上发生的事.这些眼见、耳闻及感受,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还有什么写不出来呢?这正如语文教育专家刘国正先生所说:"生活是写作之源,写作是生活之翼",学生有了兴趣,写作不再是难事,有的学生一周写四五篇,一学期下来练笔篇数达六十来篇,两万多字.  相似文献   

2.
学生写作时的不良心态及其表现在教学实践中,或许是作文教学缺乏操作性强、指导得力而又充满情趣的教材,或许是教师讲解呆板、枯燥、理论性太强,不贴近学生的实际,总之,我们常常会发现部分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甚至毫无兴趣,每逢作文,学生便如大祸临头、唉声叹气、愁眉苦脸,迫于老师的压力又不敢不写,因而挖空心思,搜肠刮肚,东拼西凑,应付了事,这样老师教作文头疼,学生写作文头疼,长此以往,学生写作文时就会产生不良心态,这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1.依赖。老师一旦布置作文题目,有部分学生或是要求老师念几篇范文,或是搬…  相似文献   

3.
学生常听到的是读课文、写作文,那么什么是读作文呢?这里指的是学生朗读作文。而本文的立足点则是指导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其目的是为了写好作文。古代文人就注重读作文。如贾岛为了锤炼“推敲”二字,“遂于驴上吟哦”。白居易写了诗,常常先念给老婆婆听,再不断修改。直到老婆婆听懂为止.现代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随便谈谈我的写小说》中说过:“在我,写小说是一种苦事情,下笔向向来是慢的;写了一节要重复诵读三四遍,多到十几遍,其实也不过增减几个字或者一两句而已……而现在有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只注重朗读课文,很少读自…  相似文献   

4.
"悄悄话"就是小声对亲近的知心人说出藏在自己心底想要说出而又只能让对方知道的秘密的话。三四年级的小孩子天真可爱,他们在说"悄悄话"的过程中,他有一种亲近和信赖感受。如果这时老师因势利导,告诉学生写作文就像平常说"悄悄话"一样,看到什么,想说什么,就写什么。不受条条框框限制,无拘无束。并告诉他们,从简入手,清顺为好。一次只写一篇,一篇只写一人或一事或一物。这样,持之以恒,就可以便便当当地走上作文之路了。所以,"写悄悄话",乃小学生作文之始。  相似文献   

5.
说实话     
《快乐青春》2011,(6):14-14
作文讲评课上,老师把批改好的作文本发给大家。当他走到冯笛的座位旁时,问:“这次的作文是你写的吗?”  相似文献   

6.
我成功了     
《快乐青春》2010,(7):22-23
这节作文课,老师要求写《我后悔的一件事》,再三叮嘱严禁抄袭。可我平时写作文抄习惯了。哪会写呀.不如还是抄一篇吧.  相似文献   

7.
潘小娴 《快乐青春》2010,(11):75-77
我经常写些文章,儿子“五阿哥”却对写作文根本不上心。 从“五阿哥”6岁读小学开始,老师就提出了训练要求,一周写两篇日记。  相似文献   

8.
特别理想     
王彼德 《快乐青春》2011,(11):57-57
在一个贫困的小山村,有一所只有两个班的小学校。小学二年级学生学习写作文,老师给他们出了一道作文题目:我的理想。30篇作文大多数写道,长大想当一名医生或是当一名老师,或是当一名工人……在这些孩子眼里,也许这就是他们的最高理想了。这样的作文,老师都给判了及格。  相似文献   

9.
海宁 《快乐青春》2009,(12):27-29
我看着那篇作文发呆。作文是杜卡卡写的,题目是《我的父亲》。她这样写道:我的父亲是名科学家。他高高的个子,穿着漂亮的西装,戴着眼镜,还戴着金子做的手表。  相似文献   

10.
优秀作文     
七岁的路娃放学回到家里非常高兴,因为他今天写的一篇作文《我的爸爸》被评为了优秀,语文老师还拿着他的作文在班上讲评了。  相似文献   

11.
陈新青 《南方论刊》2006,(6):72-72,66
怕作文是学生的“通病”,要想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首要的任务就是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变“怕”为“乐”。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呢?一、指导仿写,激发作文兴趣一要指导学生模仿课文写作。例如教《白杨礼赞》一文后,我就指导学生以《——的礼赞》为题作一次仿写。写作  相似文献   

12.
面对时代要求,优化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应采取以下对策:1.强化专业基础的训练。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中山大学中文系在全国高校中首倡加强“国学”基本功训练,以原系主任黄天骥教授为代表的中文系老师发现,不抓学生的基本功不行了,这些学生知识结构普遍“虚弱”,只会应试做题,没有多少人文素质,系里规定学生入学头一年要读好一百本书并做好读书笔记,同时写好至少一百篇题材自由的作文。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该系逐步形成一个强化基本功系统——一年级写一百篇作文,二年级写八篇读书报告,三年级写学年论文,四年级写毕业论文。1997年,中大中文…  相似文献   

13.
小学三四年级学生,由于生活阅历短,社会见闻少,词语积累不多,开始学写作文,最难的就是不知道写些什么,作为启蒙老师,必须循循善诱,引导学生留心关注和仔细观察身边的人、事、物。并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使学生对身边的这些人、事、物倾注一颗爱心。让这些人、事、物渐渐地在学生的心目中备受关注,进而渐渐地清晰起来热切起来熟悉起来兴趣起来。教师结合课文所学的词语,让学生由简入详,由短而长,把它写出来,这就是我所实施的"身边作文"。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由于广大中学语文教师、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劳动,中学作文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开展,总结出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就中学作文教学整体而言,少、慢、差、费的现象目前还相当普遍地存在。用杨初春老师的话来说就是“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改作文,作文教学一直处于疲软状态……具体说来就是作文数量少、速度慢、质量差。”(见《实用快速作文法》从总的作文教学改革情况来说,大多数还是单项探索,如探讨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如何指导学生观察、如何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谋篇,等等。中学作文教学质量亟待普遍提高。中学作文教学改革呼唤一个完整的有良好指导意义的理论体系。结合自己指导学生写作的教学实践,我认为,目前要有效地普遍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把高觉悟、大容量、快节奏作为中学作文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5.
曹立权老师是我小学六年级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那时农村学校教学条件很差,和现在贫困山区的学校情形相似。全校25名教师,只有5名是公办的,整体教学水平不高。曹老师高中毕业,是学校里的代课教师。我的学习成绩不错,总分全年级第一。但作文不好,因为从未有老师能全面地讲解,学生写作文的机会也很少。这方面我一直缺乏自信,每次写作文都觉得心里压了一块大石头,很不舒服。  相似文献   

16.
我在为一些课文设计导语时 ,常根据课文单元的要求 ,结合课文文体巧妙自然地向学生传授作文的一些方法。把课文导语和作文教学结合起来 ,这不但可以调动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 ,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很多老师常埋怨 ,学生课文学了不少 ,但作文常有困难。这不能全怪学生 ,我们教师的教学也应做检讨并加以改进 ,做到让学生学以致用。针对这种状况 ,我在教学上做了一些改进。我联系所学的课文文体 ,巧妙设计与写作有关的导语 ,激发学生写作的激情 ,使学生克服写作文的畏惧心理。我在讲授《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一文时 ,考虑到这是一…  相似文献   

17.
写好作文批语,这是每位语文老师不断探索的课题。怎样才能写好作文批语呢?如下是我的一点教学体会。一、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作文批语是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与指导,因此,教师的批语必须针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给予具体的指正。并明确提出今后的要求,做到有的放矢。不要写那种空洞模糊、言之无物的批语。  相似文献   

18.
何伟友 《南方论刊》2012,(6):112+100-112,100
作文的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想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写作文,关键是调动学生写作的兴趣,通过范文、实物、偶像以及老师带动等形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就会想方设法收集素材、准备材料、构思大纲、组织语言,一篇好的文章就会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9.
“作文难,作文难,一提作文心就烦”,这是不少同学作文课上的“心声”。也有同学说,学会了“简妙作文法”,作文是会写了,可面对作文题,总会陷人无材料可写的困境。由此可见,“没什么可写的”,是同学们害的“通病”。对症下药,症结找到了,抓药自然不难。那么,写作文时,该如何选取新颖鲜活的材料呢?  相似文献   

20.
赵雁南 《快乐青春》2009,(11):78-79
《义鼠》是我在《经典阅读》上读到的一篇美文,写的是一个小女孩和一只知恩图报的小老鼠的故事,那只小老鼠被作者称为“义鼠”。在简妙作文学习班的故事会上,我给同学们朗读了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