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无标点新诗的“崛起”《中国新诗选》①(1919—1949年),共选编26位诗人的82首新诗,其中无标点新诗只有田间的《山中》等2首。《中国现代抒情短诗一百首》(1919—1979年),共选编100位诗人的100首新诗,其中无标点新诗,也只有力扬的《给诗人)、辛迪的《航}}等5首。这虽不能说是反映了新诗发展的全貌,却也勾勒了新诗发展的一个轮廓。我们可以看出,无标点新诗不是“五四”以来直到70年代末新诗发展的主流。但是,70年代末至今,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以我国目前面向海内外、发表新诗为主的大型诗歌刊物《诗刊》为例,无标点新诗逐…  相似文献   

2.
程振兴 《天府新论》2008,2(1):154-158
在中国现代新诗史上,诗人穆旦已经被充分经典化了.王佐良的评介文章<一个中国诗人>,是穆旦研究的经典之作;穆旦的诗作<饥饿的中国>,标志着穆旦创作走向世界.从<一个中国诗人>到<饥饿的中国>,穆旦提供了一种"世界诗歌","可译性"是这种"世界诗歌"的重要特点.穆旦的"世界诗歌",在"中国现代新诗史"上意义重大,但也由此带来了穆旦诗歌中备受争议的"中国"问题.  相似文献   

3.
王珂 《北方论丛》2016,(6):29-35
穆旦的新诗写作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汉诗写作,具有重要的现代性意义。他在新诗现代性建设上的贡献主要在“现代主义”和“颓废”上。穆旦的“爱国”和“苦难”写作具有较多启蒙功能和宣传价值。他的青春期“快感”甚至“肉感”写作,即“颓废写作”和“情色写作”具有较大的抒情功能和治疗价值。穆旦研究存在道德化和意识形态化现象,有必要还原一个真实的“诗人穆旦”。他的现代性远远多于现实性,他的西方性完全大于中国性。  相似文献   

4.
穆旦被经典化的话语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旦由文学史缺席者变为“经典”诗人,经历了一个“重新发现”、不断阐释的话语历程。20世纪80年代初,他以“九叶”诗人身份重新“出场”,其诗歌被策略性地赋予爱国主义、现实主义本质;80年代中后期,文学史著作将他叙述为“九叶派”代表,即接受了西方现代派形式影响的“中国民族的诗人”;进入90年代不久,其反叛性、异质性和现代性得以凸显,被列为百年诗人之首,升格为新诗现代化的“标志性诗人”。穆旦阐释史是一个富有思想史意味的文学事件,一场经典“再造”的话语活动。  相似文献   

5.
穆旦是一位晚出而重要的现代诗人。穆旦的晚出有两个值得注意的时间节点:一是在中国现代新诗的代际序列中,出场较晚;二是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较晚;穆旦的写作具有独断的性质,诗歌展开的前景更符合新诗发展的艺术逻辑。但穆旦对后来者的创作缺乏深刻的介入性影响,“诗歌艺术精神”似乎具有某种孤立的性质,在后来者的写作中,很难找到比较清晰的对应和传承线索。《春》,或许可以从一个视角带动对穆旦诗歌相关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悲怆的“受难的品格”──穆旦诗歌的审美物质李方考察40年代“中国诗的现代化”朱自清语)进程,(工能不看到穆旦(查良锋且9且百一且977)为代表的“新生代诗人”(今称“九叶诗人”)在诗的审美意识与风格上所显现出的惊人擅变。其中令人震颤之处,无疑是他们为...  相似文献   

7.
问:您认为中国现代诗歌成就如何?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居于何种地位? 答:“中国现代诗歌”包含旧体诗和新诗,今天我想单就新诗谈谈。在中国诗史的长河中,新诗的出现,无疑是一次大革命。新诗几十年来,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仅以前30年而论,出现了一批诗意浓、艺术水平很高的佳品,如郭沫若、闻一多、徐志摩、艾青、臧克家、田间、冯至、戴望舒及“七月”、“九叶”诗人等,每人都有几首以至十几首不朽佳品,至于有一二首传世之作的诗人,那就更多了。我这样说,也许一些同志会  相似文献   

8.
盛唐著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 ,写过风格独特的边塞诗《使至塞上》 ,这是一首传颂千古的诗作。它生动地表现了诗人“沙场走马向居延”[1] 的豪情 ,“充沛着慷慨的报国精神”。[2 ]但是 ,由于时代的隔膜 ,千百年来 ,人们也许是对全诗没作历史的、深入实际的探讨 ,或者是对具体诗句、意象的误解 ,致使众多的注解、译释、评论、鉴赏 ,曲解了诗人的感情 ,进而损害了诗篇的思想意义 ,更贬低了它的美学价值。如有的说诗人是写“塞外荒凉的景象”[3 ] ;有的说是写“诗人内心的愤激与抑郁”及“孤寂的情绪”[4] ;有的说是写“诗人的失意情绪”[5] 。凡…  相似文献   

9.
穆旦的不断奋进、不断求索而又蒙受数不尽的折磨与屈辱的一生,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史上诗歌与政治文化的关系、研究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与命运的一个典型的个案。穆旦身上鲜明地体现了中国诗人对现代性的追求,对于穆旦的研究者来说,就是要找出穆旦给中国新诗提供了哪些新的写法,他诗歌中的持久的艺术魅力又表现在哪里,这样,就可以把穆旦研究与中国新诗的诗性空间的开拓联系起来,从而进一步确立穆旦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地位与价值。穆旦是说不尽的,他诗歌的丰富和蕴含其中的丰富的痛苦,值得我们永远沉思与品味。  相似文献   

10.
穆旦是中国新诗史上的重要诗人,其研究热度近些年来逐渐升高。新时期以来,以两部纪念文集的出版为标志,穆旦研究进入了一个全面拓展的阶段。不过,一方面,令研究者感到困惑的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位优秀的诗人仅仅只能由他的同学、诗友们来撰文评述,这  相似文献   

11.
现代派诗人戴望舒以九十二首诗作卓然立于新诗史中,有他多方面的成功,也有他的发展过程。他的诗艺发展,按卞之琳的划分,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最初写诗,多少可以说,是对徐志摩、闻一多等诗风的一种反响。他这种诗倾向于把侧重西方诗风的吸取倒转过来为侧重中国古诗风的继承。”第二个时期(即中期)以《我的记忆》这首诗为变革先导,“发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声调,个人独具的风格,而又是名副其实的‘现代’的风味。”第三个时期(即后期)转折点在他最后一个诗集《灾难的岁月》,“陆续产生的诗篇是自由体和近于格律体并用,试图协调…  相似文献   

12.
<正> 作为小说家、戏剧家的老舍,这是尽人皆知的;但若说在现代诗人的行列中也应当有老舍的位置,恐怕不少人就感到生疏了。事实是,老舍不但小说、戏剧、小品文写得好、多,诗歌数量也不少,而且自成一格。老舍夫人胡絜青在给老舍编的一本旧体诗选中说:“老舍爱诗,也爱写诗”,“他写新诗,也写旧体诗”。老舍是中国新诗坛上一位优秀诗人! 老舍一生写了多少诗篇,目前还很难做出确切统计。他在一九三四年出过一本《老舍幽默诗文选》,收入讽刺诗十首;一九四二年出版过长诗《剑北篇》;再就是一九八○年胡絜  相似文献   

13.
穆旦作为九叶诗群中的领军人物,其诗歌发展历程在中国现代诗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典型意义。论者往往以“旗”来指喻穆旦,也正是从这种意义出发,和所有生活在苦难深重的本世纪的中国诗人一样,穆旦的诗歌发展过程中,除了不断受到外在因素的干扰,内在的矛盾和裂变也清晰可见。本文旨在考察穆旦诗歌中“诗与现实”的矛盾,就现代诗人在复杂残酷的社会现实中的艰难处境以及对诗歌发展的影响进行一些不成熟的探讨。一有论者认为穆旦的诗艺探索历程经过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①,这种说法有它的依据和道理,但概…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反思中国新诗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和对一种新的现代汉语诗学的吁求出发 ,提出从“话语”的角度进入新诗研究。本文将中国新诗话语界定为现代中国诗人如何运用现代汉语 ,将其置身在“现代性”境遇中的经验付诸诗的表达 ,对其中包含的两个基本因素———语言和语境———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 ,在2 0世纪汉语言和语境发生根本变化后 ,由于语言自身的限制和历史时代环境的催逼 ,新诗话语最终展示为诗人对语言和语境双重制约作出一定应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论徐志摩与中国传统诗歌文化李怡中国现代新诗批评的权威人士朱自清曾认为:“现代中国诗人须首推徐志摩和郭沫若”①,但是,对于这位“首推”的诗人,我们却一度争议不休,莫衷一是,特别是,在徐志摩那似乎是驳杂的“思想库”中,究竟什么样的追...  相似文献   

16.
一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中期,在西方文学艺术养分和中国古代诗歌艺术传统的双重影响下,以戴望舒为代表的新诗现代主义艺术潮流,既迎来了一个丰收的季节,同时也走过了由极盛的颠峰到衰微的历程。但是,三十年代新诗现代主义潮流的衰微,并不等于新诗现代艺术方法的消逝。到了四十年代,曾一度衰微的现代主义诗歌潮流,又由于时代精神与美学追求的逐步和谐统一,终于产生了由个别诗人的探求,发展为群体崛起的景观。这就是从冯至的《十四行集》到“九叶”诗派为代表的新现代主义诗歌的诞生和创造。1947至1948年前后,一批有影响的青年诗人围绕、聚集在上海的《诗创造》和《中国新诗》杂志周围。这支队伍包括西南联大的学院诗人穆旦、杜运燮、郑敏、袁可嘉,以及先后  相似文献   

17.
试析穆旦诗中的“自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析穆旦诗中的“自己”李方一、全新的抒情主体“……重新发现自己,在毁灭的火焰中。”(穆旦《三十诞辰有感》)穆旦(本名查良铮,1918─1976)一生写有许多毫不隐晦地刻露“自己”的诗篇:《我》(1940)、《我向自己说)(1941)、《三十诞辰有感》...  相似文献   

18.
抹去诗与生命之界──诗人穆旦由来的再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方 《天府新论》1997,(5):75-79
当世纪末重新梳理“百年经典”时,诗人穆旦又引起广泛关注与高度评价。怎样看待这位卓异的诗人呢?笔者以为,从思想与存在的相互作用,或者说在超前的现代意识与极为动荡的岁月的关联中,思考其人其诗的由来,显得尤为重要。一、人生与诗艺的最初跋涉——“三千里步行”穆旦早年就读于南开中学时开始写诗。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先后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读书、执教。诸多评论谈及穆旦,大都提到他所具有的良好的东、西方文化修养,精湛的外语水平。然而,无法忽略的是,穆旦崇尚现代派诗艺,企望与20世纪世界诗潮合流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戏剧主义是穆旦诗歌形式的主要特色之一。它在诗人的早期诗歌中初现端倪 ,而在诗人的 2 0世纪 40年代诗歌中表现最为鲜明。一方面 ,诗人在 2 0世纪 40年代综合运用戏剧主义的多种表现手法创作了新诗史上杰出的“拟诗剧”。另一方面 ,诗人的大量诗歌表现了戏剧性的结构方式  相似文献   

20.
如果没有在新诗由“破格”到“创格”的转折点上出现闻一多,我们的新诗“创格”时间表也许会改写。人们一般习惯地将闻一多的创格理论仅仅理解为现代格律诗理论,这其实是一种对闻一多的狭窄化把握。基于倡导“建立新体中国诗”,闻一多对许多诗学范畴均有所开拓,这些开拓对于自由诗的美学建设同样也是一份丰厚的学术资源。第一,格律诗与自由诗。在新诗发展史上,闻一多并非第一位提出现代格律诗理论的人。陆志韦以降,有好几位诗人都是此一领域的先觉、先行者。然而闻一多却是系统、完善、深入、具体地提出现代格律诗理论的第一人。再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