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进入壁垒的定义、分类和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对产业组织理论中进入壁垒理论的主要代表思想,进行了综合性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
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流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系统论述了西方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新产业组织理论、新奥地利学派和新制度学派的基本观点、方法论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对各流派理论对当时政府政策的影响作了评述,并针对我国产业组织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制度性进入壁垒导致产业人为垄断的形成 ,而过度进入与制度性退出壁垒则造成了我国许多产业的过度竞争格局 ,从而导致厂商 (大多数是国有企业 )的高产量和低价格及亏损。只有尽快从根本上破除制度性壁垒 ,才有可能真正使国有企业摆脱亏损的困境 ,国有企业才能具有自生能力 ,而其他由于缺乏自生能力诱发出来的金融预算软约束、政企不分、激励不足、效率低下等问题将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4.
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演进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范围和重心的演变进行了梳理 ,将产业组织研究的起源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 ,并指出 ,产业组织问题包括企业和市场两个层次 ,产业组织理论不仅应当研究企业之间的组织问题 ,而且首先应当研究企业内部的组织问题。当前我国的产业组织研究必须将制度研究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置于核心地位 ,应当对新制度学派产业组织理论和后起国家的产业组织理论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所有制偏见、法制不健全、市场体系发育落后以及政企不分等因素是我国产业进入与退出壁垒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 ,寻求切实有效的降低或打破产业壁垒的措施 ,为经济结构调整扫清障碍 ,这对于入关在即的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发达国家政府纷纷放松行业管制,产业融合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之一,而媒介融合又是产业融合的突出表现形式之一.媒介融合增加了媒介的经济价值和经济回报,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媒介融合可以使得各种媒体充分享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性;第二,由于人们对新闻真实性、权威性的要求,使网民更信任传统媒体所创办的网站;第三,媒介融合可以分散风险;最后,媒介融合节约了交易费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医药产业的产业组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医药产业为研究对象,对其市场结构、进入壁垒、企业竞争行为、经营绩效等分析,分析表明我国医药产业市场集中度较发达国家低,缺乏规模经济、研发水平低,建议通过设置高准入壁垒,鼓励并购、加强研发投入等相应产业组织对策,提高我国医药产业的市场绩效.  相似文献   

8.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博弈理论以及不完全信息博弈的分析工具给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带来了全新的局面,得到了许多重要的不完全竞争理论成果。自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以来,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主要是集中在实证研究方面,而且产业组织实证研究的内涵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本文对产业组织理论实证研究的最新进展及相关文献做一些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跨国公司投资对发展中东道国产业进入壁垒的突破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公司对发展中东道国产业进入壁垒的影响,从时间上可以分为进入时和进入后两个阶段。本文以发展中东道国为分析对象,利用迪克西特(Dixit)模型,阐述了跨国公司在进入时比较容易突破发展中东道国的产业进入壁垒,且在进入之后,借助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提高了发展中东道国的产业进入壁垒。这种情况同样发生在改革开放的中国。为避免跨国公司进入我国后高筑产业进入壁垒,需要进一步协调外资政策与产业政策、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体系、鼓励国内企业与跨国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增强我国竞争主体的实力。  相似文献   

10.
产业组织理论演变及在中国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19世纪40年代德国历史学派开始,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崛起,经济学家们致力于劳动、资本、土地、技术之外的其他影响经济增长因素的探索,逐渐认识到组织和制度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关键。尤其是产业组织理论体系形成与确立的过程,表明经济学家对产业组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重视。在国际上,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而中国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尚处于研究发展初期,远未达到理论形成期。  相似文献   

11.
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流派与近期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组织理论以企业间的垄断与竞争关系研究为核心 ,并逐渐扩展到对企业内部组织制度 ,以及企业与政府之间关系的研究。本文分析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经济阶段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和产业组织政策 ,并对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流派 ,包括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可竞争理论及新产业组织理论等的观点、研究方法和代表人物进行了介绍与评价 ,指出不同理论之间既有批判又有继承 ,并在不同的经济背景下分别成为各国政府产业组织政策的主要理论工具。作者认为 ,在研究方法上重新重视经验研究 ,在研究对象上立足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背景将是产业组织理论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此外 ,网络型基础产业组织理论框架的建立对于这些行业的改革具有现实而紧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不同方式所形成的垄断对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现阶段中国的产业组织政策重点在于减少政府管制,降低产业的退出壁垒,由市场竞争机制来决定产业和企业的规模。  相似文献   

13.
以结构-行为-绩效(SCP)范式为分析框架,从产业组织角度论述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问题.认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市场结构属于行政管制条件下的寡头垄断;市场行为的竞争性不强,但在入世后呈加剧趋势;市场绩效表现为较高的利润率和缓慢的技术进步.最后提出了放松政府管制等旨在实现有效竞争的产业组织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科学主义、人文主义和文化主义企业管理理论体系分别对应着西方企业管理理论在古典、现代和当代的发展。依托于这三个时代和三个理论体系,西方企业组织理论在六个方面历经了三种发展状态,同时伴随着机械科层制、有机科层制和社会系统制的企业组织结构模型变革。在历史演变和逻辑发展的角度,三个时代和三个体系、三种状态、三种模型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西方产业集群理论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先系统地介绍了产业区理论、工业区位理论、增长极理论和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并对其进行了简单评价,指出了上述理论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现代产业集群理论,而只是对现代集群理论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的理论源头;接着又介绍了新产业区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新社会经济学理论、新竞争理论和区域创新理论等现代集群理论研究的新进展并进行了简单评述,指出了全面地认识集群理论不管对研究者还是对政策制定者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有关分工与协作、规模扩大与集中、竞争与垄断的论述,蕴含着丰富的产业组织思想。基于此,该文分析了马克思有关产业组织的重要思想,探讨了当前中国西部产业组织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指出马克思产业组织思想对中国西部优化产业组织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微观经济理论认为竞争是有效的、垄断是无效的.但寡头垄断已成为产业组织结构的主流.本文在分析产业组织发展过程的基础上,阐释了成熟产业的产业组织结构为何是寡头垄断与中小企业并存以及产业内部寡头更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各地为了吸引投资,目前普遍实行低工业地价政策,这直接导致了工业用地粗放利用,并可能间接导致工业布局与地区生产要素禀赋不相适应,造成我国工业整体布局的不合理.我国沿海发达地区正处在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推进阶段,实行低工业地价政策更具危害性.博弈论方法可以为区域低工业地价的形成提供有效的机理分析,并给出地方政府采用正常地价策略、低地价策略,以及采用混合策略的可能区间.区域工业地价管理策略中,应该强化考虑社会成本以及创建地方政府进行合作所需要的制度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