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初夏的一个傍晚,年幼的纪晓岚从书铺借书回来,看到许多人都围在一起看热闹。原来,油坊掌柜和面坊掌柜为了一个簸箕在争吵,两人都说簸箕是自己的,争来吵去,互不相让。  相似文献   

2.
细节的威力     
远方 《快乐青春》2011,(10):23-24
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去了广州,想靠打工创出一番事业来。但是很不幸,一下火车,他的钱包被偷,钱和身份证都没有了。在受冻挨饿两天后,他决定去捡垃圾——虽然受白眼,但至少能够解决吃饭问题。一天,他正低头拾垃圾,忽然感觉背后有人注视自己。回头一看,是个中年人。中年人拿出一张名片:“这家公司正在招聘,你可以去试试。”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曾经指出:“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地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出主意固然重要,用干部也很重要。因为主意出得再好,路线、方针、政策再正确,如果没有得力的干部去贯彻执行,就得不到落实,就等于零。因此,对于领导者来说,不可不研究用人之  相似文献   

4.
钱钢  吕晨 《社会科学》2003,(5):107-109
陶渊明这三个字,经千年来的香火供奉熏制,已经成了中国文化中退守隐逸的价值取向的一个符号,代表着超然于世俗纷争之外的旷达与恬淡,孤高地矗立在古今文人风雨飘摇的心宅之前。这样的诗人,要想以“纯客观”的心态去走进他的世界,反而会不得门径,兴味索然。每个人都可能抱着一种阅读期待去读陶渊明的作品,结果无非是有人尽兴而归,有人意犹未尽,也完全可能会有人因为一己的期待未能在诗中寻得落脚之处,而在心里升起失  相似文献   

5.
    
老冯伯退休后觉得日子太长太难打发,成日介这不是那不是地朝老伴儿发脾气,不是嫌她把馒头搓得太大个,就是嫌她把洗脚水弄得下不去脚…… 老伴儿提醒他去钓鱼散散心,哎?这主意真不错!他翻箱倒柜找出鱼具及有关用品,果然就欢喜得象个孩子。一夜难眠,清晨带着梦就出发了。 老伴儿自打17岁嫁给他连姓氏也随了他。她慈眉善目,性格软和得象面团儿。这地道的北方大娘他的家  相似文献   

6.
<正> 我跟华岗可以说是同时代的人,但在年龄上他比我大十来岁。我和他接触较多是解放战争中在香港那一段时期。当时我在香港担任党办的《群众周刊》的编辑工作。华岗是《群众周刊》的创办人之一,我们要他写稿,记得他用林石父笔名发表了不少文章。同时他又参加中共香港工委的工作。香港工委是直接受党中央领导的,他除担任工委的工作之外,还进行研究工作,写了好几本书。那时在香港出版书并不容易,特别是革命的书。香港有个“海燕书店”是我的一个朋友开的,他要我给他出些主意,我给他订了个出书计划。“海燕书店”本是专出文艺书籍的,我建议也可以出些广大青年需要的社会科学书籍,这样我就介绍“海燕”的经理去认识华岗。我告诉他,华岗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著作很多。后来华岗的好几本书都是在“海燕”出版的。解放后我只在北京见到华岗一次,是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的时候。我们相见甚欢。但自那以后就再也没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一九三六年同斯诺的谈话》一书的第一部分:《一个共产党员的经历》,实际上是仅存的毛泽东同志的自传。那是1936年7月斯诺去延安访问时多次要求毛泽东同志谈的。 斯诺告诉毛泽东同志,外间有关于他的死亡的各种传说。另外,有人以为他能说流利的法语,有人说他是一个无知的农民,有人说他是一个半死的肺结核病人,有人则坚持说他是一个狂热分子。毛泽东同志对人们竟然会把时间花在对他进行种种猜测上感到有点意外,他同意应该纠正  相似文献   

8.
正有个人在小区门口开了一个店炸油条卖,一根卖一元钱,他附近的同行也卖一元,没有任何不同,顾客可以购买同行的油条,也可以购买他的油条。于是,我给他出了个主意。我叫他写了一个招牌,招牌内容是"一天只用一桶花生油,只能炸300根油条,炸完就不炸了,一根3元。"我说:"你炸完一桶花生油,就把油再  相似文献   

9.
生意眼光     
《家庭科技》2006,(7):18-19
免费拍照卖服装现在的服装店越来越多,竞争更加激烈,店主都感叹生意难做。我一位朋友开了一家服装店,刚开始生意也不怎么样。后来,他采取一个促销方法,竟然使得生意大为好转。原来,他发现购服装者很大一部分是二十岁左右的姑娘,爱打扮,如果谁买了一件漂亮的服装,便会吸引同伴再来购买。由此,他想出了一个主意:为购衣者  相似文献   

10.
盛世才表面上同意了茅盾和张仲实回乡,但又不给解决交通工具。茅盾得知在新疆的苏联总领事馆每月有一架专机飞往兰州,再到重庆,便设法与总领事联系。他不便直接承诺,但是给茅盾出了一个主意。过了一天,总领事邀请盛世才赴宴,茅盾也出席。在宴会上,茅盾向盛世才提出搭乘领事馆的飞机去兰州,总领事当场表示允诺,盛世才也只得同意。五月初,在毛泽民等地下党负责同志安排下,茅盾一家和张仲实一同乘苏联总领事馆的飞机,离开迪化,逃出虎口。飞  相似文献   

11.
幽默话与画     
克诺听说部长的母亲死了,便沉重地拿着花圈去送葬。路上听人说,死的不是部长的母亲,而是部长。克诺扔掉花圈就往回走。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部长都死了,我去做给谁看呢?”  相似文献   

12.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到教堂里去听一位新牧师的募捐演讲。起初,他感觉牧师讲得非常好,令人感动,于是就掏出了自己身上全部的钱,准备捐款。可是,10分钟之后,牧师还没讲完,他就有点不耐烦了,于是改变主意,决定只捐一点零  相似文献   

13.
李颀事迹考     
盛唐诗人李颀,是开元中很有影响的诗人。明胡应麟、清沈德潜、方东树都把他的歌行和王维、高适、岑参相提并论,至于七律,明七子甚至奉为圭臬。但新、旧《唐书》都没有为他立传,这就给我们研究李颀,增加了许多困难,对李颀的身世,很难得出一个完整的材料。甚至连他中进士的年代,至今也还争论不休。有人说是开元十三年,有人说是二十三年。这就必然牵连到李颀的事迹,不能不辨别清楚。  相似文献   

14.
败给自己     
上世纪初,在巴伐利亚有两个著名的钟表制造商,一个叫菲尔德,一个叫汉斯,他们都想研制出一款最新最好的手表,来占领国际市场。 论制造手表的技术,菲尔德比汉斯略胜一筹。怎样才能战胜菲尔德呢?汉斯苦思冥想着,当他打听到菲尔德在研制手表的同时,还兼营草帽生意时,顿时有了主意。  相似文献   

15.
观念与命运     
两个乡村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是在候车厅等车时,都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 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车还没到,不然真掉进了火坑。 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  相似文献   

16.
唐朝时,黑白镇有个棋手叫吴玄,5岁时称雄全镇,10岁时全县无敌手,15岁游历所在州府,也是所向披靡,无人敢与争锋。当时为太平盛世,习棋者甚多,但没人敢与吴玄较量。时光蹉跎(cuo tuo),不知不觉,吴玄已二十有二了,英雄寂寞,不免时常仰天长叹。见他如此,有人便出主意说:自古英雄豪杰,尽在京城,你不如进京,或遇对手,或能以此绝技讨个出身。吴玄思来想去,觉得很有道理。  相似文献   

17.
叫错人了     
《快乐青春》2010,(7):155-155
警察家里来了一个客人,客人走后,警察担心家里的石凳丢失,数了一下,发现八个石凳果真少了一个。他立即骑上毛驴去追赶那个客人,半路上遇见了阿凡提,他问:“阿凡提,你看见有人搬着石凳经过这里了吗?。  相似文献   

18.
1983年秋天,他从佛罗里达乡下来到纽约道尔顿中学读初中。一天,校长带领同学们去博物馆参观,在经过一个街道时,他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乞丐坐在路边,身前放着一个敞口的杯子。他是个有爱心的孩子,在经过那个老乞丐身边时,他从口袋里摸出一枚一美元的硬币,像平日里投石子那样,向那个敞口杯子掷去。可惜硬币没投进杯子,而是在发出“当”的一声响后,蹦到了外边。响声惊动了老乞丐,虽然老乞丐知道有人施舍,可他只是面无表情地抬头看了一眼,又默不作声地低下头去。  相似文献   

19.
老友遭遇宴席围攻 这天快下班时,接到老友的电话,说有点事想让我帮他出主意。他是一家银行的行长,平时工作很忙,我们也不常见面。  相似文献   

20.
虎口救父     
传说在晋朝的时候,有一个人叫杨香。由于他非常孝敬父母,所以认识他的人都很敬重他。还有人干脆就直接称他为“孝子杨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