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生态学的研究与发展何培忠一、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与统一——人类生态学的尝试又比人类学是社会科学中最年轻的一门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抖,它的发展迄今不过百年左右的历史。文化人类学这一名称见著于世,是在1901年。而人类生态学则更为年轻.它是在人...  相似文献   

2.
杨晔 《社科纵横》2007,22(11):139-141
色彩本是一种自然存在,但经由人之手,就成为人类文化历史发展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构成因素。研究色彩与文化历史的关系,不仅可以有力拓展历史地理学科的研究空间,也可从一个侧面透视出人类文化历史发展中的某些重要问题。但以往的研究却很少有人对此加以关注。本文正是从这一历史空缺中走入,通过"色彩与地域文化"、"色彩与政治"、"色彩与认知"、"色彩与社会人生"、"色彩与历史选择"五个方面,对色彩与中国历史地理的关系进行了集中而又颇具拓展意义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所有的智慧活动最终指向由人类自己创造却又严重困扰着人类的现实世界。“批判哲学”力图通过文化对策,在为人类生存争得优先权的前提下,重构自然、人、社会的总体性关系,以企实现现实世界的合理存在,从而建立了具有解放意义的理性文化观。一、超越自然的生命对策康德断言,历史上出现的任何文化问题都与当下存在着并向历史提问的现实人自身有关。文化不是一种外在于人、在历史中自发产生作用的非人格异己力量。应该意识到,现实是走向未来的文化起点,文化则正是当下生存的人自己驾驭自己的全部内容。不过,人不是自动机器,也不是传统…  相似文献   

4.
严宗泽 《创新》2013,(3):34-38
考察现代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发现既有人与自然解决方式的社会历史根源,也有工业文明时代的文化实践根源。从文化哲学的视角出发,可透过对人类文化的历史与现实作出总体性的价值审视和观念把握,达成人类的文化自觉。当代文化哲学在生态环境问题上的"在场"体现在现代人的生态文化意识的形成",出场"则反映在人类对生态文明的文化自觉。真正赋予社会发展以一种目的性的关怀,这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思想自觉及理论表达。  相似文献   

5.
●主持人话语:文化哲学的兴起彰显了20世纪以来人类生存的历史境遇。文化哲学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回答和解决当代人类文化实践所提出的问题,尤其是在全球化的历史境遇中,人的存在、人的生存及文化环境、文化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所遇到的问题,进而在一种  相似文献   

6.
多元文化论与世界主义──历史和评论(美)J.希格曼20世纪初,在西方国家中对人类平等问题的探讨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人类不平等现象主要是由于人本身的内在原因,即民族、种族、性别、健康、才能等原因造成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主要是由于外在的因...  相似文献   

7.
文化在自身的运转中,势能、惯性越来越大,也就生产出越来越多的与人类愿望无关,乃至对人类有害的产品。多余的文化产品应当“节制生育”,诸如:仿文化产品有那么一些“知识分子”被晋升职称所囿,挖空心思强行拼凑出来的“著作”,无非是对前人、他人、洋人著作的摘拼或复写.读罢,啼笑皆非。派生文化产品例如有了文章.就有了文章学.这当然景必要的。但很快就派生出“文章学史”、“文章学研究史的研究史”等等.越来越离谱,叹为观止!死文化产品为三而日,为研究而“研奖”,例如孔Z已说“菌”字有五抑写法,百人就上湖田台风、荣…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社会实践中取得的文明成果及其取得文明成果的历史轨迹。文化是与自然相对的概念。其中积淀着人类创造、人的价值观念和理性观念以及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按文化的形态来划分,可分为器物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制度文化三...  相似文献   

9.
哲学总是面向于人的存在,<文化哲学>作为中国的实践论文化哲学研究论纲是中国传统文化实践特质的反映,表达着作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核心的强烈的历史使命意识和关注现实生活的时代观念,它面向人的现实性存在,以对社会历史的现实发展为关切,不是源于人的求知本性的理论兴趣,而是源于人的现实生存与社会发展的实践需要,因而在其本质上也是实践的.实践论文化哲学研究的兴起既是中国哲学自身发展的结果,也是对世界范围内引人注目的文化研究的回应,但更重要的表现着对社会历史尤其是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发展考察所形成的认知逻辑.实践论文化哲学的研究尽管以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的现实实践为目的,但不同于动物本能性活动的人类自觉实践决定了其必然包含理论理性文化哲学研究的基本论题和实践理性文化哲学研究的基本论题.  相似文献   

10.
所谓文化,就是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的发展及其成果。按马克思把人类历史分为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三大形态的思想,商品经济文化是商品经济发展时期形成的一种大文化系统或文化形态。它展示了人类征服自然和自身发展的辉煌成就,也记录了人类在迈向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的问题、矛盾、苦恼和磨难。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也是在商品经济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商品经济文化不可避免地要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因  相似文献   

11.
历史区域地理研究的重要收获──读《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吴越人类的生产活动过程,实际也是人对自然的破坏过程,这种破坏虽然会不可免的,但需要将之限制在适当的范围内。如果这种破坏超过一定限度,人类必然要遭到自然界的报复。因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研究人与自然...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以人的解放为最终目标的世界性的哲学.构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需要总结当代人类实践的新经验和科学发展的新成果,需要有人类情怀和世界历史的视野,因此也就需要处理好民族立场和人类情怀的辩证关系.我们在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其世界性维度,即应从人类发展的高度阐释“中国经验”的世界历史意义.如何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问题的关键是在文化交流、文化创造过程中如何将民族特色与人类情怀有机结合起来的问题.中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最具人类情怀的最符合人类共同和谐发展需要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一、意象作为符号创造符号、运用符号是人类最基本的精神活动。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能创造文化。文化由符号组成,并通过符号得以广泛而久远的传播。因此没有符号也就没有文化、没有历史,也没有人类的今天。卡西尔说:“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①符号使人类从对自然的完全依赖中解放出来,从对自然实在的迷茫、混沌与蒙昧中摆脱出来,重建了一个真正人化的世界,使人类获得对于宇宙本体的更大自由。符号使人类丰富自己发展自己,进而提高自己。  相似文献   

14.
历史问题自人类出现以来就一直存在着,因此近年来拍摄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热潮还是有增无减。而自上世纪80年代新历史主义理论登台后,在解释文化、历史与人类的关系中就有了新的维度。本文从这个角度,以央视《探索.发现》为个案,探讨在新历史主义话语叙述下的历史文化类纪录片是如何帮助人们在现代人的生存环境中寻找历史碎片,从而更好地了解历史。  相似文献   

15.
从生成论的视角来看,文化哲学通过对人之存在的历史性的深刻理解和把握,阐明了历史与文化的内在统一性,从而使文化哲学超越了一股形而上学的基本建制,成为一种全新的研究范式。作为一种全新的研究范式的文化哲学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新的历史解释模式。文化哲学始终以自觉的文化批判精神为指导,通过对人类文化精神生成过程的宏观与微观的描述,力图阐明现代人类生存危机的文化根源,并为未来的人类生存提供多种可能。  相似文献   

16.
人类历史由分散的和彼此隔绝的区域史、国别史转变为统一的和相互联系的世界历史,是3000多年来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长期冲突与融合的结果。到15、16世纪以后,工业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征服开创了人类历史的近代化过程,这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逐渐扩散的历时性的泛西方化过程。与绝大多数非西方国家一样,中国在近代化转型过程中表现出对西方文化的显著的模仿特点和时序倒置特点。随着西方殖民体系的瓦解和泛西方化浪潮的衰落,非西方世界与西方世界将共同面对一个共时性的现代化发展前景,中国也将从自己的文化土壤中创造出一种崭新的精神原点以支撑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大厦。本文试图从宏观角度论述世界历史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考察近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出现的泛西方化浪潮,并论述中国文化在泛西方化浪潮冲击下所经历的近代化转型过程和现代化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历史的终结”是对现实的社会历史依照资本的固有逻辑和文化逻辑做出的主观设定,超越资本主义的历史限度,迫切需要从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中获取灵感。马克思通过对市民社会的研究,得出了市民社会必然被克服的逻辑结论。而克服市民社会的过程也就是超越政治解放走向人类解放的过程。作为发展过程的“两次飞跃”,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在典型意义上使得全部历史被合乎逻辑地分成“三个阶段”:前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三个阶段与马克思提出的社会发展的“三大形态”——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以及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具有内在关联。三大形态理论着眼于人的发展状况与解放程度,决定了人类解放理论同时还兼有社会形态的意义,人类解放的进程与社会形态的嬗变实际是同一个过程。在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历史定位中,中华民族在实践与理论的双重探索中寻求人类解放的一种方式,将为人类社会形态的巨大变迁创造一种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桑晓林 《社科纵横》2006,(10):133-134
历史问题自人类出现以来就一直存在着,因此近年来拍摄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的热潮还是有增无减.而自上世纪80年代新历史主义理论登台后,在解释文化、历史与人类的关系中就有了新的维度.本文从这个角度,以央视<探索·发现>为个案,探讨在新历史主义话语叙述下的历史文化类纪录片是如何帮助人们在现代人的生存环境中寻找历史碎片,从而更好地了解历史.  相似文献   

19.
孙秀峰  何静  杜小燕 《社科纵横》2009,24(11):112-113,119
“文化心理”是“指一定人类文化经由个人、群体、民族心理世界的功能性习知、承传与创设等的历史与现实的交互活动”。青年合理的文化心理是培育军队文化的推动力。从当代青年军人的文化心理形成过程中可以看到,青年军人传承了军队文化的精髓并吸收了对多元的外来文化,并形成了相对合理的文化心理。但在信息时代文化交流的影响是纷繁复杂的,应时刻保持清醒,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袭。要努力构建青年文化心理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不断塑造新时期军队文化。  相似文献   

20.
人类学是研究人的一门科学。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有其自身的起源、分布、演化和发展,形成人种、种族、民族的体质特征和类型的历史。对于这方面的研究,是体质人类学的任务。另一方面,人类从动物状态分离出来,就同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同时产生不可分离的辩证发展的关系。因此,作为研究人的科学,就必须研究人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起源与发展的规律。这便是文化人类学的任务。文化人类学所研究的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包括:人类创制和使用的生产工具及生产方式,如:石器、铜器、铁器,采集、狩猎、畜牧及早期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在物质文化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相应的精神文化,如语言、文字、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社会组织、制度(包括亲属制度、家庭关系、婚姻形式等)。上述丰富的内容通过地下发掘的历史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