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曲伟(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院长,以下简称曲):作为外国大使,您到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来,我作为院长感到非常荣幸,因为您是第一位来到我院作工作访问的外国大使。在昨天您与宋法棠省长会见时说:我是您就任驻华大使后会见的第一个中国人。为此,我也感到这是一种缘分。借此机会,我代表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和犹太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以及参与哈尔滨犹太人研究并给予支持的相关人员对您的来访表示热烈的欢迎。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是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也是省委、省政府的智库和外脑,还是以科研为主体,兼有教学任务的单位。我们现…  相似文献   

2.
胡老师,我拜读过您不少的著述,很受启发,同时有很多问题想向您讨教。您的论文《从政治上把握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重大问题》曾获得“五个一工程”奖,作为上海理论界获得此项奖励最年轻的作者.您当时的心情如何?您怎么想到要写这样一篇论文呢?我是在哈佛大学访问研究期间在《人民日报》上看到获奖消息的,当时除了兴奋,还有远在异乡听到母亲声音的温馨。十分感谢有关领导和评审专家给了我这么大的荣誉,因为获得“五个一工程”奖是很不容易的,在复旦大学这也是头一次。我当时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在江泽民同志提出了“讲政治”的…  相似文献   

3.
正一个70多岁的女患者,濒临生命终点,艰难地喘着气,但怎么也不肯瞑目离开,亲人看着很难受。她的儿子上去轻轻拥抱住母亲,说:"妈妈,您生养我这么多年,辛苦了,我从没有跟您说句‘我爱您',也从没对您说声‘谢谢',现在我要对您说,妈妈我爱您,您放心地去吧,儿子永远都是爱您的,谢谢您,妈妈!"女患者的眼角流出了泪水,这才放心地走了。  相似文献   

4.
戴教授,我在寻觅优秀中青年专家访谈的对象过程中,学术界不少知名人士不约而同地提到您,可见您的学术成果已被公众首肯。按照惯例,是否先谈谈您的治学道路?好的。我是“文革”结束后,作为首届考生进入复旦大学求学的。此前,我中学毕业后就去上海郊区农村插队务农。经历了十年浩劫,我和我的同学都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记得当时校图书馆座位有限,每当课后我都早早去排队,用“争分夺秒”、“如饥似渴”去形容当时我们的学习热情,一点也不过分。正是在这样浓郁的学习氛围中,我逐渐步入史学研究这座既深奥又富有魅力的学术…  相似文献   

5.
○张军教授,您于1981年进入复旦大学并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1995年又回到复旦从事教学科研,您与复旦之间可谓颇有渊源。请先谈谈复旦大学对您治学之路的影响。●复旦大学是我接受高等教育和工作的地方,我很喜欢“复旦”这个富有朝气、永远年轻的名字。我在复旦度过了十年向壁的求学生活,正式成为复旦的教师也有近十年。毫无疑问,作为一名学生,复旦给我以知识。更重要的是,我在复旦开始真正懂得了什么是“学问”和如何从事科学研究的道理。就像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所表明的那样,如果我们把每一句的第二…  相似文献   

6.
童潇:李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给予我这样一个机会,接受我代表《甘肃社会科学》杂志对您进行学术访谈.我想,这次访谈也是我作为一名社会学的后学向您求教的一次难得机会,还请您能多加指点!李老师,您是中国社会学界的翘楚,也是中国中青年社会学家中的佼佼者和代表性人物.我一直认为,您的学术经历是您这代学者中十分丰富的一位,一方面,您是南开大学"黄埔一期"学员,是中国社会学恢复招生后自己培养的首批学者,您在农村和城市都曾经做过扎实的社会调研;另一方面,您又是名副其实的"海归",在法国——社会学学科的发源地——拿到博士学位,接受了严格的法兰西式的社会学学术训练洗礼,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从您身上,我常常会感受到您有某种"中西合璧"的研究底气.我很想听一听您的学术经历和学术成长的历程.  相似文献   

7.
您是中国恢复政治学学科后第一届政治学专业的本科生。首先请您谈谈:您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以及您是如何在这个专业学科领域里学习和成长的。  我是1981年考上大学的,按照我当时的成绩,我可以选择更热门的专业。在我填的志愿中,第一个志愿是政治经济学,第二个志愿就是政治学。当时之所以这样填,并不是因为我对政治学有所了解,而是因为我一心想进复旦大学。实际上当时的人们对政治学几乎没有什么了解,不仅不了解,而且还有一些恐惧。这与“文革”在人们心中留下的阴影有关。我当时虽有良好的高考成绩,但对社会科学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8.
亲爱的妈妈,我有很多话儿要对您说,也许您不爱听,但这些话已憋在我心中很久了,我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妈妈,笼中的百灵唱不出悦耳动听的歌,套上缰绳的马不能纵横千里,戴上项圈的狗不便嬉戏玩耍,可见自由自在是多么重要。动物需要自由,我们也需要自由,小孩子本应该天天快乐地畅游在自由的海洋里。而现在的我们,天天上学,  相似文献   

9.
问:科斯教授,您好!您能够接受采访,我们倍感荣幸!您在制度经济学领域做了开创性的工作,您的主要成果在世界各地耳熟能详。请问您本人如何评价自己的研究成果?如果再给您五十年时间,您最想做的工作会是什么呢?科斯:到今年底,我就102岁了。在很大程度上,我的工作并没有得到业界的认同,也经常被误解。尽管如此,我的工作还是产生了一些影响,至  相似文献   

10.
陈嘉明  楼巍 《学术月刊》2012,(5):155-160
○陈老师,您好,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对您进行采访,希望借此机会比较全面地了解您的学术之路和学术思想。此外,我也希望能够向您提一些困扰我们的哲学问题。您能否先谈谈您是如何走上哲学研究之路的?●我的经历是比较独特的。"文革"刚开始的时候,我还只是初中一年级学生,由于"停课闹革  相似文献   

11.
朱者师,据我所知,您在“文革”前大学毕业以后,并没有从事美学研究,您研究美学是从1978年考取蒋孔阳先生的硕士研究生开始的,至今也不过二十来年,却在文艺学、美学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发表了200多篇文章,撰写、主编和翻译了二十多种著作,成为国内知名的学者。过去讲家学渊源,现在讲学术上的承传关系,您能谈一谈蒋孔阳先生的指导与您在学术上成长的关系吗?在蒋先生的指导下,主要学习西方美学,蒋先生要求非常严格,使我受益匪浅。蒋先生教学生的方法是重视练基本功,读书强调看原著。比如黑格尔的《美学》,我前后…  相似文献   

12.
蚊子和手     
林植峰 《快乐青春》2010,(12):41-42
一只蚊子“嗡嗡”地飞到某人的左手,狠命地叮咬。左手觉得痛痒难耐,自己却无法拍打蚊子,它恳求右手说:“我的好邻居,请您帮帮忙。蚊子在咬我,您快把蚊子打死吧!”  相似文献   

13.
李:乐老师,您好!<甘肃社会科学>杂志近几年搞了一个学术名家访谈的栏目,产生了良好的学术影响.我作为您的一个非正式学生,受<甘肃社会科学>前主编董汉河先生的委托,对当前比较文学研究与教学中的有关问题向您做一个访谈.我了解到,您作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带头人,这些年已有一些人就比较文学研究的相关问题向您进行过各种形式的访谈,如<外国文学研究>的邹建军先生等.但是,我也看到在他们对您的访谈中还有一些没有涉及的问题,有些方面与我的角度和思路也有明显不同,而这些问题又都是当前比较文学研究与教学中值得关注和需要做出解答的.所以,我想请您就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4.
周教授,在您治学的道路上,哪些人、哪些学说对您的事业产生过重大影响?局限于时代背景,我自十六岁随上山下乡洪流离开学校,失去进一步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学习倒也不能说就此中断,主要是自学。国家恢复高考政策后,我得以有机会进入大学接受教育。对我从事经济学研究影响最大的,就数我的两位导师了。在我攻读经济学硕士、博士学位期间,我先后有幸得到陈征教授和胡乃武教授的指导。我从两位导师身上得到的最大受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治学态度的严谨。除了规定阅读大量参考文献外,还对论文的写作,包括论文中的概念、语言…  相似文献   

15.
开心果     
陈强 《快乐青春》2010,(10):80-80
菠菜没铁 冯笛:“妈妈,您要我做诚实的孩子,可您却骗人!” 妈妈:“骗你什么了?” 冯笛:“您要我多吃菠菜,说菠菜里有铁,其实根本没有。” 妈妈:“你怎么知道没有?” 冯笛:“我用吸铁石在菠菜里吸了半天,什么也没吸出来。”  相似文献   

16.
0华教授,您是国内著名的经济学专家,您在对世界经济、国际经济和中国经济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原创性的见解.在经济学界尤其是世界经济学界激起了强烈的反响。我想,您在学术上的成功与您的治学背景和学术传承是紧密相关的,能否请您首先就这方面的情况作一介绍。@我出生于1950年11月,由于是小月生,因而直到1958年满8周岁那一年才正式上学。当时正值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我们做少年儿童的没有资格参加大炼钢铁,只能捡些“废铜烂铁”来支援经济“大跃进”。1964年我考入上海市向明中学,在那所…  相似文献   

17.
一个衣衫褴褛、满身补丁的男孩儿跑到建筑工地,问一个衣着光鲜、叼着雪茄的中年人:“您能不能告诉我,我要怎样做才能让自己长大后变得像您一样有钱?”  相似文献   

18.
走向实践哲学之路——王南湜教授访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老师,我注意到,对马克思的实践哲学的阐释和倡导是您近几年来哲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但我也发现实践哲学是一个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无论是在西方哲学还是在当代中国哲学的语境中的使用都不统一,以至于初接触您的著作的人未必能一下子领悟到您的思想意图。您能否先简要地限定一  相似文献   

19.
陈老师,很高兴可以有这样的机会对您进行访谈。认识您很多年,读过您不少研究成果,也了解您不少经历和故事。我想,一个学者早期的求学经历可能会与他此后所走的学术道路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所以,就让我们先从您早期的学术经历开始吧。这些不同阶段的学习经历带给您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王栋生 《快乐青春》2011,(10):78-80
刘老师: 您来信问我如何与学生相处,我想这是个大题目,以我的能力和实际经验,也只敢大题小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